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许家窑遗址哺乳动物化石的铀子系法年代测定 被引量:37
1
作者 陈铁梅 原思训 +2 位作者 高世君 王良训 赵桂英 《人类学学报》 1982年第1期91-95,共5页
本文报告用铀子系法测量许家窑旧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年代的初步结果。 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遗址的发现不仅在研究石器的文化传统上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地层上证实了桑干河流域早更新统标准地层“泥河湾层”的上部还包括了晚... 本文报告用铀子系法测量许家窑旧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年代的初步结果。 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遗址的发现不仅在研究石器的文化传统上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地层上证实了桑干河流域早更新统标准地层“泥河湾层”的上部还包括了晚更新世的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家窑旧石器遗址 铀系法测年
下载PDF
安徽省和县和巢县古人类地点的铀系法年代测定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铁梅 原思训 +1 位作者 高世君 胡艳秋 《人类学学报》 1987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用不平衡铀系法测定了安徽省和县和巢县人化石地点哺乳动物骨化石样品的年代。所得封闭样品的年代值分别集中在15—19和16—20万年范围内。但在两个地点均不排除年代值为二十多万年的骨化石样品存在的可能。所有被测样品均检验了对铀的... 用不平衡铀系法测定了安徽省和县和巢县人化石地点哺乳动物骨化石样品的年代。所得封闭样品的年代值分别集中在15—19和16—20万年范围内。但在两个地点均不排除年代值为二十多万年的骨化石样品存在的可能。所有被测样品均检验了对铀的封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系法测年 古人类化石 和县 巢县
下载PDF
冲绳海槽火山岩同位素特征及铀系组分法测年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朋 李安春 +1 位作者 付永涛 肖尚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18,共5页
借助多种分析方法,对采自冲绳海槽北段和中段的火山岩进行了常量元素、稀土元素、Sr-Nd同位素组成分析及铀系组分法年龄测定,在此基础上对此地区的海槽岩浆的起源、演化及岩石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海槽晚更新世(大约10万年)以... 借助多种分析方法,对采自冲绳海槽北段和中段的火山岩进行了常量元素、稀土元素、Sr-Nd同位素组成分析及铀系组分法年龄测定,在此基础上对此地区的海槽岩浆的起源、演化及岩石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海槽晚更新世(大约10万年)以来有一期广泛的酸性火山喷发活动;(2)受板块俯冲的控制,此期火山活动年龄按照与琉球岛弧距离的由近到远而由新到老;(3)海槽北、中段岩浆演化过程相似,其下很可能存在有巨大的、统一的岩浆房,但与海槽南段岩浆作用差异明显,岩浆物质很可能来源于PREMA地幔源区;(4)此地区的黑色浮岩为钙碱性系列流纹岩,岩石化学组成与海槽产出的白色浮岩相似,形成年代为17.7±2.1 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 火山岩 Sr—Nd同位素比值 岩浆演化 组分
下载PDF
洞穴地点骨化石铀系年龄可信度的讨论 被引量:11
4
作者 沈冠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9-545,共7页
骨化石是铀不平衡系测年法广泛应用而又颇有争议的研究对象。文章通过对典型铀加入模式的计算,指出以α能谱的精度,二种铀系年龄差异的显著性表明近期内有较大量铀的迁移,但其在误差范围内的一致不能保证样品构成封闭体系。以往积累的... 骨化石是铀不平衡系测年法广泛应用而又颇有争议的研究对象。文章通过对典型铀加入模式的计算,指出以α能谱的精度,二种铀系年龄差异的显著性表明近期内有较大量铀的迁移,但其在误差范围内的一致不能保证样品构成封闭体系。以往积累的数据表明,大多数洞穴地点骨化石给出了二法一致的铀系年龄,但钙板与下伏骨化石铀系年龄大多差异显著且与地层顺序矛盾,即使被次生碳酸盐岩包裹,多半骨化石的铀系年龄仍显著偏低于其包裹体。此外,相当一部分样品的U-Th同位素比难以用简单的铀后期加入或淋失来解释。基于对次生碳酸盐岩铀系年龄可信度的认识,骨化石总体上不构成封闭体系,所载铀系年代信息只具有限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石 二种龄对比 可信度 洞穴地点 次生碳酸盐岩
下载PDF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方法在我国早更新世考古遗址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韩非 《国际地震动态》 2013年第10期42-44,共3页
