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6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现钉螺,快上报
1
作者 胡海燕 裘丹红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4年第5期32-33,共2页
春夏季是螺类的活跃季,20~25摄氏度的环境,是螺类喜欢的栖息温度。它们最喜欢待在土质肥沃、杂草丛生、水流缓慢的地方,常以腐败植物为食,阴雨天活动较为频繁。最近,不少居民称在自家院子里发现了“钉螺”,但经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辨别,发... 春夏季是螺类的活跃季,20~25摄氏度的环境,是螺类喜欢的栖息温度。它们最喜欢待在土质肥沃、杂草丛生、水流缓慢的地方,常以腐败植物为食,阴雨天活动较为频繁。最近,不少居民称在自家院子里发现了“钉螺”,但经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辨别,发现市民看见的并非钉螺,而是与钉螺有些相似的烟管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控中心 钉螺 螺类 上报 工作人员
下载PDF
紫茎泽兰对钉螺代谢活性影响
2
作者 程文杰 李红霞 +4 位作者 晏云涛 项勋 董路 杨建发 邹丰才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2,共11页
为探究紫茎泽兰对钉螺活性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分别检测紫茎泽兰处理钉螺组、氯硝柳胺处理钉螺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钉螺情况,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及正... 为探究紫茎泽兰对钉螺活性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分别检测紫茎泽兰处理钉螺组、氯硝柳胺处理钉螺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钉螺情况,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进行联合统计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活性成分可以干预钉螺的生长代谢,共筛选出79种差异显著代谢物,甘氨酸等31个代谢物显著上调,L-苏氨酸等48个代谢物显著下调,并得到18条代谢通路阐明了紫茎泽兰干预钉螺活性的代谢机制,为将紫茎泽兰研发为灭螺剂及灭螺药物靶标筛选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钉螺 色质联用 差异代谢物 灭螺剂
下载PDF
山丘区土壤环境因子对钉螺(Oncomelania Snail)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0
3
作者 张旭东 漆良华 +3 位作者 黄玲玲 费世民 蒋俊明 王昭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60-2467,共8页
土壤是自然界钉螺孳生繁殖的重要场所,钉螺的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对山丘区9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环境对钉螺分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荒草地、河滩地及灌溉沟渠存在钉螺分布,活螺框出现率的高低顺序为耕地〉河滩地... 土壤是自然界钉螺孳生繁殖的重要场所,钉螺的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对山丘区9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环境对钉螺分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荒草地、河滩地及灌溉沟渠存在钉螺分布,活螺框出现率的高低顺序为耕地〉河滩地〉灌溉沟渠〉荒草地,活螺密度的大小顺序为河滩地〉灌溉沟渠〉耕地〉荒草地;有螺土壤环境与无螺土壤环境的方差分析结果不显著,土壤全K含量与0.02-0.002mm的土壤颗粒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土壤环境因子对钉螺分布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0.02-0.002mm的土壤颗粒、土壤全P含量和土壤水分是影响钉螺的最重要的3个因子,且土壤环境因子对钉螺活螺框出现率及活螺密度影响的大小规律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土壤全K含量对活螺密度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山丘区改造钉螺孳生环境、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及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丘区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环境因子 钉螺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对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汪伟 梁幼生 +1 位作者 戴建荣 黄轶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235-4245,共11页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北方缺水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战略性工程。