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Mg掺杂钴尖晶石催化分解N_(2)O的实验
1
作者 胡南 赵旭腾 +2 位作者 张毅然 陈婷 林赫 《柴油机》 2024年第4期10-20,共11页
为了解决氨燃料发动机的氧化亚氮(N_(2)O)排放问题,研究一种Ni、Mg掺杂的钴尖晶石催化剂用于N_(2)O高效分解。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一系列过渡金属M(Cu、Ni、Mg)掺杂钴尖晶石(Co3O_(4))形成M_(x)Co_(3-x)O_(4)复合金属氧化物,并探究其在不... 为了解决氨燃料发动机的氧化亚氮(N_(2)O)排放问题,研究一种Ni、Mg掺杂的钴尖晶石催化剂用于N_(2)O高效分解。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一系列过渡金属M(Cu、Ni、Mg)掺杂钴尖晶石(Co3O_(4))形成M_(x)Co_(3-x)O_(4)复合金属氧化物,并探究其在不同气氛下的催化活性。Ni_(0.4)Mg_(0.2)Co_(2.4)O_(4)催化剂可在350℃时达到90%的N_(2)O分解效率,在通有10%水蒸气反应的情况下480℃完全转化。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发现:Ni、Mg同时掺杂进入晶格结构较好,形成较为完整的整体尖晶石结构;Ni、Mg协同Co作为活性位点,使钴尖晶石分散度更好,并未像Cu等掺杂时形成对应金属氧化物的杂相而减少活性中心是其改性效果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原因;同时因Ni、Mg同时掺杂进入晶格,使掺杂后钴尖晶石晶格膨胀,晶格尺寸变大,比表面积有明显提升,高于Ni、Mg单独掺杂,增加了接触活性位点,使其拥有更低的反应温度;通过XPS发现Ni_(0.4)Mg_(0.2)Co_(2.4)O_(4)中Co^(2+)、Ni^(2+)的结合能均最高,电子云密度相对最低,有助于N、O中的电子向其转移,且作为主要分解活性中心的Co^(2+)占比最高,从能量和价态角度解释了其同温度下分解效率最高的现象;此外,在H_(2)-TPR下,随着Ni、Mg掺杂量的增加,H_(2)的还原温度更高,说明其在高低温下的还原性更强,有助于对N_(2)O中的高价N进行吸附还原,而Ni_(0.4)Mg_(0.2)Co_(2.4)O_(4)在60 h时的60000 h-1空速气流下也显示出较好的稳定性(350℃下转化率维持在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燃料 氧化亚氮 钴尖晶石 Ni掺杂催化剂 催化分解 复合金属氧化物
下载PDF
通过表面镧改性和体相锰掺杂协助钴尖晶石酸性下析氧
2
作者 韩璟怡 管景奇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4,共4页
电解水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制氢技术,有望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目前,商业电解池根据电解质的不同可分为碱性液态电解池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池(PEMWE).与前者相比,PEMWE不仅设备结构紧凑节省空间,而且在电流密度、电阻损... 电解水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制氢技术,有望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目前,商业电解池根据电解质的不同可分为碱性液态电解池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池(PEMWE).与前者相比,PEMWE不仅设备结构紧凑节省空间,而且在电流密度、电阻损失和产氢纯度等方面具有优势.然而,阳极析氧反应(OER)复杂而缓慢的动力学过程严重制约了PEMWE的大规模商业应用.由于PEMWE在酸性和高氧化环境中工作,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比在碱性介质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目前,商业OER催化剂仅限于包括IrO_(2)和RuO_(2)的资源稀缺的铂族金属基(PGM)材料.尽管廉价的非PGM基氧化物已被开发应用于碱性电解质的OER,但其在酸性环境中的催化性能远低于预期.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策略来优化非PGM基氧化物的酸性OER活性和稳定性以推动PEMWE技术的发展.本文对Liu等的工作(Science,2023,380,609-616)进行了深度评述.文章报道了一种La和Mn共掺杂的Co尖晶石纤维(LMCF)材料,其中La掺杂在表面,Mn掺杂于体相,为PEMWE阳极催化剂设计引入新思路.首先,采用传统的湿化学方法将La和Mn掺杂到Co-ZIF前驱体中,然后将其混入聚丙烯腈(PAN)聚合物浆料中,再通过静电纺丝工艺拉丝,将纺制的纤维在360°C的流动空气中活化以去除有机成分,最终得到LMCF材料.在PEMWE电解槽中对LMCF进行了催化性能评价,发现LMCF在强酸性环境下显示出较好的OER活性和稳定性,甚至不逊于PGM基OER催化剂.