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 被引量:15
1
作者 沈生军 官众 +2 位作者 任磊 赵宇 杨杰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6年12月~2010年7月手术治疗下颈椎结核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2~71岁,平均52.1岁。病灶累及2个椎体者7例,其中C3~C4 1例,C4~C5 1例,C5~C6 3例,C6~...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6年12月~2010年7月手术治疗下颈椎结核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2~71岁,平均52.1岁。病灶累及2个椎体者7例,其中C3~C4 1例,C4~C5 1例,C5~C6 3例,C6~C7 2例;累及3个椎体者3例,均为C5~C7。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低热、盗汗,6例患者伴有四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神经功能按Frankel评级:B级1例,C级2例,D级3例,E级4例。5例伴有寒性脓肿,脓液均未穿破后纵韧带。术前后凸Cobb角10°~30°(19.1°±5.1°)。术前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至少2周,均采用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手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6~12个月。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大血管、脊髓、食道、气管损伤。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及窦道形成。随访10~24个月,平均14.5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均改善,伴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从B级恢复到D级,其余均恢复至E级。颈椎后凸畸形矫正良好,术后1周后凸Cobb角为0°~5°(2.9°±1.6°),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为0°~7°(4.7°±2.3°),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均显示良好的骨性融合征象,末次随访时钛笼植骨与上下椎体间完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脱落、折断等并发症。结论:在规范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下颈椎 一期病灶清除术 钛笼植骨 内固定
下载PDF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附31例报告)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宏伟 马远征 +1 位作者 陈兴 鲍达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安全性及其价值。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31例。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10~43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本组中30例患...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安全性及其价值。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31例。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10~43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本组中30例患者均未出现椎旁脓肿或窦道形成等结核复发情况,内固定物无松动,植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4.5个月;后凸畸形矫正度数为31.6°±7.5°,后期校正度数丢失2.7°±1.5°。本组中仅1例9个月后手术对侧出现腰大肌脓肿,经再次病灶清除手术后,随访11个月,无复发迹象。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能达到彻底清除病灶、脊柱即时稳定、促进植骨融合、校正后凸畸形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内固定器 内固定 胸椎结核 一期 前路病灶清除 椎体间钛笼植骨 钢板
下载PDF
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融合后钛笼下沉的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唐福波 周劲衍 +3 位作者 张翼升 钟远鸣 李智斐 莫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18-1823,共6页
背景: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融合是解除脊髓前方压迫的良好手段,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并能够在术后短时间内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在临床观察中发现,钛笼植骨融合依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术后钛笼下沉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中对于钛... 背景: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融合是解除脊髓前方压迫的良好手段,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并能够在术后短时间内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在临床观察中发现,钛笼植骨融合依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术后钛笼下沉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中对于钛笼下沉发生的因素看法不一,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融合后钛笼下沉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融合的患者81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骨密度值、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和病种)、术中资料(钛笼倾斜角、钛笼深度、钉板角度和钛笼类型)和术后资料(颈托固定时间和术后工作姿势)。术后3d及末期随访(术后24个月)摄颈椎X射线片并进行比较,根据融合椎体高度降低情况分为钛笼下沉组(降低高度>2mm)和钛笼未下沉组(降低高度<2mm)。运用统计学软件对2组资料进行单因素比较,将2组间有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得出钛笼下沉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均完成统计,其中钛笼下沉组24例,钛笼未下沉组57例;(2)2组间比较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职业分布、吸烟史和术后工作姿势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骨密度值、钛笼倾斜角,钛笼深度、钉板角度、钛笼类型和术后颈托固定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托固定时间过少是钛笼下沉的危险因素(P <0.05);钛笼倾斜角增加与钛笼下沉密切相关(P <0.05);(4)提示颈托固定时间与钛笼倾斜角是钛笼下沉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高度重视,以减少钛笼下沉发生率,提高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单椎体次全切 钛笼植骨融合术 下沉 颈托固定 倾斜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颈椎 脊柱融合术 因素分析 统计学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不同长度钛笼植骨对山羊椎体融合的影响
4
作者 黄飞 高忠文 +3 位作者 张云峰 宋显吉 朱庆三 武云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07-1113,共7页
