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探头SPECT ^(18)F-FDG显像中^(133)Ba衰减校正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2
1
作者
万卫星
王震吾
+4 位作者
尤徐阳
廉海容
陆燕君
郁春景
王芳军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6-368,T003,共4页
目的 评价^(133)Ba衰减校正在三探头SPECT ^(18)F-脱氧葡萄糖(FDG)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6例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和11例正常对照者行^(18)F-FDG显像,用Beacon装置中^(133)Ba点源作透射扫描进行组织非均匀性衰减校正。经...
目的 评价^(133)Ba衰减校正在三探头SPECT ^(18)F-脱氧葡萄糖(FDG)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6例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和11例正常对照者行^(18)F-FDG显像,用Beacon装置中^(133)Ba点源作透射扫描进行组织非均匀性衰减校正。经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OSEM)重建衰减校正和无衰减校正断层图像,并采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分别计算衰减校正和无衰减校正图像中病变与正常组织的比值(L/B)。结果 经衰减校正后的图像组织结构、解剖层次较清晰,体表轮廓边缘效应明显改善;无衰减校正图像组织结构、解剖层次分辨欠佳,体表轮廓边缘效应明显,深部组织影变淡。衰减校正与无衰减校正的^(18)F-FDG显像同时检出84个病灶,且部位一致;但衰减校正对病灶定位更准确。7个小于1.5cm的肺、肺门和纵隔病灶有3个两者均未检出,11个小于1.5cm的腋窝病灶有3个两者均未检出,6个小于1.5 cm的腹腔、盆腔病灶两者均未检出。衰减校正后与无衰减校正L/B分别为4.91±4.83和4.56±4.66(P<0.05),差异有显著性,各部位L/B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133)Ba衰减校正在三探头SPECT ^(18)F-FDG显像中并未提高病灶检出率,但能改善病灶放射性衰减伪影,对病灶定位、定性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探头SPECT^18F-FDG显像
^113Ba衰减校正
应用价值
钡放射性同位素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3)Ba非均匀性衰减校正在心肌断层显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2
2
作者
魏福祥
万卫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0-231,239,共3页
对14例正常对照者和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行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分别采用常规无非均匀性衰减校正(NC)和133Ba非均匀性衰减校正(AC)技术,比较NC和AC处理后的心肌断层图像。结果:在正常对照组中,NC图像显示左心室心肌...
对14例正常对照者和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行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分别采用常规无非均匀性衰减校正(NC)和133Ba非均匀性衰减校正(AC)技术,比较NC和AC处理后的心肌断层图像。结果:在正常对照组中,NC图像显示左心室心肌各节段之间放射性呈不均匀分布;AC图像显示左心室心肌各节段之间放射性分布均匀性明显改善,更能反映真实情况。在冠心病组中,AC图像显示诊断病变冠状动脉的准确性比NC图像明显提高。认为133Ba非均匀性衰减校正系统对心肌断层显像的组织放射性非均匀衰减和散射效应有良好的校正作用,有利于提高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放射性同位素
衰减校正
断层显像
心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淋巴瘤的GI与CT诊断价值
3
作者
于淑靖
祁俊华
+3 位作者
康立清
马国军
宋兆伟
李中信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z1期53-,共1页
目的评估钡餐造影(GI)与CT对胃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胃淋巴瘤6例,结合文献,对比分析,男4例,女2例,年龄35岁~69岁,平均49岁.全部病例均行GI与CT检查,最后经病理证实.均为原发非何杰金淋巴瘤.CT采用GESytec2000S全身C...