从长江下游引水北上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因其引水口处在有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孳生的江苏省江都市,并且输水干线将穿过我国钉螺分布区及其最北点的宝应县(北纬3...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北方缺水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战略性工程。从长江下游引水北上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因其引水口处在有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孳生的江苏省江都市,并且输水干线将穿过我国钉螺分布区及其最北点的宝应县(北纬33°15′)进入钉螺非分布区。为探讨因南水北调将钉螺带到北方钉螺非分布区后,钉螺能否生存与繁殖并形成新有螺区,研究沿工程输水干线在江苏徐州(北纬34°21′)和山东济宁(北纬35°23′)现场设点,采用螺笼放养定量观察法,对北移钉螺生存繁殖力及其子代钉螺的适应性作了为期8 a的纵向观察;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酶组织化学及电镜技术,观察了北移钉螺生殖腺变化。结果:北移钉螺及其子代在徐州存活时间不超过8 a,在济宁存活时间不超过1.5 a;钉螺北移3~6个月后,其雌、雄生殖腺均呈萎缩状,相关代谢酶和组化成分含量出现异常变化。研究认为,南水北调若将钉螺移至北纬33°15′~34°21′地区,钉螺虽然能存活一定时间,但其繁殖力逐年下降,种群呈逐渐消亡趋势;若移至北纬35°23′以北地区,钉螺则难以存活。因而,随南水北调移至北纬33°15′以北地区的钉螺难以正常生存繁殖形成新的有螺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湖北钉螺 分布 生态学
下载PDF
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对光照的感觉反应 被引量:1
5
作者 柯文山 陈玺 +4 位作者 陈婧 王万贤 袁莉 王美玲 陈文华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03-105,109,共4页
设置不同光强、光质、光色3种光刺激环境,观察湖北钉螺在所设环境下的趋避和体位反应.结果表明,湖北钉螺对光强刺激反应明显,当白炽灯光强达到1 050lx、节能灯达到605lx时,钉螺表现出明显的远避行为;而且钉螺对2种不同光质的光源反应表... 设置不同光强、光质、光色3种光刺激环境,观察湖北钉螺在所设环境下的趋避和体位反应.结果表明,湖北钉螺对光强刺激反应明显,当白炽灯光强达到1 050lx、节能灯达到605lx时,钉螺表现出明显的远避行为;而且钉螺对2种不同光质的光源反应表现出明显差异:对节能灯光刺激反应比白炽灯强烈.钉螺对所试的4种光色的反应无明显差别.光位实验结果表现为在强光下钉螺是足背迎光,在有色散射光下钉螺是足底迎光.因此,钉螺对光强和光质有明显的趋避和体位反应,对光色无明显的差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钉螺 光照 感觉反应
下载PDF
食物对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发育繁殖的影响
6
作者 陈婧 陈玺 +5 位作者 柯文山 王万贤 袁莉 王美玲 赵佩奇 陈文华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10-113,118,共5页
用浮游植物(A)、鲫鱼(B)、河蚌(C)、蚯蚓(D)及以浮游植物与3种动物分别混合组成(E、F、G)的7种饲料喂养钉螺,观察其幼螺成活、生长及雌螺产卵量,结果表明,饲料G喂养的钉螺幼螺成活率(43%)明显高于其他饲料(O~33.3%... 用浮游植物(A)、鲫鱼(B)、河蚌(C)、蚯蚓(D)及以浮游植物与3种动物分别混合组成(E、F、G)的7种饲料喂养钉螺,观察其幼螺成活、生长及雌螺产卵量,结果表明,饲料G喂养的钉螺幼螺成活率(43%)明显高于其他饲料(O~33.3%,),B和C喂养钉螺,其幼螺在一个月内全部死亡;在25℃的条件下,饲料A和G喂养的幼螺发育最快,105d其体长分别为6.89mm和6.81mm,且显著长于(P〈O.05)饲料D、E、F喂养的钉螺(其体长分别为3.05mm、4.51mm、5.11mm).在25℃的温度条件下饲料A饲养的钉螺产卵时间长、产卵量高(13.9%),与混合型饲料G喂养的钉螺产卵量(14.I%)相当,而明显高于(P〈0.05)饲料D、E、F喂养的钉螺(分别为2.9%、10.I%、II.0%);动物型饲料B和C产卵时间短、产卵量最低(不到2%).因此,植物饲料A和混合饲料G适宜于喂养钉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 湖北钉螺 发育 繁殖
下载PDF
长江滩地血防林建设与钉螺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建民 苏守香 +3 位作者 郭婉琳 宋晶晶 汪国柱 周平华 《安徽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9-26,共8页
