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与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对比
1
作者 朱耀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将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应用于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将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应用于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失血总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工作中应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较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并降低其VAS评分,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促进其疾病康复,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后路切开椎弓根系统内固定 经皮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 单节段
下载PDF
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9
2
作者 龙浩 肖杰 +4 位作者 邹伟 吴陈 张洋 冯明星 符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进行治... 目的探讨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5-18个月)并复查影像学资料。比较术前及最后一次随访Frankel分级、伤椎前缘高度、椎管狭窄程度及Cobb角的情况。结果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41.5±3.7)%恢复至(90.6±2.3)%,椎管狭窄程度由术前(29.3±6.5)%降至(5.5±1.6)%,Cobb角由(29.4±8.3)°降至(5.3±1.4)°,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Frankel神经功能障碍分类显著改善(P〈0.05);术后影像学图片显示椎体高度恢复好,植骨分布均匀,脊柱序列恢复正常,椎管内骨块复位;术后随访12个月影像学图片显示植骨均愈合,椎体高度保持好,无明显临床症状和矫正角度丢失现象;随访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置 系统复位固定 后路
下载PDF
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椎体间融合及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玉民 王献印 张欲燃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7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结合椎体间及后外侧融合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9年3月采用后路椎弓根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Cage)及后外侧融合治疗2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16例,Ⅲ度...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结合椎体间及后外侧融合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9年3月采用后路椎弓根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Cage)及后外侧融合治疗2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Ⅰ度滑脱10例,Ⅱ度滑脱16例,Ⅲ度滑脱2例。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经椎弓根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及后外侧融合治疗。结果 28例患者经6~24个月随访,其中27例患者植骨处发生骨性融合(融合率达96%),25例患者的腰腿痛症状均有明显缓解,优良率89.3%。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结合椎体间及后外侧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减压 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 椎间及后外侧融合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建金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5期565-567,共3页
目的进行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为提升胸腰椎骨折手术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5-01-2017-01于我院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目的进行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为提升胸腰椎骨折手术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5-01-2017-01于我院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通过CT图像观察椎体"空壳现象"发生情况,将出现"空壳现象"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发生者设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病历资料,调查性别、年龄、合并骨质疏松等,通过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4例患者术后12个月内出发生椎体"空壳现象"现象72例,发生率58.06%;两组合并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程度、骨折类型、椎体复位程度、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慢性疾病等因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椎体压缩程度≥50%、合并骨质疏松症、年龄≥60岁,均是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椎体"空壳现象"发生率较高,椎体压缩程度≥50%、年龄≥60岁、合并骨质疏松症均会增加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 胸腰椎骨折 椎体“空壳现象”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双侧肌间隙入路通道下椎弓根钉棒复位融合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琨 刘韶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3期2017-2019,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双侧肌间隙入路通道下椎弓根钉棒复位融合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进行椎弓根钉棒复位融合固定治疗的8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双侧肌间隙入路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双侧肌间隙入路通道下椎弓根钉棒复位融合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进行椎弓根钉棒复位融合固定治疗的8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双侧肌间隙入路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采用正中入路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3d时疼痛程度,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时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肌间隙入路通道下椎弓根钉棒复位融合固定对腰椎滑脱症患者的创伤较小,可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椎弓根复位融合固定 双侧肌间隙入路 正中入路
下载PDF
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纪刚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0期223-224,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122例患者均使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 目的 :探讨分析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122例患者均使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度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 :手术结束后,这122例患者对骨折脱位的复位情况较为满意,其椎体间植骨融合情况良好,内固定装置没有出现松动、断裂的情况。这些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4.7h,术中出血量为320~1230ml。在进行治疗前后,其Cobb角度、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Frankel分级情况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脱位 后路椎间融合系统复位固定 疗效
下载PDF
经皮钉棒内固定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及对患者椎体形态、创伤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小龙 葛郁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986-989,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钉棒内固定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及对患者椎体形态、创伤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6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B组行经皮钉... 目的:研究经皮钉棒内固定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及对患者椎体形态、创伤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6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术,B组行经皮钉棒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椎体形态指标、骨折愈合因子以及创伤因子水平。结果:A组治疗优良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低于B组,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A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均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4周,A组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RACP-5b)水平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两组白介素(IL)-18、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钉棒内固定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创伤因子水平相当,然而Wiltse入路切开复位钉棒内固定在疗效、患者椎体形态和骨折愈合因子改善方面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固定 切开复位固定 椎体形态 创伤因子 Wiltse入路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潘华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955-1956,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椎体成形术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基于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接收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非爆裂型)划分成为A组50例和B组50例,B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A... 目的:对比分析椎体成形术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基于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接收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非爆裂型)划分成为A组50例和B组50例,B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患者术后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比A组高,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非爆裂型)临床治疗中,与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相比较,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后路系统复位固定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3
