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9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钧都”神垕旅游开发 被引量:1
1
作者 许韶立 《今日科苑》 2009年第8期283-284,共2页
通过对神垕古镇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分析了神垕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指出了神垕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与指导思想,并对景区旅游开发市场营销提出了具体的方案的行动计划。
关键词 钧都 神垕 旅游
下载PDF
撑起钧都半壁天──神后镇个体私营经济飞速发展
2
作者 张中欣 王晓峰 王宏杰 《中州统战》 1996年第4期10-10,共1页
撑起钧都半壁天──神后镇个体私营经济飞速发展张中欣,王晓峰,王宏杰以钧瓷而闻名世界的禹州市神后镇,辖14个行政村、6个街道办事处,38000多人。钧陶瓷生产是该镇独特的支柱产业.在计划经济体制时,钧陶瓷业全部由国营、... 撑起钧都半壁天──神后镇个体私营经济飞速发展张中欣,王晓峰,王宏杰以钧瓷而闻名世界的禹州市神后镇,辖14个行政村、6个街道办事处,38000多人。钧陶瓷生产是该镇独特的支柱产业.在计划经济体制时,钧陶瓷业全部由国营、集体企业一统天下,个体私营经济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私营经济 个体私营企业主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禹州市 优惠政策 现代企业管理 技术评定 政治文化素质 扩建工程
下载PDF
钧瓷意象美学的双重探索:一种现代性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洪伟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钧窑是北宋末年创烧的中国古代名窑之一,以窑变工艺和意象美学享誉于世。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长期的恢复性研烧,在原产地钧瓷工艺美学传承创新基础上,以“意境”学说为核心的钧瓷意象美学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引发当代钧瓷工匠从材料、... 钧窑是北宋末年创烧的中国古代名窑之一,以窑变工艺和意象美学享誉于世。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长期的恢复性研烧,在原产地钧瓷工艺美学传承创新基础上,以“意境”学说为核心的钧瓷意象美学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引发当代钧瓷工匠从材料、工艺等方面对钧瓷意象、意境美学现代性的探索;与此同时,许多慕名到钧瓷原产地的学院派艺术家,立足传统钧瓷工艺和材质,从艺术形式、学术思想等多元视角对传统的钧瓷意象美学现代性进行探索。两类探索并行不悖,一起构成钧瓷意象美学的现代性新内涵,推动了当代中国钧瓷窑变工艺和意象美学现代性的双重增长,为中国历史名窑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美学 窑变 意境学说 意象美学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钧瓷文化符号的转译与表达
4
作者 蔡玉硕 李亭亭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29-32,共4页
探索数字技术与钧瓷文化的融合路径,可以为钧瓷文化传承创新找到新途径。在符号学视野下,钧瓷文化符号在结构上可分为物质层、行为层和精神层。钧瓷文化符号数字化转译在流程上可分为符号识别、符号解读、符号转译、符号传播。钧瓷文化... 探索数字技术与钧瓷文化的融合路径,可以为钧瓷文化传承创新找到新途径。在符号学视野下,钧瓷文化符号在结构上可分为物质层、行为层和精神层。钧瓷文化符号数字化转译在流程上可分为符号识别、符号解读、符号转译、符号传播。钧瓷文化符号数字化转译需要在物质层以意塑形、在行为层以物造境、在精神层以意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文化 数字化 文化转译
下载PDF
抖音平台钧瓷非遗文化的传播态势与路径创新
5
作者 杨利娟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22-28,32,共8页
短视频的兴起为非遗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载体,目前抖音已成为最大的非遗传播平台。钧瓷作为河南代表性非遗项目之一,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非遗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加持下,借助抖音平台一系列线上线下非遗活动,实现了传统技艺的创新传播... 短视频的兴起为非遗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载体,目前抖音已成为最大的非遗传播平台。钧瓷作为河南代表性非遗项目之一,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非遗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加持下,借助抖音平台一系列线上线下非遗活动,实现了传统技艺的创新传播,呈现出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多样化和传播过程互动化的传播新形态,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传播主体专业性缺位、传播内容流于浅表化、传受双方互动不足、商业变现率较低等困境。钧瓷非遗文化传播要顺应新的传播业态,组建专业的传播团队,挖掘丰富的钧瓷文化资源,拓展非遗用户发展粉丝经济,加强与MCN机构的合作,依托抖音智媒体平台强大的传播功能,实现钧瓷非遗文化的活态化传播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 抖音短视频 传播