目的评估钡餐造影(GI)与CT对胃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胃淋巴瘤6例,结合文献,对比分析,男4例,女2例,年龄35岁~69岁,平均49岁.全部病例均行GI与CT检查,最后经病理证实.均为原发非何杰金淋巴瘤.CT采用GESytec2000S全身CT机,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GI所见:多发类圆形充盈缺损2例,胃粘膜增粗紊乱4例,以胃体及窦部为主.胃壁相对柔软.GI提示诊断2例.CT所见:6例均表现为胃壁弥漫性增厚,厚度在1cm~7cm之间.胃外缘光滑呈分叶状4例,模糊不清2例.增强扫描:病变中度强化,与正常胃壁之间分界不明显.2例可见病变表面胃粘膜线样强化.提示粘膜下病变结论GI为首选的胃脏检查方法.但由于淋巴瘤主要在粘膜下生长,GI难以观察病变的真实情况,诊断符合率低.粘膜上多发不规则圆形充盈缺损(鹅卵石样)是胃淋巴瘤的典型表现.CT可以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胃淋巴瘤的CT表现大多数有一定的特异性.表现为胃壁广泛性弥漫性增厚(>1cm),胃周围脂肪线多完整,外缘光滑或分叶状,病变表面粘膜多呈线样强化.借助CT表现可以和胃癌区别开来.CT可以协助临床确定病变的分期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
淋巴瘤
钡放射性同位素
/诊断应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胃粘膜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癌419例临床X线分析
4
作者
曾祥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z1期114-,共1页
目的为了提高对胃癌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0/1999年确诊的419例胃癌(胃底贲门癌137例,胃窦癌152例,胃体癌91例,胃角癌15例,全胃癌13例,残胃癌11例),结合临床表现,手术所见,病理活检对内镜与钡餐检查进行比较,并分析胃钡餐...
目的为了提高对胃癌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0/1999年确诊的419例胃癌(胃底贲门癌137例,胃窦癌152例,胃体癌91例,胃角癌15例,全胃癌13例,残胃癌11例),结合临床表现,手术所见,病理活检对内镜与钡餐检查进行比较,并分析胃钡餐检查误、漏诊原因.结果经胃钡餐造影检出胃癌298例,与病理符合率71.12%,误、漏诊121例(28.88%).X线钡餐与主要表现为:①癌肿区粘膜皱襞紊乱、中断、破坏;②胃壁增厚,僵硬,蠕动,扩张度消失;③不规则充盈缺损及癌性龛影.204例同时进行内镜检查,检出胃癌167例,检出率81.86%结论内镜检查明显优于胃钡餐造影检查,尤其对早期胃癌诊断更显示其优越性.提出在行胃钡餐检查时,双对比法与传统法密切结合,是避免胃钡餐检查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诊断
胃肿瘤/
放射性
核素显象
胃镜检查
钡放射性同位素
/诊断应用
统计学/方法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胃癌的影象学诊断
5
作者
陈九如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z1期4-,共1页
目的论述各型早期胃癌影象学表现的特征性.方法随机选取经病理证实,胃低张多相钡剂造影资料完好的隆起型(Ⅰ型)和凹陷型(Ⅱc型和Ⅲ型)早期胃癌各15例,对照分析术后病理标本与双对比图象,提出早期胃癌及隆起型、凹陷型早癌三者的共有X线...
目的论述各型早期胃癌影象学表现的特征性.方法随机选取经病理证实,胃低张多相钡剂造影资料完好的隆起型(Ⅰ型)和凹陷型(Ⅱc型和Ⅲ型)早期胃癌各15例,对照分析术后病理标本与双对比图象,提出早期胃癌及隆起型、凹陷型早癌三者的共有X线表现,以探讨X线双对比造影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充盈相或双对比相中显示胃壁局限性张缩异常、腔壁平直、内凹、毛糙、复线征等表现,有助于早期胃癌的发现.隆起型(Ⅰ型)早期癌病变正面观大多呈半球型、平皿型,≤2.0cm,隆起肿块边缘清楚,表面光滑或呈颗粒样改变;切线位时病灶大多呈山田Ⅱ型和Ⅲ型,隆起肿块基底部胃壁内凹.双对比相上凹陷型早期癌(Ⅱc,Ⅲ型)其病变的边缘凹面向外,不规则形态的凹陷边界清楚者常为分化不良或低分化癌,反之则为分化较好或高分化癌;Ⅱc型癌凹陷病灶通常浅而大,Ⅲ型癌则凹陷较深;正面观凹陷表面可呈现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分布不规则的颗粒样改变,为增生的癌组织残留或再生的粘膜上皮所组成;凹陷病变周围纠集的粘膜皱襞可呈锥状、杵状、中断和融合等;癌性皱襞更具有粗细不匀及阶梯样改变的特性,可与良性病变的粘膜纠集鉴别.结论良好的胃双对比检查能较客观地反映胃癌的大体病理形态,在早期胃癌病例的发现和诊断中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诊断
胃肿瘤/
放射
摄影术
造影剂
钡放射性同位素
/诊断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探头SPECT ^(18)F-FDG显像中^(133)Ba衰减校正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2
1
作者
万卫星
王震吾
尤徐阳
廉海容
陆燕君
郁春景
王芳军
