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动漫中的废墟隐喻及其文化慰藉功能研究--以《铃芽之旅》作为视觉个案
1
作者 黄硕钊 王佳 李豪东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新海诚最新动画电影《铃芽之旅》取得巨大成功,电影中唯美的画面以及独特的风景展示依旧是新海诚式动画的最大看点。在《铃芽之旅》中充斥着大量废墟元素,其运用绝非单纯的景物呈现,更重要的是将文化内涵、灾难哲学与创伤心理共同融入... 新海诚最新动画电影《铃芽之旅》取得巨大成功,电影中唯美的画面以及独特的风景展示依旧是新海诚式动画的最大看点。在《铃芽之旅》中充斥着大量废墟元素,其运用绝非单纯的景物呈现,更重要的是将文化内涵、灾难哲学与创伤心理共同融入其中的一种“物象呈现”。基于此,文章从“神道教影响下日本人的灾难观”“PTSD视角下铃芽的心理废墟”“具象废墟与心理废墟的异质同构”三个方面探讨《铃芽之旅》中的废墟元素,有助于理解新海诚动画电影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海诚 铃芽之旅 废墟元素
下载PDF
日本灾难电影的生态审美意识论析--评新海诚动画电影《铃芽之旅》
2
作者 林祁 杨熙黎 蔡秀星 《鄱阳湖学刊》 2024年第1期116-123,159,共9页
新海诚以动漫之美挑战日本灾难电影,他导演的最新动画电影《铃芽之旅》实现了人与灾难从对立到交融的审美转型:始自“废墟”的铃芽关门之旅,是一场生态审美的成长史;奔跑的“三脚椅”与富士山之美,展现的是人与环境的共融;而原风景与传... 新海诚以动漫之美挑战日本灾难电影,他导演的最新动画电影《铃芽之旅》实现了人与灾难从对立到交融的审美转型:始自“废墟”的铃芽关门之旅,是一场生态审美的成长史;奔跑的“三脚椅”与富士山之美,展现的是人与环境的共融;而原风景与传统猫的喻体,则是探求人与自己的共情。在一系列生态美学的滋养中,新海诚构建了日本动漫的“世界系”范式,标志着日本灾难电影的生态审美转型,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灾难电影 新海诚 铃芽之旅 生态审美 世界系范式
下载PDF
创伤与成长:《铃芽之旅》的隐喻意象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紫涵 许爱珠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5-91,共7页
“世界系”是近年来在日本小说和影视作品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作品类型。《铃芽之旅》是新海诚基于宏大叙事消解的后现代背景对现实灾难进行省思的“世界系”作品。作品沿袭了“新海诚式”的漫画·动画性的现实主义,将拟宏大叙事和日... “世界系”是近年来在日本小说和影视作品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作品类型。《铃芽之旅》是新海诚基于宏大叙事消解的后现代背景对现实灾难进行省思的“世界系”作品。作品沿袭了“新海诚式”的漫画·动画性的现实主义,将拟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通过虚构世界联系起来,使集体创伤性记忆与文化联结。故事运用“隐喻”意象如门、蚓厄、三角椅等,折射出具有区域性的民俗文化内涵和普遍性的现实问题,反思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后现代人群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新海诚作为创作者的意识转型和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铃芽之旅 世界系 灾难叙事 隐喻意象
下载PDF
符号学视域下二次元联动广告研究——以《铃芽之旅》联动广告为例
4
作者 张哲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以及90后、00后的成长,二次元文化作为亚文化的一种,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广告也随之发展起来。本文以动画电影《铃芽之旅》的二次元联动广告为例,从符号学视角对二次元联动广告的符号应用、...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以及90后、00后的成长,二次元文化作为亚文化的一种,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广告也随之发展起来。本文以动画电影《铃芽之旅》的二次元联动广告为例,从符号学视角对二次元联动广告的符号应用、符号意义建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二次元 联动广告 铃芽之旅
下载PDF
《铃芽之旅》的空间叙事策略研究
5
作者 谢佳锦 《声屏世界》 2024年第3期126-128,共3页
在动画电影《铃芽之旅》中,导演新海诚在叙事中充分运用空间符号。首先,空间的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体现了对过去的自我救赎;其次,铃芽与草太在“环日本之旅”中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展开了一场不为世人所知的拯救世界的行动;最后... 在动画电影《铃芽之旅》中,导演新海诚在叙事中充分运用空间符号。首先,空间的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体现了对过去的自我救赎;其次,铃芽与草太在“环日本之旅”中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展开了一场不为世人所知的拯救世界的行动;最后,导演新海诚站在民族意识的立场上,通过电影的叙事功能表达了自身站在“后灾难时代”的历史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铃芽之旅 新海诚 后灾难时代 空间叙事
下载PDF
空间叙事视域下民族性的影像表达——以《大鱼海棠》与《铃芽之旅》为案例
6
作者 倪昕 何李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0-87,共8页