目的 :通过切除不同长度的山羊椎体,构建腰椎切除的山羊模型,观察不同长度的钛笼对椎体植骨融合的影响。方法:成年山羊15只,体重25~35kg,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构建经前路L3椎体为中心腰椎椎体切除融合的山羊动物模型,根据切除椎体长度分... 目的 :通过切除不同长度的山羊椎体,构建腰椎切除的山羊模型,观察不同长度的钛笼对椎体植骨融合的影响。方法:成年山羊15只,体重25~35kg,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构建经前路L3椎体为中心腰椎椎体切除融合的山羊动物模型,根据切除椎体长度分为A组(切除0.5个椎体)、B组(切除1个椎体)和C组(切除1.5个椎体),选取合适长度钛笼,将切除的椎体去除软组织后钛笼植骨。术后14d静脉采血,比较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形态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3组间的表达水平。4个月后处死山羊,测定钛笼内距骨接触面不同距离(0mm,5mm,10mm)椎体的相对CT值,分析植骨愈合情况。利用力学测试仪检测椎体标本前屈、后伸、侧弯、扭转等不同运动状况下的变形及位移,三维CT扫描提供的数据造模,进行有限元分析。丽春红染色观察钛笼内距骨接触面不同距离骨小梁生长情况。结果:术后14d,A组的BGP、BALP、BMP-2、TGF-β和VEGF表达水平(OD值分别是0.271±0.032、0.522±0.060、0.306±0.046、0.314±0.055和0.364±0.033)均显著低于B组(OD值分别是0.657±0.085、1.360±0.145、0.775±0.065、0.767±0.068和1.037±0.039)和C组(OD值分别是0.664±0.041、1.348±0.113、0.741±0.066、1.038±0.079和1.280±0.067)(P<0.05)。A、B、C三组钛笼和骨接触面0mm处相对CT值分别为0.82±0.13、0.75±0.12、0.40±0.06,距离骨接触面5mm处相对CT值分别为0.57±0.11、0.52±0.03、0.26±0.05,距离骨接触面10mm处,相对CT值分别为0.42±0.07、0.28±0.08、0.14±0.03,与距接触面0mm处比较,5mm处、10mm处相对CT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生物力学检测和有限元分析法显示:A、B、C三组在扭矩为1N·m时,扭角分别为1.23±0.12、2.53±0.19、3.93±0.27,扭矩为3N·m时,扭角分别为4.05±0.39、10.26±0.90、13.78±0.81,扭矩为5N·m时,扭角分别为8.65±0.69、21.15±1.62、26.45±2.29。各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较短的钛笼植骨山羊模型中外周血中促进骨生长相关因子表达低,植骨区域融合强度大,椎体间稳定性好。组织学切片检测显示钛笼内骨小梁生长情况随距离钛笼界面的距离越远,骨小梁的生长情况逐渐变差,而且随着钛笼的变长,钛笼内骨小梁生长也变得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笼植骨 椎体融合 生物力学 山羊
下载PDF
小切口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宋永财 卫永鲲 +2 位作者 杨斌辉 于洋 杨立峰 《中国医药》 2021年第9期1369-1373,共5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86例行小切口前路病灶清除的胸腰椎结核患者的资料。其中46例采用钛笼植骨及钛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0... 目的观察小切口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86例行小切口前路病灶清除的胸腰椎结核患者的资料。其中46例采用钛笼植骨及钛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肋骨条捆绑放置或大块髂骨支撑植骨及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2组均随访6个月。对比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3、6个月的骨性融合率,并比较术前和随访6个月后Cobb角、Frankel分级情况,另比较术前和术后3、6个月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3、6个月的骨性融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6个月后,2组Cobb角均较手术前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4.8±0.8)°比(5.4±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访6个月后2组Frankel分级E级的比例均高于手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E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95.7%(44/46)比80.0%(32/40)](χ^(2)=5.101,P=0.024)。2组术后3、6个月的CRP、ESR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用于胸腰椎结核患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性融合时间,可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改善脊柱损伤与机体炎症状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小切口前路 病灶清除 钛笼植骨
下载PDF
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汪银魁 邓永发 阎燚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7期53-54,共2页
目的: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5月一2011年3月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行JOA评分,术后5天内、3个月、6个月、... 目的: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5月一2011年3月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行JOA评分,术后5天内、3个月、6个月、1年复查颈椎正侧住x线片,了解内固定系统位置、植骨融合情况,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JOA评分术前平均8.9分,术后平均为15.5分,患者的评分有明显提高,改善率平均为80.5%;术后6个月骨性融合率达到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满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骨性融合率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椎体次全切 钛笼植骨 钢板内固定
原文传递
后路椎体次全切联合钛笼钉棒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欢 汪鹏 +2 位作者 从庆武 徐文联 李华杰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4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次全切联合钛笼钉棒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联合钛笼钉棒内固定治疗23例单节段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观察术后伤椎椎体恢复高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椎管占位解除程度。结...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次全切联合钛笼钉棒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联合钛笼钉棒内固定治疗23例单节段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观察术后伤椎椎体恢复高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椎管占位解除程度。结果21例获得随访,时间3~18个月;2例失访。术后20例伤椎椎体高度得到恢复,恢复高度为29~33mm,椎管占位均恢复至无占位;1例椎体高度丢失5mm。21例患者末次随访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标准分级:2例A级患者未恢复;B级7例中4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D级,1例未恢复;C级5例中4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D级6例均恢复至E级;E级1例仍为E级。结论后路椎体次全切联合钛笼钉棒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爆裂性 钛笼植骨 钉棒内固定
下载PDF
髂骨块植骨与钛网植骨在胸腰椎结核术中的对比 被引量:7
8
作者 邵朋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髂骨块植骨与钛网植骨在胸腰椎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髂骨块植骨与钛网植骨治疗的3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男16例,女22例;年龄17—66岁,平均35.2岁。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Cobb角、VAS评分变化,对比术前、术后Frankel分级... 目的探讨髂骨块植骨与钛网植骨在胸腰椎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髂骨块植骨与钛网植骨治疗的3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男16例,女22例;年龄17—66岁,平均35.2岁。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Cobb角、VAS评分变化,对比术前、术后Frankel分级,分析比较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结核的近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胸背及下肢疼痛症状均消失,基本恢复了正常生活。脊柱后凸畸形明显改善,Cobb角平均矫正12.5°,12个月随访时Cobb角未见明显丢失。结论髂骨块植骨或钛笼植骨融合均能有效的提供脊柱结核愈合需要的稳定性和静止条件,具有创伤小、矫正后凸畸形、稳定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内固定 钛笼植骨
下载PDF
颈胸段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毋强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26期40-41,共2页