机构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出处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6-368,T003,共4页
文摘
目的 评价^(133)Ba衰减校正在三探头SPECT ^(18)F-脱氧葡萄糖(FDG)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6例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和11例正常对照者行^(18)F-FDG显像,用Beacon装置中^(133)Ba点源作透射扫描进行组织非均匀性衰减校正。经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OSEM)重建衰减校正和无衰减校正断层图像,并采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分别计算衰减校正和无衰减校正图像中病变与正常组织的比值(L/B)。结果 经衰减校正后的图像组织结构、解剖层次较清晰,体表轮廓边缘效应明显改善;无衰减校正图像组织结构、解剖层次分辨欠佳,体表轮廓边缘效应明显,深部组织影变淡。衰减校正与无衰减校正的^(18)F-FDG显像同时检出84个病灶,且部位一致;但衰减校正对病灶定位更准确。7个小于1.5cm的肺、肺门和纵隔病灶有3个两者均未检出,11个小于1.5cm的腋窝病灶有3个两者均未检出,6个小于1.5 cm的腹腔、盆腔病灶两者均未检出。衰减校正后与无衰减校正L/B分别为4.91±4.83和4.56±4.66(P<0.05),差异有显著性,各部位L/B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133)Ba衰减校正在三探头SPECT ^(18)F-FDG显像中并未提高病灶检出率,但能改善病灶放射性衰减伪影,对病灶定位、定性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三探头SPECT^18F-FDG显像
^113Ba衰减校正
应用价值
钡放射性同位素
脱氧葡萄糖
Keywords
Tomography, emission-computed, single-photon
Attenuation correction
Barium radioisotopes
Deoxyglucose
分类号
R817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33)Ba非均匀性衰减校正在心肌断层显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2
2
作者
魏福祥
万卫星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内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核医学科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0-231,239,共3页
文摘
对14例正常对照者和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行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分别采用常规无非均匀性衰减校正(NC)和133Ba非均匀性衰减校正(AC)技术,比较NC和AC处理后的心肌断层图像。结果:在正常对照组中,NC图像显示左心室心肌各节段之间放射性呈不均匀分布;AC图像显示左心室心肌各节段之间放射性分布均匀性明显改善,更能反映真实情况。在冠心病组中,AC图像显示诊断病变冠状动脉的准确性比NC图像明显提高。认为133Ba非均匀性衰减校正系统对心肌断层显像的组织放射性非均匀衰减和散射效应有良好的校正作用,有利于提高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钡放射性同位素
衰减校正
断层显像
心肌
分类号
R814.4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540.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淋巴瘤的GI与CT诊断价值
3
作者
于淑靖
祁俊华
康立清
马国军
宋兆伟
李中信
出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z1期53-,共1页
文摘
目的评估钡餐造影(GI)与CT对胃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胃淋巴瘤6例,结合文献,对比分析,男4例,女2例,年龄35岁~69岁,平均49岁.全部病例均行GI与CT检查,最后经病理证实.均为原发非何杰金淋巴瘤.CT采用GESytec2000S全身CT机,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GI所见:多发类圆形充盈缺损2例,胃粘膜增粗紊乱4例,以胃体及窦部为主.胃壁相对柔软.GI提示诊断2例.CT所见:6例均表现为胃壁弥漫性增厚,厚度在1cm~7cm之间.胃外缘光滑呈分叶状4例,模糊不清2例.增强扫描:病变中度强化,与正常胃壁之间分界不明显.2例可见病变表面胃粘膜线样强化.提示粘膜下病变结论GI为首选的胃脏检查方法.但由于淋巴瘤主要在粘膜下生长,GI难以观察病变的真实情况,诊断符合率低.粘膜上多发不规则圆形充盈缺损(鹅卵石样)是胃淋巴瘤的典型表现.CT可以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胃淋巴瘤的CT表现大多数有一定的特异性.表现为胃壁广泛性弥漫性增厚(>1cm),胃周围脂肪线多完整,外缘光滑或分叶状,病变表面粘膜多呈线样强化.借助CT表现可以和胃癌区别开来.CT可以协助临床确定病变的分期和预后.