文中催化剂设计亮点包括:(1)选用Co-ZIF作为前驱体,不仅能在低温氧化制备过程中转化为相互连接、部分保留高孔隙率和菱形十二面体结构的空心Co_(3)O_(4)纳米颗粒,有利于电荷转移和传质传输,还使LMCF具有自支撑性而无需负载于碳基衬底之上,可以避免由于碳基衬底在高工作电位下氧化而导致的催化活性锐减.(2)表面掺杂La^(3+)元素,因其足够稳定进而有助于提高LMCF整体的耐酸性,且较大的离子半径可以诱导表面氧空位的生成从而降低OER能垒.(3)体相掺杂Mn^(2+)元素,在氧化过程中,Mn^(2+)会转化为与CO_(2)+大小相近的Mn^(3+),可均匀掺杂到Co_(3)O_(4)晶格中,进而显著提高了整体电导率,并优化活性中间物种的吸附能.综上,该文章通过精心设计多种优化策略从根本上提高适用于强酸性环境的Co尖晶石的稳定性和活性,对后续研究具有参考意义,为PEMWE非PGM基阳极催化剂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氧反应 钴尖晶石 酸性电解液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池 氧缺陷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铜钴尖晶石氧化物催化碳烟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飞 竺新波 +3 位作者 刘进 杜佳丽 吴瀚鹏 陈耿 《分子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9-560,I0003,共1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固相反应法和尿素水热法制备了铜钴摩尔比为1∶2的尖晶石氧化物催化剂,用于碳烟催化燃烧.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铜钴尖晶石氧化物催化碳烟燃烧性能有较大影响.所制得的催化剂活性顺序为尿素水热法>固相反应法>溶胶... 采用溶胶凝胶法、固相反应法和尿素水热法制备了铜钴摩尔比为1∶2的尖晶石氧化物催化剂,用于碳烟催化燃烧.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铜钴尖晶石氧化物催化碳烟燃烧性能有较大影响.所制得的催化剂活性顺序为尿素水热法>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催化剂采用XRD、BET、SEM、H_(2)-TPR、XPS和O_(2)-TPD等方法进行表征,发现尿素水热法制备的铜钴尖晶石氧化物呈现出带有孔隙的微小片状结构,可改善催化剂与碳烟颗粒的接触.此外,采用尿素水热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性能、较高的Co^(3+)/(Co^(2+)+Co^(3+))比例和较多的活性吸附氧物种(O_(ads)).尿素水热法制得的催化剂的这些特性使其具有最佳的催化碳烟燃烧活性(T_(50)=414℃,S_(CO2)=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方法 钴尖晶石 碳烟 催化 活性氧物种
下载PDF
天然钴尖晶石的谱学特征及颜色成因 被引量:2
4
作者 陶隆凤 史淼 +2 位作者 徐丽娟 韩秀丽 刘倬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30-2134,共5页
尖晶石[(Mg,Fe,Zn,Mn)(Al,Cr,Fe)_(2)O_(4)]是一种典型的镁铝氧化物,常用于宝石、陶瓷及微晶玻璃材料中。近年来,一种颜色为矢车菊蓝色的天然尖晶石晶体出现在市场中,备受收藏者和设计师们的喜爱,其价格也不断攀高。天然钴尖晶石常呈矢... 尖晶石[(Mg,Fe,Zn,Mn)(Al,Cr,Fe)_(2)O_(4)]是一种典型的镁铝氧化物,常用于宝石、陶瓷及微晶玻璃材料中。近年来,一种颜色为矢车菊蓝色的天然尖晶石晶体出现在市场中,备受收藏者和设计师们的喜爱,其价格也不断攀高。天然钴尖晶石常呈矢车菊蓝色,透明,长波紫外光下显示弱-中等的绿色荧光,短波呈惰性,变色钴尖晶石在日光下常呈矢车菊蓝色而在白炽灯下呈紫红色。采用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微聚焦激光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阴极发光等测试技术获得了天然钴尖晶石和变色钴尖晶石的谱学特征,并探讨了其颜色成因和变色机理。结果表明:天然钴尖晶和变色钴尖晶石属于镁尖晶石,其主要化学成分为MgO和Al_(2)O_(3),平均含量分别为25.77%和71.37%;此外,过渡族元素Zn,Fe,Co和V含量较高,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337.85,831.53,99.52和58.26μg·g^(-1)。天然钴尖晶石与变色钴尖晶石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与普通尖晶石的特征峰基本一致,其中红外光谱在517,589和704 cm^(-1)处的主位均发生红移,其红移范围在5~33 cm^(-1)之内;拉曼特征峰集中在300~800 cm^(-1)范围之内。结合化学成分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阴极发光测试结果,认为天然钴尖晶石的颜色是因晶格中所含Co^(2+),Fe^(3+)和V^(3+)中的电子跃迁共同作用所致。