本文以望江县国家级林业血防工程质量与效益监测点为依托,通过多年对钉螺分布、林草植物群落结构、林地经营模式、土壤理化性质、气候变化(水旱情状况)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定量分析,研究血防林建设与钉螺分布的内在联系及其相关性。结... 本文以望江县国家级林业血防工程质量与效益监测点为依托,通过多年对钉螺分布、林草植物群落结构、林地经营模式、土壤理化性质、气候变化(水旱情状况)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定量分析,研究血防林建设与钉螺分布的内在联系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血防林建设显著降低了钉螺密度,监测点新造林活螺密度从0.6480~1.4250只/0.11 m^(2)下降至0.0558~0.1351只/0.11 m^(2)。(2)不同模式、季节、耕作方式和气候变化对钉螺的年际分布具有显著影响。活螺密度:遇旱下降、遇汛上升,间作<翻耕不间作<不翻耕不间作,秋季<春季及新造林<对照。(3)钉螺密度年际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显著相关。滩地造林后,土壤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和全钾明显下降,而土壤的pH值、容重明显升高,林地土壤的诸多理化指标发生显著变化,导致钉螺密度显著降低(P<0.05)。(4)血防林建设改变了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草本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越高,抑螺效果越好;与钉螺密度显著相关的是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的相对盖度。综上所述,血防林建设引起了滩地生物和非生物诸多要素的显著改变,不同要素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钉螺分布,导致钉螺密度显著降低,具有明显的抑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防林建设 生物及非生物要素 钉螺分布 相关性
下载PDF
一种快速鉴别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雌雄性的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敏锋 吴明煜 +2 位作者 吴长春 吴昊宇 柯文山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28-32,共5页
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是一种雌雄异体的腹足纲动物,作为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唯一的中间宿主,控制湖北钉螺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关键环节,快速鉴别钉螺雌雄的方法可为血吸虫病的防治和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分别用... 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是一种雌雄异体的腹足纲动物,作为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唯一的中间宿主,控制湖北钉螺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关键环节,快速鉴别钉螺雌雄的方法可为血吸虫病的防治和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分别用室内鉴定、野外鉴别室内复查的方法,对湖北荆州钉螺进行了清洗、刺激、定位,观察等步骤,选取其头部和触角伸出的钉螺,用镊子夹住钉螺使其螺口朝左,整个螺体位倾斜向右,在奥林巴斯解剖显微镜观察钉螺头部与螺壳空隙.如果观察到有粉红色的阴茎,可以辨别为雄性钉螺,反之,则是雌性钉螺.湖北荆州钉螺在室内45 min内100只钉螺鉴别的正确率从5月份的92.60%到6月份的97.68%,最后7—8月的检测正确率达100%,平均每个钉螺被成功鉴别的时间大约在30 s之内完成.在室外60 min内100只钉螺鉴别的正确率达93.83%,平均每个钉螺被成功鉴别时间的大约在40 s内完成.此方法为快速、简单、准确辨别钉螺的雌雄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钉螺 雌雄鉴别 快速
下载PDF
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惊涛 聂东宋 +2 位作者 周松辉 柳勇波 李广平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4-48,共5页
