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信息学预测铜离子载体诱导细胞死亡关键因子铁氧化还原蛋白1的特性
1
作者 关蕴良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125-1131,共7页
目的通过对人铁氧化还原蛋白1(ferredoxin 1,Fdx1)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其蛋白结构、蛋白翻译后修饰以及组织表达等性质。方法利用各类数据挖掘工具,分析从UniProt中获取的人Fdx1蛋白氨基酸序列,从而预测其基本性质(ProtParam等)... 目的通过对人铁氧化还原蛋白1(ferredoxin 1,Fdx1)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其蛋白结构、蛋白翻译后修饰以及组织表达等性质。方法利用各类数据挖掘工具,分析从UniProt中获取的人Fdx1蛋白氨基酸序列,从而预测其基本性质(ProtParam等)、特征结构(SMART等)、空间结构(SOPMA等)、翻译后修饰(NetPhos 3.1等)、生物学功能(STRING等)以及组织表达(ProteomicsDB等)等各类生物学信息。结果基本性质:氨基酸序列全长有184 aa,分子质量是19 kDa,分子式为C819H1341N251O275S9。氨基酸组成中丙氨酸和甘氨酸占比最高(10.9%);属亲水性蛋白。未发现跨膜结构和信号肽;线粒体是定位几率最高的亚细胞结构。特征结构:第72~157位存在高度保守的结构功能域——Fer2。空间结构:人Fdx1蛋白二级结构最多的形式是α-螺旋(36.96%)。翻译后修饰:磷酸化、糖基化和甲基化等十种翻译后修饰预测出了位点。生物学功能:与铁硫簇组装酶等多个蛋白存相互作用(P=0.0008)。涉及超过二十种信号通路,与疾病和代谢的关系尤甚。组织表达:正常机体里蛋白表达前高的是内脏系统鼻腔呼吸上皮组织(log10650 ppm);模式生物细胞株中表达最高的为脑癌U251细胞(log10557 ppm)。结论对人Fdx1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探究其在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铜死亡”的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死亡 铁氧化还原蛋白1 生物信息学 细胞程序性死亡
下载PDF
铁氧化还原蛋白在多壁碳纳米管上的固定、表征及直接电子转移 被引量:7
2
作者 吕亚芬 蔡称心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396-2402,共7页
将来源于SpinaciaOleracea的铁氧化还原蛋白(ferredoxin,SOFd)固定在多壁碳纳米管(CNT)表面,紫外-可见及红外光谱表明,SOFd在CNT表面没有变性,仍保持原来的二级空间结构.循环伏安结果表明,SOFd在CNT表面能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 将来源于SpinaciaOleracea的铁氧化还原蛋白(ferredoxin,SOFd)固定在多壁碳纳米管(CNT)表面,紫外-可见及红外光谱表明,SOFd在CNT表面没有变性,仍保持原来的二级空间结构.循环伏安结果表明,SOFd在CNT表面能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伏安曲线上出现一对良好的、几乎对称的氧化还原峰,式量电位E0'为(-570.4±1.5)mV(vs.SCE,0.1mol/L磷酸盐缓冲液),且不随扫速和溶液pH值的变化而变化.SOFd直接电子转移的表观速率常数ks为(0.73±0.04)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化学修饰电极 铁氧化还原蛋白 直接电化学
下载PDF
铁氧化还原蛋白的直接电化学 被引量:1
3
作者 吕亚芬 印亚静 +3 位作者 杜攀 吴萍 陆天虹 蔡称心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5,共3页
将来源于Spinacia oleracea的铁氧化还原蛋白(ferredoxin,SoFd)通过吸附的方法固定在碳纳米管(CNT)表面.红外光谱表明SoFd固定在CNT表面后没有变性.循环伏安结果表明,SoFd在CNT表面能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伏安曲线上表现... 将来源于Spinacia oleracea的铁氧化还原蛋白(ferredoxin,SoFd)通过吸附的方法固定在碳纳米管(CNT)表面.红外光谱表明SoFd固定在CNT表面后没有变性.循环伏安结果表明,SoFd在CNT表面能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伏安曲线上表现出一对良好的、几乎对称的氧化还原峰;式量电位E0′不随扫速(在20—120 mV/s的扫速范围内,其平均值为(-571.7±1.9)mV(vs.SCE,pH 7.0))变化而变化;SoFd直接电子转移的表观速率常数ks为(0.73±0.04)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直接电化学 铁氧化还原蛋白
下载PDF
铜死亡关键调控基因铁氧化还原蛋白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