由于Co^(2+)发生自旋禁阻跃迁^(4)T_(1g)(^(4)F)→^(4)T_(1g)(^(4)P)使得可见光橙黄区(550~630 nm)内产生吸收带,而V^(3+)的外层电子跃迁(^(3)T_(1g)→^(3)T_(1g)(^(3)P))和Cr^(3+)的外层电子跃迁(^(4)A_(2)→E_(2))使得可见光蓝紫区(400~490 nm)内产生吸收线,可见光中红光和蓝光均匀透过,从而使其产生变色效应。该研究基本确定了天然钴尖晶石的谱学特征和成色机理,以及变色钴尖晶石的变色效应,为其科学鉴别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有助于天然钴蓝色尖晶石与普通蓝色尖晶石、合成钴蓝色尖晶石的区分,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商贸学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尖晶石 谱学特征 变色效应 Co^(2+) Cr^(3+)
下载PDF
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锰钴尖晶石涂层及其电导率 被引量:3
5
作者 邹建波 江舟 +4 位作者 文魁 宋琛 刘太楷 邓春明 刘敏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1年第1期16-26,共11页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工艺制备了Mn-Co尖晶石涂层,同时研究了不同载气和喷距对涂层形貌及电导率的影响.采用直流四电极法测量涂层的电导率,利用SEM,XRD和XPS等表征手段对涂层微观形貌、组成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涂层致密、...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工艺制备了Mn-Co尖晶石涂层,同时研究了不同载气和喷距对涂层形貌及电导率的影响.采用直流四电极法测量涂层的电导率,利用SEM,XRD和XPS等表征手段对涂层微观形貌、组成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涂层致密、孔洞较少、与基体结合良好,表面呈现液态沉积与微熔颗粒堆积相混合的状态.800℃时,载气量为2 SLPM下涂层的电导率是18 S/cm,而其余载气量下涂层电导率仅有8 S/cm,低载气量制备的Mn-Co涂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800℃下只有喷距为130 mm的涂层电导率超过了10 S/cm,增加喷距对电导率影响较小,各涂层电导率分布较为接近.测试态涂层表面形成了各种取向的金字塔状尖晶石晶体结构,其尖晶石相衍射峰强度显著提高;高电导率涂层中2价和3价元素比例更接近1∶2,为典型的尖晶石结构,其表现出较高的电导率.因此,适当的载气流量和喷涂距离可使涂层中含有更多的高电导率尖晶石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等离子喷涂 钴尖晶石涂层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连接体 电导率
下载PDF
天然钴尖晶石的宝石学和光谱学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舒妍 沈锡田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8年第S1期24-26,共3页
目前,尖晶石以其独特的魅力走进人们的视野,其中蓝色系尖晶石中天然钴尖晶石美丽而稀少。前人对钴尖晶石光致发光光谱的研究少之甚少,本文对一批来自越南的特小粒的天然蓝色钴尖晶石宝石学和光谱学特征研究。通过LA-ICP-MS、XRF等测试... 目前,尖晶石以其独特的魅力走进人们的视野,其中蓝色系尖晶石中天然钴尖晶石美丽而稀少。前人对钴尖晶石光致发光光谱的研究少之甚少,本文对一批来自越南的特小粒的天然蓝色钴尖晶石宝石学和光谱学特征研究。通过LA-ICP-MS、XRF等测试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天然蓝色钴尖晶石样品以(MgAl_2O_4)为主要端元组分,其余少量成分主要为Fe,包括Fe^(2+)和Fe^(3+),该元素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天然蓝色钴尖晶石的致色有一定作用;主要的微量元素以×10^(-6)来计量,有Zn、Co、V、Cr、Cu、Ni等,其Zn的含量大概在1 000×10^(-6)~3 900×10^(-6)范围内,钴元素含量相对较高,达到150~300×10^(-6),故其在天然尖晶石中是非常重要的致色团,致色效率高,据前人研究,钴元素对蓝色尖晶石颜色的影响程度高于铁元素。通过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分析了天然钴尖晶石的颜色成因。发现天然钴尖晶石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强而明显的峰集中位于500~650nm之间,且在544、550、580、595nm和625nm位置呈现固定的吸收带,其中595nm是由TFe^(2+)的自旋禁阻跃迁~5E→~3T_1造成,544、550、580、625nm则是由Co^(2+)代替了四面体位置中的Mg^(2+),Co^(2+)自旋允许跃迁~4A_2→~4T_1而导致的吸收峰。