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根瘤菌与钼磷氮化肥混合施用对花生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世旺 王宝林 陶佳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320-3321,3411,共3页
在鄂东地区选择8个花生种植地作为田间试验点,研究了花生根瘤菌与钼、磷、氮化肥混合施用对花生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鄂东8个试验点,钼磷、钼氮、磷氮及钼磷氮等混合施用时可分别平均增产6.47%、5.80%、10.95%、13.01%;接种花生根瘤... 在鄂东地区选择8个花生种植地作为田间试验点,研究了花生根瘤菌与钼、磷、氮化肥混合施用对花生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鄂东8个试验点,钼磷、钼氮、磷氮及钼磷氮等混合施用时可分别平均增产6.47%、5.80%、10.95%、13.01%;接种花生根瘤菌后再进行钼磷、钼氮、磷氮及钼磷氮等混合施用还可分别比仅接种根瘤菌再增产9.57%、7.27%、11.58%、1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花生根瘤菌 钼磷混合施肥 氮混合施肥 钼磷氮混合施肥 增产效果
下载PDF
Keggin结构钼磷和钼硅杂多酸盐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恩波 牛景扬 +1 位作者 许林 周端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52-357,共6页
本文用TG-DTA、DSC热谱、变温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溶解性实验方法,对四十一种Keggin结构钼磷和钼硅杂多酸的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希土元素以及有机阳离子盐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初步讨论了影响热稳... 本文用TG-DTA、DSC热谱、变温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溶解性实验方法,对四十一种Keggin结构钼磷和钼硅杂多酸的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希土元素以及有机阳离子盐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初步讨论了影响热稳定性的因素.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结构 钼磷 硅杂多酸盐 热稳定性
下载PDF
钒钼磷杂多酸催化苯直接羟化为苯酚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进 罗茜 +2 位作者 唐英 谢家庆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3-606,共4页
以钒钼磷杂多酸作为催化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过氧化氢直接将苯氧化羟基化为苯酚反应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该氧化羟化反应速率对底物苯、氧化剂和催化剂都是一级反应,反应的活化能为57.73kJ.mol-1。本文推测了杂多酸配合物... 以钒钼磷杂多酸作为催化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过氧化氢直接将苯氧化羟基化为苯酚反应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该氧化羟化反应速率对底物苯、氧化剂和催化剂都是一级反应,反应的活化能为57.73kJ.mol-1。本文推测了杂多酸配合物催化苯氧化羟化为苯酚反应的过程,建立了该反应动力学数学模型,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钼磷杂多酸 苯羟基化
下载PDF
新型笼状钼磷超分子化合物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宗瑞 王恩波 +4 位作者 王力 许林 邢彦 林永华 贾恒庆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40-146,共7页
用水热法首次合成了含有2 种有机胺的新型笼状钼磷超分子化合物〔NH3(CH2)6NH3〕7〔NH3(CH2)2NH3〕2(H3O)6〔P2 Mo5O23〕4·11H2O,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X- 射线单晶衍射法进... 用水热法首次合成了含有2 种有机胺的新型笼状钼磷超分子化合物〔NH3(CH2)6NH3〕7〔NH3(CH2)2NH3〕2(H3O)6〔P2 Mo5O23〕4·11H2O,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X- 射线单晶衍射法进行了结构表征.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杂多阴离子中的每个〔P2Mo5O23〕6- 是由5 个MoO6 八面体和两个PO4 四面体键合而成,其中Mo,P原子成一个畸变五角双锥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化合物 钼磷杂多酸盐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钒钼磷系列多金属氧酸盐 被引量:2