作者 关蕴良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10-316,322,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铜死亡关键调控基因铁氧化还原蛋白1(ferredoxin 1,FDX1)的基因结构和特性进行解析。方法:从GenBank数据库获取人FDX1基因DNA序列,利用数据挖掘软件对其一般特性、结构识别、特性分析和组织表达4个方面进行生...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铜死亡关键调控基因铁氧化还原蛋白1(ferredoxin 1,FDX1)的基因结构和特性进行解析。方法:从GenBank数据库获取人FDX1基因DNA序列,利用数据挖掘软件对其一般特性、结构识别、特性分析和组织表达4个方面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人FDX1基因定位于11q22.3,基因总长35553 bp,密码子偏性较强,重复序列占基因总长61.40%;上游2000 bp区域存在5个启动子(评分>0.90)、71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多聚腺苷酸尾信号在518位点,未预测到CpG岛;亚细胞定位在线粒体的可能性最大;分子功能预测其具有2Fe-2S簇结合等活性;人FDX1 mRNA相对表达水平最高为肾上腺[146(100×FPKM)1/2],各组织癌症特异性程度都较低。结论:FDX1的线粒体亚细胞定位、具有2Fe-2S簇活性以及涉及的信号通路等基因特性,从生物算法角度证实其可作为铜死亡关键调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死亡 铁氧化还原蛋白1 生物信息学 细胞程序性死亡 肿瘤
下载PDF
木犀草素抑制丙酮酸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及其抗艰难梭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肖丽君 赵文静 +2 位作者 齐晓怡 吕沐瀚 梁思成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36,共7页
目的考察木犀草素对丙酮酸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PFOR酶)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艰难梭菌活性。方法将艰难梭菌PFOR编码序列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a,转染至感受态大肠杆菌,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 目的考察木犀草素对丙酮酸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PFOR酶)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艰难梭菌活性。方法将艰难梭菌PFOR编码序列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a,转染至感受态大肠杆菌,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粗酶液制备。40μmol·L^(-1)待测化合物与PFOR酶在厌氧25℃条件反应8 h后,测定待测化合物对PFOR酶的抑制率。通过对菌液OD_(600)的考察,测定PFOR酶强抑制剂对艰难梭菌细菌(ATCC BAA 1382和ATCC BAA 1870)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借助分子对接技术考察PFOR-抑制剂间可能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在所测化合物中,黄酮木犀草素对PFOR的抑制活性最强,单点抑制率约为33%,与阳性抑制剂硝唑尼特的抑制率(40%)相当。分子对接发现木犀草素可与PFOR结构域中的Asp428、Val431、Gly429、Asp456、Lys458、Lys459等形成氢键。木犀草素对艰难梭菌的MIC约为32μg·mL^(-1)。结论木犀草素具有较好的抗艰难梭菌活性,PFOR酶可能是其抗菌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丙酮酸氧还蛋白氧化还原 艰难梭菌 PFOR酶
下载PDF
Clostridium ljungdahlii乙醛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基因插入失活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惠娟 Peter Dürre +2 位作者 粱翠谊 许敬亮 袁振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23-523,共1页
合成气/富CO废气发酵制乙醇是一项新的乙醇生产技术。该技术能以生物质、有机废物气化产生的合成气(主要成分CO,CO2和H2)或炼钢厂的废气为原料,利用特殊的微生物将其发酵为乙醇,因而在生物质、富CO废气及一些有毒或难降解的有机废物利... 合成气/富CO废气发酵制乙醇是一项新的乙醇生产技术。该技术能以生物质、有机废物气化产生的合成气(主要成分CO,CO2和H2)或炼钢厂的废气为原料,利用特殊的微生物将其发酵为乙醇,因而在生物质、富CO废气及一些有毒或难降解的有机废物利用上将发挥重要作用。Clostridium ljungdahlii是最早发现也是研究得最多的合成气乙醇发酵菌株,其全基因组序列已报道。乙醛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是Clostridiumljungdahlii乙醇合成过程中催化乙酸/乙醛转化的一个重要的酶。本研究根据Clostridium ljungdahlii乙醛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基因序列设计了Ⅱ型内含子插入识别位点及相关引物,其最适插入位点为基因的有义链第360与361位核苷酸之间,之后采用重叠延伸PCR法扩增了内含子的IBS,EBS1d和EBS2序列,在质粒pMTL007的基础上构建了用于Clostridium ljungdahlii乙醛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基因插入失活的质粒pMTL007-Clj-aor-360s,经酶切和DNA测序验证,再转化含质粒pMCljS的大肠杆菌E.coli XL1-blue,利用氯霉素和奇霉素双抗性筛选获得了经甲基化修饰的目的质粒,可用于下一步电转化Clostridium ljungdahlii以构建Clostridiumljungdahlii乙醛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基因失活的基因工程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基因 Ⅱ型内含子 合成气 乙醇