对天然钴尖晶石样品进行PL光谱测试。结果显示,该批钴尖晶石样品的荧光峰峰型大致相似,峰位位于634、639、647nm和684nm,其中639nm处荧光峰明显而尖锐,而634和647nm处的峰相对宽且强度较低,这些荧光峰是由Co元素造成的,具有典型的鉴定特征;在684nm处的荧光峰小但却尖锐,其是由在理想配位体环境中的八面体位置的Cr^(3+)的~2E→~4A转移而产生的荧光峰,被称为R-Line,R-Line其实是由两个相邻的荧光峰684.2nm和684.4nm组成,两者之间的间隔大约为0.3~0.4nm;在686nm处呈现更弱的荧光峰,其是由在非理想配位体环境中的八面体位置的Cr电荷转移而产生的荧光峰,被称为N-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钴尖晶石 化学成分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光致发光光谱
下载PDF
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SOFC连接体铜掺杂锰钴尖晶石涂层 被引量:2
7
作者 邹建波 文魁 +3 位作者 宋琛 刘太楷 邓春明 刘敏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1年第2期125-133,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锰钴尖晶石连接体防护涂层的高温电导率,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铜质量分数占比为5.38%的锰钴尖晶石涂层.通过SEM/EDS,XRD和XPS等方法表征了涂层在不同氧化时间下的微观形貌、物相及元素价态,采用恒定电流为0.2 A... 为了进一步提高锰钴尖晶石连接体防护涂层的高温电导率,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铜质量分数占比为5.38%的锰钴尖晶石涂层.通过SEM/EDS,XRD和XPS等方法表征了涂层在不同氧化时间下的微观形貌、物相及元素价态,采用恒定电流为0.2 A的直流四电极法测量涂层的高温电导率.结果表明:氧化四周后的涂层依然保持完整,无开裂及剥落,高温氧化性能良好,在高温条件下保温使涂层与基体中的元素发生了互扩散;750℃下的电导率是20 S/cm,800℃时电导率值稳定在27 S/cm;涂层未检出含Cu尖晶石相,可能是成功掺入尖晶石的Cu元素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等离子喷涂 铜掺杂锰钴尖晶石 SOFC 连接体涂层 高温电导率
下载PDF
钴铁尖晶石在CO_(2)加氢中的结构演变与催化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明瑞 张蒙蒙 +4 位作者 丁凡舒 袁菲 张光辉 聂小娃 郭新闻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9,共9页
利用原位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结构明确的钴铁尖晶石(CoFe_(2)O_(4))在催化CO_(2)加氢转化中的结构演变与催化特性。原位XRD分析结果表明,CoFe_(2)O_(4)在预还原过程中形成Co_(3)Fe... 利用原位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结构明确的钴铁尖晶石(CoFe_(2)O_(4))在催化CO_(2)加氢转化中的结构演变与催化特性。原位XRD分析结果表明,CoFe_(2)O_(4)在预还原过程中形成Co_(3)Fe_(7)合金,Co_(3)Fe_(7)合金在反应中保持稳定,且其催化加氢能力较强,转化产物主要为甲烷与C_(2)-C_(4)烷烃(C_(2)^(0)~C_(4)^(0))。K-CoFe_(2)O_(4)(将CoFe_(2)O_(4)用K_(2)CO_(3)助剂改性)的预还原过程中出现富钴合金(K-Co1Fe1)向富铁合金(K-Co_(3)Fe_(7))的转化,且需要更高的预还原温度才能使Co_(3)Fe_(7)合金完全形成。反应过程中,K-Co_(3)Fe_(7)逐渐被碳化并形成双金属碳化物K-(Co_(1-x)Fe_(x))5C2。K-(Co_(1-x)Fe_(x))5C2催化CC偶联能力较强,低碳烯烃(C2=~C4=)与液态烃类(C5+)的时空收率分别达到8.7 mmol/(g·h)与4.6 mmol/(g·h)。DFT计算结果表明,(Co_(1-x)Fe_(x))_(5)C_(2)具有适宜的加氢能垒与较低的C—C偶联能垒,利于碳链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尖晶石 结构演变 原位XRD 活性相 DFT计算
下载PDF
用草酸胍制备钴酸盐尖晶石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克立 袁继兵 +1 位作者 孙聚堂 张晴川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36-339,共4页