5
作者 巫平松 石中亮 陈尚东 《当代化工》 CAS 2003年第1期41-44,49,共5页
较系统地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已见报道的采用水热法合成技术制备钒钼磷系列多金属氧酸盐(以下简称VMoPO)的研究现状,归纳了各VMoPO的水热法合成条件,并从反应温度及反应物种等方面初步总结了几点合成规律;概述了VMoPO的组成中抗衡阳离子的... 较系统地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已见报道的采用水热法合成技术制备钒钼磷系列多金属氧酸盐(以下简称VMoPO)的研究现状,归纳了各VMoPO的水热法合成条件,并从反应温度及反应物种等方面初步总结了几点合成规律;概述了VMoPO的组成中抗衡阳离子的种类-4种简单的有机含氮物和两种碱金属阳离子;根据各VMoPO中多阴离子的空间结构特点对其作了分类和较细致的结构描述,并展望了今后水热法合成VMoPO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合成 钼磷系列 多金属氧酸盐 晶体结构 多阴离子
下载PDF
第四周期过渡金属钼磷三元杂多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研究
6
作者 秦笃捷 李晶 +1 位作者 王国甲 吴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1118-1121,共4页
研究了Keggin结构钼磷杂多化合物Na_5[PM(H_2O)Mo_(11)O_(39)]·nH_2O(M=Mn^(2+),Co^(2+),Ni^(2+),Cu^(2+),Zn^(2+)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性质,发现环境的改变可对杂多阴离子的极谱半波电位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决定于过渡金属离... 研究了Keggin结构钼磷杂多化合物Na_5[PM(H_2O)Mo_(11)O_(39)]·nH_2O(M=Mn^(2+),Co^(2+),Ni^(2+),Cu^(2+),Zn^(2+)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性质,发现环境的改变可对杂多阴离子的极谱半波电位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决定于过渡金属离子本身的性质。取代后的钼磷杂多阴离子的半波电位顺序为Ni^(2+)>Co^(2+)>Zn^(2+)>Cu^(2+)>Mn^(2+),pH值的变化影响氧化还原性质,并阐述了变价金属Cu^(2+)对杂多阴离子氧化还原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 循环伏安 钼磷杂多酸盐
下载PDF
Dawson结构碱土、过渡元素钼磷杂多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7
作者 周端文 高丽娟 王恩波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合成了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钼磷碱土、过渡元素杂多配合物MP2Mo18O62·XH2O(M=Ca、Ba、Cu、Zn、Co、Ni),采用元素分析、IR、UV、X-射线衍射、热谱等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们的性质。
关键词 碱土 过渡元素 钼磷杂多酸 络合物
下载PDF
FcBAK/钼磷酸电荷转移型杂化分子的合成及性能
8
作者 吴莹 李正 +1 位作者 鞠金梅 闻荻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9-782,共4页
二茂铁衍生物l-二茂铁基3-苯基丙-2-烯-1-酮(FcBAK)与钼磷酸盐Na2HPMo12O40·xH2O经室温固相合成得到有机-无机杂化分子,通过元素分析、IR、ICP、AAS和TG等表征手段确证产物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为(FcBAK)3HPMo12O40·2H2O.固体电... 二茂铁衍生物l-二茂铁基3-苯基丙-2-烯-1-酮(FcBAK)与钼磷酸盐Na2HPMo12O40·xH2O经室温固相合成得到有机-无机杂化分子,通过元素分析、IR、ICP、AAS和TG等表征手段确证产物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为(FcBAK)3HPMo12O40·2H2O.固体电子光谱及ESR谱表明,FcBAK与钼磷酸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作用,生成电荷转移型有机-无机分子复合物,该复合物的磁学行为表现出较强的铁磁性质,粉末样品的室温饱和磁化强度为0.41A·m2/kg,矫顽力为0.0105T,属于软磁性有机-无机分子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分子 二茂铁基衍生物 钼磷杂多酸 电荷转移 铁磁性质
下载PDF
12-钼磷杂多酸(PMo_(12))聚/N,N-二甲基苯胺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研究
9
作者 陈胜洲 柳士忠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360-362,共3页
