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钨晶须制备及生长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马运柱 李静 刘文胜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3-188,共6页
以93W-4.9Ni-2.1Fe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无衬底和钼(Mo)衬底两种条件制备钨(W)晶须,并探讨其生长机理.分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产物形貌、元素分布和物相等进行测试分析.研究表明,... 以93W-4.9Ni-2.1Fe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无衬底和钼(Mo)衬底两种条件制备钨(W)晶须,并探讨其生长机理.分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产物形貌、元素分布和物相等进行测试分析.研究表明,在无衬底和Mo衬底条件下均能得到表面形貌良好,无明显缺陷,直径约200~400 nm,长径比达100以上的W晶须,且Mo衬底能促进W晶须的生成,少量的Mo原子进入W晶格,可取代晶胞中的W原子,形成连续固溶体,使晶胞参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线 钨晶须 钼衬底 晶体生长 金属催化
下载PDF
钨晶须/纳米线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运柱 石玉斌 刘文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9,共5页
综述了钨晶须/纳米线的场发射性能、光电性能、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介绍了钨晶须/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下钨晶须/纳米线的结构特点及性能,指出了当前钨晶须/纳米线研究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钨晶须 纳米线 场发射 光电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氧化还原法制备钨晶须及其生长机理研究
3
作者 马运柱 石玉斌 +1 位作者 刘文胜 李静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7-120,126,共5页
研究了钨晶须的制备工艺,并分析了其生长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透射电镜对制备的钨晶须进行物相、形貌、成分、微观结构的分析和表征.研究表明:钨晶须长度大致在1~10μm,直径在1μm以下,部分达到纳米级;晶须为单晶... 研究了钨晶须的制备工艺,并分析了其生长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透射电镜对制备的钨晶须进行物相、形貌、成分、微观结构的分析和表征.研究表明:钨晶须长度大致在1~10μm,直径在1μm以下,部分达到纳米级;晶须为单晶bcc结构,生长方向为<110>;钨晶须形成过程为钨粉及其氧化产物与水汽反应生成气相水合物WO2(OH)2,遇氢气还原后形核并沉积,进而定向生长为晶须结构,钨晶须的生成遵循VS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晶须 氧化还原 化学气相迁移 VS机理
下载PDF
钨晶须/纳米线的制备工艺原理及最新研究进展
4
作者 马运柱 李静 刘文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71,共7页
综述了钨晶须/纳米线几种典型的制备方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如气相沉积法、金属催化诱导法、电化学蚀刻法、模板法等,介绍了气-固、气-液-固和气-固-固生长机制及模型,分析了钨晶须/纳米线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钨晶须/纳米... 综述了钨晶须/纳米线几种典型的制备方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如气相沉积法、金属催化诱导法、电化学蚀刻法、模板法等,介绍了气-固、气-液-固和气-固-固生长机制及模型,分析了钨晶须/纳米线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钨晶须/纳米线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生长模型建立及钨晶须/纳米线的形貌、组成和产率综合调控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晶须/纳米线 制备方法 生长模型
下载PD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ungsten nanowhiskers characterized by nanoindentation 被引量:2
5
作者 侯丽珍 王世良 +2 位作者 陈国良 贺跃辉 谢亚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8期2323-2328,共6页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hexagonal tungsten nanowhiskers, which were synthesiz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were characterized by instrumented nanoindentation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The nanoi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hexagonal tungsten nanowhiskers, which were synthesiz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were characterized by instrumented nanoindentation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The nanoindent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ungsten nanowhiskers exhibit a hardness of (6.2±1.7) GPa and an elastic modulus of (225±20) GPa. According to the comparative test results, the tungsten nanowhiskers possess a comparable hardness to tungsten microwhiskers, and an hardness increase of 35% to the bulk single-crystal tungsten. The increase in the hardness of whiskers is attributed to the lacking of dislocation avalanche observed in the bulk single-crystal tungsten. The measured modulus is about 80% that of the tungsten microwhiskers, which can be contributed to the size effects of the nanowhiskers and the substrate effects in the nanoindentation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GSTEN NANOWHISKERS mechanical properties NANOINDENT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