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草和大针茅群落光合速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戚秋慧 盛修武 +2 位作者 姜恕 金启宏 洪亮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32-340,共9页
本研究用同化箱法,在野外条件下测定了羊草群落和大针茅群落的光合速率日进程和季节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1.在整个生长期中,测得羊草和大针茅两群落光合速率的日进程都属双峰型,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但一般以上午峰值较高。2.羊草和大... 本研究用同化箱法,在野外条件下测定了羊草群落和大针茅群落的光合速率日进程和季节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1.在整个生长期中,测得羊草和大针茅两群落光合速率的日进程都属双峰型,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但一般以上午峰值较高。2.羊草和大针茅两群落日净光合量的季节变化趋势是相似的。自返青后迅速的提高,到7月上旬达最大值,羊草和大针茅两群落的日净光合量分别为31.68和11.5gCO_2/m^2d。随后逐渐降低。3.两群落光合能力的大小,峰值的高低和出现的早晚、中午光合降低的幅度以及季节变化的特点等都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和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4.羊草群落各阶段的瞬时光合、日净光合、LAI和生物量等都高于相近时期的大针茅群落。但在环境条件较差(干旱)时,羊草群落光合增加的幅度要比环境条件好时小。5.大针茅群落要比羊草群落耐旱,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但在条件较好时增产幅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群落 针茅群落 光合速率
下载PDF
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羊草与大针茅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赵育民 王军邦 +1 位作者 张秀娟 张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093-13096,共4页
于2006年植物生长盛期(7~9月)在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对典型草原的代表类型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结构和生物量进行了观测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羊草群落丰富度略高于大针茅群落。按重要... 于2006年植物生长盛期(7~9月)在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对典型草原的代表类型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结构和生物量进行了观测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羊草群落丰富度略高于大针茅群落。按重要值排序,羊草群落位居前6位的分别是黄囊苔草(Caldesia korshinskii)、羊草、西伯利亚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米氏冰草(Agropyron michaoi)、大针茅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6种的重要值总和为80.56%;大针茅群落重要值位居前6种的植物种类为大针茅、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 Linn.)、羊草、黄囊苔草、糙隐子草、米氏冰草,总和达75.28%。大针茅群落较羊草群落更适应干旱气候条件。羊草群落和大针茅群落总生物量分别达到845.8和656.5 g/m^2,羊草群落显著高于大针茅群落(P〈0.01),生物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群落能迅速对干旱低温做出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群落 针茅群落 群落结构 重要值 生物量
下载PDF
松嫩平原大针茅群落种子雨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杨允菲 祝廷成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6-55,共10页
根据1982-1988年连续7年野外定位观测资料,定量分析了大针茅群落的种子雨动态及其与水、热气侯因子的关系。在大针茅群落的种子雨中,总共出现了46种植物,其中有9种为恒有种。优势种大针茅的种子雨密度仅占各年度种子雨总密度的0.3-1.3%... 根据1982-1988年连续7年野外定位观测资料,定量分析了大针茅群落的种子雨动态及其与水、热气侯因子的关系。在大针茅群落的种子雨中,总共出现了46种植物,其中有9种为恒有种。优势种大针茅的种子雨密度仅占各年度种子雨总密度的0.3-1.3%。双子叶植物类群的种子雨密度比单子叶类群普遍高1.5-13.5;多年生植物类群1985年以前比一年生类群高0.2-7.4倍,1986年以后则低0.4-1倍。在种子雨的植物生活型谱中,各年度多以地面芽植物的比率最大。一些植物类群和恒有种群的种子雨密度与生长季前、中期的日照时间、积温、降水量及前一年度生长季不同时期的降水量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茅群落 种子雨 植物类群
下载PDF