本文采用先驱物法合成钴酸盐尖晶石MCo2O4(M=Zn,Ni,Cu,Mg,Cd,Mn)。以草酸胍作为沉淀剂,在溶液中以共沉淀的方法合成草酸盐先驱物。采用热分析(TG和DTA)、化学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先驱物进行... 本文采用先驱物法合成钴酸盐尖晶石MCo2O4(M=Zn,Ni,Cu,Mg,Cd,Mn)。以草酸胍作为沉淀剂,在溶液中以共沉淀的方法合成草酸盐先驱物。采用热分析(TG和DTA)、化学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先驱物进行分析表征。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表征。产物的平均粒度范围在3.5~8.8μ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驱动 共沉淀 酸盐尖晶石 草酸胍
下载PDF
无定形B-Co合金包覆对尖晶石钴铁氧体电磁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徐平 韩喜江 王晓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3期997-999,共3页
利用化学还原法在化学沉淀法制备的CoFe2O4超细粉表面包覆了一层无定形B-co合金,得到B-Co/CoFe2O4复合材料,研究了2~18GHz频率范围内复磁导率和复介电常数的变化。反射损耗计算表明,通过无定形B-Co合金包覆,CoFe2O4超细粉的微波损... 利用化学还原法在化学沉淀法制备的CoFe2O4超细粉表面包覆了一层无定形B-co合金,得到B-Co/CoFe2O4复合材料,研究了2~18GHz频率范围内复磁导率和复介电常数的变化。反射损耗计算表明,通过无定形B-Co合金包覆,CoFe2O4超细粉的微波损耗特性得到了很大的增强。B-Co/CoFe2O4复合材料的最大损耗频率和最大损耗峰数可以由材料的厚度来达到可控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铁氧体 B-Co合金 电磁性能 复磁导率 复介电常数
下载PDF
钴铝水滑石煅烧尖晶石相氧化产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安琪 王滔 +3 位作者 杨俊 陈龙 吴秀玲 刘晓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1,16,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Co-Al-LDHs类水滑石前躯体,通过煅烧得到尖晶石氧化粉体,并研究了不同保温时间和煅烧温度对尖晶石氧化粉体结构的影响,借助XRD和TG对前躯体及其氧化粉体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SEM对氧化粉体形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共沉...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Co-Al-LDHs类水滑石前躯体,通过煅烧得到尖晶石氧化粉体,并研究了不同保温时间和煅烧温度对尖晶石氧化粉体结构的影响,借助XRD和TG对前躯体及其氧化粉体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SEM对氧化粉体形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前躯体具有典型的水滑石结构,前驱体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200℃和240℃。前驱体铝类水滑石在900℃煅烧和4h保温的条件下得到钴铝氧化粉体的尖晶石结晶性良好,粒径细小均匀。实验制备工艺条件简单且产物结晶性良好的尖晶石,为钴铝尖晶石的制备提供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 水滑石结构 共沉淀法 煅烧
下载PDF
Co基尖晶石纳米片整体式催化剂用于催化消除VOCs的研究
12
作者 肖婕妤 白文才 +4 位作者 杨幸川 于毅 徐丽 刘国际 曹春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4-82,共9页
用不同的过渡金属(Mn、Ni和Fe)取代Co_(3)O_(4)中A位Co合成MCo_(2)O_(4)纳米片整体式催化剂(MCo-NS),并以甲苯为单芳烃模型测试深度氧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性能。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学(XPS)分析及性能测... 用不同的过渡金属(Mn、Ni和Fe)取代Co_(3)O_(4)中A位Co合成MCo_(2)O_(4)纳米片整体式催化剂(MCo-NS),并以甲苯为单芳烃模型测试深度氧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性能。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学(XPS)分析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n和Ni取代Co_(3)O_(4)中的A位Co,不仅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而且有利于表面氧空位的生成和表面吸附氧的活化,从而表现出比参考催化剂Co-NS更高的催化甲苯氧化性能。其中,MnCo_(2)O_(4)纳米片催化剂因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能力及丰富的表面吸附氧物种而展示出最高的催化甲苯氧化活性,其T_(90)为254℃,优于NiCo-NS和FeCo-NS;同时,MnCo_(2)O_(4)纳米片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 纳米片 VOCS 催化消除