下载PDF
釉烧温度对铁系钧瓷釉呈色影响及显微分析
6
作者 李旭 朱聪旭 +6 位作者 法文君 张艳鸽 郭志勇 刘琳 冯铭华 孔春生 郑直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61,共6页
采用纳米氧化铁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调控釉烧温度条件,探究烧制温度对铁系钧瓷釉呈色与显微结构的影响。通过分光测色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STA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表征手段研究了釉烧温度改变对钧瓷釉面呈色及显微结... 采用纳米氧化铁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调控釉烧温度条件,探究烧制温度对铁系钧瓷釉呈色与显微结构的影响。通过分光测色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STA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表征手段研究了釉烧温度改变对钧瓷釉面呈色及显微结构影响。结果表明:烧制温度由1260℃升高到1300℃时,釉面蓝色区域显著增加;烧制温度在1260~1300℃范围内,釉层表面具有明显的二氧化硅晶体衍射峰,而当烧制温度为1320℃时,二氧化硅晶相消失,釉面呈现玻璃态;伴随温度的升高,釉层表面分相液滴尺寸减小;钧瓷中心与边缘呈色差异可能是由于中心显微结构尺寸大于边缘显微结构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呈色 显微分析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铁调控钧瓷釉层显微结构及呈色分析
7
作者 李旭 朱聪旭 +5 位作者 法文君 张艳鸽 冯铭华 郭志勇 孔春生 郑直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79-2286,共8页
本文在钧瓷釉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氧化铁,分析在还原气氛(96%Ar/4%H_(2))与氧化气氛(空气)烧制后钧瓷呈色及釉面显微结构的变化,采用分光测色计研究了颜色变化,利用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研究了钧瓷物相成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本文在钧瓷釉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氧化铁,分析在还原气氛(96%Ar/4%H_(2))与氧化气氛(空气)烧制后钧瓷呈色及釉面显微结构的变化,采用分光测色计研究了颜色变化,利用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研究了钧瓷物相成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釉层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纳米氧化铁含量梯度增加,还原气氛下钧瓷试片从淡青色变为蓝色再变为青灰色,氧化气氛下从白色变为黄色再变为酱黑色。当釉层中纳米氧化铁含量达到3.0%(质量分数)时,釉面SiO_(2)晶相完全消失,呈非晶态。随着纳米氧化铁含量的增加,釉面呈液-液分相结构,还原气氛下显微结构尺寸从85 nm增加至150 nm,且Fe^(2+)相对含量上升。氧化气氛下,当釉面达到玻璃化后,分相结构尺寸从217 nm增加到307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铁 显微结构 结构色 釉层 呈色分析
下载PDF
显微CT技术在钧釉瓷微观结构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远旭 康葆强 +3 位作者 李合 吴军明 刘轶群 陈伟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89,共9页
X射线显微镜(显微CT)是一种非破坏性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采用显微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金元时期的钧釉瓷内部气泡和孔隙进行三维可视化和定量分析,得到了三维可视化分布图像与定量数据。研究发现,金元时期钧釉瓷釉层气泡尺寸相差大... X射线显微镜(显微CT)是一种非破坏性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采用显微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金元时期的钧釉瓷内部气泡和孔隙进行三维可视化和定量分析,得到了三维可视化分布图像与定量数据。研究发现,金元时期钧釉瓷釉层气泡尺寸相差大,且分布离散。其中,大于100μm的气泡主要分布在釉层中层;小于100μm的气泡分布在釉层表层,通过结合岩相分析与化学组成分析发现,该特征的形成与釉的高温黏度、烧成温度等因素有关。研究采用了显微CT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其是一种无损分析古陶瓷气泡与孔隙特征及工艺的新方法,该研究验证了显微CT在古陶瓷微观结构研究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古陶瓷制作工艺的科学分析、鉴定、保护和修复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CT 三维重建 无损检测 釉瓷 气泡 孔隙