目的:探究并分析颈胸段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椎弓根螺钉技术、前路减压、植骨及钛笼内固定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患... 目的:探究并分析颈胸段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颈胸段脊柱骨折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椎弓根螺钉技术、前路减压、植骨及钛笼内固定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及ASIA分级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术前ASIA分级中A、B级比例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术后6个月的ASIA分级中D、E级的比例较术前高,术后患者的ASIA分级明显改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分别为(6.5±2.1)分、(13.5±2.6)分,术后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胸段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显著,植骨愈合情况好,神经功能损伤的分级情况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胸段脊柱 椎弓根螺钉技术 钛笼植骨内固定
下载PDF
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复合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10
作者 李天 吴淑华 张超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619-620,共2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复合融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总结分析2例进行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置换+钛笼植骨融合治疗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措施及效果。结果术后早期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去除颈托开...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复合融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总结分析2例进行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置换+钛笼植骨融合治疗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措施及效果。结果术后早期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去除颈托开始颈椎活动度的训练,可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功能锻炼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 同种异体椎间盘移 钛笼植骨融合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脊柱结核椎骨缺损的两种不同修复方法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祁腾民 索南昂秀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椎骨缺损修复方案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2-2013-02在我院通过钛笼修复椎骨缺损的脊柱结核患者42例,髂骨块植骨修复椎骨缺损的脊柱结核患者40例,分成钛笼组和髂骨块组。比较两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椎骨缺损修复方案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2-2013-02在我院通过钛笼修复椎骨缺损的脊柱结核患者42例,髂骨块植骨修复椎骨缺损的脊柱结核患者40例,分成钛笼组和髂骨块组。比较两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术前及术后CRP、ESR、ODI、VAS、Cobb角和椎间高度矫正及丢失及并发症。结果随访两组患者20~58个月,随访患者术后植骨全部融合,且两组均未发现结核复发病例。钛笼组和髂骨块组CRP、ESR、ODI、VAS较术前降低,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不具有差异(P>0.05)。髂骨块组椎间高度及Cobb角丢失多于钛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并发症包括钛笼组2例窦道形成,1例脑脊液漏,髂骨块组2例窦道形成,1例术区椎间隙感染。结论钛笼和髂骨块植骨修复椎骨缺损均具有良好效果,钛笼植骨修复椎骨缺损椎间高度及Cobb角丢失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缺损修复 钛笼植骨
下载PDF
不同植骨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结核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根生 张娟 +4 位作者 杨斌辉 刘继超 张波 郑琎喆 焦海斌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植骨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结核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6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3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钛笼肋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对照组32例均采... 目的探讨不同植骨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结核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6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3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钛笼肋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对照组32例均采用前路病灶清除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预后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植骨融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外周血T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研究组的Cobb角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结核方面疗效较好,而钛笼联合肋骨植骨在促进植骨融合及维持重建生物力学的稳定性方面效果更佳,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疗效 免疫功能 预后
原文传递
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少波 杨立峰 +1 位作者 李伍建 刘继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目的探讨前路和后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6月在三二〇一医院接受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的7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46例行单纯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融... 目的探讨前路和后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6月在三二〇一医院接受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的7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46例行单纯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前路组),28例行单纯后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路组)。比较二组手术相关指标、病灶清除效率、后凸畸形Cobb角矫正率、神经功能ASIA分级、ODI评分、植骨融合、并发症及结核复发情况。结果后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抗酸染色均为阴性,二组术后引流液结核培养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术中结核病灶培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手术后引流液结核培养阳性率低于后路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后凸Cobb角矫正率高于前路组,丢失角度低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植骨融合时间、Ⅰ~Ⅱ级植骨融合率及神经功能ASIA分级、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结核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后路手术较前路手术相比,手术创伤小,后凸畸形矫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前路手术 后路手术 病灶清除 钛笼植骨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