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氧化还原障在热液铀矿成矿中的作用
被引量:36
- 1
-
-
作者
李延河
段超
赵悦
裴浩翔
任顺利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1-218,共1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3014)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211074)资助
-
文摘
铀是变价元素,氧化还原条件控制铀的迁移和沉淀。铀在氧化环境中呈U^(6+)形式存在,在还原条件下则以U^(4+)形式存在。氧化态六价铀主要以可溶的碳酸铀酰/氟化铀酰络合物形式在水溶液中迁移,还原态四价铀主要以沥青铀矿和铀石等形式富集沉淀成矿。热液铀矿的形成需要一对空间上密切共生的氧化障/氧化剂和还原障/还原剂,二者缺一不可。首先,氧化障中氧化剂将富铀岩石中的铀大量氧化形成U^(6+),溶解进入水溶液迁移;第二,高氧化性富铀溶液遇到还原障,U^(6+)还原成U^(4+)沉淀下来,富集形成铀矿。前人虽然对铀的地球化学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在铀成矿中作用已比较了解,但如何在实际铀矿成矿系统中准确识别氧化还原障,有效利用氧化还原障的控矿机理指导找矿,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制约了铀成矿理论的发展和找矿方法的提升。本文以我国最重要的砂岩型铀矿、火山岩型铀矿、花岗岩型铀矿和变质型铀矿为例,总结了与铀矿化有关的氧化还原障的主要类型,探讨了红层等蒸发盐地层(氧化障),有机质、煌斑岩等中基性岩脉(还原障)与铀矿之间的关系及控矿机制,揭示了成矿盆地中铀-煤、铀-气(油)共生的机制,阐明了翁泉沟硼、铁、铀矿共生原因,建立了不同类型铀矿成矿模型。
-
关键词
氧化还原障
热液铀矿
红层(红盆)
中基性岩脉
铀-煤-油-气
-
Keywords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barriers, hydrothermal uranium deposit, red layers (red basin),mafic dyke, Uranium-coal-oil-gas
-
分类号
P619.14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鄂尔多斯盆地典型地区放射性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 2
-
-
作者
谭成仟
刘池洋
赵军龙
张蓉蓉
-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
-
出处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47-156,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2003CB214607)资助
-
文摘
长期以来,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铀(浅部)作为单一矿产研究成果虽多,但对其共存特征和共生成藏机制研究较少,也缺乏对盆地深部铀富集特征研究.而对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关系、共生规律深入研究,将会促进盆地重要矿产综合预测和协同开发.以大量的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地质资料为基础,从该区的高伽马异常入手,研究伽马异常展布特征.通过对所取33件岩心样进行放射性元素含量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本区自然伽马异常增高是由于铀元素增加而引起,而铀元素的富集主要是由于盆地中铀的活化和聚集引起.在对放射性异常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内油、气、煤、铀4种矿产同盆共存的现实以及成藏(矿)机理研究表明,盆地内放射性铀与油、气、煤的成藏(矿)具有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为多种能源协同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放射性异常
测试分析
油-气-煤-铀
共存
共生
-
分类号
P631.6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