下载PDF
王洪伟钧窑研究学术思想述评
9
作者 李成影 王一帆 +1 位作者 陈熳熳 艾少伟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在钧窑研究学术史上,王洪伟长期从社会学、考古学、艺术学等学科对钧窑进行跨学科研究,他首倡的钧窑学学科构想影响巨大。在研究方法上,王洪伟创造性地推动了钧窑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反思,秉持真实、客观、科学的史学精神,运用现代性、全... 在钧窑研究学术史上,王洪伟长期从社会学、考古学、艺术学等学科对钧窑进行跨学科研究,他首倡的钧窑学学科构想影响巨大。在研究方法上,王洪伟创造性地推动了钧窑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反思,秉持真实、客观、科学的史学精神,运用现代性、全球化、图像学、通史性、传播学等视角,展开钧窑历史及其现代转型的广泛研究,全面、系统和深入地揭示钧窑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逻辑,显示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洪伟 窑史 窑学 理论自觉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钧瓷中的应用及呈色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曲凯强 范天明 +3 位作者 李旭 张艳鸽 孔春生 法文君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1-13,共3页
纳米材料凭借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能源、环保及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关于纳米材料在钧瓷中的应用及其呈色机制的综述性文章尚未报道,关于钧瓷呈色机制的研究也众说纷纭。本文对纳米材料在钧瓷中的应用及作用进行综合性介绍... 纳米材料凭借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能源、环保及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关于纳米材料在钧瓷中的应用及其呈色机制的综述性文章尚未报道,关于钧瓷呈色机制的研究也众说纷纭。本文对纳米材料在钧瓷中的应用及作用进行综合性介绍,阐述了化学色、结构色等钧瓷相关呈色机制,为研发新型钧瓷釉及弄清其呈色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结构色 化学色 协同呈色
下载PDF
宋代钧容直乐工问题新探
11
作者 陈卉 《宋史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191-202,共12页
钧容直是宋代创建的重要军乐组织,也是皇帝诸班直中仪卫之一,与教坊、鼓吹署同属当时官方的主要音乐团体。宋代钧容直中人员配置类型齐全,前后又有较大的变化。在北宋时,其成员多由殿前司所辖捧日、天武等上禁军中精通音律的士兵组成;... 钧容直是宋代创建的重要军乐组织,也是皇帝诸班直中仪卫之一,与教坊、鼓吹署同属当时官方的主要音乐团体。宋代钧容直中人员配置类型齐全,前后又有较大的变化。在北宋时,其成员多由殿前司所辖捧日、天武等上禁军中精通音律的士兵组成;至南宋时期,该组织废置无常,致使人员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曾不得不一度在民间招募。钧容直乐工的经济待遇及赏赐,通常优于其他组织的乐人。钧容直因属军队性质,其管理者亦为相关武职官员。始自北宋徽宗朝后期,钧容直在整体上开始衰落,至南宋高宗朝后期,该组织逐渐走向消亡。伴随着南宋钧容直消亡的过程,其乐工或转归其他官方音乐组织,或星散四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诸班直 军乐团 容直 乐工
下载PDF
中原文化探源之“钧文化”
12
作者 张向阳 李道兴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14-18,23,共6页
“钧文化”是夏王朝的主流文化,源于今河南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文化地理位置标识,蕴含华夏民族重要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意识,一直在传承发展。“钧文化”的钧地观是中原文化“中原”概念的肇始,钧天观是远古人类宇宙自然认知的重要阶段,... “钧文化”是夏王朝的主流文化,源于今河南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文化地理位置标识,蕴含华夏民族重要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意识,一直在传承发展。“钧文化”的钧地观是中原文化“中原”概念的肇始,钧天观是远古人类宇宙自然认知的重要阶段,“钧”之节律观与中原农耕文明相伴而生,“钧台之享”是中原王权政治制度的发端,钧天广乐是华夏民族礼乐制的先声,钧瓷是钧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中原文化 根脉 探源
下载PDF
解读钧窑纹饰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红生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7期10-12,共3页
