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明清仿钧窑瓷器的文献考察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王光尧
-
机构
北京故宫博物院
-
出处
《文物世界》
2001年第3期3-6,共4页
-
-
关键词
明代
清代
仿钧窑瓷器
陈设类钧瓷
文物研究
文献考察
-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河北博物院收藏的几件钧窑瓷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晓
-
机构
河北博物院
-
出处
《文物春秋》
2017年第3期67-68,F0002,F0003,共4页
-
文摘
钧窑与哥、官、汝、定窑齐名,被后人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瓷青中带红的釉色,兔毫丝缕般的釉面肌理,以及表面呈现的大片不规则红紫色彩斑,在中国古陶瓷中独树一帜,构成其无可比拟的独有特色。河北博物院藏有部分北宋、金、元时期的钧窑瓷器,具有钧窑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艺术特点。此文介绍了其中的4件精品,为北宋钧窑天蓝釉唇口盘、北宋钧窑天蓝釉梅瓶、金代天蓝釉红斑碗、元代钧窑天青釉大盆。
-
关键词
钧窑瓷器
河北博物院
藏品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钧窑瓷器考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天政
-
机构
河南许昌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
-
出处
《陶瓷工程》
1999年第4期52-53,共2页
-
-
关键词
钧窑瓷器
瓷器
陶瓷
-
分类号
TQ174.72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
-
题名元代钧窑瓷器工艺特征及历史影响探析
- 4
-
-
作者
任思音
-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
首都博物馆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237-238,共2页
-
文摘
元代钧窑瓷器处在钧窑瓷器史的复苏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南北工艺得到最大程度的交流,使得钧瓷得到了品种和工艺的创新发展和延续,并见证了有关宋金元三个朝代的兴盛衰落,受时代历史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如器形、胎体、釉色、烧成工艺等。随着元代钧窑瓷器不断的出土、研究,从而更好地加深对元代钧窑瓷器工艺、特征以及历史影响等问题的考证。
-
关键词
元代
钧窑瓷器
阶段
发展期
特征
影响
-
分类号
J329
[艺术—美术]
-
-
题名论金元时期墓葬出土钧窑瓷器特征
- 5
-
-
作者
张迪
-
机构
许昌市博物馆
-
出处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88-92,共5页
-
文摘
尽管钧窑瓷器在金元时期发展迅速,烧造地域广阔,产量巨大,但与其他窑系瓷器相比,这一时期墓葬出土的钧窑瓷器量却显得极少,致使考古界长期流行“钧不随葬”之说。新的考古资料表明,在河南、山西、河北和北京等省市的一些金元时期墓葬中,已有不少的钧窑瓷器出土。结合上述几个地区墓葬出土钧窑瓷器情况,就金元时期墓葬出土钧窑瓷器的地域、造型和装饰特点进行研究。
-
关键词
钧窑瓷器
墓葬
出土
特点
-
Keywords
Jun kiln porcelain
Tomb
unearthed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K878.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钧窑瓷器源流及其年代
被引量:14
- 6
-
-
作者
刘涛
-
机构
深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88,共12页
-
文摘
按钧窑故地河南禹州神厘镇人们的说法,“唐钧”是指唐代花瓷的一种。花瓷的主要特征是在黑褐、黄褐等深色釉地上饰青灰色斑,有的色斑呈规则分布的块状或条状,也有的任意点染。“唐钧”则专指青灰色釉浸润、流淌一片或布满器物表面的花瓷(图一~三)。
-
关键词
钧窑瓷器
窑场
钧窑遗址
考古工作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浅谈金代钧窑瓷器
被引量:1
- 7
-
-
作者
任思音
-
机构
首都博物馆
-
出处
《才智》
2014年第18期278-278,共1页
-
文摘
金代钧窑瓷器是钧窑瓷器史的恢复与延续发展的阶段,它成功地完成了钧瓷使用者的角色转换,使钧瓷从此走下了高高在上的"神坛",并见证了有关宋金元三个朝代的兴盛衰落,受时代历史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如器形、胎体、釉色、烧成工艺等。近些年来随着金代钧窑瓷器不断的出土、研究、对比,从而更好的加深对金代钧窑瓷器问题研究和对宋金元历史的考证。
-
关键词
金代
钧窑瓷器
阶段
恢复期
影响
浅谈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金、元时期的钧窑瓷器浅析
- 8
-
-
作者
