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钒微合金化钢的强韧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全社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9-21,30,共4页
测定了不同成分的钒微合金化钢的静态相变点和动态CCT曲线;分别采用再结晶轧制(RCR)和控制轧制(CR)工艺进行轧制,测试了热轧板的拉伸性能和冲击功。结果表明:有效钒、氮含量的增加对钢的Ac1和Ac3相变点的影响不大,而Ar1和Ar3则下降。当... 测定了不同成分的钒微合金化钢的静态相变点和动态CCT曲线;分别采用再结晶轧制(RCR)和控制轧制(CR)工艺进行轧制,测试了热轧板的拉伸性能和冲击功。结果表明:有效钒、氮含量的增加对钢的Ac1和Ac3相变点的影响不大,而Ar1和Ar3则下降。当冷却速率大于约5℃/s时,钢中出现贝氏体组织;当冷却速率超过约9℃/s时,组织由贝氏体+铁素体组成。RCR钢的强度高于CR钢,但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功较低。有效氮含量越高,两种不同工艺轧制对钢的强度和韧性的影响越大,钢中每增加0.001%的有效氮含量,CRC和CR钢的屈服强度分别提高16.8和8.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微合金化钢 热变形 再结晶轧制 控制轧制
下载PDF
不同的脱氧剂对钒微合金化钢制钢轨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Т.,БИ 钱忠辉 《钒钛》 1990年第4期5-9,共5页
关键词 脱氧剂 钒微合金化钢 性能
下载PDF
高强度钒微合金化钢轧制后碳化物膜的形成
3
作者 Andrz.,L 单麟天 《国外钢铁钒钛》 1990年第3期23-29,54,共8页
关键词 轧制 钒微合金化钢 碳化物膜
下载PDF
钒微合金化低碳钢多道次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立军 吴彤 +3 位作者 张红生 王凯 任海鹏 刘春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91-294,共4页
采用热模拟实验研究了钒微合金化低碳锰钢(0.1%C-1.0%Mn)奥氏体化后在860~740℃范围内进行多道次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考察了变形和微合金元素V对铁素体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多道次变形过程中,部分奥氏体通过形变诱导相变转变为铁素... 采用热模拟实验研究了钒微合金化低碳锰钢(0.1%C-1.0%Mn)奥氏体化后在860~740℃范围内进行多道次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考察了变形和微合金元素V对铁素体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多道次变形过程中,部分奥氏体通过形变诱导相变转变为铁素体;高温区的道次间隔期间部分形变诱导铁素体发生向奥氏体的逆相变;随变形温度降低,道次间隔期间有变形奥氏体向铁素体的亚动态相变发生.微合金元素V抑制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进行,阻碍铁素体晶粒长大,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微合金化钢 多道次变形 形变诱导相变 逆相变 亚动态相变
下载PDF
电解萃取钒微合金化控轧钢中微细VC的优良水系电解液
5
作者 马翔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6-107,109,共3页
在铌钒钛的碳化物中钒的碳化物最不稳定。日本钢铁协会钢铁分析部会推荐法认为,NbC和TiC均可采用水溶液作化学萃取或电解萃取,唯VC只有采用10%乙酰丙酮-1%四甲基氯化铵-甲醇(简称10%AA系甲醇溶液)恒电位电解才能定量萃取。但非水溶液... 在铌钒钛的碳化物中钒的碳化物最不稳定。日本钢铁协会钢铁分析部会推荐法认为,NbC和TiC均可采用水溶液作化学萃取或电解萃取,唯VC只有采用10%乙酰丙酮-1%四甲基氯化铵-甲醇(简称10%AA系甲醇溶液)恒电位电解才能定量萃取。但非水溶液昂贵、有毒,须采用恒电位电解,很难推广用于日常分析。我们的工作提出了一种水系溶液恒电流法。它对于不稳定Fe3C和微细VC相的萃取量和苹取精度达到了非水溶剂恒电位电解的水平。一样品和试验方法研究样品的成分为C 0.1 Si 3.8 Mn 1.5 S0.08 V 0.17的钒微合金化钢。样品加热至1180℃保温30min,经两阶段控轧后于980℃保温60min,然后经过精轧,终轧温度730℃。样品中含有大量Fe3C和粒度约50(?)的微细VC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微合金化钢 VC萃取 水系电解液
下载PDF
VN12合金在钒氮微合金化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夏茂森 孙卫华 秦孝海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28,共6页