下载PDF
高等植物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超 胡红涛 +1 位作者 吴平 莫肖蓉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53-1366,共14页
高等植物叶绿体定位的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LFNR)负责催化光合线性电子传递的最后一步反应,催化电子由还原态的铁氧还蛋白(Fd)传递给NADP+。LFNR分布在叶绿体的3个不同的组分中,即叶绿体基质中、类囊体膜上和叶绿体内膜上。最近... 高等植物叶绿体定位的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LFNR)负责催化光合线性电子传递的最后一步反应,催化电子由还原态的铁氧还蛋白(Fd)传递给NADP+。LFNR分布在叶绿体的3个不同的组分中,即叶绿体基质中、类囊体膜上和叶绿体内膜上。最近的研究表明,大多数膜定位的LFNR并非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叶绿体基质中的LFNR足以维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叶绿体中的两个蛋白——Tic62和TROL作为LFNR的锚定蛋白,可以与LFNR在类囊体膜上形成高分子量的蛋白复合体。Tic62-LFNR复合体主要负责在夜间保护LFNR的活性,但它不直接在光合作用中起作用。然而,TROL-LFNR复合体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将概述植物LFNR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光合作用 电子传递 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
原文传递
微量元素铁(Fe)的作用
8
《青海草业》 1999年第4期10-10,共1页
铁是最早发现的动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铁在地壳中的丰度高达5%,土壤中的铁含量一般不低于1%。土壤中有效的铁含量变动很大,低到1~5ppm,高的右达1000ppm,铁的有效性主要决定于土壤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植物中含铁量一般在2... 铁是最早发现的动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铁在地壳中的丰度高达5%,土壤中的铁含量一般不低于1%。土壤中有效的铁含量变动很大,低到1~5ppm,高的右达1000ppm,铁的有效性主要决定于土壤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植物中含铁量一般在25~500ppm。铁在植物体内形成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琥珀酸脱氢酶 氧化还原反应 铁氧化还原蛋白 氧化还原电位 豆血红蛋白 氧化还原作用 细胞色素 组成成份 氧化物酶
下载PDF
茶树‘黄金芽’叶绿体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秀秀 范延艮 +3 位作者 田月月 王瀚悦 张丽霞 李敏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4959-4967,共9页
高等植物叶绿体定位的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LFNR)是一种亲水性黄素蛋白,位于光合电子传递链末端,是将光合作用电子运输与叶绿体氧化还原代谢联系起来的枢纽。为探究LFNR基因与茶树品种‘黄金芽’受光调控黄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 高等植物叶绿体定位的铁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酶(LFNR)是一种亲水性黄素蛋白,位于光合电子传递链末端,是将光合作用电子运输与叶绿体氧化还原代谢联系起来的枢纽。为探究LFNR基因与茶树品种‘黄金芽’受光调控黄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分别以‘黄金芽’、‘舒茶早’(CK)1芽2叶为材料克隆CsLFNR基因,获得了相似度为100%的序列,将其命名为CsLFNR1.1(GenBank登录号:MT311318)。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其cDNA基因全长1095 bp,编码36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40.623 kD,理论等电点为8.86,为碱性蛋白。CsLFNR1.1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含一条叶绿体转运肽,二级结构含23.35%的α-螺旋,5.49%的β-转角,28.85%延伸链和42.31%的无规则卷曲,亚细胞定位于叶绿体。通过blastn、blastp及DNAMAN软件比对分析发现CsLFNR1.1及其翻译氨基酸序列与NCBI‘舒茶早’茶树基因CsLFNR1(XM_028233617.1)和蛋白(XP_028089418.1)序列分别有4个碱基和3个氨基酸的差异,相似性分别达到了99.63%和99.18%,预测的蛋白在理化性质及二级结构上有微小差异,三级结构预测所用模板一致,且拥有相同的保守结构域及活性结构位点。以不同遮荫度‘黄金芽’叶片为材料进行了RT-qPCR实验,结果显示CsLFNR1.1基因表达响应光照强度变化,随着光强增加表达量提高。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CsLFNR1.1基因在‘黄金芽’新梢叶片光系统受光调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模式蓝藻FNR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及进化分析