确定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是进行日本血吸虫病疫情预警的重要依据.现有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检测方法存在费时费力、设备昂贵、操作复杂等局限,因此研发一种易于推广和使用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检测方法十分必要.设计和开发一套基... 确定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是进行日本血吸虫病疫情预警的重要依据.现有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检测方法存在费时费力、设备昂贵、操作复杂等局限,因此研发一种易于推广和使用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检测方法十分必要.设计和开发一套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检测体系.该检测体系可以在恒温(39℃)条件下、快速(20 min内)检测出浓度仅为10^(3)copies/μL的目标基因;结合简单的钉螺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该体系可以方便、快捷地检测出1/20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即20只阴性钉螺中混有1只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钉螺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下载PDF
江汉平原水生态功能分区及其在钉螺防控中的应用
10
作者 韩东枫 邱娟 +6 位作者 张道熙 赵娜 肖瑛 朱红 邵奇慧 韩逸飞 李仁东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对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的控制是阻断该疫病流行的关键,目前已有的相关防控研究通常是基于行政区或像素尺度,且仅依靠专家经验或部分地理环境要素来分配钉螺防控资源,这可能导致防控区域与防控需要的错估。通过对江汉平原进行水生态... 对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的控制是阻断该疫病流行的关键,目前已有的相关防控研究通常是基于行政区或像素尺度,且仅依靠专家经验或部分地理环境要素来分配钉螺防控资源,这可能导致防控区域与防控需要的错估。通过对江汉平原进行水生态功能区划,并将分区结果应用于钉螺控制,有助于防控措施的精细化。水生态功能一级分区采用“自上而下”的演绎分区方法,二级分区采用“自下而上”的聚类分区方法,一级分区以流域为基础单元进行,二级分区基于高程、植被、河渠、土壤及土地利用等水生态功能指标,通过聚类法合并子流域得到分区单元,并统计各水生态功能区螺情,分析螺情与水生态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江汉平原水生态功能区可划分为2个一级区,包括汉江流域水生态区(Ⅰ)和长江流域水生态区(Ⅱ)。二级区9个,二阶聚类凝聚和分离的轮廓测量值为0.4和0.3,表明聚类效果较好;二级分区按钉螺分布及流域地理环境要素特点可分为3类,分别为长江过境类(Ⅰ-3、Ⅱ-2、Ⅱ-5、Ⅱ-6)、丘陵主导类(Ⅰ-1、Ⅱ-1、Ⅱ-3)及河渠主导类(Ⅰ-2、Ⅱ-4)。将水生态功能分区方法应用于钉螺防控,可为血吸虫精准防治提供新思路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 功能分区 钉螺防控 江汉平原
下载PDF
洪涝灾害后长江下游洲滩钉螺消长和扩散趋势纵向观察 被引量:74
11
作者 黄轶昕 孙乐平 +7 位作者 洪青标 高原 张联恒 高扬 陈弘 郭加宏 梁幼生 朱荫昌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 掌握洪灾后钉螺消长规律 ,进一步评价洪涝灾害对长江下游钉螺消长和扩散的影响。方法 每年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方法进行江滩钉螺调查 ;采用打捞法定点观察漂浮物携螺扩散情况。结果  1998~ 2 0 0 3年钉螺面积平均每年递... 目的 掌握洪灾后钉螺消长规律 ,进一步评价洪涝灾害对长江下游钉螺消长和扩散的影响。方法 每年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方法进行江滩钉螺调查 ;采用打捞法定点观察漂浮物携螺扩散情况。结果  1998~ 2 0 0 3年钉螺面积平均每年递增 11.80 % ,而 1998~ 2 0 0 3年阳性钉螺面积则平均每年递增 2 9.2 5 %。阳性螺面积随钉螺面积的增加而增加。江苏段洲滩有螺框出现率、阳性螺框出现率、钉螺感染率和阳性螺密度在洪灾后 2年内均呈不同程度下降 ,而从第 3年开始出现快速上升趋势。 2 0 0 2年打捞漂浮物检获钉螺 6 83只 ,2 0 0 3年检获 384 6只。调查表明钉螺吸附于漂浮物扩散高峰为 8月。结论 洪涝灾害短期内可促使钉螺蔓延扩散 ,表现为钉螺面积大幅度增加 ,后期则以钉螺密度增长为特征 ;长江水系钉螺在汛期可吸附于漂浮物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钉螺 分布 扩散 纵向观察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钉螺线粒体COⅠ基因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洪军 汪伟 +6 位作者 张伟 曲国立 邢云天 李幼子 魏剑英 戴建荣 梁幼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6-90,共5页
