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钴铜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合成及其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性能的研究
1
作者 宋晓文 张恩磊 +3 位作者 陈娇娇 徐睿 张本贵 王国胜 《铜业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22-29,共8页
开发高效催化材料降解硝基有机污染物,对于推动绿色化学和化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研究了水浴法合成的钴铜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uCo-LDHs)将对硝基苯酚(4-NP)催化还原为对氨基苯酚(4-AP)的反应过程;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 开发高效催化材料降解硝基有机污染物,对于推动绿色化学和化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研究了水浴法合成的钴铜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uCo-LDHs)将对硝基苯酚(4-NP)催化还原为对氨基苯酚(4-AP)的反应过程;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对材料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同时系统性研究了催化剂用量,4-NP的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及硼氢化钠(NaBH4)浓度对CuCo-LDHs催化还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uCo-LDHs在催化还原4-NP的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无污染。在室温及反应时间为3 min条件下,10 mg CuCo-LDHs可将100 mL 0.10 mmol/L的4-NP有效还原,转化率可达到95%。最后对CuCo-LDHs催化还原4-NP生成4-AP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铜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水浴合成 催化还原 对硝基苯酚 对氨基苯酚
下载PDF
镍铜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碳布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化氨氮性能
2
作者 游葭宁 崔建国 张峰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9-706,共8页
以碳布(CC)为基底,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镍铜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Cu-LDH)/CC电极,并将其用于电催化氧化处理模拟强碱性氨氮废水。电化学表征结果显示,与Ni(OH)2和Cu(OH)_(2)电极相比,Ni和Cu的协同效应使Ni_(0.8)Cu_(0.2)-LDH/CC电极对氨... 以碳布(CC)为基底,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镍铜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Cu-LDH)/CC电极,并将其用于电催化氧化处理模拟强碱性氨氮废水。电化学表征结果显示,与Ni(OH)2和Cu(OH)_(2)电极相比,Ni和Cu的协同效应使Ni_(0.8)Cu_(0.2)-LDH/CC电极对氨氮电催化氧化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应用电位为1.62 V、初始废水pH为12的适宜条件下,采用Ni_(0.8)Cu_(0.2)-LDH/CC电极处理氨氮质量浓度450~1300 mg/L的废水12 h,氨氮去除率稳定在75%~95%;产物中N2选择性最高可达53.47%,对应的NO_(2)^(-)-N选择性为44.91%,NO_(3)^(-)-N选择性为1.62%,处理后废水pH从9~13降至8~10,这些条件均有利于后续生物短程反硝化进一步脱氮;Ni_(0.8)Cu_(0.2)-LDH/CC电极表现出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和极低的镍铜离子浸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碱性氨氮废水 电催化氧化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电极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钴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宁 刘志伟 刘有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8-73,共6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钴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Mn-LDH)。在制备过程中,考察了钴锰摩尔比、碱浓度、晶化时间对材料形貌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钴锰摩尔比为2∶1、碱浓度为2 mol/L、晶化时间为21 h时,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CoMn-LD...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钴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Mn-LDH)。在制备过程中,考察了钴锰摩尔比、碱浓度、晶化时间对材料形貌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钴锰摩尔比为2∶1、碱浓度为2 mol/L、晶化时间为21 h时,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CoMn-LDH的比容量为952 F/g;经过1 000次充放电,比容量保持在92. 7%;电流密度从0. 5 A/g增加至10 A/g,比容量保持在79.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共沉淀法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钴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叶发萍 解玉龙 +1 位作者 郭倩妮 赵素琴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7-191,共5页
以硫酸钴(CoSO_(4)·7H_(2)O)为钴源、硫酸镍(NiSO_(4)·7H_(2)O)为镍源,通过水热法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嵌入到钴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Ni-LDHs)中合成CoNi-LDHs/MWCNTs复合材料。通过FT-IR、FE-SEM、XRD等分析方法对复合... 以硫酸钴(CoSO_(4)·7H_(2)O)为钴源、硫酸镍(NiSO_(4)·7H_(2)O)为镍源,通过水热法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嵌入到钴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Ni-LDHs)中合成CoNi-LDHs/MWCNTs复合材料。通过FT-IR、FE-SEM、XRD等分析方法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以及交流阻抗谱等测试方法对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中引入MWCNTs后,CoNi-LDHs颗粒均匀地嵌入碳纳米管网络中,与碳纳米管紧密结合交错在一起,增大了材料的表面积,为氧化还原反应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在电流密度为0.5 A/g下,复合材料比电容高达1965.55 F/g,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多壁碳纳米管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多级镍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微球的简易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5