下载PDF
不同A位取代Co基尖晶石纳米线阵列的合成及其催化碳烟消除的研究
13
作者 杨华 杨幸川 +2 位作者 徐丽 曹春梅 刘国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105,111,共9页
采用水热法在泡沫镍基底上成功合成了3种A位取代的钴基尖晶石纳米线阵列催化剂(MCo-NW,M为Mn、Fe和Ni)用于催化消除碳烟。泡沫镍的三维大孔和纳米线之间的交叉大孔不仅降低了气体传质阻力,而且提高了催化剂和碳烟之间的接触效率。此外,M... 采用水热法在泡沫镍基底上成功合成了3种A位取代的钴基尖晶石纳米线阵列催化剂(MCo-NW,M为Mn、Fe和Ni)用于催化消除碳烟。泡沫镍的三维大孔和纳米线之间的交叉大孔不仅降低了气体传质阻力,而且提高了催化剂和碳烟之间的接触效率。此外,Mn、Fe和Ni对Co_(3)O_(4)中A位的取代不仅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而且加快了表面氧空位的生成和表面吸附氧的活化。因此,MCo-NW比Co-NW的催化碳烟性能更高,其中MnCo-NW因具有最多的高活性吸附氧物种和最高的氧化还原能力,从而表现出最高的碳烟催化活性。在NO/O_(2)/N_(2)气氛中,MnCo-NW的T_(10)为290℃,T_(50)为379℃,选择性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 纳米线 碳烟 催化消除
下载PDF
强钴—氧键合作用提升缺陷型Co_(2)MnO_(4)酸性析氧反应稳定性
14
作者 谢静宜 吕千喜 +6 位作者 乔韦珍 卜辰宇 张昱声 翟雪君 吕仁庆 柴永明 董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49,共2页
通过实验和理论已经验证钴基氧化物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析氧反应(OER)催化剂。然而,普通的钴基催化剂在酸性环境中非常不稳定,在酸性电解质中容易被腐蚀。因此,在目前的研究中,设计出能在强酸性条件下同时保持活性和稳定性的析氧催化剂是... 通过实验和理论已经验证钴基氧化物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析氧反应(OER)催化剂。然而,普通的钴基催化剂在酸性环境中非常不稳定,在酸性电解质中容易被腐蚀。因此,在目前的研究中,设计出能在强酸性条件下同时保持活性和稳定性的析氧催化剂是实现大规模工业制氢应用的一项重要挑战。因此,我们报道了通过在四氧化三钴的尖晶石晶格中引入锰(Mn)从而产生富含缺陷的催化剂(CoMn_(1)O),它在酸性电解质中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我们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能量色散光谱(EDS)元素图研究了晶相结构和化学价态。在引入锰后,由于局部晶体结构的改变,产生了大量的缺陷。此外,随着锰含量的增加,可以观察到Co 2p光谱的红移,这表明Co的总价逐渐增加,形成了更稳定的Co-O键。此外,当Mn与Co的比例达到1(CoMn_(1)O)时,目标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OER活性,在10和50mA·cm^(-2)时,过电位分别为415和552 mV。详细的物理表征和电化学测试表明,CoMn_(1)O比不含锰的Co_(3)O_(4)(CoMn_(0)O)能稳定4倍以上的时间。这可以归因于锰的引入调节了Co的电子密度偏向O,从而形成更稳定的Co-O键。Mn可以通过延缓Co活性位点的氧化速率来促进酸性氧的进化,并进一步提升稳定性。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进一步分析了CoMn_(1)O和CoMn_(0)O的电子结构。与CoMn_(0)O相比,CoMn_(1)O中Co 3d的d带中心(εd)向费米能级(EF)移动。这表明CoMn_(1)O通过加强与OER中间物的键合作用从而降低了反应能垒。本研究为设计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实现高效稳定的酸性析氧提供有前景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结构 尖晶石氧化物 锰普鲁士蓝类似物 酸性析氧反应
下载PDF
整体式钴基复合金属催化剂微波催化燃烧甲苯特性
15
作者 赵思蕊 卜龙利 +4 位作者 代菁雯 黄思宁 罗梦垚 刘楠 王嘉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3-1264,共12页