10
作者 殷亮 王代玮 +3 位作者 韩雪雪 王丽娟 刘海燕 罗光宏 《河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5-53,共9页
FNR蛋白是蓝藻光能转换和能量代谢中的核心蛋白质,为了掌握该蛋白的生物信息学信息及其进化关系,选择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7种模式蓝藻来源的FNR蛋白作为材料,以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采用ProtParam、Sompa、SWISS-MODEL及MEGA11等生物信息... FNR蛋白是蓝藻光能转换和能量代谢中的核心蛋白质,为了掌握该蛋白的生物信息学信息及其进化关系,选择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7种模式蓝藻来源的FNR蛋白作为材料,以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采用ProtParam、Sompa、SWISS-MODEL及MEGA11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蓝藻FNR蛋白的结构、功能及进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蓝藻FNR蛋白均属于胞内表达的单亚基蛋白,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其氨基酸数目在370-440个之间,分子量在45 kD左右,理论等电点在5.5-6.0之间,不稳定性指数在40%左右,蛋白序列中存在保守的FAD及NADPH结合结构域及C末端的RWHVETY保守基序。蛋白的二级结构元件中,α-螺旋和β折叠比例在20%-30%之间,无规卷曲比例较高,普遍在47%左右。FNR蛋白的三级结构具有高度的结构相似性,蛋白质的N端普遍存在一段无序的无规卷曲结构,且暴露于蛋白质核心结构外侧。进化分析表明蓝藻FNR蛋白属于独立的进化分支,与高等植物来源的FNR蛋白的亲缘关系更近。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FNR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同时也为FNR蛋白在藻类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氧还蛋白-NADP+-氧化还原 生物信息学 多序列比对 进化分析
下载PDF
螺旋藻的生理生化和生产利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黎旭 卓少明 《热带生物学报》 1996年第1期69-73,共5页
介绍螺旋藻的生理特性、生化特征和化学组成,大规模养殖的关键问题和现阶段的解决办法,以及螺旋藻的食用价值。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生理生化 藻蓝蛋白 铁氧化还原蛋白 高等植物 单细胞海藻 培养基 生长速率 细胞色素 营养液
下载PDF
生命起源、生命进化与生命必需金属元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仲贤 《自然杂志》 1989年第6期430-435,480,共7页
《生命起源、生命进化与生命必需金属元素》一文则是更古老的生命起源、进化等课题在今天的认识。这也算是生命科学课题广泛、内容深奥的一个反映吧。
关键词 生命进化 化学进化 铁氧化还原蛋白 文则 金属蛋白 地球时 生命科学 聚合物分子 四面体构型 还原气氛
下载PDF
螺旋藻——食用微生物(续二) 被引量:2
13
作者 Orio Ciferri 林励 李万瑶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4期74-81,共8页
生物化学人们已通过钝顶螺旋藻和巨大螺旋藻的凝胶电泳分析出藻兰蛋白[29]——一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胆蛋白,并从前者中分离出这种化合物。C—藻兰蛋白和异藻兰蛋白两者显然都是在变性条件下可被电泳法分离的,至少由两种不同亚基所组成... 生物化学人们已通过钝顶螺旋藻和巨大螺旋藻的凝胶电泳分析出藻兰蛋白[29]——一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胆蛋白,并从前者中分离出这种化合物。C—藻兰蛋白和异藻兰蛋白两者显然都是在变性条件下可被电泳法分离的,至少由两种不同亚基所组成的少基数(Oligomeri)复合物。C—藻兰蛋白的α—亚基和β—亚基显示出与各自20500和23—500的分子量相当的易变性,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最低分子量约44000的少基,异藻兰蛋白是由分子量约为18000和20000的亚基构成的,从而可形成一个最低分子量约为38000的少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兰蛋白 螺旋藻属 兰藻 铁氧化还原蛋白 钝顶螺旋藻 小球藻属 氨基酸组成 蛋白质含量 蛋白 低分子量
下载PDF
Electrochemical study of pyrite-ovalbumin interaction in relation to flotation 被引量:1
14
作者 Taki GLER Kemal SAHBUDAK +1 位作者 Sevil ETNKAYA nal AKDEMR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9期2766-2775,共10页