鄂尔多斯油蒿—本氏针茅群落生物量对气候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富祥 傅德山 刘振铎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在 5年逐月观测基础上 ,利用多元分析方法 ,建立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油蒿—本氏针茅群落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因子影响的逐月回归模型。结果表明 ,气候因子在不同时期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差异显著。降水因子在各月都是影响生物量的显著因子 ,二者... 在 5年逐月观测基础上 ,利用多元分析方法 ,建立鄂尔多斯高原沙地油蒿—本氏针茅群落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因子影响的逐月回归模型。结果表明 ,气候因子在不同时期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差异显著。降水因子在各月都是影响生物量的显著因子 ,二者呈正相关。日照时数仅在 6月对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平均气温在各月都不对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7~ 10月各月生物量都受前月生物量的显著影响 ,说明植物生长的持续性对生物量的形成和积累是重要的。应用本文建立的模型对 3种不同气候条件下 ,各月生物量的波动范围进行预测。建立累积回归模型 ,将逐月回归模型、累积回归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 ,结果在多数年份 ,逐月回归模型都比累积回归模型更接近实测值。与传统的累积回归模型相比 ,本模型具有三方面的优越性 ,即可揭示气候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细节、具有预测能力以及精度更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蒿-本氏针茅群落 地上生物量 多元回归分析 累积回归模型 气候因子 逐月回归模型
下载PDF
呼伦贝尔和松嫩草原某些大针茅群落分类的判别分析
5
作者 王昱生 丁金海 朱国江 《草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7-25,共9页
目前,我国草原生态学术界对呼伦贝尔草原大面积连续分布的大针茅群落和松嫩草原片断分布的大针茅群落是否同属于一个植被类型有两种观点,以致在确定松嫩草原植被类型和植被区划上持有不同意见.本文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偏中生化的大针茅... 目前,我国草原生态学术界对呼伦贝尔草原大面积连续分布的大针茅群落和松嫩草原片断分布的大针茅群落是否同属于一个植被类型有两种观点,以致在确定松嫩草原植被类型和植被区划上持有不同意见.本文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偏中生化的大针茅(Stipa grandis)+羊草(Leymus chinensi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糙隐子草(Clestogenes squarrosa)群落和东北松嫩草原典型的大针茅+糙隐子草+杂类草群落采用多元线性判别函数和判别值(DV)计算,得出结论:这两个地区大针茅群落分类的分界值(R_0)等于255.7262,前者的判别值变动在315.6789~332.8052;后者的判别值变动在170.7133~209.7671,前者 DV>R_0,后者 DV<R_0,两者差别显著,不属于同一群落类型.不能将松嫩草原存在大针茅群落,就将该草原区定为典型草原.此项研究结果可为松嫩草原正确的植被分类和植被区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松嫩草原 针茅群落 判别分析
下载PDF
大针茅群落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金启宏 盛修武 +1 位作者 戚秋慧 洪亮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89年第4期316-319,共4页
植物光合生态学研究由来已久,姜恕等已报道大针茅群落一定时期内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本文拟从大针茅群落整个生长发育期比较不同发育阶段群落光合速率日变化的特点,及其季节变化与生物量、环境因子的关系。
关键词 针茅群落 光合速率 气体交换
下载PDF
苏尼特左旗境内针茅群落动态规律和波动性的研究
7
作者 格日勒图 《内蒙古草业》 1997年第4期5-8,共4页
苏尼特左旗境内针茅群落动态规律和波动性的研究格日勒图(苏尼特左旗畜牧局011300)苏尼特左旗位于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地带,即“生态脆弱带”。而克氏针茅群落和小针茅群落是本旗分布广泛而又最基本的地带性群落类型。本文就对... 苏尼特左旗境内针茅群落动态规律和波动性的研究格日勒图(苏尼特左旗畜牧局011300)苏尼特左旗位于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地带,即“生态脆弱带”。而克氏针茅群落和小针茅群落是本旗分布广泛而又最基本的地带性群落类型。本文就对两个群落动态规律和波动性进行初步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克氏针茅群落 针茅群落 动态变化 地上生物量 波动性
下载PDF
不同退化程度克氏针茅群落的地下结构与产量 被引量:3
8
作者 巴音 王立群 陈世鐄 《内蒙古草业》 2008年第1期22-28,共7页
随着群落退化程度的加大,植物种类的更替,根系类型配比越趋于简单化,地下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越接近于1。正常地段以丛生型禾草占绝对优势,中、强度退化地段是以轴根型根系类型为主,极度退化地段则以根蘖型根系为主。中度退化地段的大量... 随着群落退化程度的加大,植物种类的更替,根系类型配比越趋于简单化,地下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越接近于1。正常地段以丛生型禾草占绝对优势,中、强度退化地段是以轴根型根系类型为主,极度退化地段则以根蘖型根系为主。中度退化地段的大量根系集中于土壤表层,而强度和极度退化地段的部分根系明显向土壤深层延伸,细根大量减少,同时土壤中的根系密度显示出与草地退化程度成负相关,具有荒漠化植物根系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针茅群落 草地退化 根系类型配比 地下与地上生物量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3种针茅群落优势种地上、地下养分变化特征