作者 董世豪 李镇江 范晓彦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57-63,共7页
通过简易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三维多级结构的多晶镍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Co-LDHs)微球。研究了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对样品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水热温度为120℃时,可以得到由致密均匀的纳米线互相连接组装成的独特海胆状多级结构的N... 通过简易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三维多级结构的多晶镍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Co-LDHs)微球。研究了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对样品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水热温度为120℃时,可以得到由致密均匀的纳米线互相连接组装成的独特海胆状多级结构的NiCo-LDHs微球。在1 A·g^(-1)下,它的比电容高达1 381 F·g^(-1)。在10 A·g^(-1)下,可以保持59.2%的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多级结构微球 超级电容器 比表面积
下载PDF
花瓣状镍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微球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严涛 李在均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719-724,共6页
在乙醇-水(V(乙醇)∶V(水)=9∶1)的反应介质中,以SiO2@AlOOH为硬模板,加入镍钴盐前驱体和碱源,水热法制备了花瓣状镍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微球(NiCo-LDHM)。采用扫描电子显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此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 在乙醇-水(V(乙醇)∶V(水)=9∶1)的反应介质中,以SiO2@AlOOH为硬模板,加入镍钴盐前驱体和碱源,水热法制备了花瓣状镍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微球(NiCo-LDHM)。采用扫描电子显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此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该微球平均粒径约2.5μm,呈多孔结构,由厚度10 nm左右纳米片自组装形成。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该产物电极的比电容量达到1 108.8 F/g,明显优于普通镍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电极(710.5 F/g)的比电容量。当电流密度增加到7 A/g,比电容量为700.8 F/g,恒电流充-放电1 500次后比电容量仍高于94.5%,由此说明了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超级电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泡沫镍表面原位生长纳米花锌钴氢氧化物电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豪 王立艳 +3 位作者 李英奇 肖姗姗 毕菲 赵丽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65,共5页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由于其丰富的活性位点和双金属的协同效应等优点已得到广泛关注。然而,制备具有高倍率性能、低电阻的新颖LDH电极材料仍是一个挑战。通过共沉淀法,在泡沫镍(NF)集流体上原位生长三维纳米花层状锌钴氢氧化物(ZnCo...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由于其丰富的活性位点和双金属的协同效应等优点已得到广泛关注。然而,制备具有高倍率性能、低电阻的新颖LDH电极材料仍是一个挑战。通过共沉淀法,在泡沫镍(NF)集流体上原位生长三维纳米花层状锌钴氢氧化物(ZnCo LDHs)电极材料。ZnCo LDHs@NF有较大的可及表面积以及较低的固有电阻(0.56Ω)。同时该电极材料有较高的比容量(1 A/g的电流密度下为1583 F/g),并且在20 A/g的电流密度下仍能保持81%的比容量(1280 F/g)。这些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表明制备的ZnCo LDHs@NF电极材料在储能设备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层状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新型CuO-ZnO-Al_2O_3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结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玉成 李峰 《工业催化》 CAS 2008年第10期100-104,共5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了不同Cu2+、Zn2+和A l3+物质的量比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热分析(TG-DTA)、程序升温还原(TPR)及X光电子能谱(XPS)等研究手段对LDHs及其在500℃... 采用自行研制的成核晶化隔离法制备了不同Cu2+、Zn2+和A l3+物质的量比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热分析(TG-DTA)、程序升温还原(TPR)及X光电子能谱(XPS)等研究手段对LDHs及其在500℃焙烧产物的组成、结构和表面化学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焙烧产物中均存在一定形式相互作用的CuO-ZnO-A l2O3复合金属氧化物,Cu2+、Zn2+和Al3+之间的配比影响LDHs结构和热稳定性及其焙烧产物的组成和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复合金属氧化物 结构 还原
下载PDF
CoFe-LDH/泡沫铜的制备及催化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敌草隆性能与机制
9
作者 沈天瑶 杨怿 +3 位作者 于海鹤 徐鹏 张广山 王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255,共13页
