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把金针度与人——试从针黹意象及其符号体系探讨薛宝钗的形象塑造
1
作者 董梅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5-228,共24页
以文本细读为基础,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具体塑造方式来讨论薛宝钗这一复杂而多争议的文学形象,对由显性文本(故事情节)与隐性文本(隐喻体系)共同参与塑造的薛宝钗形象作多层面、多维度的观察与发掘。显性文本中呈现的薛宝钗,其所携带的... 以文本细读为基础,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具体塑造方式来讨论薛宝钗这一复杂而多争议的文学形象,对由显性文本(故事情节)与隐性文本(隐喻体系)共同参与塑造的薛宝钗形象作多层面、多维度的观察与发掘。显性文本中呈现的薛宝钗,其所携带的主要人物信息是家世、身份、容貌、性情及价值观;而在隐性文本中,作者创造了以"针黹"为核心意象的隐喻符号体系,其深层建构于薛宝钗的人格、心理和行为之中,既全面统摄了作者对宝钗形而上体系的设置,又完整地纳入了对宝钗的主体行为设计之中,成为人物系统性行为符号,生成了人物形象的"针黹行为学"。结合显性与隐性两部分文本,深入发掘薛宝钗的真实生命处境、心理动机和行为逻辑,进而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心理和实现手段作出深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文本 针黹家计 编结笼络 绣鸳鸯 香藤异蔓
原文传递
论薛宝钗性格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克勤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1期133-139,共7页
薛宝钗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形象,曾引起红学界许多人的争论,其中见仁见智,各执一隅,诚然不乏精辟的识见,却未能获得一致的看法。于是,“拥林”、“拥薛”便成为极端的二派,历史上曾出现过“一言不合,遂相龃龉,几挥老拳的事。 人们对薛宝... 薛宝钗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形象,曾引起红学界许多人的争论,其中见仁见智,各执一隅,诚然不乏精辟的识见,却未能获得一致的看法。于是,“拥林”、“拥薛”便成为极端的二派,历史上曾出现过“一言不合,遂相龃龉,几挥老拳的事。 人们对薛宝钗的看法虽然错综纷繁,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宝钗 性格 贾宝玉 林黛玉 史湘云 谬误 封建礼教 守拙 针黹 柳湘莲
下载PDF
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十四)——感受到专心投入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满足与充实
3
作者 黄孝六 李士金 +3 位作者 谢婷 韦菁 周琳 李文文 《艺术家》 2017年第9期29-30,共2页
一、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袁编云:“薛宝钗是一个美貌而性格温顺的少女。她城府很深,喜怒不形于色,顺从环境,既会对上逢迎,又会对下安抚,博得上下一片赞扬。她信奉传统道德,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教... 一、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袁编云:“薛宝钗是一个美貌而性格温顺的少女。她城府很深,喜怒不形于色,顺从环境,既会对上逢迎,又会对下安抚,博得上下一片赞扬。她信奉传统道德,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教训黛玉‘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绩的事……最怕看了这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她规劝宝玉注重‘仕途经济’;她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对金钏的投井,对尤三姐、柳湘莲的悲剧,都采取了冷漠的态度,成为符合封建标准的‘冷美人’。[1]”上文中,论述薛宝钗的文字逻辑混乱:(1)她是“性格温顺的少女”“顺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 编云 逻辑 杂书 性格 课堂教学 少女 针黹
下载PDF
多彩的生活 美好的心灵——互助土族的部分服饰简介
4
作者 忞愫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3年第4期85-87,共3页
土族人民世代生息繁衍在辽阔广袤的青藏高原,他们不仅有着高原人粗犷豪放的精神风貌,也有着美好的心灵,细腻的情素。特别是土族妇女们历来擅长刺绣,工于针黹。土族男女的传统服饰均出自她们的手。且剪裁得体,做工精细,大都有图案优美,... 土族人民世代生息繁衍在辽阔广袤的青藏高原,他们不仅有着高原人粗犷豪放的精神风貌,也有着美好的心灵,细腻的情素。特别是土族妇女们历来擅长刺绣,工于针黹。土族男女的传统服饰均出自她们的手。且剪裁得体,做工精细,大都有图案优美,花纹细腻,色彩鲜明的刺绣在上。从封三的各图中便可窥其一斑。 热照儿(图一)又叫热照子,是前额遮光之物,其作用如同帽檐。互助土族青年男女乃至老年人兴时系戴热照儿。其做法是用格褙剪6条同样宽窄(大头为三角尖,条宽约3厘米,小头呈圆形或方形,条宽约1.5厘米),长约18厘米左右的格褙条子,在其外面蒙一层略宽大并专为此而绣有花卉图案的白布条,其里用兰布或黑布做里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服饰 衣领 针黹 烟锅 边饰 花卉图案 里子 刺绣 条宽 小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