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210 t BOF-LF-RH-CC工艺流程生产X80管线钢(%:0.041~0.044C、0.15Si、1.78~1.80Mn、0.007~0.010P、0.000 8~0.001 2S、0.039~0.047[Al]s)时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变化。在BOF出钢阶段采用加Al强脱氧(0.01%~0.02%[Al]s),LF精炼...研究了210 t BOF-LF-RH-CC工艺流程生产X80管线钢(%:0.041~0.044C、0.15Si、1.78~1.80Mn、0.007~0.010P、0.000 8~0.001 2S、0.039~0.047[Al]s)时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变化。在BOF出钢阶段采用加Al强脱氧(0.01%~0.02%[Al]s),LF精炼过程采用高碱度、强还原性精炼渣(精炼渣成分%:50~58CaO、7~10MgO、20~25Al_2O_3、4~7SiO_2、0.5~1.4TFe),炉渣和钢液反应活跃,使得钢中Al_2O_3夹杂物很快向液态钙铝酸盐和部分液态CaO-MgO-Al_2O_3复合夹杂物转变。液态夹杂物通过碰撞、聚合、长大及上浮去除,提高了钢液的洁净度。浇铸前T[O]降到(7~10)×10^(-6),钢中夹杂物尺寸在3~5μm,试验炉次的热轧板内未发现大尺寸的低熔点钙铝酸盐类长条夹杂物。展开更多
针对某5机5流圆坯连铸机存在多炉连浇时铸坯质量不稳定,尤其是换包过程中氧化性的引流砂不断污染钢水、影响钢液洁净度的问题,以5流中间包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热力学计算和水模拟试验研究了引流砂对钢液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引流砂流...针对某5机5流圆坯连铸机存在多炉连浇时铸坯质量不稳定,尤其是换包过程中氧化性的引流砂不断污染钢水、影响钢液洁净度的问题,以5流中间包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热力学计算和水模拟试验研究了引流砂对钢液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引流砂流动行为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开浇过程引流砂会导致钢液氧含量的增加,降低钢液的洁净度;非稳态浇铸过程中,引流砂进入钢液内部发生卷渣,其去除率与长水口插入深度、钢包流量以及中间包液面有关,当大包流量为3 m 3/h,长水口浸入深度为160 mm,中包液面为400 mm时,引流砂去除率最高为94%;优化后的控流装置方案改善了引流砂的流动行为,其去除率最大达到了99.5%,且稳态浇铸时,各流响应时间和平均停留时间散度较小,各流一致性提高,有利于均匀钢水的成分和温度。展开更多
文摘研究了210 t BOF-LF-RH-CC工艺流程生产X80管线钢(%:0.041~0.044C、0.15Si、1.78~1.80Mn、0.007~0.010P、0.000 8~0.001 2S、0.039~0.047[Al]s)时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变化。在BOF出钢阶段采用加Al强脱氧(0.01%~0.02%[Al]s),LF精炼过程采用高碱度、强还原性精炼渣(精炼渣成分%:50~58CaO、7~10MgO、20~25Al_2O_3、4~7SiO_2、0.5~1.4TFe),炉渣和钢液反应活跃,使得钢中Al_2O_3夹杂物很快向液态钙铝酸盐和部分液态CaO-MgO-Al_2O_3复合夹杂物转变。液态夹杂物通过碰撞、聚合、长大及上浮去除,提高了钢液的洁净度。浇铸前T[O]降到(7~10)×10^(-6),钢中夹杂物尺寸在3~5μm,试验炉次的热轧板内未发现大尺寸的低熔点钙铝酸盐类长条夹杂物。
文摘针对某5机5流圆坯连铸机存在多炉连浇时铸坯质量不稳定,尤其是换包过程中氧化性的引流砂不断污染钢水、影响钢液洁净度的问题,以5流中间包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热力学计算和水模拟试验研究了引流砂对钢液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引流砂流动行为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开浇过程引流砂会导致钢液氧含量的增加,降低钢液的洁净度;非稳态浇铸过程中,引流砂进入钢液内部发生卷渣,其去除率与长水口插入深度、钢包流量以及中间包液面有关,当大包流量为3 m 3/h,长水口浸入深度为160 mm,中包液面为400 mm时,引流砂去除率最高为94%;优化后的控流装置方案改善了引流砂的流动行为,其去除率最大达到了99.5%,且稳态浇铸时,各流响应时间和平均停留时间散度较小,各流一致性提高,有利于均匀钢水的成分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