对于东亚地区早更新世考古遗址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最早何时走出非洲,以及他们是如何在亚洲大陆生存与演化等一系列问题.一些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期的人类活动证据,目前并没有被国际学术界普遍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这些早... 对于东亚地区早更新世考古遗址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最早何时走出非洲,以及他们是如何在亚洲大陆生存与演化等一系列问题.一些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期的人类活动证据,目前并没有被国际学术界普遍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这些早期遗址年代的不确定.由于测年时段和测年对象的限制,这些早更新世遗址中的大多数无法采用诸如钾氩/氩氩测年法等经典的同位素测年方法进行年代学研究.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早期遗址考古测年方法,其中ESR骨化石测年可以应用于早更新世遗址的年代学研究.由于骨化石的体系不封闭,所以在计算ESR年代时需要考虑铀在化石样品中的加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R 联合 牙齿化石 中国早更新世遗址 龙骨坡遗址 东谷坨遗址
下载PDF
西藏纳木错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发育 被引量:46
6
作者 赵希涛 朱大岗 +1 位作者 吴中海 马志邦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9-334,共6页
位于藏北高原东南部的纳木错是西藏面积最大 (192 0km2 )的湖泊和海拔最高 (4718m)的大湖。 19条剖面的水准测量结果表明 ,在纳木错沿岸 ,发育了拔湖 1.5~ 8.3m、8.3~ 15 .6m、14 .0~ 19.9m、18.7~ 2 5 .8m、2 6 .0~ 36 .9m和 38.3... 位于藏北高原东南部的纳木错是西藏面积最大 (192 0km2 )的湖泊和海拔最高 (4718m)的大湖。 19条剖面的水准测量结果表明 ,在纳木错沿岸 ,发育了拔湖 1.5~ 8.3m、8.3~ 15 .6m、14 .0~ 19.9m、18.7~ 2 5 .8m、2 6 .0~ 36 .9m和 38.3~4 7.6m等 6级湖岸阶地和拔湖 4 8m以上 (最高至 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 ;在拔湖 2 7m以下 ,发育多达 8~ 30条的湖岸堤 ;而一条明显的湖蚀凹槽则集中出现在拔湖 17.5m~ 19.8m的高度上 ,与纳木错和仁错的分水垭口的高度相当。纳木错沿岸7个剖面中的 12个和邻近湖泊的 3个富含碳酸盐的湖相或湖滨相沉积的铀系全溶样品的等时线年龄测定结果表明 ,高位湖相沉积形成于 90 .7± 9.9kaBP至 71.8± 8.5kaBP的晚更新世早期 ,第六、五、四、三和二级阶地分别形成于 5 3.7± 4 .2kaBP、4 1.2± 4 .7~ 39.5± 3.0kaBP、35 .2± 3.0kaBP、32 .3± 4 .4kaBP和 2 8.2± 2 .8kaBP的晚更新世中晚期 ,而与湖蚀凹槽相当的湖滨相沉积则稍早于 2 9.3± 2 .7kaBP。因此 ,本文将纳木错的发育划分为 90~ 4 0kaBP间的羌塘古大湖 ,4 0~ 30kaBP间的外流湖和 30kaBP以来的纳木错等 3大阶段。在古大湖阶段 ,包括纳木错、色林错等藏北高原东南部的一大批现代大中型湖泊 ,是互相连通的一个大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纳木错 水准 铀系法测年 晚更新世 羌塘古大湖 湖泊
下载PDF
南海火山玻璃的研究
7
作者 谈丽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08-209,共2页
1986年11月,我国在17°28’N,116°34’E,水深3976米的黄岩海山的西北角取了6.96米的柱状样,代号HY4-860-2;1987年10月在12°48’N,113°5’E,水深4300米处取了3米长的岩芯样,代号SS2。其后又在南海取了7个柱状样(V&l... 1986年11月,我国在17°28’N,116°34’E,水深3976米的黄岩海山的西北角取了6.96米的柱状样,代号HY4-860-2;1987年10月在12°48’N,113°5’E,水深4300米处取了3米长的岩芯样,代号SS2。其后又在南海取了7个柱状样(V<sub>1</sub>—V<sub>7</sub>)。其中HY4-86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玻璃 柱状样 深海盆 芯样 铀系法测年 生物化石 深海平原 安山岩 中太平洋 火山喷发
下载PDF
太原盆地洪山第四纪剖面的发现 被引量:8
8
作者 胡小猛 傅建利 +1 位作者 马志正 杨景春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6-229,共4页
洪山剖面是太原盆地东南边缘一湖积台地上的第四纪中晚期沉积剖面 ,该剖面中的湖相层典型特征是 :质地均一的灰绿、黄绿色粉砂粘土层与含碳酸钙结晶体的沉积层呈互层分布。利用地层连续追踪及铀系测年法分析 ,剖面中的湖相层是在 S5古... 洪山剖面是太原盆地东南边缘一湖积台地上的第四纪中晚期沉积剖面 ,该剖面中的湖相层典型特征是 :质地均一的灰绿、黄绿色粉砂粘土层与含碳酸钙结晶体的沉积层呈互层分布。利用地层连续追踪及铀系测年法分析 ,剖面中的湖相层是在 S5古土壤发育晚期至 S1 古土壤发育早期这一时间段内沉积而成的 ,剖面当时所处的位置正位于太原古湖盆的湖岸地带 ,沉积环境受着气候干湿变化的强烈影响。当气候湿润时 ,湖面升高 ,湖盆扩大 ,剖面点被湖水淹没 ,接受着湖相粉砂粘土层的沉积 ;干旱时 ,湖盆变化则相反 ,剖面点出露气下 ,并因地下水毛管作用的结果在沉积层表面产生碳酸钙结晶体。该剖面的研究结果同时还表明 :由第四纪气候的干湿变化对太原盆地这样大的湖盆 ,只能产生数米的湖面升降波动 ;与构造因素引起的湖盆变化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盆地 洪山剖面 碳酸钙结晶体 黄土 古土壤 第四 山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