采用恒电位电解法在水溶液中成功地制备了 1 2 -钼磷杂多酸 (PMo1 2 ) 聚N ,N -二甲基苯胺 (PD MA)薄膜修饰电极 ,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 .此膜在酸性溶液中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 ,且制备方法简单、快速 ,为有机
关键词 12-钼磷杂多酸 聚N N-二甲基苯胺 化学修饰电极 电化学
下载PDF
铜还原钼磷杂多酸实验研究
10
作者 乔珊 卢博 杨幼明 《上海有色金属》 CAS 2012年第1期12-15,19,共5页
在研究了铜还原钼酸盐的基础上,研究了铜还原钼磷杂多酸对钼还原率的影响,对还原杂多酸作了正交试验分析,并与前者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3 h、盐酸量1.6倍和磷酸量为2.0倍时为最佳的还原条件。
关键词 还原 钼磷杂多酸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钼磷酸-纳米金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玉 王振平 +1 位作者 赵燕荣 吴莹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9-62,共4页
以钼磷杂多酸作为光催化还原剂制备了表面负载钼磷杂多酸的纳米金溶胶(pMo_(12)-NGs),并将此PMo_(12)-NGs修饰到具PVP膜的玻碳电极表面,考察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用光催化还原法可直接制备得到杂多酸负载量大且均匀性... 以钼磷杂多酸作为光催化还原剂制备了表面负载钼磷杂多酸的纳米金溶胶(pMo_(12)-NGs),并将此PMo_(12)-NGs修饰到具PVP膜的玻碳电极表面,考察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用光催化还原法可直接制备得到杂多酸负载量大且均匀性好的纳米金,由此制备的纳米金修饰电极具有PMo_(12)的良好的电化学行为,且电化学响应和电极稳定性优于单独PMo_(12)修饰电极,该修饰电极对IO_3^-等有明显的电催化还原作用,其催化速率常数k可达1.34×10~5mol^(-1)·L·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还原 钼磷杂多酸 纳米金 修饰电极 电催化作用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化钼磷、钒钼磷多酸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13
12
作者 巫平松 张宏宇 +3 位作者 许林 德格吉日呼 胡长文 王恩波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6,共6页
通过对V2 O5 ,Na2 MoO4·2H2 O ,HF ,Ni(NO3) 2 ·6H2 O ,H3PO4和吡啶体系水热反应的研究 ,合成并表征了无机 -有机杂多酸化合物 [C5 H6 N] 3[C5 H5 N][PMo12 O40 ] ( 1 ) ,[C5 H6 N] 4[PVMo11O40 ] ( 2 )和 [C5 H6 N] 4[HPV2 M... 通过对V2 O5 ,Na2 MoO4·2H2 O ,HF ,Ni(NO3) 2 ·6H2 O ,H3PO4和吡啶体系水热反应的研究 ,合成并表征了无机 -有机杂多酸化合物 [C5 H6 N] 3[C5 H5 N][PMo12 O40 ] ( 1 ) ,[C5 H6 N] 4[PVMo11O40 ] ( 2 )和 [C5 H6 N] 4[HPV2 Mo10 O40 ] ( 3 ) .化合物( 1 )属单斜晶系 ,C/ 2c空间群 ,a =2 .1 867( 6)nm ,b =1 .3 978( 4)nm ,c =1 .663 3( 3 )nm ,β =1 0 5.73 ( 1 0 )°,V =4 .893nm3,R =0 .0 60 4 ,Z =4 ;化合物 ( 2 )属单斜晶系 ,C/ 2c空间群 ,a =2 .1 858( 4)nm ,b =1 .3 971 ( 3 )nm ,c =1 .663 5( 3 )nm ,β =1 0 5.83 ( 3 )°,V =4 .8873 ( 1 7)nm3,Z =4 ,R =0 .0 4 63 ;化合物 ( 3 )属单斜晶系 ,P2 1n空间群 ,a =1 .1 1 2 2 ( 2 )nm ,b =1 .94 1 2 ( 3 )nm ,c=1 .2 4 84 ( 3 )nm ,β =99.89( 3 )°,V =2 .6565( 9)nm3,Z =2 ,R =0 .0 6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多金属氧酸盐 晶体结构 无机-有机杂多酸化合物 酸盐 钒系化合物
下载PDF
非晶镍钼磷钎料的制备及其焊接性能
13
作者 林旭 张文书 +2 位作者 丁毅 马立群 孟宪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1-34,共4页
利用单辊极冷法制备了Ni78Mo14P8非晶合金钎料带,采用XRD和DSC分析了钎料的物相组成和熔化特性,并将其用于不同温度下(975,1 000,1 025,1 050℃)不锈钢和20碳钢的瞬时液相焊,对钎焊接头的抗剪强度和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镍... 利用单辊极冷法制备了Ni78Mo14P8非晶合金钎料带,采用XRD和DSC分析了钎料的物相组成和熔化特性,并将其用于不同温度下(975,1 000,1 025,1 050℃)不锈钢和20碳钢的瞬时液相焊,对钎焊接头的抗剪强度和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镍钼磷钎料为单一的非晶态相,其约化玻璃转变温度参数为0.54,过冷液体区间为41℃,具有良好的非晶形成能力;随着钎焊温度升高,钎焊接头的抗剪强度与焊缝区显微硬度都逐渐增大;焊缝区的主要组织为FeNi固溶体和Mo2Ni6P3、Ni3P、Ni2P化合物组成的共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钎料 钼磷合金 瞬时液相焊 不锈钢 碳钢接头 焊接性能
