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曾侯乙墓编钟复合律制数据误差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姝佳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12,共12页
曾侯乙墓编钟出土后,黄翔鹏、崔宪等研究者通过对各编钟音高的判断、五弦器的考察认为曾侯乙墓编钟实为复合律制,且钟律即琴律。然另有研究者就编钟音高误差、五弦器作用问题提出质疑,认为编钟不是复合律制。该问题从1978年编钟出土后... 曾侯乙墓编钟出土后,黄翔鹏、崔宪等研究者通过对各编钟音高的判断、五弦器的考察认为曾侯乙墓编钟实为复合律制,且钟律即琴律。然另有研究者就编钟音高误差、五弦器作用问题提出质疑,认为编钟不是复合律制。该问题从1978年编钟出土后受到关注,并引起争论。笔者通过对比,就编钟音高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音高误差问题进行研究,证明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的误差是在被允许的范围之内,即编钟确为复合律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律制 琴律 钟律 钟律音系网
原文传递
如何认识传统音乐中的“纯律”音程——学习黄翔鹏先生相关论述的心得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成渝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25,共10页
中国传统音乐中含有欧洲纯律的音程。过去许文章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应用了欧洲纯律。1978年曾侯乙钟出土,铭文内在逻辑揭示的“-曾”生律法体系,黄翔鹏先生得出了先秦钟律的结论。笔者学习钟律、钟律音系网相关论述。
关键词 钟律 钟律音系网 三分损益律 纯律 《碣石调·幽兰》
原文传递
曾侯乙编钟十二声名结构样式与生成之推导(上)——兼论其证据与推理方式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大同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87,共19页
曾侯乙编钟上的十二声名组织,是乐人对最初出现于编钟音列低音区、只含五声之名的2个三钟六声组合音程,按三分损益相生顺序调整排列,并作扩词命名的产物。该生成来源与声名构词命名规律、一钟两声组合规律、编钟音列发展规律、曾国律名... 曾侯乙编钟上的十二声名组织,是乐人对最初出现于编钟音列低音区、只含五声之名的2个三钟六声组合音程,按三分损益相生顺序调整排列,并作扩词命名的产物。该生成来源与声名构词命名规律、一钟两声组合规律、编钟音列发展规律、曾国律名与文献律名结构,以及逻辑学与证据学规则等各方证据,全都导向同一结论——其具有一种以宫起始、由贯穿始终的横向四五度与纵向大三度音程交织构成的立体结构样式。这既指出了公元前5世纪中国十二声名的形态构建与三分损益法属性的本貌,也再次确认,以两套甬钟音列片段的当代"衔接"来创造证据的"■曾体系"说,与以它为依据、为基础的诸说,可视为对史学形态素材的发展,但绝非对曾钟所载先秦乐律理论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编钟 十二声名 音结构样式 ■曾体系 三度音系 钟律音系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