任思音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4年第1期296-302,共7页
-
文摘
金代钧窑瓷器体现了钧窑瓷器史的恢复与延续发展的阶段,它成功地完成了钧瓷使用者的角色转换,使钧瓷从此走下了高高在上的'神坛',并见证了有关宋、金、元三个朝代的兴盛衰落。而元代钧窑瓷器体现了钧窑瓷器史的复苏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南北工艺得到最大程度的交流,使得钧瓷得到了品种和工艺的创新发展和延续,并见证了有关宋金元三个朝代的兴盛衰落,受时代历史地影响,这两个时期的钧窑瓷器分别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如器形、胎体、釉色、烧成工艺等。近些年来,随着金、元时期钧窑瓷器不断地出土,应加强研究、对比,从而更好地加深对元时期钧窑瓷器问题研究和对宋金元历史的考证。本文我们重点从如首都博物馆馆藏的元代钧窑瓷器,北京市新街口后桃园元代遗址出土的元代钧窑连坐双耳瓶,又称摩羯耳瓶(见图3)和首都博物馆馆藏的元代钧窑月白釉紫斑花瓣口盘(见图1)以及首都博物馆馆藏的1972年出土于北京西绦胡同元大都遗址的元代钧窑天蓝釉水丞(见图2)等钧窑瓷器精品入手,对金元时期钧窑瓷器进行浅析。
-
关键词
金元时期
钧窑瓷器
阶段
恢复期
发展期
特征
比较
影响
浅析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夕阳紫翠忽如岚——谈北京故宫藏宋代钧窑瓷器
- 9
-
-
作者
陈润民
-
出处
《文物天地》
1997年第3期41-44,共9页
-
文摘
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长期以来与汝、官、哥、定窑并称,属北方青瓷系统,最初是在河南唐代鲁山花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打破了我国瓷器宋代以前非青即白的局面,在素洁的青瓷外又有了灿烂美观的红釉,突破了单色釉的色调。
-
关键词
钧窑瓷器
宋代五大名窑
花瓷
定窑
北京故宫
酱色釉
钧台
莲花式
空隙填补
仿古铜器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钧窑器型设计与日常审美的探索思考
- 10
-
-
作者
李海峰
-
机构
许昌市金堂钧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出处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1年第9期17-18,共2页
-
文摘
任何一件钧瓷作品都不应该泛谈美与不美,因为它是基于不同的消费对象而言的,造物设计的目的就是为消费者创造出美、用相宜的钧瓷作品。
-
关键词
钧窑瓷器
消费对象
造物设计
中和法则
-
分类号
TQ174.1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
-
题名钧窑荧光编号方连趣谈
- 11
-
-
作者
吴志勋
-
出处
《中国集邮》
2000年第7期4-4,共1页
-
文摘
1999年,我国发行有荧光编号的整版邮票。它起始于去年4月8日发行的1999-3《中国陶瓷——钧窑瓷器》,这套由北京邮票厂印制的邮票全套4枚,4-2至4-4均以明码印制编号于版张的右上方,而暗码荧光编号印于4-1的右上第一枚的票面上三分之一处。收藏荧光编号以方连为好。它带有明、暗两种编号;并带有右上一行第二枚版铭标志。因而它是研究版式的有代表性的完整邮品。如经济条件允许,收藏整版更好。
-
关键词
荧光编号
邮票
钧窑瓷器
邮品
-
分类号
G894.1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夺千峰翠色——钧瓷艺术欣赏
- 12
-
-
作者
王世兴
-
机构
河南禹州金堂钧窑有限公司
-
出处
《陶瓷研究》
2001年第2期33-35,共3页
-
-
关键词
钧窑瓷器
陶瓷艺术
陶瓷釉
造型
工艺
-
分类号
TQ174.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J314.8
[艺术—美术]
-
-
题名浅析钧、汝的起源及艺术风格之别
- 13
-
-
作者
朱鹏飞
刘志军
-
机构
河南许昌
-
出处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2年第4期88-89,共2页
-
文摘
钧窑瓷器的烧制始于唐,盛于宋,其窑址遍及河南省禹州市多个乡镇,钧官窑位于河南省禹州钧台,所烧瓷器专供北宋皇宫使用,自宋代以来一直是古代宫廷传世秘藏的国之重宝。其特点是造型考究、端庄厚重、胎薄釉厚,釉色有天青、天兰、月白、海棠红、葡萄紫等,色泽斑斓,绚丽多姿,并常常伴随有迂回曲折的蚯蚓走泥纹和各种窑变的自然流纹,绮丽莫测,微观下攒珠聚泡,宏观上似玉非玉胜似玉。故而成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等珍贵场馆的镇院重器。
-
关键词
北京故宫博物院
钧窑瓷器
蚯蚓走泥纹
钧台
窑变
海棠红
官窑
北宋皇宫
-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天赐偶得的美丽 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 14
-
-
作者
周冉
-
出处
《国家人文历史》
2013年第24期112-115,共4页
-
文摘