关键词
胃
淋巴瘤
钡放射性同位素
/诊断应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胃粘膜
诊断
鉴别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癌419例临床X线分析
4
作者
曾祥福
出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z1期114-,共1页
文摘
目的为了提高对胃癌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0/1999年确诊的419例胃癌(胃底贲门癌137例,胃窦癌152例,胃体癌91例,胃角癌15例,全胃癌13例,残胃癌11例),结合临床表现,手术所见,病理活检对内镜与钡餐检查进行比较,并分析胃钡餐检查误、漏诊原因.结果经胃钡餐造影检出胃癌298例,与病理符合率71.12%,误、漏诊121例(28.88%).X线钡餐与主要表现为:①癌肿区粘膜皱襞紊乱、中断、破坏;②胃壁增厚,僵硬,蠕动,扩张度消失;③不规则充盈缺损及癌性龛影.204例同时进行内镜检查,检出胃癌167例,检出率81.86%结论内镜检查明显优于胃钡餐造影检查,尤其对早期胃癌诊断更显示其优越性.提出在行胃钡餐检查时,双对比法与传统法密切结合,是避免胃钡餐检查误。
关键词
胃肿瘤/诊断
胃肿瘤/
放射性
核素显象
胃镜检查
钡放射性同位素
/诊断应用
统计学/方法
对比研究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胃癌的影象学诊断
5
作者
陈九如
出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z1期4-,共1页
文摘
目的论述各型早期胃癌影象学表现的特征性.方法随机选取经病理证实,胃低张多相钡剂造影资料完好的隆起型(Ⅰ型)和凹陷型(Ⅱc型和Ⅲ型)早期胃癌各15例,对照分析术后病理标本与双对比图象,提出早期胃癌及隆起型、凹陷型早癌三者的共有X线表现,以探讨X线双对比造影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充盈相或双对比相中显示胃壁局限性张缩异常、腔壁平直、内凹、毛糙、复线征等表现,有助于早期胃癌的发现.隆起型(Ⅰ型)早期癌病变正面观大多呈半球型、平皿型,≤2.0cm,隆起肿块边缘清楚,表面光滑或呈颗粒样改变;切线位时病灶大多呈山田Ⅱ型和Ⅲ型,隆起肿块基底部胃壁内凹.双对比相上凹陷型早期癌(Ⅱc,Ⅲ型)其病变的边缘凹面向外,不规则形态的凹陷边界清楚者常为分化不良或低分化癌,反之则为分化较好或高分化癌;Ⅱc型癌凹陷病灶通常浅而大,Ⅲ型癌则凹陷较深;正面观凹陷表面可呈现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分布不规则的颗粒样改变,为增生的癌组织残留或再生的粘膜上皮所组成;凹陷病变周围纠集的粘膜皱襞可呈锥状、杵状、中断和融合等;癌性皱襞更具有粗细不匀及阶梯样改变的特性,可与良性病变的粘膜纠集鉴别.结论良好的胃双对比检查能较客观地反映胃癌的大体病理形态,在早期胃癌病例的发现和诊断中具有特异性.
关键词
胃肿瘤/诊断
胃肿瘤/
放射
摄影术
造影剂
钡放射性同位素
/诊断应用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探头SPECT ^(18)F-FDG显像中^(133)Ba衰减校正的应用价值
万卫星
王震吾
尤徐阳
廉海容
陆燕君
郁春景
王芳军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33)Ba非均匀性衰减校正在心肌断层显像中的应用价值
魏福祥
万卫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胃淋巴瘤的GI与CT诊断价值
于淑靖
祁俊华
康立清
马国军
宋兆伟
李中信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胃癌419例临床X线分析
曾祥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早期胃癌的影象学诊断
陈九如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