通过在 2 0MnSiV、1 6MnV钢中 ,加入钒铁合金VFe(51 6%V)及美国钒公司提供的专利产品富氮钒合金VN1 2(80 %V ,1 2 %N)的对比试验 ,研究了钒、氮复合微合金化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与使用FeV(51 6%V)相比 ,采用富氮钒合金微合金化... 通过在 2 0MnSiV、1 6MnV钢中 ,加入钒铁合金VFe(51 6%V)及美国钒公司提供的专利产品富氮钒合金VN1 2(80 %V ,1 2 %N)的对比试验 ,研究了钒、氮复合微合金化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与使用FeV(51 6%V)相比 ,采用富氮钒合金微合金化时 ,因钒用量的减少使得其技术经济性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强度 合金化 应用研究
下载PDF
贝氏体区等温处理对钒微合金化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许云波 侯晓英 +1 位作者 王业勤 吴迪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9-54,共6页
通过连续退火实验,研究了贝氏体区等温处理对钒微合金化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等温≤60 s时,组织由铁素体、分布不均匀且成堆聚集的残留奥氏体及贝氏体/马氏体组成。等温120~180 s后,组织中马氏体减小,残奥含量趋于稳定且分布弥散、均... 通过连续退火实验,研究了贝氏体区等温处理对钒微合金化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等温≤60 s时,组织由铁素体、分布不均匀且成堆聚集的残留奥氏体及贝氏体/马氏体组成。等温120~180 s后,组织中马氏体减小,残奥含量趋于稳定且分布弥散、均匀,基体上存在钒的析出。EBSD分析结果表明等温时间达到120 s后,大、小角度晶界的分布趋于稳定,以大角度晶界为主。所有等温时间范围内,铁素体晶粒尺寸大体呈正态分布,其中2~3μm的铁素体晶粒占很大比例。等温时间较短时,连续退火钢板呈现出高抗拉强度(1100 MPa)、低屈服强度(495 MPa)和低伸长率(20.3%)的特性。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呈现出相对低抗拉强度(885 MPa)、高屈服强度(570 MPa)和高伸长率(27.8%)的特性,而且加工硬化指数(0.29)、各向异性指数(1.04)和强塑积(24603 MPa.%)也较为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退火 合金化TRIP EBSD分析 残留奥氏体 贝氏体
下载PDF
冷轧压下量对钒微合金化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侯晓英 王业勤 +1 位作者 许荣昌 陈蓬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6-161,共6页
研究了冷轧压下量对钒微合金化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冷轧压下量,连续退火试样中铁素体体积分数减少,贝氏体体积分数增多;块状残留奥氏体晶粒尺寸有所减小,体积分数增多,达到16.2%,大多弥散地分布于晶界处;直径大多在3~10... 研究了冷轧压下量对钒微合金化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冷轧压下量,连续退火试样中铁素体体积分数减少,贝氏体体积分数增多;块状残留奥氏体晶粒尺寸有所减小,体积分数增多,达到16.2%,大多弥散地分布于晶界处;直径大多在3~10 nm之间的细小V(C,N)析出粒子弥散分布于基体组织,并与高密度位错交互作用而钉扎位错。冷轧压下量增加至83.6%,强度增加,尤其屈服强度增加了150 MPa;伸长率和强塑积均提高,强塑积达到2460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压下量 合金化TRIP 连续退火 V(C N)析出相 残留奥氏体
下载PDF
初始组织对钒微合金化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许云波 侯晓英 +1 位作者 王业勤 吴迪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3-516,520,共5页
对一种低硅含磷和钒的TRIP钢进行热轧、冷轧及连续退火,研究不同热轧初始组织对组织特征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不同工艺得到两种不同的热轧初始组织:F+P钢;F+B钢.在相同的冷轧连续退火工艺条件下,初始组织为F+B钢相比较F+P钢,组织中含... 对一种低硅含磷和钒的TRIP钢进行热轧、冷轧及连续退火,研究不同热轧初始组织对组织特征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不同工艺得到两种不同的热轧初始组织:F+P钢;F+B钢.在相同的冷轧连续退火工艺条件下,初始组织为F+B钢相比较F+P钢,组织中含有较多体积分数的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织,而且残余奥氏体尺寸更为细小,分布更为弥散,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较高,但延伸率、n值和r值略低.初始组织为F+B钢的抗拉强度可达980MPa,强塑积为21 95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组织 连续退火 合金化TRIP 组织性能
