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1
作者 程珍泉 余璋 胡关勇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7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安置固定棒,经传统撑开复位法...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安置固定棒,经传统撑开复位法复位。实验组患者采取C臂X线机透视成像,进行复位。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变化情况,手术前后Cobb角、伤锥椎体高度百分比、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手术前和对照组,[(2.37±1.55)分vs(7.88±1.26)分]、[(2.37±1.55)分vs(4.19±2.66)分],[(24.18±8.31)分vs(58.77±9.47)分]、[(24.18±8.31)分vs(35.18±7.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手术前,[(4.19±2.66)分vs(7.95±1.56)分]、[(35.18±7.71)分vs(60.88±7.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后Cobb角低于手术前和对照组,[(6.33±1.89)°vs(25.09±6.23)°]、[(6.33±1.89)°vs(9.11±2.45)°],手术后伤锥椎体高度百分比高于手术前和对照组,[(93.39±2.78)%vs(45.47±6.66)%]、[(93.39±2.78)%vs(84.99±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后Cobb角低于手术前,[(9.11±2.45)°vs(24.78±5.87)°],伤锥椎体高度百分比高于手术前,[(84.99±3.33)%vs(43.79±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比较,[(10.39±2.55)mm vs(10.48±1.6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手术后椎间隙高度低于手术前,[(7.99±2.45)mm vs(10.38±2.15)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法能够改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伤锥椎体高度百分比,对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骨折 钉棒复位内固定术 伤椎植 曲度矫正 影响
下载PDF
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2
作者 林晓蓬 邓少杰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21期103-104,共2页
目的 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对术后疗效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自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 目的 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对术后疗效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自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与ODI情况以及Cobb角.结果 试验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与功能障碍指数(OD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随访时Cobb角与曲度丢失较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住内固定术中行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可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恢复效果较好,患者术后腰背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其生存质量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骨折 钉棒复位内固定术 伤椎植曲度矫正 腰背痛 疗效
原文传递
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纪刚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0期223-224,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122例患者均使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 目的 :探讨分析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122例患者均使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度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 :手术结束后,这122例患者对骨折脱位的复位情况较为满意,其椎体间植骨融合情况良好,内固定装置没有出现松动、断裂的情况。这些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4.7h,术中出血量为320~1230ml。在进行治疗前后,其Cobb角度、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Frankel分级情况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脱位 后路椎间融合系统复位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华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955-1956,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椎体成形术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基于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接收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非爆裂型)划分成为A组50例和B组50例,B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A... 目的:对比分析椎体成形术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基于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接收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非爆裂型)划分成为A组50例和B组50例,B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患者术后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比A组高,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非爆裂型)临床治疗中,与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相比较,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 后路系统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对胸腰椎骨折并发骨缺损的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邵巍 《西藏医药》 2021年第6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TF)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骨缺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TF患者138例,均行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统计术后12个月内并发骨缺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TF)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骨缺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TF患者138例,均行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统计术后12个月内并发骨缺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38例TF患者中有23例发生骨缺损(16.67%);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椎体压缩程度越重、伤椎过度撑开、椎间盘不完整、伤椎未置钉是TF患者术后并发骨缺损的影响因素。结论TF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骨缺损,与受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成正比、其影响因素与伤椎过度撑开、椎间盘不完整、伤椎未置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后入路 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 骨缺损 椎体压缩程度
下载PDF
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建光 贺桦 +5 位作者 王光 王琪 孙利忠 李家宽 李佳 张龙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6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4月至2018年6月解放军第517医院收治的8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对这82例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 目的:探讨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4月至2018年6月解放军第517医院收治的8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对这82例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这82例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5.12%,术后其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折断及植骨坏死等并发症。其中,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其感染的症状完全消失。术后对这些患者进行13个月的随访显示,其骨折端均完全愈合。结论: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伤椎高度的恢复,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kha创伤系统复位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内固定术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7