9
作者 吴赟 高航 +2 位作者 李东旭 乌云娜 霍光伟 《广东蚕业》 2018年第4期23-24,共2页
碳(C)、氮(N)、磷(P)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基本元素,是构成蛋白质、糖类和遗传物质等生物大分子的主要元素,本研究以呼伦贝尔草原三种针茅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植物地上、地下C、N、P的测定分析,结果如下:在三种不同针茅群落中植物养分含... 碳(C)、氮(N)、磷(P)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基本元素,是构成蛋白质、糖类和遗传物质等生物大分子的主要元素,本研究以呼伦贝尔草原三种针茅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植物地上、地下C、N、P的测定分析,结果如下:在三种不同针茅群落中植物养分含量均呈现C>N>P;小针茅和大针茅地上全C含量均呈现地上部分低于地下部分,大针茅反之;全N含量和全P含量变化一致与全C的变化规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茅群落 全碳 全氮 全磷
下载PDF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大针茅-克氏针茅群落的种间关联特征分析 被引量:62
10
作者 刘珏宏 高慧 +3 位作者 张丽红 陈丽萍 赵念席 高玉葆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16-1024,共9页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处于我国典型草原分布区,但部分地区有戈壁针茅(Stipa gobica)等荒漠成分侵入,并与大针茅(S.grandis)和克氏针茅(S.krylovii)共同形成斑块状格局分布,目前尚不清楚群落中优势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2×2列联...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处于我国典型草原分布区,但部分地区有戈壁针茅(Stipa gobica)等荒漠成分侵入,并与大针茅(S.grandis)和克氏针茅(S.krylovii)共同形成斑块状格局分布,目前尚不清楚群落中优势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2×2列联表,通过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大针茅+克氏针茅群落的大针茅斑块、克氏针茅斑块和戈壁针茅斑块中的24种主要植物的种间联结动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群落主要成分总体上种间联结呈无关联,种间关联松散;2)3种针茅斑块的种间关联分析,验证了由于干扰、竞争、土壤环境与植物相互作用形成的斑块分布格局,此结果为种对正、负关联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3)同一种对的联结性质(正关联或负关联)或关联程度因斑块不同而发生改变,根据24个优势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可将它们划分为3大生态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检验 种间关联 斑块格局 针茅群落 典型草原
原文传递
封育对云雾山本氏针茅草地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贾晓妮 程积民 万惠娥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2-277,共6页
以云雾山封育与未封区为对象,采用样线法进行调查,重点分析二者群落特征和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以期为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封育后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群落发生较大变化,物种数显著增加、演替差异明显,由未封区的本氏... 以云雾山封育与未封区为对象,采用样线法进行调查,重点分析二者群落特征和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以期为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封育后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群落发生较大变化,物种数显著增加、演替差异明显,由未封区的本氏针茅+大针茅(S. gigantea)群落演替为封育后的大针茅+本氏针茅群落;未封区本氏针茅种群的优势地位明显加强,重要值明显大于封育区;封育与未封区群落的相似性系数为0.419;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修正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Audair和Groff指数)均表现为封育区>未封区,而均匀度指数则相反;封育区地上生物量明显增加,其中禾本科、蔷薇科和杂类草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均表现为封育>未封区,而菊科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雾山 本氏针茅群落 群落特征 封育
下载PDF
大针茅草原群落立枯动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虹 杨劼 +5 位作者 宋炳煜 赵利清 王博杰 庞鑫 张立欣 边良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115,共6页