位列五大名窑的钧瓷,是北宋时出现的一种最特殊的青瓷,历来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著称。传世的宋代钧窑绝大部分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民间流传极少,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
-
关键词
窑变釉
故宫博物院
钧窑瓷器
玫瑰紫釉
家财万贯
-
分类号
K
[历史地理]
-
-
题名百年国礼
- 15
-
-
作者
叶进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3期227-227,247,共2页
-
文摘
"国礼",是国家之间相互赠送的,因此,各个国家的元首在国礼礼物的选择上,往往偏向那些能够体现或代表本国或本民族的传统和文化特质的礼物。中国领导人送给外国元首什么样的国礼?外国元首又曾送给我国领导人什么样的国礼呢?赠送的国礼看似简单、精美,实则是包含着特殊的意义与内涵。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主席对苏联进行访问,这也是毛主席第一次出国访问。访问期间,毛主席给苏联政府赠送了一份非常有意思的礼物。这批礼物中包括:
-
关键词
国礼
外国元首
出国访问
苏联政府
原子弹爆炸
尼克松访华
文化特质
钧窑瓷器
世纪宝鼎
美国总统
-
分类号
K891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瓷魂
- 16
-
-
作者
老程
-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23期34-36,共3页
-
文摘
中国是瓷器的老家,中国古代那些心灵手巧、志在高远的匠人是烧制精美绝伦陶瓷制品的开山鼻祖.英文"中国"这个单词的另一个含义即是"瓷器",以往,相当多的异邦远客仅是凭借璀璨惊艳的瓷器认知了古老的东方文明.
-
关键词
瓷器
考古
钧窑瓷器
生产流程
中国
专题文化研究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夕阳紫翠忽成岚--玫瑰紫中看钧窑
- 17
-
-
作者
冯泽洲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读者欣赏》
2021年第1期52-67,共16页
-
文摘
自明代晚期以来,随着文人们的品评,钧窑地位节节攀升,开始被人们视为陶瓷史上的名窑。俗语有云“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可见钧窑瓷器之珍贵。
-
关键词
钧窑瓷器
陶瓷史
家财万贯
明代晚期
名窑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第20届全国佳邮评选揭晓
- 18
-
-
-
出处
《上海集邮》
2000年第6期2-3,共2页
-
文摘
第20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活动目前在南昌落幕。“民族大团结”、“钧窑”、“澳门回归祖国”、“庐山和金刚山”获奖。
-
关键词
中国
最佳邮票
评选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
《中国陶瓷——钧窑瓷器》
《庐山和金刚山》
-
分类号
G894.1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五光十色话钧瓷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纪珏霞
-
出处
《文明与宣传》
2002年第7期60-60,共1页
-
文摘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窑瓷器是中国北方地区宋元时期最重要的瓷器产品,中国古代明朝以后的文献都将其列为宋代五大名窑。 在北宋晚期至金代前期就开始生产的早期钧瓷,主要是小件器物,制作精良,釉层较薄,部分产品还采用了“裹足支烧”的方法,在器物底部留下了细小的支钉痕迹,这种工艺与北宋晚期北方地区诸多窑场流行的生产工艺相同。器物的品种十分丰富,碗、盘、钵、盒、注壶、盏托、香炉、连座瓶、盆等,特别是菱口大碗和海棠式长盘,造型优美精致。此时期还发现了内施天青釉、外施紫红釉的器物,釉色秀美娇妍,开钧窑陈设类瓷器之先。 钧瓷技艺精湛,炉火纯青,造型庄重完美,釉色巧夺大工,宋徽宗时被定为御用品。许多人将钧瓷称为“宝瓷”。
-
关键词
钧窑瓷器
宋代五大名窑
天青釉
家财万贯
支烧
釉层
盏托
宋元时期
技艺精湛
金代
-
分类号
TQ1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
-
题名宜均堆花艺术陶器
- 20
-
-
作者
马骋(文/图)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检察风云》
2020年第18期94-95,共2页
-
文摘
宜兴均釉堆花陶器,简称宜均堆花陶,它是在宜均釉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具工艺特色的艺术陶器。北宋时期,河南禹州钧窑瓷器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秘而又迷人的釉色跨人了宋代五大名窑的行列,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端庄的造型和富于变幻的釉色著称于世,并在全国形成文化与技艺的辐射,其中以宜兴窑的“宜钧”和石湾窑的“广钧”最为著名。到了明代,为了避明神宗朱翊钧的名讳,改成“宜均”。
-
关键词
宋代五大名窑
朱翊钧
钧窑瓷器
宜兴窑
工艺特色
石湾窑
宜均
陶器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