Ovalbumin (OVA), chicken egg albumin, is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non-toxic, cheap surface active agent. It has electrochemically active sulfhydryl residues in molecular structure. OVA adsorption on pyrite as an... Ovalbumin (OVA), chicken egg albumin, is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non-toxic, cheap surface active agent. It has electrochemically active sulfhydryl residues in molecular structure. OVA adsorption on pyrite as an alternative depressant was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FTIR spectroscopy and flota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a wide potential range in alkaline pH to clarify the role of electrochemical condition on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s and the rate of depression. In the absence of OVA, the floatability reached its maxima around slightly oxidizing condition. Beyond the range, it decreased presumably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Fe-oxyhydroxides together with the hydrophilic S-containing species. OVA-pyrite interaction occurred in the whole examined potential range. Depressing effect of OVA increased gradually from reducing to slightly oxidizing potential, open circuit potential (OCP) of pyrite, mainly due to weak conformational changes in OVA molecules together with the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around OCP. The rate of depression reached its maxima at moderately oxidizing potentials, which was referred to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This level was almost kept at higher potentials owing to OVA adsorption as metal-chel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ITE froth flotation OVALBUMIN redox reactions DEPRESSION
下载PDF
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谦楠 廖世秀 +4 位作者 康冰 张菊新 王睿丽 丁雪冰 张卫华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42-746,共5页
目的探讨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A66G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对200对河南汉族URSA夫妇(URSA组)及76对有健康生育史的河南汉族夫妇(对照组)... 目的探讨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A66G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对200对河南汉族URSA夫妇(URSA组)及76对有健康生育史的河南汉族夫妇(对照组)的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1)MTRRA66G等位基因频率:MTRRA66G等位基因A和G的频率URSA组分别为男性76.5%(153/200)、女性72.8%(146/200);男性23.5%(47/200)、女性27.2%(54/200);对照组分别为男性78.9%(60/76)、女性78.3%(59/76);男性21.1%(16/76)、女性21.7%(16/76)。MTRRA66G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不同性别者及两组同性别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MTRRA66G基因型频率:MTRRA66G基因型AA、AG、GG频率URSA组分别为男性57.0%(114/200)、女性52.0%(104/200);男性39.0%(78/200)、女性41.5%(83/200);男性4.0%(8/200)、女性6.5%(13/200);对照组分别为男性59.2%(45/76)、女性59.2%(50/76);男性39.5%(30/76)、女性38.2%(29/76);男性1.3%(1/76)、女性2.6%(2/76)。MTRRA66G基因型频率在各组不同性别者及两组同性别者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基因型频率:夫妇联合基因型GG+GG、GG+AG、GG+AA、AG+AG、AG+AA、AA+AA频率URSA组分别为1.0%(2/200)、2.5%(5/200)、6.0%(12/200)、20.0%(40/200)、38.O%(76/200)、32.5%(65/200);对照组分别为0、1.3%(1/76)、2.6%(2/76)、17.1%(13/76)、42.1%(32/76)、36.8%(28/76);两组夫妇联合基因型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RRA66G位点多态性与URSA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不是URSA的遗传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还原 流产 习惯性 多态现象 遗传 聚合酶链 反应