下载PDF
钒微合金化钢的热塑性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彬彬 《物理测试》 CAS 2019年第5期9-11,共3页
利用Gleeble-3800对钒微合金化钢的高温塑性进行了测定,并通过扫描电镜对不同温度下试验钢拉断后的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热塑性降低,断面收缩率降低,奥氏体化温度以上拉伸时,断口以深韧窝为主,部分韧窝底部... 利用Gleeble-3800对钒微合金化钢的高温塑性进行了测定,并通过扫描电镜对不同温度下试验钢拉断后的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热塑性降低,断面收缩率降低,奥氏体化温度以上拉伸时,断口以深韧窝为主,部分韧窝底部分布着第二相粒子;但铁素体相变温度以下拉伸时,断口呈现沿晶断裂特征,断裂面上分布着浅而小的韧窝,降低了材料的热塑性;随着温度的升高,断面收缩率不断增加,试验钢在850℃及其以上温度拉伸时的断面收缩率均大于60%,在连铸坯生产时矫直温度不低于850℃能够有效减少铸坯表面裂纹发生率,因此,在连铸坯生产时适宜的矫直温度应该不低于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微合金化钢 热塑性 断口形貌 断面收缩率 表面裂纹
原文传递
含钒微合金钢连铸坯高温塑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刘新宇 许中波 +3 位作者 王新华 杜德信 赵克文 伍兵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4,共4页
对含钒微合金化钢连铸坯的高温塑性及变形试样中钒的碳、氮化物析出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钒的碳、氮化物析出比在900~825 ℃之间最高,825 ℃时钒的碳、氮化物析出速率最大,在800~700 ℃之间,变形试样中仍... 对含钒微合金化钢连铸坯的高温塑性及变形试样中钒的碳、氮化物析出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钒的碳、氮化物析出比在900~825 ℃之间最高,825 ℃时钒的碳、氮化物析出速率最大,在800~700 ℃之间,变形试样中仍有10 % ~17 % 钒的碳、氮化物析出。钒对钢在第Ⅲ脆性温度区的塑性有较大的影响,含钒高的钢铸坯试样脆化程度严重,且脆化向低温方向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微合金化钢 连铸坯 热塑性 碳化物 氮化物
下载PDF
超快冷却对含钒微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静 徐光 +1 位作者 王凤琪 杨静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4-87,共4页
在实验室进行了超快冷轧制、冷却试验,研究超快冷却对含钒微合金化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对组织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常规冷却工艺时,试验钢的表面组织为贝氏体和少量马氏体,心部组织为少量块状铁素体、贝氏体和马氏体;采... 在实验室进行了超快冷轧制、冷却试验,研究超快冷却对含钒微合金化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对组织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常规冷却工艺时,试验钢的表面组织为贝氏体和少量马氏体,心部组织为少量块状铁素体、贝氏体和马氏体;采用超快冷却工艺后,试验钢的表面组织为马氏体,心部组织为贝氏体和少量马氏体,试验钢的强度增加,塑性略有下降。对于20 mm厚的轧件,采用超快冷却工艺,轧件表面和心部呈现出不同的组织,出现冷却不均匀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微合金化钢 超快冷却 贝氏体 马氏体 组织均匀性
原文传递
企业动态
13
《中国金属通报》 2000年第1期14-15,共2页
美国钒公司专家应邀来华交流技术美国钒公司专家近日应中信金属公司的邀请,来华进行钒氮合金应用技术交流,双方在开发中国含钒微合金化钢、优化钒钢生产,开拓新品种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展望了在我国含钒微合金化钢。
关键词 企业动态 交流技术 技术交流 公司计划 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生产能力 钒微合金化钢 铁工业 新品种 合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