下载PDF
具有Dawson结构的钼钒磷、钼磷及稀土杂多配合物热性质的研究
14
作者 高丽娟 周端文 王恩波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54-158,共5页
对首次合成的钼钒磷杂多酸:H7[P2Mo17VO62]·39H2O、H8[P2Mo16V2O62]·41H2O、H9[P2Mo15V3O62]·51H2O、H9[P2Mo14V4O62H2]·45H2... 对首次合成的钼钒磷杂多酸:H7[P2Mo17VO62]·39H2O、H8[P2Mo16V2O62]·41H2O、H9[P2Mo15V3O62]·51H2O、H9[P2Mo14V4O62H2]·45H2O和H9[P2Mo13V5O62H2]·41H2O、;La2H2[P2Mo16V2O62]·xH2O、La2H3[P2Mo15V3O62]·xH2O、La2H2[P2Mo14V4O62]·xH2O及通式为Ln2[P2Mo18O62]·xH2O(Ln=La、Ce、Pr、Nd、Sm、Gd、Tb、Dy)的稀土杂多配合物,进行了热重、差热分析,并配合溶解度实验、红外光谱及X-射线粉末衍谢实验。讨论了这些杂多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及杂多酸(盐)热稳定性的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稀土族 络合物
下载PDF
钼磷系缓蚀阻垢剂SK-107的缓蚀、阻垢性能研究
15
作者 吴名凤 曹广安 《全面腐蚀控制》 2003年第1期26-27,共2页
通过大量缓蚀、阻垢实验,着重介绍了钼磷系缓蚀阻垢剂SK-107在高碱度水且局部漏氨的合成氨循环水系统中的缓蚀、阻垢性能。
关键词 钼磷系缓蚀阻垢剂 SK—107 缓蚀性能 阻垢性能 研究 合成氨 循环水系统
下载PDF
钼磷铋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磷生铁中磷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瑾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91-92,共2页
试样用HNO3-H2SO4混合酸溶解,用过硫酸铵氧化磷及碳化物。用NaNO2还原析出的MnO2水合物。过滤后,分取部分滤液,在1moL/L酸度及铋盐存在下,加钼酸铵使之与正磷酸生成磷铋钼黄络合物,以乙醇为加速和稳定剂,用抗坏血酸将其还原为磷铋钼蓝,... 试样用HNO3-H2SO4混合酸溶解,用过硫酸铵氧化磷及碳化物。用NaNO2还原析出的MnO2水合物。过滤后,分取部分滤液,在1moL/L酸度及铋盐存在下,加钼酸铵使之与正磷酸生成磷铋钼黄络合物,以乙醇为加速和稳定剂,用抗坏血酸将其还原为磷铋钼蓝,于分光光度计波长660nm处测量其吸光度。摩尔吸光系数为1.43×104L/mol·cm-1,磷含量在20~200μg内符合比尔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铁 分光光度法 含量
下载PDF
镀液pH对电沉积镍-钼-磷合金薄膜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吴斌杰 何湘柱 谢家贺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52,共6页
[目的]镀液pH是影响金属电沉积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进而影响着沉积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方法]采用直流电沉积法在泡沫镍(NF)上制备Ni-Mo-P合金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不同pH下所得Ni-Mo-P合金... [目的]镀液pH是影响金属电沉积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进而影响着沉积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方法]采用直流电沉积法在泡沫镍(NF)上制备Ni-Mo-P合金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不同pH下所得Ni-Mo-P合金薄膜的晶相结构、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并通过电化学方法考察了镀液pH对Ni-Mo-P合金薄膜析氢性能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在pH为7~11范围内电沉积所得的Ni-Mo-P合金薄膜均呈现非晶态结构,但组织结构及性能有差异。pH为9时所得的Ni-Mo-P合金薄膜表面最为光滑平整,载量最大,并且耐腐蚀性能最好。pH为10时所得Ni-Mo-P合金薄膜的析氢催化活性最佳。[结论]通过调整镀液的pH,可电沉积得到具备不同组织结构及性能的Ni-Mo-P合金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泡沫镍 镍−合金 碱度 组织结构 析氢 耐蚀性
下载PDF
SBA-15负载磷钼钒酸构筑高效室温光热氧化脱硫催化剂
18
