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钯(Ⅱ)三元配合物稳定性及其与DNA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高恩君 丁丽娜 +1 位作者 刘祁涛 孙亚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91-1095,共5页
合成了[Pd(bipy)(DL-gly)]Cl·2H2O(1)和[Pd(bipy)(L-lys)]C·lH2O(2)两个钯三元配合物.配合物1和2的稳定常数对数值lgβ分别为13.81和13.71,表征常数驻lgK、lgX高于统计值,表明在配合物分子内存在d-pπ电子协同效应.紫外光谱... 合成了[Pd(bipy)(DL-gly)]Cl·2H2O(1)和[Pd(bipy)(L-lys)]C·lH2O(2)两个钯三元配合物.配合物1和2的稳定常数对数值lgβ分别为13.81和13.71,表征常数驻lgK、lgX高于统计值,表明在配合物分子内存在d-pπ电子协同效应.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与鱼精DNA主要以插入方式键合,键合常数分别为2.37×106(1)和4.57×106(2).CD光谱图也显示,配合物与DNA分子之间发生了作用.质粒pBR322DNA的凝胶电泳图表明,配合物浓度在3.00×10-3~7.50×10-4mol·L-1范围内对DNA分子有切割作用,配合物浓度低于3.75×10-4mol·L-1时则主要以插入方式与DNA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配合物 稳定性 联吡啶 氨基酸 dna 插入作用
下载PDF
苯并恶唑型Pd(Ⅱ)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模式研究
2
作者 张腾飞 李立军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24期3-4,共2页
本文以5-氯水杨醛与邻氨基苯酚反应得到苯并恶唑配体,并将得到的苯并恶唑配体与氯化钯反应得到相应的单核钯配合物。运用红外光谱对钯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表明羟基氧、恶唑环上的氮原子与金属离子钯(Ⅱ)发生了配位。利用紫外可见... 本文以5-氯水杨醛与邻氨基苯酚反应得到苯并恶唑配体,并将得到的苯并恶唑配体与氯化钯反应得到相应的单核钯配合物。运用红外光谱对钯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表明羟基氧、恶唑环上的氮原子与金属离子钯(Ⅱ)发生了配位。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圆二色光谱等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为插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配合物 苯并恶唑配体 ()与dna作用模式
下载PDF
Ru(Ⅲ)、Rh(Ⅲ)、Pd(Ⅱ)离子与ct-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宏娟 于俊生 +1 位作者 王树玲 陈洪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5-360,共6页
本文以中药小檗碱作为分子探针,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Ru?、Rh?、Pd?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键合相互作用。实验发现Ru?离子对小檗碱-DNA二元体系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而Rh?、Pd... 本文以中药小檗碱作为分子探针,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Ru?、Rh?、Pd?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键合相互作用。实验发现Ru?离子对小檗碱-DNA二元体系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而Rh?、Pd?两种离子则对该二元体系产生显著的荧光敏化作用。考察了EDTA对贵金属离子、小檗碱及DNA三元混合体系的荧光光谱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贵金属离子与DNA可能的键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相互作用 抗癌药物 作用机理 Ru(Ⅲ) Rh(Ⅲ) Pd() dna 钌(Ⅲ) 铑(Ⅲ) ()
下载PDF
铜(Ⅱ)-天冬氨酸-咪唑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作用的光谱研究与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芳 张前前 +2 位作者 陆小兰 江涛 王修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2-305,共4页