采用一步水热法,以钴和铁元素为活性组分制备了片层状钴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Fe-LDH),通过调节元素摩尔比和水热温度、时间以及尿素投加量的制备条件得到了可以高效催化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BDP)的粉末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当n(尿... 采用一步水热法,以钴和铁元素为活性组分制备了片层状钴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Fe-LDH),通过调节元素摩尔比和水热温度、时间以及尿素投加量的制备条件得到了可以高效催化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BDP)的粉末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当n(尿素)∶n(Co)∶n(Fe)=10∶3∶1,水热温度为120℃,水热时间18 h时,得到的CoFe-LDH催化性能最优,其催化DBDP降解敌草隆(DUR)的降解率和降解速率常数分别达到了96.54%和0.1354 min^(-1),制备条件中水热时间对催化性能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将配比优化的CoFe-LDH负载在泡沫铜(CuF)表面,得到了片状可回收的三元CoFe-LDH/CuF(CFHC)催化剂。系统地表征了CFHC的结构组成,研究了微观结构和元素组成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还原态铜元素的引入,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氧空位含量,显著地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CFHC的加入成功将DBDP对敌草隆的去除速率提升至0.2175 min^(-1),是DBDP空白体系的3.18倍。CuF的引入增加了催化剂的导电能力,在降解过程中钴、铁、铜和氧空位之间的电子转移是高催化活性的根本原因,CFHC重新调整了DBDP体系内的优势活性物种,·O_(2)^(-)和^(1)O_(2)取代·OH成为了降解敌草隆的主要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敌草隆 泡沫
下载PDF
等离子体处理LDH对NiCo氧化物析氧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李国梁 王旭杰 +2 位作者 方晗 王升高 王戈明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06-410,共5页
通过沉淀法制备层状镍钴氢氧化物前驱体,再利用等离子对前驱体进行处理,得到镍钴氧化物。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BET法对镍钴氧化物的物相、形貌结构及孔径分布进行研究,并通过循环伏安法、线扫描... 通过沉淀法制备层状镍钴氢氧化物前驱体,再利用等离子对前驱体进行处理,得到镍钴氧化物。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BET法对镍钴氧化物的物相、形貌结构及孔径分布进行研究,并通过循环伏安法、线扫描伏安法等电化学测试评估材料的析氧反应(OER)催化活性。与传统热处理方法相比,低温等离子体方法制备的镍钴氧化物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77.13 m^2/g)和更丰富的孔结构(平均孔径18.40 nm),并且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表现出更优的OER活性。这说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镍钴氧化物的OER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等离子体 氧析出反应
下载PDF
碱金属和稀土金属对CuFe_(8)-LDO催化剂的CO_(2)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黄菊 张志远 +5 位作者 孟影子 李淳 郭立升 张成华 魏宇学 孙松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5-100,共6页
研究了碱金属元素Na、K和稀土金属元素La、Ce、Y对铜铁层状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uFe_(8)-LDO)的CO_(2)加氢反应性能影响,采用XRD、SEM-EDS、低温N 2吸附-脱附、H 2-TPR、CO_(2)-TPD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和物化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其... 研究了碱金属元素Na、K和稀土金属元素La、Ce、Y对铜铁层状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uFe_(8)-LDO)的CO_(2)加氢反应性能影响,采用XRD、SEM-EDS、低温N 2吸附-脱附、H 2-TPR、CO_(2)-TPD等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和物化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其CO_(2)加氢反应性能,研究了构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碱金属元素Na、K改性能够促进催化剂的还原,改变其对CO_(2)的吸附强度,从而提高了CO_(2)加氢反应活性。其中,Na/CuFe_(8)-LDO催化剂更有利于C 5+烃类的生成,K/CuFe_(8)-LDO催化剂更有利于C 2~C 4烃类的生成。稀土金属元素La、Ce、Y的加入不利于提高催化剂的C 2+烃类选择性,Y/CuFe_(8)-LDO催化剂的CO_(2)加氢反应活性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加氢 助剂 铁基催化剂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下载PDF
离子液体改性水滑石的制备及对孔雀石绿的吸附
12
作者 吴春来 彭传云 +2 位作者 苗亚磊 曹嘉翔 高欣雨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5,共7页
通过水热反应,一步合成了离子液体改性钴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IL@Co/Fe-LDH)。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和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率分析仪(BET)对其微观结构和官能团特... 通过水热反应,一步合成了离子液体改性钴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IL@Co/Fe-LDH)。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和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率分析仪(BET)对其微观结构和官能团特性进行表征。离子液体的改性增加了LDH表面活性位点,同时,由于离子液体的作用,部分LDH层板被破坏,呈孔状结构,增大了比表面积。孔雀石绿吸附试验显示,IL@Co/Fe-LDH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最大吸附量为282.48mg/g,高于常见吸附剂。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IL@Co/Fe-LDH对孔雀石绿的吸附为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5次吸附-解吸附循环后,材料对孔雀石绿的去除率仍高达87%,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离子液体 改性 孔雀石绿 吸附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用NiCo-LDH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晓晨 原梅妮 丁聪明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2-346,共5页