原文传递
下调MTRR基因表达对顺铂耐药的卵巢上皮性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佳 王琪 +1 位作者 张玮 李力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5-292,共8页
目的探讨下调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表达对顺铂耐药的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1)实验分为3组:下调MTRR基因表达的SKOV3/DDP细胞(SKOV3/DDP-MTRRi组)、转染阴性对照(NC)序列的SK... 目的探讨下调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表达对顺铂耐药的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1)实验分为3组:下调MTRR基因表达的SKOV3/DDP细胞(SKOV3/DDP-MTRRi组)、转染阴性对照(NC)序列的SKOV3/DDP细胞(SKOV3/DDP.NC组,作为阴性对照)、未转染的SKOV3/DDP细胞(SKOV3/DDP组,作为空白对照)。不同浓度(0、1、2、4μg/ml)顺铂作用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细胞的凋亡率,免疫荧光法检测3组细胞的自噬现象,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3组细胞中自噬标志分子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p62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3组细胞中自噬体的形成情况。(2)雷帕霉素诱导后SKOV3/DDP.MTRRi细胞自噬及凋亡情况变化的检测,实验分为4组,雷帕霉素组(5nmol/L雷帕霉素处理)、雷帕霉素+顺铂组(5nmol/L雷帕霉素+4肛咖l顺铂处理)、顺铂组(4μg/ml顺铂处理)、空白对照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4组细胞中自噬标志分子LC3B、p62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4组细胞的生存率,流式细胞仪检测g组细胞的凋亡率。(3)4μg/ml.铂作用48h后,westernblot法检测3组(即SKOV3/DDP-MTRRi组、SKOV3/DDP-NC组、SKOV3/DDP组)细胞中凋亡相关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和Bcl-2家族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蛋白激酶B(Akt)自噬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1)不同浓度(0、1、2.4μg/ml)]顺铂组作用48h后,随着顺铂浓度的增加,3组细胞的凋亡逐渐增加,当顺铂浓度达到2μg/ml时,SKOV3/DDP.MTRRi组细胞的凋亡率[(26.2±1.4)%]明显高于SKOV3/DDP-NC组和SKOV3/DDP组[分别为(14.8±2.4)%、(14.2±214)%;P〈0.05];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随着顺铂浓度增加,SKOV3/DDP-MTRRi组细胞中LC3B蛋白在细胞质内聚集成团,明显多于SKOV3/DDP组和SKOV3/DDP-NC组;且与SKOV3/DDP组和SKOV3/DDP-NC组比较,SKOV3/DDP-MTRRi组细胞中LC3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当顺铂浓度达到4μg/ml时,SKOV3/DDP组和SKOV3/DDP-NC组细胞内的细胞器结构完整,有少量自噬线粒体出现;而SKOV3/DDP-MTRRi组细胞内的细胞器结构消失,空泡明显增多,且没有观察到自噬体的形成。(2)与雷帕霉素组、顺铂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顺铂组SKOV3/DDP-MTRRi细胞中LC3B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43±0.04、1.37±0.11、1.11±0.09、1.72±0.08)明显升高(P〈0.05),p62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94±0.12、1.21±0.11、1.57±0.10、0.58±0.10)明显降低(P〈0.05);与顺铂组比较,雷帕霉素+顺铂组SKOV3/DDP-MTRRi细胞的生存率[分别为(0.62±0.03)%、(0.78±0.03)%]明显升高(P=0.018),凋亡率[分别为(59.0±3.9)%、(40.4±3.0)%]明显降低(P=0.019)。(3)4μg/ml顺铂处理48h后,与SKOV3/DDP-NC组、SKOV3/DDP组比较,SKOV3/DDP-MTRRi组细胞中Bcl-2家族成员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661),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30);caspase家族成员caspase-3、caspase-7、caspase-9、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裂解的caspase-3、caspase-7、caspase-9、PARP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KOV3/DDP.MTRRi组细胞中P13K/Akt自噬通路关键蛋白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顺铂诱导可使MTRR基因下调的顺铂耐药卵巢癌细胞的凋亡增加、自噬减弱,其可能机制为通过调节caspase和Bcl一2凋亡家族蛋白以及P13K/Akt自噬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加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抗药性 多药 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还原 顺铂 自噬 细胞 凋亡
