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1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对膀胱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1
作者 刘博文 唐迎九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9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联合治疗对膀胱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本部及医院分院建档时间为2020年10月~2023年11月的100例膀胱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经尿道...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联合治疗对膀胱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本部及医院分院建档时间为2020年10月~2023年11月的100例膀胱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n=50)和研究组(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n=50)。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等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4.00%)高于对照组(66.00%)(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其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且疗效显著,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低,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 膀胱 肿瘤标志物水平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表浅层膀胱癌患者血清相关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申长发 牛凌卫 白冰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7期1207-1209,1217,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70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观察组行HoLRBT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70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观察组行HoLRBT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血清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膀胱冲洗、尿管留置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9.58±2.14)min、(20.34±3.35)d、(8.96±1.15)d,均短于对照组的(32.54±3.49)min、(35.41±4.12)d、(13.75±2.14)d;术中出血量为(26.58±2.35)ml,少于对照组的(40.18±4.2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分别为(65.36±6.15)U/ml、(2.21±0.32)μmol/L,低于对照组的(80.41±8.36)U/ml、(3.42±0.45)μmol/L,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别为(57.25±5.19)pg/ml、(39.39±4.28)pg/ml、(12.25±2.19)mg/L,低于对照组的(64.31±6.28)pg/ml、(45.41±4.38)pg/ml、(15.41±2.23)mg/L,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较对照组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oLRBT治疗表浅层膀胱癌效果更佳,可缩短膀胱冲洗、尿管留置时间,减轻手术创伤,降低TSGF、HGF水平,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经尿道激光切除 经尿道电切 炎症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贾洪亮 卢强 +2 位作者 杨旭 李嘉成 李强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2期177-180,共4页
目的为了探究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1年5月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为了探究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1年5月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行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另外5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随后依照患者2年内的复发情况分为两个亚组,即复发组(n=19)和非复发组(n=81),分析其复发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复发组与复发组患者TNM分期、手术方式、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数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NM分期、手术方式、组织分化程度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而言,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患者损伤程度较低,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另外,TNM分期、手术方式、组织分化程度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影响的独立因素,因此对TNM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较低的患者给予重视,并尽量选择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 复发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和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8
4
作者 雷普 卜小斌 +5 位作者 高飞 徐虎 许平 张进 董滢 王贵荣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271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HoLRBT组和TURBT组。分别对2组... 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271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HoLRBT组和TURBT组。分别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术中术后情况、手术并发症和2年累积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和TURBT组患者2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8%和16.67%,HoLRBT组复发率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LRBT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表浅层膀胱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应用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华才 王志刚 +4 位作者 梁亮 高杨 孙羿 程永毅 徐永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14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研...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14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留置尿管的时间以及膀胱冲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闭孔神经反射、尿道狭窄、膀胱痉挛以及血钠水平降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膀胱肿瘤患者采用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良好,术后复发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创伤小,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超声微泡造影剂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治疗效果 生存时间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81
6
作者 陈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对比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251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HOLRBT组125例和TURBT组126例... 目的对比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251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HOLRBT组125例和TURBT组126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及2年累积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TURBT组,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TURBT组(P<0.05)。HOLRBT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URBT组〔4.0%(5/125)与12.7%(16/126),χ2=6.193,P<0.05〕。HOLRBT组2年累积复发率为8.00%(10/125),TURBT组为16.67%(21/126),两组患者2年累积复发率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5.809,P<0.05)。结论 HOLRBT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治疗结果 安全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军 卞建强 +1 位作者 郑航 窦启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21期3386-338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表浅层膀胱癌息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5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根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表浅层膀胱癌息者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5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根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与观察组43例(实施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创伤相关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留置尿管、膀胱冲洗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HOMA—IR低于对照组,FIB及PT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21.43%(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33%(1/43),低于对照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手术创伤相关指标值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浅层膀胱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中出血量 预后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沈欣 朱军 +1 位作者 王凯 曹冬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1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靖江市中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5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钬激光组(8例)和等离子组(7例)。... 目的:探讨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靖江市中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5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钬激光组(8例)和等离子组(7例)。对钬激光组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等离子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和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钬激光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后导尿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等离子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等离子组患者,P<0.05;治疗后,钬激光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精神评分均高于等离子组患者,P<0.05。结论: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 生活质量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前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1期1386-138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在表浅层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在表浅层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观察组实施HOLRBT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各指标(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导尿管留置时间),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1周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冲洗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P<0.05);术后1周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OLRBT可缩短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及膀胱冲洗时间,且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表浅层膀胱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照宇 《医疗装备》 2017年第4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表浅层膀胱癌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给予试验组经尿道钬激光膀... 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表浅层膀胱癌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给予试验组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且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对照组为26.2%,对患者随访一年发现试验组疾病复发率为8.1%,而对照组复发率为1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LRBT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较低,有利于患者恢复,缩短了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表浅层膀胱 效果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严彬元 刘皓 +1 位作者 温志强 吴涛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7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与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9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将其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96例采用经尿道电切(TURBT组),10...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与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9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将其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96例采用经尿道电切(TURBT组),100例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HOLRB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RBT组患者术中失血量[(26.3±4.2)ml]显著少于TURBT组[(32.2±5.2)ml](P<0.05),膀胱冲洗时间[(25.2±7.4)min)]及尿管留置时间[(21.5±5.8)h)]明显短于TURBT组[(32.2±6.4)min、(34.3±8.2)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明显低于TURBT组(18.8%)(P<0.05)。HOLRBT组患者的复发率(12.0%)明显低TURBT组(22.9%)(P<0.05)。结论 HOL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显著,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下载PDF