9
作者 景鹏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5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接受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接受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22~60岁,平均33.54岁。Denis分型:A型23例,B型15例。观察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背疼痛(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伤椎Cobb角;脊髓神经损伤分级方面情况及内固定并发症。结果3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大出血、神经受损等手术并发症,术后均获随访12个月。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21.90±3.20)周。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背疼痛(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伤椎Cobb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期间无椎弓根钉松动、拔出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有效改善疼痛程度,伤椎高度丢失和后凸畸形得到有效控制和纠正,并发症少,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后路椎弓根复位固定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
下载PDF
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建光 贺桦 +5 位作者 王光 王琪 孙利忠 李家宽 李佳 张龙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6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4月至2018年6月解放军第517医院收治的8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对这82例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 目的:探讨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4月至2018年6月解放军第517医院收治的8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对这82例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这82例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5.12%,术后其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折断及植骨坏死等并发症。其中,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其感染的症状完全消失。术后对这些患者进行13个月的随访显示,其骨折端均完全愈合。结论:用Rekha创伤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伤椎高度的恢复,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kha创伤系统复位固定 胸腰椎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对胸腰椎骨折并发骨缺损的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邵巍 《西藏医药》 2021年第6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TF)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骨缺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TF患者138例,均行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统计术后12个月内并发骨缺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TF)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骨缺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TF患者138例,均行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统计术后12个月内并发骨缺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38例TF患者中有23例发生骨缺损(16.67%);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椎体压缩程度越重、伤椎过度撑开、椎间盘不完整、伤椎未置钉是TF患者术后并发骨缺损的影响因素。结论TF经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骨缺损,与受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成正比、其影响因素与伤椎过度撑开、椎间盘不完整、伤椎未置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后入路 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 骨缺损 椎体压缩程度
下载PDF
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12
作者 程珍泉 余璋 胡关勇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7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安置固定棒,经传统撑开复位法...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安置固定棒,经传统撑开复位法复位。实验组患者采取C臂X线机透视成像,进行复位。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变化情况,手术前后Cobb角、伤锥椎体高度百分比、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手术前和对照组,[(2.37±1.55)分vs(7.88±1.26)分]、[(2.37±1.55)分vs(4.19±2.66)分],[(24.18±8.31)分vs(58.77±9.47)分]、[(24.18±8.31)分vs(35.18±7.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手术前,[(4.19±2.66)分vs(7.95±1.56)分]、[(35.18±7.71)分vs(60.88±7.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后Cobb角低于手术前和对照组,[(6.33±1.89)°vs(25.09±6.23)°]、[(6.33±1.89)°vs(9.11±2.45)°],手术后伤锥椎体高度百分比高于手术前和对照组,[(93.39±2.78)%vs(45.47±6.66)%]、[(93.39±2.78)%vs(84.99±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后Cobb角低于手术前,[(9.11±2.45)°vs(24.78±5.87)°],伤锥椎体高度百分比高于手术前,[(84.99±3.33)%vs(43.79±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比较,[(10.39±2.55)mm vs(10.48±1.6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手术后椎间隙高度低于手术前,[(7.99±2.45)mm vs(10.38±2.15)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法能够改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伤锥椎体高度百分比,对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骨折 复位固定 伤椎植 曲度矫正 影响
下载PDF
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内固定术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13
作者 黄忠福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组)和观察组(手术治疗组),...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组)和观察组(手术治疗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即要求患者卧床休息2-3个月,在其背部放置软枕,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等。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入院时、伤后3个月和伤后12个月时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入院时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大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3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伤后3个月和12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本组入院时高度,Cobb角小于本组入院时的大小(P<0.05),但对照组不同阶段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大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入院时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3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2组伤后3个月和12个月的疼痛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本组入院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入院时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68.29%(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可以在促进椎体高度恢复的同时重建脊椎的稳定性,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脊椎功能恢复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优势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椎段骨折 后路切开骨折复位系统内固定 椎体前缘高度 COBB角 疼痛评分
下载PDF
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小开窗或全椎板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张艳锋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年第6期141-142,共2页