原文传递
下调MTRR基因表达对顺铂耐药的卵巢上皮性癌SKOV3细胞体内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佳 王琪 +1 位作者 张玮 李力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6-134,共9页
目的探讨下调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表达对顺铂耐药的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SKOV3/DDP细胞体内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1)MTRR基因下调的SKOV3/DDP细胞系的构建及鉴定:设计4个针对MTRR基因不同靶序列的短发夹状RNA(... 目的探讨下调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表达对顺铂耐药的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SKOV3/DDP细胞体内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1)MTRR基因下调的SKOV3/DDP细胞系的构建及鉴定:设计4个针对MTRR基因不同靶序列的短发夹状RNA(shRNA),分别为U6-GFP-Neo-homo-1106、U6-GFP—Neo-homo-1931、U6-GFP—Neo-homo-419、U6-GFP-Neo—homo-1460,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筛选干扰效果最好的针对MTRR基因的shRNA连接至pSicoR质粒,建立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即pSicoR-1106)并感染SKOV3/DDP细胞,流式细胞仪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逆转录(RT)-PCR技术及western blot法验证转染后细胞中MTRR mRNA和蛋白的表达。(2)体外实验:实验分为3组,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pSicoR-1106、阴性对照质粒pSicoR-NC及包装质粒采用脂质体法分别转染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所得病毒上清液感染SKOV3/DDP细胞,所得感染后细胞即为下调MTRR基因的SKOV3/DDP-MTRRi细胞(SKOV3/DDP-MTRRi组)以及阴性对照SKOV3/DDP-NC细胞(SKOV3/DDP-NC组,作为阴性对照)和未转染的SKOV3/DDP细胞(SKOV3/DDP组,作为空白对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3组细胞的生长情况及其对顺铂的耐药性[以50%抑制浓度(IC50)表示];不同浓度(0、1、2、4μg/m1)的顺铂作用后,克隆形成实验检测3组细胞的克隆形成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细胞的细胞周期比例。(3)体内实验:将上述3组细胞接种于裸鼠的腹股沟皮下,建立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2.5mg/kg顺铂腹腔注射(每2天1次,共21次)后,观察3组(每组8只)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MTRR、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1western blot法筛选的干扰效果最好的针对MTRR基因的shRNA为U6-GFP-Neo-homo-1106,以此建立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pSicoR-1106,转染SKOV3/DDP细胞后,其MTRR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证实下调MTRR基因表达的SKOV3/DDP细胞系构建成功。(2)MTT比色法检测显示,第5天开始,SKOV3/DDP—MTRRi组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SKOV3/DDP-NC组和SKOV3/DDP组(P〈0.05);SKOV3/DDP—MTRRi组、SKOV3/DDP-NC组、SKOV3/DDP组细胞对顺铂的IC50分别为4.01、7.90、8.91μg/ml,SKOV3/DDP—MTRRi组明显低于SKOV3/DDP-NC组和SKOV3/DDP组(P〈0.05)。不同浓度(0、1、2、4μg/m1)的顺铂作用后,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显示,各浓度下SKOV3/DDP-MTRRi组克隆形成个数均明显少于SKOV3/DDP-NC组、SKOV3/DDP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当顺铂浓度为4μg/ml时,SKOV3/DDP.MTRRi组细胞的GJG。期比例为(72.8±5.0)%,明显高于SKOV3/DDP-NC组及SKOV3/DDP组[分别为(64.4±2.5)%、(64.3±3.0)%,P〈0.05]。