镍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Co-LDH)具有理论比电容大、成本低等优势,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得到广泛研究,但导电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较差,限制了实际应用。简要介绍NiCo-LDH电极材料的储能原理、电化学性能影响因素(如比表面积、孔径和导... 镍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Co-LDH)具有理论比电容大、成本低等优势,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得到广泛研究,但导电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较差,限制了实际应用。简要介绍NiCo-LDH电极材料的储能原理、电化学性能影响因素(如比表面积、孔径和导电性等)和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水热法(溶剂热法)、微波法、电化学沉积法、化学共沉淀法和牺牲模板法等。重点介绍NiCo-LDH电极材料的改性研究(如改变形貌、制备复合材料等),并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Co-LDH) 电化学性能 电极材料 改性研究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CoAl-LDH基催化剂结构和费托合成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张忠祥 罗明生 +5 位作者 刘清龙 王亚涛 李洪娟 李建华 杨智 王爱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8-204,共7页
采用尿素水解法制备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Al-LDHs),经焙烧处理后得到LDH基催化剂,利用XRD、BET、SEM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在固定床上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层状结构及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LDHs会生成层状... 采用尿素水解法制备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Al-LDHs),经焙烧处理后得到LDH基催化剂,利用XRD、BET、SEM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并在固定床上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层状结构及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LDHs会生成层状双分子氧化物(LDO),热解温度对催化剂的晶型结构、颗粒分散度和还原性能有显著影响;催化剂中钴的负载量可达50.0%以上,钴氧化物颗粒均匀分散在纳米片上,同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中600℃焙烧LDHs形成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佳,在反应温度220℃、V(H_(2))∶V(CO)=2∶1、反应压力2.5 MPa和空速为3.8 h^(-1)的条件下,CO转化率为22%,C_(5+)选择性可达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纳米片 层状双金属氧化物 催化剂
下载PDF
CoV-LDH及其磷化物的制备和赝电容储能研究
15
作者 蒋佳余 刘成林 +3 位作者 阎建宏 杨欣尧 蒲洪 胡兵兵 《蓄电池》 CAS 2023年第6期270-282,共13页
磷化处理是一种提高电极材料活性位点的有效策略,被广泛用来增强赝电容材料的电化学储能性能。分别采用水热法和电沉积法合成了微球状和针状形貌结构的钴钒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V-LDH),经过磷化后得到了赝电容储能性能较好的钴钒磷化物... 磷化处理是一种提高电极材料活性位点的有效策略,被广泛用来增强赝电容材料的电化学储能性能。分别采用水热法和电沉积法合成了微球状和针状形貌结构的钴钒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V-LDH),经过磷化后得到了赝电容储能性能较好的钴钒磷化物(CoV-P)电极材料。相对于水热法和电沉积法制备的CoV与CoV/NF,磷化后的CoV-P和CoV-P/NF比电容分别提高了61.5%和87.7%。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CoV-P/NF的放电比电容达到了1871 F·g^(-1)。当电流密度增加5倍时,具有65%的容量保留率。经动力学分析表明,CoV-P/NF的比电容贡献以赝电容扩散控制过程占主导作用。以活性炭(AC)为负极组装的CoV-P//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当功率密度为511 W·kg^(-1)时,提供了37 W·h·kg^(-1)的能量密度,且在能量密度为12 W·h·kg^(-1)时,达到了2491 W·kg^(-1)的功率密度,表现出了良好的储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钒化合物 磷化 赝电容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储能 水热法 电沉积法
下载PDF
Co^2+含量对CoAl-LDHs焙烧产物结构、组成及其生长碳纳米管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Halidou I.Hima 项顼 +2 位作者 张璐 李峰 David G.Evans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6-891,共6页
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将Co2+引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得到了含不同Co2+/Al3+物质的量的比为1∶1,2∶1,3∶1的二元钴铝碳酸根型LDHs(CoAl-LDHs)。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能量散射谱(SEM-EDS)、拉曼光谱(Raman... 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将Co2+引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得到了含不同Co2+/Al3+物质的量的比为1∶1,2∶1,3∶1的二元钴铝碳酸根型LDHs(CoAl-LDHs)。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能量散射谱(SEM-EDS)、拉曼光谱(Raman)、程序升温还原(TP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CoAl-LDHs焙烧产物的结构、组成及其化学气相沉积(CCVD)催化生长多壁碳纳米管(CNT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Al-LDHs前体中钴的含量可以明显改变焙烧产物的组成分布和还原性能,并最终影响CNTs的生长,其中以nCo2+/nAl3+比为2/1的LDHs作为催化剂前体可以得到管径均匀和石墨化程度高的CNTs,这与还原得到的纳米活性Co颗粒均匀分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碳纳米管 催化
下载PDF