以蜂窝状堇青石为载体,通过将钴与过渡金属铜锰铈复合,浸渍法制备系列整体式钴基复合金属催化剂,探究其在微波辐照下对典型VOCs—甲苯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甲苯进气浓度1000mg/m^(3),进气流速4L/min时,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活性为CoCuCeOx... 以蜂窝状堇青石为载体,通过将钴与过渡金属铜锰铈复合,浸渍法制备系列整体式钴基复合金属催化剂,探究其在微波辐照下对典型VOCs—甲苯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甲苯进气浓度1000mg/m^(3),进气流速4L/min时,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活性为CoCuCeOx>CoCuOx>CoCuMnCeOx>Co CuMnOx,CoCuCeOx对甲苯的T50=220℃、T90=295℃.表征可知,钴铜氧化物的复合使得催化剂表面颗粒态的CoOx、CuOx和Cu Co_(2)O_(4)尖晶石相互搭建形成有空隙的球状结构,而锰的加入不利于该球状结构生成.Cu^(2+)取代了一部分Co3O4尖晶石结构中的Co^(2+)形成Cu Co_(2)O_(4)尖晶石,CuCo_(2)O_(4)尖晶石中的Co-O和Cu-O键容易断裂,从而促进气态氧的吸附与活化,产生表面活性氧物种参与甲苯的氧化反应.Ce的加入会存在Ce^(3+)/Ce4+价态的转化,促使CoCuCeOx催化剂表面产生丰富的氧空位,进而作为活性中心促进甲苯的氧化降解.钴、铜、铈之间的复合改变了活性组分结构,提高了催化剂的吸波性能与催化活性,可应用于微波催化燃烧VOCs技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复合金属 尖晶石 整体式催化剂 微波催化燃烧 甲苯
下载PDF
尖晶石钴氧化物的晶面调控与析氧活性研究
16
作者 张丽桦 揣宏媛 +4 位作者 刘海 范群 况思宇 张生 马新宾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6-146,共11页
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水分解是一种有前途的生产清洁能源的技术,而发生在阳极的析氧反应是水分解反应的速率决定步骤。本文通过调整催化剂的晶面,暴露更多的有效活性位点调控尖晶石钴氧化物析氧反应活性。在三个合成晶面(100)、(111)和(1... 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水分解是一种有前途的生产清洁能源的技术,而发生在阳极的析氧反应是水分解反应的速率决定步骤。本文通过调整催化剂的晶面,暴露更多的有效活性位点调控尖晶石钴氧化物析氧反应活性。在三个合成晶面(100)、(111)和(110)中,(100)晶面本征活性最高。结合原位红外和DFT计算分析可知,OER反应在氧化钴晶体的(100)平面上反应能垒最低。XPS分析进一步表明,纳米立方体表面具有最高的Co^(3+)/Co^(2+)比值,该结果表明Co^(3+)是更活跃的析氧反应活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水 析氧反应 尖晶石氧化物 晶面依赖性 纳米立方体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负载尖晶石型铁钴硫化物活化过氧乙酸降解自然水体中罗丹明B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润宇 付永胜 +2 位作者 周高峰 汪诗翔 刘义青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7-82,共6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氮化碳负载尖晶石型铁钴硫化物(FeCo_(2)S_(4)-CN),并将其用于活化过氧乙酸(PAA)降解罗丹明B(RhB),考察了初始pH和常见水体组分对FeCo_(2)S_(4)-CN/PAA体系降解RhB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体系对两种自然水体...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氮化碳负载尖晶石型铁钴硫化物(FeCo_(2)S_(4)-CN),并将其用于活化过氧乙酸(PAA)降解罗丹明B(RhB),考察了初始pH和常见水体组分对FeCo_(2)S_(4)-CN/PAA体系降解RhB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体系对两种自然水体中RhB的降解效能和机理,论证该技术实际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近中性条件(pH=6.5)最有利于FeCo_(2)S_(4)-CN/PAA体系降解RhB。SO_(4)^(2-)、NO_(3)^(-)、Ca^(2+)、Mg^(2+)以及低浓度Cl-与富里酸(FA)几乎不影响RhB的降解;而HCO_(3)^(-)、高浓度的Cl-与FA能够竞争FeCo_(2)S_(4)-CN/PAA体系产生的活性自由基,从而抑制RhB的降解。自然水体组分中的HCO_(3)^(-)、FA以及其他还原性物质虽然能够通过淬灭自由基削弱FeCo_(2)S_(4)-CN/PAA体系的氧化性能,但是FeCo_(2)S_(4)-CN/PAA体系展现出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仍能够实现对目标污染物的有效降解。自然水体组分不会影响FeCo_(2)S_(4)-CN/PAA体系降解RhB的机理(即活性自由基对RhB发色基团的破坏),它们主要通过自由基清除影响体系的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乙酸 尖晶石型铁硫化物 氮化碳 高级氧化 罗丹明B