采用群落学方法,对围封和放牧大针茅群落立枯的高度、密度、物种多样性、现存量及碳储量进行调查测定,研究大针茅群落立枯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从生长季结束时起,经过秋-冬非生长季到次年夏季,随着季节推移大针茅群落立枯的密度和高... 采用群落学方法,对围封和放牧大针茅群落立枯的高度、密度、物种多样性、现存量及碳储量进行调查测定,研究大针茅群落立枯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从生长季结束时起,经过秋-冬非生长季到次年夏季,随着季节推移大针茅群落立枯的密度和高度均逐渐降低,且放牧群落立枯的密度和高度显著低于围封群落。(2)随着季节推移,大针茅群落立枯物种多样性呈现降低趋势,导致非生长季大针茅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且放牧群落立枯的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均低于围封群落。(3)随着季节推移,大针茅群落立枯的现存量明显降低,且放牧群落立枯的现存量显著低于围封群落。(4)生长季结束时,围封和放牧的大针茅群落立枯储碳量分别为0.46t/hm2和0.07t/hm2,放牧显著降低大针茅群落立枯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茅群落 立枯特征 放牧 围封
下载PDF
中温型草原和暖温型草原大针茅+羊草群落结构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贾志斌 杨持 +1 位作者 洪洋 韩向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774-1780,共7页
运用植被水平地带性原理在南北样带 ( NSCT)草原生物群区中温型草原和暖温型草原内的典型草原地带各选择一个研究站点 ,于 1 999~ 2 0 0 0年 5~ 9月份对大针茅 +羊草群落的数量结构、α多样性、生活型功能群组成、地上生产结构、C3 和... 运用植被水平地带性原理在南北样带 ( NSCT)草原生物群区中温型草原和暖温型草原内的典型草原地带各选择一个研究站点 ,于 1 999~ 2 0 0 0年 5~ 9月份对大针茅 +羊草群落的数量结构、α多样性、生活型功能群组成、地上生产结构、C3 和 C4 植物组成及群落生长动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暖温型草原群落高度 ( h)、生态优势度 ( C)、C4 植物比例 ( % )和单位叶速率 ( ULR)较高 ,生长动态曲线呈双峰型且第 1峰大于第 2峰 ;中温型草原物种丰富度 ( R)、群落密度( d)、物种多样性 ( H ')、群落均匀度 ( E)、F/C值、叶面积指数 ( LAI)、叶面积持续时间 ( LAD)和干物质生产能力 ( P)较高 ,生长动态曲线呈单峰型 ,初期生长较快。虽然两站点年平均降水量相近 ,但温度、热量差异较大 ,年蒸发力不同 ,并影响到天然降水及土壤水分、养分供给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型草原 暖温型草原 +羊草群落 结构特征 群落结构 群体生长分析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典型草原百里香-本氏针茅草地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响应动态回归分析 被引量:38
14
作者 黄富祥 高琼 +1 位作者 傅德山 刘振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339-1346,共8页
在对鄂尔多斯高原典型草原百里香 -本氏针茅 (Thymusmongolicus-Stipa bungeana)群落地上生物量进行 7a逐月定位观测基础上 ,利用多元回归方法 ,逐月建立生物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研究表明 :(1 )不同气候因子在植物不同生... 在对鄂尔多斯高原典型草原百里香 -本氏针茅 (Thymusmongolicus-Stipa bungeana)群落地上生物量进行 7a逐月定位观测基础上 ,利用多元回归方法 ,逐月建立生物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研究表明 :(1 )不同气候因子在植物不同生长阶段产生不同影响 ,光照时数只在 5月份 ,平均气温只在 6月份对植物产生显著影响 ,在其他月份都不是重要影响因子 ,而降水量则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都是重要因子 ;(2 )同一气候因子在植物生长不同阶段上的影响作用也可不同 ,降水量在生长季各月都是重要影响因子 ,但重要性存在差异 ,重要程度依次是 5 >6>7月份 ;(3 )植物进入枯凋期后 ,9和 1 0月份的生物量只与 8月份生物量峰值有关 ,各气候因子不对其产生影响 ;(4 )在生长季中各月地上生物量都与上月生物量密切相关 ,说明生长的连续性对地上生物量的积累是重要的。应用逐月回归模型对降水量充裕、平均和偏少 3种水分条件 ,各月地上生物量的波动范围进行了估计。采用的逐月回归建模方法是对传统的累积因子建模方法的改进 ,为了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差异 ,用 8月份生物量作为植物生物量峰值 ,对生长季节 5~ 8份月气候因子的累积量进行回归 ,建立了生物量对累积气候因子的回归模型 ,并将结果与逐月回归结果进行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本氏针茅群落 地上生物量 气候因子 逐步回归方法 偏相关系数 内蒙古 草原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克氏针茅草原地下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巴音 乌日恒 《草原与草业》 2014年第4期38-41,共4页