Self-assembling organomodified Co/Al based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 via one-step route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德义 A.LEUTERITZ +1 位作者 U.WAGENKNECHT G.HEINRICH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479-1482,共4页
The preparation of self-assembling organomodified Co/Al-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via one-step route was studied. A common surfactant,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DBS),was employed as an organic modifier.The beha... The preparation of self-assembling organomodified Co/Al-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via one-step route was studied. A common surfactant,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DBS),was employed as an organic modifier.The behavior and structure of self-assembled intercalated organic Co/Al-LDH were investigated by FTIR,SEM,WAXS,element analysis and TGA.Based upon the WAXS results and calculation by Bragg equation,the interlayer distance(d value)for organic Co/Al-LDH is enlarged from 0.75 nm to 3.10 nm,showing that the self-assembling behavior has been carried out successfully.Considering the observation from SEM, the product shows the morphology of organic Co/Al-LDH of a layered structure.In addition,FTIR,element analysis and TGA analysis show that the modifier is intercalated into the gallery of the Co/Al-LDH.Since organic modification for nanofiller is deemed to be necessary before applying it into polymer,the successful preparation of organomodified Co/Al-LDH will be significantly beneficial to the prepar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novel polymer/LDH nanocompo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自组装行为 有机改性 铝形态 有机 LDH 基础 烷基苯磺酸钠
下载PDF
高性能CoAl-LDH六边形纳米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改妮 任莉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71-3174,3181,共5页
采用简单的共沉淀法,制备了分散性良好且尺寸均一的钴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Al-LDH)六边形纳米片电极材料,其尺寸约为2μm。三电极体系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1A/g时,CoAl-LDH纳米片电极材料的质量比电容为723F/g,电流密度... 采用简单的共沉淀法,制备了分散性良好且尺寸均一的钴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Al-LDH)六边形纳米片电极材料,其尺寸约为2μm。三电极体系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1A/g时,CoAl-LDH纳米片电极材料的质量比电容为723F/g,电流密度增加至20A/g时,电容保持率高达72%。CoAl-LDH纳米片电极材料有望成为组装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可选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六边形纳米片 电极材料 比电容 高性能
下载PDF
Binary NiCu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nanosheets for enhanced energy storage performance as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腾 张生利 王红霞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2期296-302,共7页
Owing to the high power densit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supercapacitors (SCs), also called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 have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s as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electrical energy s... Owing to the high power densit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supercapacitors (SCs), also called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 have attracted great interests as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s . According to the charge storage mechanism of the elec- trode, SCs are classified into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s (EDLC) which store charges via static electrolyte ion 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pseudo-capacitors (PSC) which involve a faradaic redox reaction process. PSCs have attracted lots of attention recently because of their advantage of higher energy storage ability than EDLC to meet broader applications . The energy density of a PSC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nature of th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the material morph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氢氧化 电极性能 纳米片 储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