合成了两种新的铜(Ⅱ)-天冬氨酸-咪唑类混配配合物([Cu(HAsp)ImH2O]SO4.4H2O与[Cu(Asp)Im(OH)].4H2O,HAsp代表天冬氨酸分子,Asp代表天冬氨酸离子,Im代表咪唑)。以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热重-差热分析对其进行表征;以电子吸收光谱法及荧... 合成了两种新的铜(Ⅱ)-天冬氨酸-咪唑类混配配合物([Cu(HAsp)ImH2O]SO4.4H2O与[Cu(Asp)Im(OH)].4H2O,HAsp代表天冬氨酸分子,Asp代表天冬氨酸离子,Im代表咪唑)。以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热重-差热分析对其进行表征;以电子吸收光谱法及荧光分析法研究了这两种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铜(Ⅱ)-天冬氨酸-咪唑类混配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明显不同[Cu(HAsp)ImH2O]SO4.4H2O为伴随着静电作用的插入结合;而[Cu(Asp)Im(OH)].4H2O主要与DNA的碱基N发生配位作用,造成了DNA双螺旋的破坏。分析了两种配合物因结构不同而导致的与DNA作用方式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天冬氨酸-咪唑类混配配合物 鱼精dna 作用模式 结构影响
下载PDF
配合物[Pd(L)(trp)]Cl·5H_2O(L=phen,5-NO_2phen)的合成、抗癌活性及其与DNA作用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高恩君 刘祁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74-680,共7页
合成了两个混合配体配合物 [Pd(phen) (trp) ]Cl·5H2 O (1)和 [Pd(5 NO2 phen) (trp) ]Cl·5H2 O (2 ) (其中phen =1,10 phenanthroline ,5 NO2 phen =5 nitro 1,10 phenanthroline ,trp =L tryptophan) .配合物对肺腺癌... 合成了两个混合配体配合物 [Pd(phen) (trp) ]Cl·5H2 O (1)和 [Pd(5 NO2 phen) (trp) ]Cl·5H2 O (2 ) (其中phen =1,10 phenanthroline ,5 NO2 phen =5 nitro 1,10 phenanthroline ,trp =L tryptophan) .配合物对肺腺癌细胞AGZY 83a均具有一定的杀伤活性 ,IC50 值分别为 15 8 5 μg/mL和大于 2 93 0 μg/mL .荧光法测定配合物与鱼精DNA的结合常数 (K)分别为 6 36× 10 6和 3 6 4× 10 6.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粘度法证实配合物主要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混合配体配合物 抗癌活性 dna 相互作用 抗癌药物
下载PDF
新型铁系金属(M=Ni,Co)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段冉冉 王璐 +2 位作者 霍炜强 陈实 周晓华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8-173,178,共7页
以1,10-邻菲罗啉(Phen)和2,4-二氨基-6-(2-吡嗪)-均三嗪(DAPT)为配体,与铁系金属(M=Ni,Co)盐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型的金属配合物———[Ni(Phen)(DAPT)Cl2]·3H2O(3a)和[Co(Phen)(DAPT)Cl2]·3H2O(3b),其结构和性能经IR,LC-MS,元... 以1,10-邻菲罗啉(Phen)和2,4-二氨基-6-(2-吡嗪)-均三嗪(DAPT)为配体,与铁系金属(M=Ni,Co)盐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型的金属配合物———[Ni(Phen)(DAPT)Cl2]·3H2O(3a)和[Co(Phen)(DAPT)Cl2]·3H2O(3b),其结构和性能经IR,LC-MS,元素分析,TG-DTA和摩尔电导率表征。用UV-Vis、溴化乙锭荧光竞争光谱、相对粘度、电化学、DNA热变性及盐效应等方法研究了3a和3b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3a和3b与ct-DNA的结合模式均为插入模式;3a与ct-DNA的结合强度略大于3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配合物 邻菲罗啉 均三嗪 合成 dna 作用模式
下载PDF
三元配合物钯(II)-联喹啉-丙二酸根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高恩君 赵淑敏 +1 位作者 刘祁涛 徐瑞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3-597,共5页
合成了三元配合物 [Pd(biqu) (mal) ]·H2 O (biqu为 2 ,2′ 联喹啉 ,mal2 -为丙二酸根 ) .测定了配合物对肺腺癌细胞AGZY 83a的抑制活性 ,IC50 值为 2 1 9μg/mL .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圆二色谱测定了配合物与鱼精DNA的作用规律 ... 合成了三元配合物 [Pd(biqu) (mal) ]·H2 O (biqu为 2 ,2′ 联喹啉 ,mal2 -为丙二酸根 ) .测定了配合物对肺腺癌细胞AGZY 83a的抑制活性 ,IC50 值为 2 1 9μg/mL .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和圆二色谱测定了配合物与鱼精DNA的作用规律 .求出配合物与DNA的键合常数KM 为 2 0 3× 10 8.测定了配合物与pBR3 2 2质粒DNA作用的凝胶电泳图谱 .多种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主要以插入方式与DNA发生键合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配合物 ()配合物 合成 抗癌活性 鱼精dna 相互作用 插入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