(3)裸鼠腹腔内注射顺铂6周后,SKOV3/DDP-MTRRi组、SKOV3/DDP—NC组、SKOV3/DDP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分别为(97±32)、(168±45)、(173±32)mm^3,移植瘤质量分别为(0.36±0.17)、(1.08±0.17)、(1.11±0.20)g,SKOV3/DDP-MTRRi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SKOV3/DDP-NC组、SKOV3/DDP组(P〈0.05)。3组移植瘤组织中,MTR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5/8、7/8,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8、6/8、7/8,SKOV3/DDP—MTRRi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SKOV3/DDP-NC组、SKOV3/DDP组(P〈0.05)。结论MTRR基因表达下调后在体内外均能降低顺铂耐药的卵巢癌SKOV3/DDP细胞的增殖能力,并增加其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细胞系 肿瘤 铁氧化还原蛋白NADP还原 顺铂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自养微生物CO2固定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亚西 张彦龙 +4 位作者 张多英 曾伟民 赵丹丹 雷虹 白也 《生物技术》 CAS 2019年第4期391-397,共7页
具有自养代谢能力的微生物将无机碳同化为有机碳,使其他生物无法获得的碳成为全球碳循环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现存生物圈中,卡尔文-本森循环是许多原核生物和所有植物将CO2固定到生物量中的主要代谢机制,然而却忽视了原核生物中的其它5种... 具有自养代谢能力的微生物将无机碳同化为有机碳,使其他生物无法获得的碳成为全球碳循环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现存生物圈中,卡尔文-本森循环是许多原核生物和所有植物将CO2固定到生物量中的主要代谢机制,然而却忽视了原核生物中的其它5种自养代谢途径。对其他自养代谢途径的研究发现,这5种途径均以乙酰-Co A为中心将CO2同化为生命所需的有机物。该文从分子水平上系统阐述了六种自养代谢途径的CO2固定机理并对CO2的固定对自然界的作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固定 自养代谢途径 原核微生物 核酮糖-1 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 铁氧化还原蛋白
原文传递
文心兰RFNR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其与LFNR不同的胁迫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蓉 吴晓佩 +5 位作者 王雪晶 陈裕坤 郭容芳 林玉玲 赖钟雄 徐涵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64-2176,共13页
以‘小樱桃’文心兰为材料克隆了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FNR)两种类型基因RFNR(Root-type Ferredoxin-NADP+oxidoreductase)和LFNR(Leaf-type Ferredoxin-NADP+oxidoreductase)。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RFNR与LFNR都属于FNR-like超家族,具... 以‘小樱桃’文心兰为材料克隆了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FNR)两种类型基因RFNR(Root-type Ferredoxin-NADP+oxidoreductase)和LFNR(Leaf-type Ferredoxin-NADP+oxidoreductase)。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RFNR与LFNR都属于FNR-like超家族,具有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adenine dinucleotide,F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功能结合域,在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两种类型的FNR在氨基酸组成、蛋白结构和构型方面存在明显差异,RFNR比LFNR有更强的保守性。FNR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文心兰FNR蛋白都定位于叶绿体。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LFNR和RFNR具有器官表达特异性:LFNR更多地在叶中表达,RFNR更多地在根中表达;在软腐病胁迫下LFNR下调响应,RFNR上调响应;两种类型的FNR在盐胁迫以及高温胁迫处理时上调响应,但RFNR响应较快且强度更大;LFNR和RFNR在水杨酸(salicylicacid,SA)处理时轻微波动,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处理时呈现单峰反应。文心兰两种类型的FNR基因在不同类型的胁迫中显示相似的和有区别的表达特性,表明其具有不同的胁迫响应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兰 氧还蛋白氧化还原 胁迫 亚细胞定位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