钧窑作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其纹饰装饰艺术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展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对钧窑纹饰装饰的系统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文化象征和时代背景。研究发现,钧窑纹饰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体现了... 钧窑作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其纹饰装饰艺术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展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对钧窑纹饰装饰的系统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文化象征和时代背景。研究发现,钧窑纹饰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体现了宋代的社会风貌、文化信仰和审美观念。本文将结合具体纹饰实例,全面揭示钧窑纹饰装饰艺术的深层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为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历史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饰装饰 文化内涵 时代特征 艺术价值 文化传承
下载PDF
钧瓷的文化意义与影响:审美的演变与传统工艺的传播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向垒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3期110-111,共2页
钧瓷艺术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瑰宝。本文首先介绍钧瓷艺术,着重对钧瓷传统工艺手工拉坯展开论述,第二部分研究钧瓷艺术从古至今的审美演变,最后探究这一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路径。通过研究钧瓷艺术的审美演变与传... 钧瓷艺术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瑰宝。本文首先介绍钧瓷艺术,着重对钧瓷传统工艺手工拉坯展开论述,第二部分研究钧瓷艺术从古至今的审美演变,最后探究这一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路径。通过研究钧瓷艺术的审美演变与传统工艺的传承路径,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这一传统工艺,也为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艺术 审美演变 工艺价值
下载PDF
传统钧瓷的现代造型设计与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红雨 宋政言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2期90-91,共2页
传统钧瓷是中国瓷器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钧瓷的现代造型设计和工艺研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以及将来的发展潜力。首先,从传统钧瓷的历史起源、工艺特点以及审美理念的角度进行介绍,为后续... 传统钧瓷是中国瓷器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钧瓷的现代造型设计和工艺研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以及将来的发展潜力。首先,从传统钧瓷的历史起源、工艺特点以及审美理念的角度进行介绍,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然后,通过分析现代钧瓷作品的形态特征和创新设计,探讨传统钧瓷在现代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最后,探讨传统钧瓷工艺在现代制作过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包括釉色控制、装饰技法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现代造型设计 工艺研究 艺术价值 发展潜力
下载PDF
禹州市钧瓷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16
作者 陈彦晓 余永霞 高君芳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文章在分析禹州市钧瓷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提出了重视知名度的提升、丰富文旅产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等一系列措施,以期促进禹州市钧瓷文化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 禹州市 瓷文化 文化旅游
下载PDF
宋元时期天蓝钧釉分相呈色机理的实验考古研究
17
作者 陈旻骁 张茂林 +1 位作者 刘雨婷 吴琳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79,共7页