下载PDF
纳米钴基尖晶石活性氧化物的研究Ⅰ.Sol-gel法制备
18
作者 孙振友 唐电 +1 位作者 颜琦 林杰 《国外金属热处理》 2002年第3期10-12,共3页
本文探索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钴基尖晶石氧化物涂层钛阳极,对不同温度热处理的样品分析表明,涂层相成分很复杂,主要是由Co_3O_4,Co_2RuO_4,CoTiO_3等尖晶石相所构成,采用在450℃以下的温度处理,其晶粒均非常细小。450℃处理的涂层内部晶... 本文探索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钴基尖晶石氧化物涂层钛阳极,对不同温度热处理的样品分析表明,涂层相成分很复杂,主要是由Co_3O_4,Co_2RuO_4,CoTiO_3等尖晶石相所构成,采用在450℃以下的温度处理,其晶粒均非常细小。450℃处理的涂层内部晶粒平均尺度大约为20~3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氧化物 钛阳极 制备 溶胶凝胶 热处理
下载PDF
钴锰尖晶石催化臭氧化对苯二甲酸废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宁 《煤炭与化工》 CAS 2018年第12期142-144,共3页
采用钴锰尖晶石作为催化剂,以对苯二甲酸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协同催化氧化降解方法,对含对苯二甲酸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出催化反应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钴锰尖晶石投加量为20 mg,臭氧通入量为50.5 mg/min... 采用钴锰尖晶石作为催化剂,以对苯二甲酸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协同催化氧化降解方法,对含对苯二甲酸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出催化反应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钴锰尖晶石投加量为20 mg,臭氧通入量为50.5 mg/min,对苯二甲酸废水pH值为10时,处理效果最佳,并在此最佳条件下对钴锰尖晶石的催化活性及重复利用性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 催化臭氧化 对苯二甲酸废水
下载PDF
碱土金属掺杂对钴基尖晶石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分解N_2O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李思漩 夏蕾 +6 位作者 李靖宇 刘晓刚 孙巾茹 王虹 迟姚玲 李翠清 宋永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77-1385,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碱土金属掺杂的钴基尖晶石型复合金属氧化物M_xCo_(3-x)O_4(M=Mg、Ca、Sr、Ba;x=0、0.1、0.3、0.5、0.7、0.9)催化剂,使用XRD、SEM、氮吸附、H_2-TPR、O_2-TPD-M S和XPS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碱土金属掺杂的钴基尖晶石型复合金属氧化物M_xCo_(3-x)O_4(M=Mg、Ca、Sr、Ba;x=0、0.1、0.3、0.5、0.7、0.9)催化剂,使用XRD、SEM、氮吸附、H_2-TPR、O_2-TPD-M S和XPS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评价了M_xCo_(3-x)O_4催化剂催化分解N_2O的活性,研究了碱土金属掺杂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土金属掺杂后,M_(x )Co_(3-x)O_4催化剂颗粒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表面吸附氧和Co^(2+)数量增加,氧化还原性能增强;在反应气组成为0.68%N_2O,3%O_2,Ar为平衡气的条件下,碱土金属锶掺杂、掺杂量x为0.7时,Sr_(0.7)Co_(2.3)O_4的N_2O分解催化活性最高,N_2O转化率为10%和95%时所需的温度分别为312和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分解 氧化亚氮 尖晶石 碱土金属 掺杂 复合氧化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