作者 黄忠福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组)和观察组(手术治疗组),...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组)和观察组(手术治疗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即要求患者卧床休息2-3个月,在其背部放置软枕,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等。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入院时、伤后3个月和伤后12个月时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入院时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大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3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伤后3个月和12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本组入院时高度,Cobb角小于本组入院时的大小(P<0.05),但对照组不同阶段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大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入院时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3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2组伤后3个月和12个月的疼痛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本组入院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入院时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68.29%(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可以在促进椎体高度恢复的同时重建脊椎的稳定性,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脊椎功能恢复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优势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椎段骨折 后路切开骨折复位系统内固定 椎体前缘高度 COBB角 疼痛评分
下载PDF
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在胸腰椎压缩骨折复位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道政 李世芳 +1 位作者 刘丽芳 熊灿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606-609,共4页
目的比较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和常规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52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组26例和实验组26例。常规组安置固定棒,常规方法撑开复位;实验组术中伤椎植钉,C臂X线机下行曲度矫正。测... 目的比较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和常规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52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组26例和实验组26例。常规组安置固定棒,常规方法撑开复位;实验组术中伤椎植钉,C臂X线机下行曲度矫正。测量和计算脊柱曲度Cobb角、椎体高度及椎间隙高度,伤椎椎体高度百分比;比较内固定系统松动及断裂情况,对脊髓损伤分级进行评估。结果术后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常规组(4.0±2.3)分,实验组(2.5±1.6)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常规组(32.7±16.5)分,实验组(21.4±18.4)分;Cobb角:常规组(10.2±2.7)°,实验组(7.3±2.1)°;伤椎椎体高度百分比:常规组(88.7±5.6)%,实验组(92.8±3.9)%;椎间隙高度:常规组(10.6±1.9)mm,实验组(9.5±1.4)mm。术后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常规组A级3例,B级6例,C级9例,D级8例;实验组A级1例,B级3例,C级5例,D级7例。实验组曲度不良、背痛、椎间盘退变加速、钉道松动、钉棒系统断裂等并发症较常规组显著减少。结论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行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后,手术疗效较好,明显减少并发症,使患者脊髓损伤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椎植曲度矫正 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术 胸腰椎压缩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9
作者 王睿 曾红志 李芷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63-65,共3页
探究后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纳入的50例后路腰椎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腰椎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手术配合以及护理进行详细的分析... 探究后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纳入的50例后路腰椎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腰椎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手术配合以及护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总结。结果 50例后路腰椎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3.1小时,平均手术时间(2.32±0.42)小时;术中出血量为100~800 mL,平均出血量(450.00±65.00)mL。共计有47例患者被治愈,2例患者病情好转。术后共计有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而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安全性相对较高。结论 后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需要医护人员较高的手术配合,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术前、后护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或预防后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进一步保障良好的预后,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配合 康复愈合
下载PDF
3D重建辅助改良Wiltse入路置钉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高度比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10
作者 金枳良 朱永辰 +1 位作者 马诗雨 王健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8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3D重建辅助改良Wiltse入路置钉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指标、疼痛评分、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2例胸腰椎骨... 目的探讨3D重建辅助改良Wiltse入路置钉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指标、疼痛评分、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均行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后正中入路,观察组(36例)患者采用3D重建辅助改良Wiltse入路,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6个月疼痛与腰椎功能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伤椎Cobb角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均P<0.05)。结论应用3D重建辅助改良Wiltse入路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有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并促进腰椎功能与椎体功能恢复,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复位系统内固定 Wiltse入路 3D重建 腰椎功能
下载PDF
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改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国华 孙贤杰 +7 位作者 张新根 江孝龙 石钢 邸薇宁 翁科迪 范杰 闫金库 盛春华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探究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外科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省荣军医院收治的90例脊柱爆裂性骨折外科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改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并回顾性分析同期收治的90例... 目的探究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外科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省荣军医院收治的90例脊柱爆裂性骨折外科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改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并回顾性分析同期收治的90例外科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未改变的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外科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改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ol,BMI)、合并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程度、骨折撑开复位、椎体复位程度和骨块再吸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6、6.035、8.427、6.883、5.182、6.921、4.273、8.427,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合并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程度高、骨折过渡撑开为外科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改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合并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程度高、骨折过渡撑开为外科治疗后椎体空壳体积改变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对高危患者加强监测,以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爆裂性骨折 经后路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 空壳现象 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