使用实验考古的方法,以长石、石英、高岭土、方解石、滑石、骨灰、氧化铁等原料对宋元时期钧瓷天蓝釉进行工艺再现,并利用超景深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色度仪对烧制样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配方SiO_(2)/Al_(2)O_(3)摩... 使用实验考古的方法,以长石、石英、高岭土、方解石、滑石、骨灰、氧化铁等原料对宋元时期钧瓷天蓝釉进行工艺再现,并利用超景深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色度仪对烧制样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配方SiO_(2)/Al_(2)O_(3)摩尔比与骨灰含量对钧釉面外观及显微结构造成的影响,以进一步明晰宋元钧釉的分相和呈色机理。结果表明,配方中不含骨灰且Fe_(2)O_(3)含量不变时,随着SiO_(2)/Al_(2)O_(3)摩尔比的升高,釉中逐渐形成分布密集的微小分相,造成较强漫散射,釉色由透明青绿向乳白色转变,但不会形成天蓝色,因而SiO_(2)/Al_(2)O_(3)摩尔比是形成钧釉乳白色的主要原因;随着骨灰含量逐渐升高,釉中微小分相逐渐长大成球形与连通蠕虫形,尺寸60 nm~140 nm,增强了结构色,釉色由青绿向天蓝色转变,与宋元天蓝色钧釉相近,因而骨灰是形成钧釉天蓝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相机理 单因素 结构色
下载PDF
论钧瓷艺术创作中的女性意识——以钧瓷花卉为论述中心
18
作者 张超迪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2-25,32,共5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意识日渐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于艺术创作中。女性钧瓷艺术作品是女性意识的产物,在现代钧瓷艺术创作领域,女性钧瓷艺术作品风格独树一帜,这是她们借用钧瓷对自我生命和情感的表达。以花卉比喻女性有悠久的文化传...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意识日渐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于艺术创作中。女性钧瓷艺术作品是女性意识的产物,在现代钧瓷艺术创作领域,女性钧瓷艺术作品风格独树一帜,这是她们借用钧瓷对自我生命和情感的表达。以花卉比喻女性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女性钧瓷花卉作品是女性意识的集中体现,梳理女性艺术家钧瓷花卉作品所体现的女性意识,提出建构钧瓷艺术的“女性意识表达”新方式,可以为女性钧瓷艺术创作提供理论参考,为钧瓷文化研究开启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瓷美学 瓷花卉 陶艺
下载PDF
嵌入与成长:钧窑现代陶艺的类型学研究
19
作者 姚瑶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钧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曲折的发展经历和长久的艺术淬炼,使得钧窑的历史成就与美学影响举世瞩目。20世纪60—80年代,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进入中国内地,传统钧窑艺术和现代陶艺发生碰撞与交融,极大推动... 钧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曲折的发展经历和长久的艺术淬炼,使得钧窑的历史成就与美学影响举世瞩目。20世纪60—80年代,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进入中国内地,传统钧窑艺术和现代陶艺发生碰撞与交融,极大推动了钧窑现代艺术的转型。以类型划分作为研究切入点,明确了钧窑现代陶艺类型学划分的方法与途径,并且根据造型语言和观念意识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将钧窑现代陶艺划分为“传统工艺转化型”、“现代雕塑融合型”和“当代艺术趋向型”等类型,明确了从传统到现代各类型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内在联系,为推动钧窑现代陶艺的当代转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思路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现代陶艺 类型学
下载PDF
钧瓷技艺、生计与群体社会:神垕瓷业社会研究
20
作者 郭靖雯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6-32,共7页
近代以来,神垕镇的钧瓷经历了断代、恢复、复兴等发展阶段。在几代钧瓷艺人的努力下,形成了当代神垕较为繁荣的瓷业社会。钧瓷技艺、社会、手艺人三者之间相互塑造,相互影响。社会进程影响不同时代手艺人的命运,技艺亦是连接个体与社会... 近代以来,神垕镇的钧瓷经历了断代、恢复、复兴等发展阶段。在几代钧瓷艺人的努力下,形成了当代神垕较为繁荣的瓷业社会。钧瓷技艺、社会、手艺人三者之间相互塑造,相互影响。社会进程影响不同时代手艺人的命运,技艺亦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中介,钧瓷技艺对个人的生活、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时代背景下,钧瓷手艺人的社会身份更迭,经历了从工人、作坊主、传承人、工艺大师的变化。与此同时,手艺人内部也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群体:生计型手艺人与精英型手艺人,两者共同组成了钧瓷制作群体,他们共同编织着神垕瓷业社会的意义之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艺 神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