从长江中、下游的江苏省丹徒区和邗江区、浙江省平湖市、湖北省武昌区、江西省余干县和彭泽县、安徽省安庆市和贵池区等5个血吸虫病流行省8个点现场采集湖北钉螺样本,提取基因组DNA、PCR特异性扩增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1(COⅠ... 从长江中、下游的江苏省丹徒区和邗江区、浙江省平湖市、湖北省武昌区、江西省余干县和彭泽县、安徽省安庆市和贵池区等5个血吸虫病流行省8个点现场采集湖北钉螺样本,提取基因组DNA、PCR特异性扩增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1(COⅠ)基因,用ClustalX 1.81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MEGA 4.0软件中的Kimura双参数法(Kimura 2-parameter)计算遗传距离,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发生树。8个地理株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共得到701个同源位点,A/T(60.4%)含量高于C/G(39.6%),所有序列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25。进化树显示,江苏丹徒、湖北武昌、江西余干及安徽安庆和贵池5个地理株钉螺形成一个分支,而浙江平湖、江苏邗江和江西彭泽3个地理株钉螺形成另一个分支;但两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存在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钉螺线粒体COⅠ基因遗传变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 COⅠ 日本血吸虫病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江苏省沿江5市江滩滩情 螺情现状调查和钉螺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黄轶昕 蔡刚 +5 位作者 吴锋 庞浩 宋鸿焘 张晓波 曹松林 朱荫昌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掌握江滩地区滩情特点和钉螺分布规律,探讨江滩地区钉螺控制的措施和策略。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场勘测,对江苏沿江5市江滩逐块调查滩情、螺情,并进行江滩开发治理可行性论证。结果共调查江滩607块,滩块面积16 243.... 目的掌握江滩地区滩情特点和钉螺分布规律,探讨江滩地区钉螺控制的措施和策略。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场勘测,对江苏沿江5市江滩逐块调查滩情、螺情,并进行江滩开发治理可行性论证。结果共调查江滩607块,滩块面积16 243.204 3万m~2,其中现有螺面积4 142.396 3万m~2,现有阳性钉螺面积 600. 8631万 m~2;现有螺江滩水淹时间均在 6个月内, 90. 88%现有螺滩块高程在3~9m间;调查表明江苏血吸虫病流行区江滩具有“冬陆夏水”特征,江滩有螺面积的增加与江滩面积增长及钉螺扩散有关;江滩有螺原因主要为上年未灭螺、灭而未净和钉螺扩散。目前可开发的滩块占尚未开发江滩面积的57.07%,如全部开发则可消灭现有江滩钉螺面积的47.16%。结论 基本掌握了江苏江滩地区滩情、螺情特点,探讨了江滩开发治理的可行性,提出了结合农业水利,采取以消除钉螺孳生条件为目标的生态工程方法控制江滩钉螺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江滩 控制策略 钉螺
下载PDF
长江下游江滩地区血吸虫病再流行规律的研究 Ⅰ.钉螺的迁入与消长 被引量:27
14
作者 孙乐平 周晓农 +6 位作者 洪青标 蔡刚 王裔林 黄轶昕 马玉才 吴锋 杨国静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 阐明长江下游地区钉螺再次迁入无螺江滩后的钉螺消长和分布变迁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的方法 ,每年春季现场调查钉螺分布。结果 每一滩块从局部有螺到全滩有螺平均时间为 4.33年 ,堤外江滩从钉螺迁入到全面有螺的时间需 8... 目的 阐明长江下游地区钉螺再次迁入无螺江滩后的钉螺消长和分布变迁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的方法 ,每年春季现场调查钉螺分布。结果 每一滩块从局部有螺到全滩有螺平均时间为 4.33年 ,堤外江滩从钉螺迁入到全面有螺的时间需 8年 ,试区从开始有螺到向堤内垦区扩散时间需 7年 ;10年间钉螺面积、钉螺平均密度、有螺框出现率分别增加了 74.97倍、90 .75倍和 10 6倍 ;有螺框出现率呈指数曲线 y=0 .1331e0 .5844 x上升 ;钉螺迁入早期以面积增长为主 ,在面积扩增到一定程度后 ,则转变为以螺口增长为主。结论 螺口数量的增加是钉螺扩散的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滩地区 钉螺 再流行 消长 扩散 血吸虫病
下载PDF
钉螺一氧化氮合酶分布的酶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梁幼生 戴建荣 +5 位作者 朱荫昌 周晓农 张艳 熊希凯 黄轶昕 杭盘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96-197,255,共3页
目的 定位研究一氧化氮合酶 (NOS)在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分布及活性。方法 用还原型尼可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硫辛酰胺脱氢酶 (NADPH- d)酶组织化学技术 ,对钉螺软体的整体连续切片作系统观察。结果 头足部肌纤维间含丰富... 目的 定位研究一氧化氮合酶 (NOS)在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分布及活性。方法 用还原型尼可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硫辛酰胺脱氢酶 (NADPH- d)酶组织化学技术 ,对钉螺软体的整体连续切片作系统观察。结果 头足部肌纤维间含丰富 NOS阳性神经元 ;中枢神经节纤维区、心脏壁、雌雄生殖细胞、咽管等呈 NOS强阳性 ;腮管壁呈 NOS阳性。结论  NO作为重要生物信使 ,直接参与钉螺神经肌肉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一氧化氮合酶 NADPH-D 酶组织化学 钉螺 日本血吸虫