目的:观察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小开窗或全椎板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29例。小开窗组行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小开窗减压术,全椎板组行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全椎板... 目的:观察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小开窗或全椎板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29例。小开窗组行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小开窗减压术,全椎板组行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全椎板减压术。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椎管正中矢状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术后3个月全椎板组椎管正中矢状径较小开窗组高(P<0.05),两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小开窗组VAS评分较全椎板组低(P<0.05)。结论: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小开窗减压术与全椎板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均可改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而全椎板减压术可提高椎管正中矢状径,小开窗减压术可减轻术后疼痛,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系统复位固定 小开窗减压术 全椎板减压术
下载PDF
Wiltse入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效果观察
15
作者 张高峰 张艳锋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年第2期245-246,共2页
目的:研究Wiltse入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术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Wiltse入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比较... 目的:研究Wiltse入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术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Wiltse入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及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手术用时、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Wiltse入路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可优化手术情况,减少引流量,加快术后恢复,减轻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椎体骨折 Wiltse入路复位固定 常规后正中入路手术
下载PDF
后路椎管减压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42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建中 王长峰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146-1149,共4页
腰椎滑脱症是造成患者腰(腿)痛的常见病症之一,发病原因包括先天性腰椎滑脱、外伤和劳损等,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1].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骶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滑脱严重时马尾神经受累,可出现鞍区麻木及尿便功能障碍等症状... 腰椎滑脱症是造成患者腰(腿)痛的常见病症之一,发病原因包括先天性腰椎滑脱、外伤和劳损等,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1].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骶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滑脱严重时马尾神经受累,可出现鞍区麻木及尿便功能障碍等症状.虽然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可缓解,但仍有10%左右的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而行手术治疗.自2008-12至2014-10,笔者共收治腰椎滑脱者42例,行后路椎管减压钉棒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联合打压植骨融合手术,术后症状改善明显,获较高的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后路减压 钉棒复位固定 椎间融合器 打压植骨
下载PDF
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在胸腰椎压缩骨折复位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道政 李世芳 +1 位作者 刘丽芳 熊灿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606-609,共4页
目的比较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和常规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52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组26例和实验组26例。常规组安置固定棒,常规方法撑开复位;实验组术中伤椎植钉,C臂X线机下行曲度矫正。测... 目的比较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和常规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52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组26例和实验组26例。常规组安置固定棒,常规方法撑开复位;实验组术中伤椎植钉,C臂X线机下行曲度矫正。测量和计算脊柱曲度Cobb角、椎体高度及椎间隙高度,伤椎椎体高度百分比;比较内固定系统松动及断裂情况,对脊髓损伤分级进行评估。结果术后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常规组(4.0±2.3)分,实验组(2.5±1.6)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常规组(32.7±16.5)分,实验组(21.4±18.4)分;Cobb角:常规组(10.2±2.7)°,实验组(7.3±2.1)°;伤椎椎体高度百分比:常规组(88.7±5.6)%,实验组(92.8±3.9)%;椎间隙高度:常规组(10.6±1.9)mm,实验组(9.5±1.4)mm。术后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常规组A级3例,B级6例,C级9例,D级8例;实验组A级1例,B级3例,C级5例,D级7例。实验组曲度不良、背痛、椎间盘退变加速、钉道松动、钉棒系统断裂等并发症较常规组显著减少。结论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行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后,手术疗效较好,明显减少并发症,使患者脊髓损伤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椎植曲度矫正 后路复位固定 胸腰椎压缩骨折 固定
下载PDF
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18
作者 林晓蓬 邓少杰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21期103-104,共2页
目的 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对术后疗效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自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 目的 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对术后疗效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自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与ODI情况以及Cobb角.结果 试验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与功能障碍指数(OD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随访时Cobb角与曲度丢失较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椎压缩骨折钉棒复住内固定术中行伤椎植钉曲度矫正可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恢复效果较好,患者术后腰背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其生存质量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骨折 复位固定 伤椎植曲度矫正 腰背痛 疗效
原文传递
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19
作者 张从军 肖卫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8期25-25,共1页
本文就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及脊柱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自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 本文就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及脊柱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自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其后比较本组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脊髓功能改善情况和后椎体前后缘变化。结果:本组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后,较比治疗前,脊髓功能改善情况和后椎体前后缘变化明显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显著。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脊柱稳定性较好,同时有效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复位固定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胸腰椎骨折 脊髓神经功能 脊柱稳定性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探讨
20
作者 苏永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21-21,共1页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21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21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法进行骨折治疗,而观察组采取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然后进行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伤椎Cobb角以及并发症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将两组患者治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知,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伤椎Cobb角恢复情况要好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治疗后并发症反应发生率也要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进行胸腰椎骨折的治疗,采取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合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的治疗模式所取得的综合疗效较好,值得在骨伤科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复位固定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 胸腰椎骨折 保守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