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加热温度对钒微合金中碳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姚三成
宫彦华
+3 位作者
赵海
江波
刘学华
浦红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7-74,共8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背散射(EBSD)、拉伸试验及断裂韧性试验等研究了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对钒微合金中碳钢珠光体等温转变组织特征及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的提高,实验钢的强度先大幅提高,...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背散射(EBSD)、拉伸试验及断裂韧性试验等研究了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对钒微合金中碳钢珠光体等温转变组织特征及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的提高,实验钢的强度先大幅提高,在930℃时达到最大后略降。890℃时原奥氏体晶粒尺寸(AGS)细小且均匀,当加热温度为930℃及以上时,AGS显著增大且不均匀,珠光体团尺寸(PCS)的变化趋势与AGS一致。PCS对断裂韧性KQ值的影响可用式KQ=196.578-16.876PCS来表达。断口分析表明,珠光体团界对解理滑移带起约束作用,减小珠光体团尺寸对韧性优化有利。合理选取加热温度,控制含钒沉淀相的溶解比例,是获取较理想的组织参量及强韧性匹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微合金中碳钢
加热温度
晶粒尺寸
珠光体团
强韧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热温度对钒微合金中碳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姚三成
宫彦华
赵海
江波
刘学华
浦红
机构
高性能轨道交通新材料及安全控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7-7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研究计划(“973”计划)(2015CB654800)。
文摘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背散射(EBSD)、拉伸试验及断裂韧性试验等研究了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对钒微合金中碳钢珠光体等温转变组织特征及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的提高,实验钢的强度先大幅提高,在930℃时达到最大后略降。890℃时原奥氏体晶粒尺寸(AGS)细小且均匀,当加热温度为930℃及以上时,AGS显著增大且不均匀,珠光体团尺寸(PCS)的变化趋势与AGS一致。PCS对断裂韧性KQ值的影响可用式KQ=196.578-16.876PCS来表达。断口分析表明,珠光体团界对解理滑移带起约束作用,减小珠光体团尺寸对韧性优化有利。合理选取加热温度,控制含钒沉淀相的溶解比例,是获取较理想的组织参量及强韧性匹配的关键。
关键词
钒微合金中碳钢
加热温度
晶粒尺寸
珠光体团
强韧性
Keywords
vanadium microalloyed medium carbon steel
heating temperature
grain size
pearlite colony
strength-toughness property
分类号
TG142.3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加热温度对钒微合金中碳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姚三成
宫彦华
赵海
江波
刘学华
浦红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