下载PDF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杀灭钉螺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黄轶昕 洪青标 +3 位作者 孙乐平 吴锋 奚伟萍 蔡刚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 评价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杀灭钉螺效果。方法 采用泥盘接触法进行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室内撒粉杀螺试验,以及现场撒粉试验,同时以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喷洒进行灭螺效果的平行比较。结果 实验室杀螺试验表明,粉剂... 目的 评价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杀灭钉螺效果。方法 采用泥盘接触法进行4%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室内撒粉杀螺试验,以及现场撒粉试验,同时以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喷洒进行灭螺效果的平行比较。结果 实验室杀螺试验表明,粉剂撒施与可湿性粉剂喷洒杀螺效果相似;现场试验显示施药后3d粉剂撒施灭螺效果低于可湿性粉剂喷洒,而7d后两种剂型和方法的杀螺效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粉剂撒施灭螺效果与可湿性粉剂喷洒灭螺效果相当,适用于水源缺乏地区和水位难以控制地区灭螺,具有显著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 粉剂 可湿性粉剂 钉螺
下载PDF
银杏外种皮对钉螺的杀灭机理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盛霞 吴亮 +5 位作者 杨小明 姜旭淦 李龙根 张蓉仙 夏磊 邵世和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0-194,共5页
To study the toxicity of extracts of Ginkgo biloba sarcotesta to Oncomelania hupensis,snails were exposed to 40% and 80% of 24 h LC 50 of the extract of Ginkgo bilba for 24 h,choline esterase(ChE),alanine aminotransfe... To study the toxicity of extracts of Ginkgo biloba sarcotesta to Oncomelania hupensis,snails were exposed to 40% and 80% of 24 h LC 50 of the extract of Ginkgo bilba for 24 h,choline esterase(ChE),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alkaline phosphatase(ALP),lactate dehydrogenase(LDH),succino dehydrogenase(SDH),malic dehydrogenase(MDH)activities in cephalopodium and liver were determined by enzyme kinetic assay.Arecoline and niclosamide were used as reference molluscicid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arcotesta of Ginkgo biloba could inhibit ChE,ALT,ALP and MDH activities both in cephalopodium and liver;arecoline could inhibit ChE,ALP,SDH and MDH activities in cephalopodium and ChE,ALT,ALP,SDH and MDH activities in liver.Niclosamide had inhibitory effects upon ChE,ALT,ALP,SDH and MDH activities in cephalopodium,and ChE,ALT,ALP and SDH activities in liver.All three molluscicides did not inhibite LDH activity in cephalopodium and liver.