《大鱼海棠》与《铃芽之旅》在空间叙事中的民族性表达各有特色,前者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银幕表达;后者则着重于对日本现实世界的银幕复现。但两部影片在民族性表达方式上亦存在需完善之处:在地志空间层面,可将两部电影建构地志空间的... 《大鱼海棠》与《铃芽之旅》在空间叙事中的民族性表达各有特色,前者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银幕表达;后者则着重于对日本现实世界的银幕复现。但两部影片在民族性表达方式上亦存在需完善之处:在地志空间层面,可将两部电影建构地志空间的方式相结合,使地志空间场景更加有机;在时空体空间层面,需在银幕及故事体系中建构出平衡的双重空间,以更好地构建起银幕上的民族性表达体系;在文本空间层面,《大鱼海棠》存在民族性符号过多、难以引起跨文化共鸣的问题;《铃芽之旅》则存在民族性符号背后文化过度消解的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议将两部电影在不同空间层面的民族性表达方式融会贯通,从空间叙事中民族性符号的任务、比重及运用方法入手,借助政策方、创作方、资本方的三方合力,构建起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的民族化空间叙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民族性 影像表达 空间叙事学 《大鱼海棠》 铃芽之旅
下载PDF
新海诚《铃芽之旅》中的灾难叙事
7
作者 袁海燕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11期145-148,共4页
《你的名字。》《天气之子》《铃芽之旅》被称为新海诚的“灾难三部曲”,其中《铃芽之旅》是对灾难表现力度最大、与现实灾难情况最贴近的影片。在《铃芽之旅》中,地震降临成为重启废墟时空记忆的引线,并促使地震幸存者铃芽重返家乡直... 《你的名字。》《天气之子》《铃芽之旅》被称为新海诚的“灾难三部曲”,其中《铃芽之旅》是对灾难表现力度最大、与现实灾难情况最贴近的影片。在《铃芽之旅》中,地震降临成为重启废墟时空记忆的引线,并促使地震幸存者铃芽重返家乡直面幼时的心灵创伤,以日本传统文化为依据的地震相关元素设定呈现了新海诚对人与自然、空间变化与现代化进程关系的深度思考。正是在对灾难的反思之中,人们得以向未来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海诚 铃芽之旅 灾难
下载PDF
责任·爱情·仪式——从《铃芽之旅》看新海诚动画电影中的灾难抚慰
8
作者 顾雨竹 《声屏世界》 2023年第9期126-128,共3页
《铃芽之旅》是新海诚导演最新的集大成之作,是一部融合灾难、奇幻、情感和成长元素的电影。少年铃芽在与草太宿命般相遇后,便踏上了关闭灾难之门的冒险之旅。在这条“成长之路”上,铃芽感受到了亲人的理解、陌生人的善意、朋友的互助,... 《铃芽之旅》是新海诚导演最新的集大成之作,是一部融合灾难、奇幻、情感和成长元素的电影。少年铃芽在与草太宿命般相遇后,便踏上了关闭灾难之门的冒险之旅。在这条“成长之路”上,铃芽感受到了亲人的理解、陌生人的善意、朋友的互助,正是这些爱与陪伴让铃芽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与救赎,饱含新海诚导演对于灾难后人们的关注和精神抚慰。他从责任感、爱情以及对山川神明的敬畏结合动画这一能够实现一切梦幻之事的强大武器,为观众带来非凡的情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铃芽之旅 灾难抚慰 新海诚
下载PDF
半梦半醒之间--《铃芽之旅》叙事机制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洪帆 任紫薇 《当代动画》 2023年第2期28-32,共5页
在《铃芽之旅》中,新海诚以“3·11日本大地震”为现实背景,筑造了主人公铃芽的“冒险之梦”。它以故事催眠手法对罹患集体创伤的民众进行心理治疗;同时,建构了摇摆在恋爱还是不恋爱之间的爱情主题情节线,以及同样摇摆于英雄事业还... 在《铃芽之旅》中,新海诚以“3·11日本大地震”为现实背景,筑造了主人公铃芽的“冒险之梦”。它以故事催眠手法对罹患集体创伤的民众进行心理治疗;同时,建构了摇摆在恋爱还是不恋爱之间的爱情主题情节线,以及同样摇摆于英雄事业还是个人爱情之间的成长主题情节线。本文试图分析这场混合了分裂主题、多层级记忆与幻想的人造梦背后的叙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海诚 铃芽之旅 造梦 叙事机制 后现代 资料库
原文传递
新海诚“灾难三部曲”中的治愈内核与精神重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天琪 《声屏世界》 2023年第22期107-110,共4页
日本动画导演新海诚的最新作品《铃芽之旅》在中日两国上映以来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年来,他在坚持个人艺术风格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主题表达,形成了有别于好莱坞灾难片经典模式的“灾难治愈系”青春动画电影,其中蕴含的日式美学与生命... 日本动画导演新海诚的最新作品《铃芽之旅》在中日两国上映以来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年来,他在坚持个人艺术风格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主题表达,形成了有别于好莱坞灾难片经典模式的“灾难治愈系”青春动画电影,其中蕴含的日式美学与生命哲学更加深化了作品的美学意蕴。物哀的传统审美理念依托灾难书写的影像文本,凝练出治愈的内核表达,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提炼出独特的生命意识:纵使命途多难,人类也将以爱作为矛与盾,对抗无常,热爱生命。至此,新海诚通过“灾难三部曲”《你的名字》《天气之子》《铃芽之旅》逐渐探索出灾后精神重建的路径,为民众走出灾难创伤、修复社会信念提供了勇气与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海诚 铃芽之旅 治愈系 物哀美学 生命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