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寒 曹敏 +2 位作者 席翔 呼声 万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2期1460-1463,共4页
目的 比较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膀胱肿瘤电切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1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光组71... 目的 比较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膀胱肿瘤电切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1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光组71例(行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与电切组7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1d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术前及术后3 d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水平。比较1年内癌症累计复发率。结果 激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累积复发率均低于电切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SOD、MDA、VEGF、CRP、IL-6及TNF-α、MMP-9、PSA及COX-2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 d,激光组SOD水平高于电切组,MDA及VEGF水平低于电切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 d,激光组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电切组,两组患者MMP-9、PSA及COX-2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膀胱肿瘤电切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可更好地抑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阻断肿瘤血管,并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膀胱肿瘤电切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环氧化酶-2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层膀胱癌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郑会忠 杨文博 +1 位作者 王守林 郭国营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4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究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层膀胱癌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进... 目的探究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层膀胱癌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血清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冲洗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Fib)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2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2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效果优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能够有效改善手术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和血清指标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浅表层膀胱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血清HGF、TSGF及FIB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辉 万福庆 武玉东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BT)对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BT)对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观察组44例实施HOLBT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及血清HGF、TSGF、FIB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HGF、TSGF水平低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低于对照组20.9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可改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血清HGF、TSGF、FIB水平,且术中出血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浅层膀胱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下载PDF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44
15
作者 陈思阳 丰琅 +1 位作者 杜源 杜林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9-443,共5页
目的评价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法... 目的评价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组(针状电极组63例)和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组(激光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期复发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输血病例,无膀胱穿孔病例。所有病例病理均可满足病理分期要求,其中Ta期31例,T1期82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77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36例。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间3~2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4±5.8)个月。针状电极组肿瘤复发6例(9.5%,6/63),激光组复发7例(14%,7/50),两组均无病理分期进展者。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期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可以有效避免由于闭孔神经反射引起的膀胱穿孔等严重合并症,切除标本满足病理分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状电极 激光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 整块切除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勇 王柱红 +2 位作者 邱春明 张国飞 类成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16期2431-2434,共4页
目的 观察评价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SB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122例,并随机对照试验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给予T... 目的 观察评价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SB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122例,并随机对照试验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给予TURBT治疗,观察组61例给予HOLRBT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总复发率为8.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9%(P<0.05);两组治疗前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HOLRBT治疗SBC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大大缩短了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膀胱肿瘤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TVBt术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龚同欣 王宜林 +4 位作者 田凯 赵平宇 柳其中 陈晓峰 高坤尧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11期70-71,共2页
目的 探讨HOLBt与TVBt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及术式选择。结果 TVBt组 :6 0例中 ,发生闭孔神经反射 6例 ,膀胱穿孔 2例 ,术后留置尿管 1~ 9d ,平均 4 .5d ,术后原位复发 2例 ,35例需膀胱冲洗。HOLBt组 :无闭孔神经反应... 目的 探讨HOLBt与TVBt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及术式选择。结果 TVBt组 :6 0例中 ,发生闭孔神经反射 6例 ,膀胱穿孔 2例 ,术后留置尿管 1~ 9d ,平均 4 .5d ,术后原位复发 2例 ,35例需膀胱冲洗。HOLBt组 :无闭孔神经反应及膀胱穿孔发生 ,术后一般不做膀胱冲洗。术后留置尿管时间 0~ 3d ,平均 1.6d ,无原位复发。结论 对表浅膀胱肿瘤可选用TVBt及HOLBt治疗。应用钬激光治疗具有出血极少、术后带管时间短、复发率低、恢复快、痛苦小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膀胱肿瘤切除 TVB1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电切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3
18
作者 雷超 廖凯 董文瑞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2期296-299,共4页
目的分析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共1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1例,研究组给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 目的分析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共1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1例,研究组给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9. 35±11. 82) min]显著低于对照组[(29. 26±15. 25) min],术中出现闭孔神经反射和膀胱穿孔的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的留置尿管时间[(3. 5±1. 26) d]、术后住院时间[(4. 1±0. 98) d]及总住院费用[(1. 26±0. 25)万元]均显著少于对照组[(7. 6±2. 23d)、(8. 6±1. 35) d、(1. 43±0. 32)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出血例数及术后复发例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MMP-9 [(427. 33±71. 23)μg/L]与VEGF水平[(839. 81±193. 62) 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86. 16±69. 82)μg/L和(986. 56±177. 23)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P-9与VEG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相对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不仅操作便捷,手术创伤小,还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治疗成本,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膀胱 非肌层浸润性 电切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和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9
作者 苏学勇 潘翔 刘永昌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和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和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用时、术中实际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长、住院天数、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用时、留置尿管时长、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实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IL-6、IL-8、TNF-α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和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均有一定效果,但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疗效更佳,有效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且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较小,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膀胱肿瘤电切 表浅层膀胱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被引量:8
20
作者 易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8期1406-140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P53、ki-67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商城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传统...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P53、ki-67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商城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传统经尿道电切术,观察组行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P53与ki-67蛋白阳性表达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53与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降低P53、ki-67蛋白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电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