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ethal effects of extracts of sarcotesta of Ginkgo biloba are mediated via inhibition of MDH activitiy,and interference with the NADH respiratory chains.Inhibition of vital enzymic mechanisms causes snails to de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comelania hupensis Enzyme kinetic assay Sarcotesta of Ginkgo biloba ARECOLINE NICLOSAMIDE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研究 Ⅳ自然环境中钉螺世代发育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洪青标 周晓农 +3 位作者 孙乐平 杨国静 杨坤 黄轶昕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 研究钉螺在自然环境中完成世代发育的有效积温。方法 将钉螺按常规方法饲养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其从螺卵生长发育至成螺并产卵所需的发育历期与积温,并按公式T=Σ(Ti-C)计算其完成世代所需的有效积温。结果 钉螺从螺卵发育至成熟产卵... 目的 研究钉螺在自然环境中完成世代发育的有效积温。方法 将钉螺按常规方法饲养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其从螺卵生长发育至成螺并产卵所需的发育历期与积温,并按公式T=Σ(Ti-C)计算其完成世代所需的有效积温。结果 钉螺从螺卵发育至成熟产卵(即完成世代发育)的平均历期为(334.22±7.52)d、平均积温为(5821.38±70.05)日度,平均有效积温为(3846.28±32.59)日度。结论 本方法观测的钉螺发育有效积温较精确,为气候变暖影响日本血吸虫病传播的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适生性 发育 有效积温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研究 Ⅰ.钉螺冬眠温度与越冬致死温度的测定 被引量:34
19
作者 洪青标 周晓农 +3 位作者 孙乐平 杨国静 黄轶昕 杨坤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 研究气候变暖对中国大陆钉螺分布的潜在影响 ,实验测定钉螺适生性中的重要因子冬眠温度和越冬致死温度。方法 现场采集江苏省湖沼地区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 (O.hupensishupensis) ,在实验室采用模拟自然环境逐步改变温度的方法分... 目的 研究气候变暖对中国大陆钉螺分布的潜在影响 ,实验测定钉螺适生性中的重要因子冬眠温度和越冬致死温度。方法 现场采集江苏省湖沼地区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 (O.hupensishupensis) ,在实验室采用模拟自然环境逐步改变温度的方法分别进行实验测定。结果 钉螺半数冬眠温度 (ET50 )为 5 .87℃ (95 %可信区间为 5 .3 2 -6.2 3℃ ) ;13℃以下温度与钉螺冬眠率间的 logistic回归方程为 :Y=10 1/(1+ e0 .83 73 0 4x-5.44 2 476) (F =3 5 7.85 4,P<0 .0 0 1)。钉螺在干燥和潮湿环境中的低温半数致死温度 (L T50 )分别为 -2 .3 4℃ (95 %可信区间为 -2 .19℃至 -2 .5 1℃ )和 -2 .72℃ (95 %可信区间为 -2 .5 4℃至 -2 .91℃ ) ,低温和钉螺死亡率间的 logistic回归方程分别为 :Y干 =10 1/(1+e1 .3 3 54 99x+3 .3 3 8748) (F =5 7.677,P<0 .0 0 1) ;Y潮 =10 1/(1+ e0 .92 1 0 3 4 x+2 .763 1 0 2 ) (F =69.866,P<0 .0 0 1)。结论  11℃以下钉螺开始出现冬眠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 血吸虫病 钉螺 冬眠温度 越冬致死温度
下载PDF
氯硝柳胺泥敷灭螺土壤残留药物对钉螺和鱼类的毒性 被引量:28
20
作者 吴子松 张晓胜 +9 位作者 徐亮 张惠 邓启华 赵剑波 毛勇 杨羽 钟波 王天贵 许发森 邱东川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观察氯硝柳胺泥敷灭螺后土壤残留药物的持续灭螺效果和对鱼类的毒性。方法选择3个试验点开展氯硝柳胺泥敷灭螺,设0、4、6、8、10g/m2剂量,灭螺后7、15、30、90、180d将试验药泥取回实验室,配制成各种浓度的溶液,放入活螺和活鱼;现... 目的观察氯硝柳胺泥敷灭螺后土壤残留药物的持续灭螺效果和对鱼类的毒性。方法选择3个试验点开展氯硝柳胺泥敷灭螺,设0、4、6、8、10g/m2剂量,灭螺后7、15、30、90、180d将试验药泥取回实验室,配制成各种浓度的溶液,放入活螺和活鱼;现场将水引入试验沟渠,各组筑坝隔离,投放活螺和活鱼。观察室内和现场试验钉螺和鱼的死亡情况。结果残留药物灭螺试验,泥敷15d时室内和现场试验平均钉螺死亡率分别为29.64%和60.00%,30d时室内试验平均钉螺死亡率16.07%,钉螺死亡率随时间增加而降低(χ2=207.578,P<0.05)。残留药物鱼毒试验,泥敷15d时室内和现场试验鱼死亡率分别为5.83%和14.17%,表明钉螺死亡率高于鱼类。结论氯硝柳胺泥敷灭螺1月内环境残留药物仍具有一定的灭螺作用;泥敷灭螺15d后环境残留药物对鱼类的毒性已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 泥敷灭螺 钉螺 鱼类 毒性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