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东北冷水坑铅锌银矿田流纹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恒飞 巫建华 +1 位作者 郭国林 韦昌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7-349,共13页
冷水坑铅锌银矿田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江山-绍兴结合带南侧、武夷隆起带西北部的天华山火山盆地内,是武夷山成矿带中生代火山岩带中独具特色的斑岩型矿床。矿田内的火山岩分布广泛,但是区内火山岩系的地质时代归属仍然存在分歧,存... 冷水坑铅锌银矿田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江山-绍兴结合带南侧、武夷隆起带西北部的天华山火山盆地内,是武夷山成矿带中生代火山岩带中独具特色的斑岩型矿床。矿田内的火山岩分布广泛,但是区内火山岩系的地质时代归属仍然存在分歧,存在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早期的不同认识,制约了区域地质找矿工作。笔者等在对矿田火山岩系的岩性和岩相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对冷水坑矿田内鹅湖岭组流纹岩样品进行了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3件样品的锆石n(206Pb)/n(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39.5±1.1 Ma、137.8±1.3 Ma和139.4±1.2 Ma,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早期,指示流纹岩所在火山岩系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喷发有气爆和浆爆等喷发形式,分别表现为普利尼式和斯通博利式、乌尔卡诺式等不同喷发形式,所形成的火山碎屑岩中不同来源的晶屑、岩屑和浆屑各自所占比例不同,导致最小锆石U-Pb年龄的地质含义也不同,不一定都能代表火山碎屑岩的形成年龄。结合前人获得的凝灰岩和晚侏罗世花岗斑岩的锆石U-Pb年龄,推测冷水坑铅锌银矿田早白垩世早期发生了不同形式的火山喷发活动,是否存在晚侏罗世火山岩系仍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纹岩 早白垩世早期 晚侏罗世 火山喷发形式 冷水坑铅锌银矿田
下载PDF
江西银坑铅锌银矿田基底褶皱构造特征与南北向矿化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人毅 吕承训 吕古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83-1792,共10页
为了探究银坑铅锌银多金属矿田的构造特征和找矿潜力,选取区内基底复式褶皱作为研究区,开展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揭示基底褶皱几何学和应力场特征并探讨对成矿的控制作用,重点研究褶皱作用晚期纵张断裂中的SN向交代充填石英矿脉的成矿... 为了探究银坑铅锌银多金属矿田的构造特征和找矿潜力,选取区内基底复式褶皱作为研究区,开展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揭示基底褶皱几何学和应力场特征并探讨对成矿的控制作用,重点研究褶皱作用晚期纵张断裂中的SN向交代充填石英矿脉的成矿特征。通过实测褶皱轴迹与两翼产状,分析其几何形态特征为:枢纽走向由北至南为NE→NNE→SN→NNW,翼间角范围为33°~52°,褶皱类型为紧闭陡立尖棱状褶皱。通过褶皱分析法与节理统计法,求得基底褶皱自加里东期至燕山期主应力方向变化为EW→NWW→NNW→NEE。基底地层早期受EW向挤压而形成SN向构造带与大量的SN向褶劈理带。应力场转换期间地层受到的应力由挤压向拉张转换,促进褶劈理带内形成SN向纵张裂隙,为后期NE向矿化提供空间。通过实测与观察,基底褶皱首次发现近SN向矿化石英矿脉充填于褶皱作用晚期的切层纵张和次级横张裂隙。含矿性分析显示,脉中铅、锌平均含量为0.133%和0.190%,金、银的平均含量0.127 g/t和15.33 g/t,具有较高的矿化特征。在桥子坑矿区地表和牛形坝矿区60、104和140中段新发现12条SN向矿脉,表明该区有巨大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银坑 铅锌银矿田 基底褶皱 构造分析 SN向矿带
下载PDF
东秦岭南泥湖钼铅锌银多金属矿田地球物理场特征与深部找矿预测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耀升 刘申芬 +3 位作者 王俊鹤 秦学业 刘国庆 崔小玲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3-818,共16页
南泥湖钼多金属矿田是中国重要的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产地,已探明超大型钼(钨)矿床3处,大型钼(钨)矿床3处,中、大型铅锌银(金)矿床10余处。矿田具有优越的地质成矿条件,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现有矿产勘查深度主要是500 m以浅范围,深部(50... 南泥湖钼多金属矿田是中国重要的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产地,已探明超大型钼(钨)矿床3处,大型钼(钨)矿床3处,中、大型铅锌银(金)矿床10余处。矿田具有优越的地质成矿条件,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现有矿产勘查深度主要是500 m以浅范围,深部(500~2000 m)找矿工作基本为空白,需要使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研究深部成矿规律,预测新的矿产资源。文章通过研究该区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和典型矿床物探异常特征,取得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1)确定了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隐伏岩体侵入模型:将全区隐伏岩体从南至北分为3个区,Ⅰ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0~800 m,分布面积约125 km^2;Ⅱ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0.8~1.5 km,分布面积约158 km^2;Ⅲ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1.5~3 km,分布面积约233 km^2。(2)建立了立体成矿模型(根据成矿空间位置的不同从地表向下分为4个空间成矿区)和综合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包括隐伏岩体、隐伏岩体顶上带、岩钟和斑岩体、矿体和矿化体的地球物理场标志)。(3)指出隐伏岩体顶上带及其上方的岩钟、岩脉、岩枝和小斑岩体等是成矿有利部位。(4)预测了找矿潜力;总结了寻找钼钨铅锌银金矿产的勘查方法技术组合。研究成果对在该区和类似矿区进行深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银矿田 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 立体成矿模型 成矿预测模型 找矿潜力 栾川南泥湖
下载PDF
湖南水口山老鸦巢金矿区隐爆角砾岩地质特征及控矿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郭闯 《黄金》 CAS 2021年第10期24-29,共6页
老鸦巢金矿床位于水口山铅锌金银矿田的中部,是一个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结合以往研究成果,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详细总结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隐爆角砾岩的形态、分布、岩石学特征、分带性及控矿作用进... 老鸦巢金矿床位于水口山铅锌金银矿田的中部,是一个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结合以往研究成果,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详细总结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隐爆角砾岩的形态、分布、岩石学特征、分带性及控矿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矿区金矿体主要产于隐爆角砾岩中,形态、产状、规模及定位严格受其控制;隐爆角砾岩带受断裂F 1控制,为一向西倾斜的脉体,成分比较复杂,蚀变强烈,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向分带特征;隐爆角砾岩及蚀变发育地段是矿区今后寻找同类型金矿体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爆角砾岩 分带特征 控矿作用 老鸦巢金矿区 水口山银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