本文以内蒙古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各个层次中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分析随放牧强度增加植物地下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生物量大小依次为L>CK>M>H。对植物地下生... 本文以内蒙古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各个层次中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分析随放牧强度增加植物地下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生物量大小依次为L>CK>M>H。对植物地下生物量进行逐层分析发现,轻度放牧可以增加地下生物量,但是中度和重度放牧均使其减少。各放牧强度下植物地下生物量都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减少的幅度逐渐降低。但是放牧会影响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加,同时中度和重度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趋向于表层化的现象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针茅群落 放牧强度 地下生物量
下载PDF
祁连山东段干旱草原2种群落物种构成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敏 徐文兵 +2 位作者 孔杨云 王先之 于应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47-1853,共7页
芨芨草作为干旱、半干旱草原建群种,其群落植被构成和稳定性影响草原荒漠化程度,研究其群落物种构成及稳定性,可表征草原演替动态和发展方向。该研究以甘肃天祝松山滩干旱草原芨芨草群落和针茅群落为对象,定量分析其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 芨芨草作为干旱、半干旱草原建群种,其群落植被构成和稳定性影响草原荒漠化程度,研究其群落物种构成及稳定性,可表征草原演替动态和发展方向。该研究以甘肃天祝松山滩干旱草原芨芨草群落和针茅群落为对象,定量分析其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功能群生物量构成、Raunkiaer频度和种间Spearman秩相关,探究物种构成和种间关联与群落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针茅群落物种多样性较芨芨草群落丰富,其物种更替程度相近。(2)2个群落均处于退化状态,随退化程度加剧,丛生禾草和杂类草分别占据芨芨草群落和针茅群落主要地位。(3)2个群落主要植物种对的正负关联比皆小于1,其植物种间联结性松散,群落稳定性较低。(4)高物种多样性不利于针茅群落稳定。研究认为,群落功能群构成及其均匀度和干旱扰动比多样性对群落稳定性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芨芨草群落 针茅群落 物种多样性 功能群 Raunkiaer频度系数 Spearman秩相关
下载PDF
云雾山典型草原火烧不同恢复年限土壤化学性质变化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媛 程积民 +1 位作者 魏琳 陈芙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131-2138,共8页
云雾山典型草原处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也是草原火灾多发区,试验比较了未烧地与新烧地、火烧后3 a和火烧后11 a土壤有机碳(SOC)、全N、全P和速效K含量的变化过程。测量的土壤深度为50 cm,每10 cm一层,比较了4个样地0—10 cm、10—20 cm... 云雾山典型草原处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也是草原火灾多发区,试验比较了未烧地与新烧地、火烧后3 a和火烧后11 a土壤有机碳(SOC)、全N、全P和速效K含量的变化过程。测量的土壤深度为50 cm,每10 cm一层,比较了4个样地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40—50 cm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1)新烧地土壤剖面各层SOC、全N、全P和速效K含量都显著高于未烧地。(2)火烧后3 a样地土壤剖面各层SOC、全N、全P和速效K含量与未烧地差异不显著。(3)火烧后11 a样地土壤剖面各层全N含量都显著高于未烧地,SOC、全P和速效K含量除了0—10 cm层与未烧地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土层均显著增加。(4)4个样地的土壤剖面各层从上到下SOC、土壤全N、全P和速效K含量呈递减趋势。(5)3个火烧样地土壤表层(0—10 cm)的pH值和未烧地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火烧 火烧后年限 土壤特性 本氏针茅群落
下载PDF
芨芨草群落土壤盐分特征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雅琼 梁存柱 +4 位作者 王炜 王立新 彭江涛 闫建成 贾成朕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38-2443,共6页
通过对内蒙古及青海9个样点芨芨草群落及其相邻地带性群落土壤电导率的研究,从区域大尺度及生境小尺度揭示了土壤盐分对芨芨草群落分布的影响,并基于土壤的盐分特征分析了芨芨草群落的植被属性。结果表明:在区域大尺度,芨芨草群落的分... 通过对内蒙古及青海9个样点芨芨草群落及其相邻地带性群落土壤电导率的研究,从区域大尺度及生境小尺度揭示了土壤盐分对芨芨草群落分布的影响,并基于土壤的盐分特征分析了芨芨草群落的植被属性。结果表明:在区域大尺度,芨芨草群落的分布与土壤盐分不存在直接的相关性,芨芨草既可以在低盐环境下形成群落,也可在盐分较高的环境下形成群落,是一个生态幅较宽的耐盐物种;而在相同地点的小尺度上,芨芨草群落的土壤含盐量总是比相邻地带性针茅群落的土壤含盐量高,地带性针茅群落的耐盐性不及芨芨草群落;青海地区大面积的芨芨草草原发育在含盐量较高的土壤环境,远高于相邻地带性针茅群落。土壤盐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芨芨草群落表现出明显的非地带性植被特征,其分布与区域降水不存在直接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芨芨草群落 土壤电导率 土壤盐分 针茅群落 非地带性植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