作者 祝梦春 李齐齐 +1 位作者 田洪瑞 毕研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69-1480,共12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在介孔SBA-15负载SBA-15的质量分数X%(X=10,20,30,40,50)Keggin型杂多酸H_(4)PMo_(11)VO_(40)(PMoV),制备系列催化剂X%PMoV,用于室温条件下可见光光热氧化脱硫。通过比表面积分析(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在介孔SBA-15负载SBA-15的质量分数X%(X=10,20,30,40,50)Keggin型杂多酸H_(4)PMo_(11)VO_(40)(PMoV),制备系列催化剂X%PMoV,用于室温条件下可见光光热氧化脱硫。通过比表面积分析(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催化剂在乙腈溶剂中的表现出了光热转换能力,且光热转化效果随活性组分负载量增加而变强。以H2O2为氧化剂,二苯并噻吩(DBT)为例的模型油中,对催化剂光热氧化脱除硫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催化剂对DBT具有光催化和光驱动热催化的协同氧化脱硫能力。得益于活性组分PMoV在载体SBA-15孔道内的有效负载,当负载量为30%时,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底物氧化产物选择性。催化剂的光热催化脱硫策略也适用于其它噻吩类衍生物以及硫醚类化合物。此研究为利用可见光吸收活性组分负载于分子筛,用于光驱动光催化和热催化脱硫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 SBA-15 光热转换 氧化脱硫
下载PDF
磷钼钒酸铯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氧化解聚木质素研究
19
作者 张晓 刘浩浩 +1 位作者 冯洋洋 曹云丽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5-51,共7页
以三氧化钼、五氧化二钒、磷酸、碳酸铯为原料制备了不同铯含量的磷钼钒酸铯光催化剂Cs_(x)H_(4-x)PAV(x=1、1.5、2、2.5),通过FTIR、N_(2)吸附-脱附、XRD、UV-Vis、SEM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模拟可见光源下将其应用于催化氧化解聚木... 以三氧化钼、五氧化二钒、磷酸、碳酸铯为原料制备了不同铯含量的磷钼钒酸铯光催化剂Cs_(x)H_(4-x)PAV(x=1、1.5、2、2.5),通过FTIR、N_(2)吸附-脱附、XRD、UV-Vis、SEM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模拟可见光源下将其应用于催化氧化解聚木质素,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铯含量、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木质素用量等对木质素解聚率的影响,获得了木质素光催化氧化解聚的最佳条件;并通过解聚前后木质素的FTIR和SEM表征,验证了磷钼钒酸铯光催化剂对木质素的催化氧化解聚能力。结果表明,光催化剂Cs_(2.5)H_(1.5)PAV呈球形,表面粗糙,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催化活性最高;在模拟可见光源下,当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 h、Cs_(2.5)H_(1.5)PAV用量为15 mg时,木质素的解聚率达到96.3%,可解聚木质素的最大量为300 mg;在光催化氧化解聚过程中,木质素的致密三维网络结构转变为疏松短链线束状结构,表明催化剂Cs_(2.5)H_(1.5)PAV具有较强的催化氧化解聚木质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钒酸铯 光催化剂 氧化解聚
下载PDF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铁合金中磷含量
20
作者 谢玲君 肖娟 +1 位作者 曾龙 张文星 《铁合金》 CAS 2024年第6期44-47,58,共5页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适合稀土铁合金中磷含量测定的方法。试样经盐酸和硝酸分解后,高氯酸冒烟至小体积,在硫酸介质中,磷与铋及钼酸铵形成黄色磷铋钼三元杂多酸,用抗坏血酸将其还原为蓝色络合物,于分光光度计700 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计算磷...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适合稀土铁合金中磷含量测定的方法。试样经盐酸和硝酸分解后,高氯酸冒烟至小体积,在硫酸介质中,磷与铋及钼酸铵形成黄色磷铋钼三元杂多酸,用抗坏血酸将其还原为蓝色络合物,于分光光度计700 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计算磷的含量。该方法对样品分解条件、比色条件、精密度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可满足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铁合金 分光光度法 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