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桥连双环戊二烯基钼羰基配合物催化傅克氏烷基化反应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珍 马志宏 +2 位作者 李素贞 郑学忠 林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229-234,共6页
研究了3个单桥连双环戊二烯基双核钼羰基配合物和邻四氯苯醌共同催化甲苯、苯甲醚及苯酚与烷基化试剂的傅克氏烷基化反应,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反应物用量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研究表明:金属钼羰基配合物和邻四... 研究了3个单桥连双环戊二烯基双核钼羰基配合物和邻四氯苯醌共同催化甲苯、苯甲醚及苯酚与烷基化试剂的傅克氏烷基化反应,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反应物用量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研究表明:金属钼羰基配合物和邻四氯苯醌对苯的衍生物的傅克氏烷基化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用量少,区域选择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桥连双环戊二烯基 钼羰基配合物 催化 傅克氏烷基化反应
下载PDF
单核取代四甲基环戊二烯基钼羰基配合物催化芳香化合物的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彤 马志宏 +2 位作者 李素贞 郑学忠 林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321-328,共8页
研究了5个单核取代四甲基环戊二烯基钼羰基配合物/邻四氯苯醌共同作用催化不同芳香族化合物与多种酰基化试剂的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优化了反应条件.研究表明:配合物在催化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中均显示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该... 研究了5个单核取代四甲基环戊二烯基钼羰基配合物/邻四氯苯醌共同作用催化不同芳香族化合物与多种酰基化试剂的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优化了反应条件.研究表明:配合物在催化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中均显示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该类催化剂与传统催化剂相比具有催化剂用量少、反应条件温和、区域选择性高、接近绿色化学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羰基配合物 催化 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
下载PDF
双核钼(Ⅰ)配合物催化苯衍生物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吕霖倩 马志宏 +2 位作者 李素贞 郑学忠 林进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钼配合物可有效催化苯衍生物的傅-克烷基化反应。苯衍生物(甲苯、苯甲醚、溴苯和苯酚)在催化量的双核钼羰基配合物[(η5-C5Me4R)Mo(CO)3]2(R=allyl,nBu,tBu,Ph,Bz)和邻四氯苯醌共同作用下,与卤代烃、醇及苯乙烯反应,产物收率较高,选择... 钼配合物可有效催化苯衍生物的傅-克烷基化反应。苯衍生物(甲苯、苯甲醚、溴苯和苯酚)在催化量的双核钼羰基配合物[(η5-C5Me4R)Mo(CO)3]2(R=allyl,nBu,tBu,Ph,Bz)和邻四氯苯醌共同作用下,与卤代烃、醇及苯乙烯反应,产物收率较高,选择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克嫁基化反应 双核钼羰基配合物 邻四氯苯酿 催化 苯衍生
下载PDF
化合物Mo(CO)_n^+(n=1~6)构型和键解离能的密度泛函研究
4
作者 章永凡 项生昌 李俊篯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962-970,共9页
采用DFT/B_3LYP方法研究了化合物Mo(CO)_n^+(n=1~6)的基态可能构型,对于各n值,基态可能构型(电子态)依次为:直线型(~6∑^+),直线型(~6∑_g^+),C_(2v)(~2A_2)或D_(3h)(~6A_1),D_(4h)(~4A_(lg)),C_(2v)(~2B_2)或 C_(4v)'(~2B_1),D_(3d)(... 采用DFT/B_3LYP方法研究了化合物Mo(CO)_n^+(n=1~6)的基态可能构型,对于各n值,基态可能构型(电子态)依次为:直线型(~6∑^+),直线型(~6∑_g^+),C_(2v)(~2A_2)或D_(3h)(~6A_1),D_(4h)(~4A_(lg)),C_(2v)(~2B_2)或 C_(4v)'(~2B_1),D_(3d)(~2A_(lg)).计算结果表明,对于n≥3时,碎片离子的构型与体系自旋多重度关系敏感.进一步计算了Mo-CO键的逐级解离能,计算值与实验结果能较好吻合,并从Mo原子4d和5s轨道杂化角度来解释该键解离能随n值的非单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 键解离能 钼羰基配合物 树型
下载PDF
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Co_2Mo_2(μ-_4-C_2HPh)(μ-CO)_4(CO)_4(η^-5C_5H_4C(O)Me)_2〕
5
作者 陈学年 黄小荥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17-321,共5页
The reaction of μ alkyne bridged dimolybdenum compound 〔Mo 2( μ C 2HPh)(CO) 4( η 5 C 5H 4C(O)Me) 2〕 1 with Co 2(CO) 8 in refluxing toluene gave a new butterfly compound 〔Co 2Mo 2( μ 4 C 2HPh)( μ CO) 4(CO) 4( ... The reaction of μ alkyne bridged dimolybdenum compound 〔Mo 2( μ C 2HPh)(CO) 4( η 5 C 5H 4C(O)Me) 2〕 1 with Co 2(CO) 8 in refluxing toluene gave a new butterfly compound 〔Co 2Mo 2( μ 4 C 2HPh)( μ CO) 4(CO) 4( η 5 C 5H 4C(O)Me) 2〕 2 which was fully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NMR and X 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echniques. 2 crystallized in monoclinic system, C 30 H 20 Co 2Mo 2O 10 , M r =850.23, space group P2 1/a(#14), a=14.165(5), b=12.498(2), c=16.204(2) , β = 96 50(2)°, V = 2850(1) 3, Z = 4, D c = 1.981 g cm -3 , F(000)=1672, μ (Mo Kα )=20.41 cm -1 , final R=0.030, R w =0.039 for 4831 observable reflections with I>2σ(I ). The structure contains a Co 2Mo 2 butterfly core, and each Mo-Co bond is spanned by an asymmetric semi bridging carbonyl lig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CLUSTER alkyne bridged complex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