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锡对改善铅-钢层状复合材料结合界面及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梁方 竺培显 +2 位作者 周生刚 孙德林 马会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94-3099,共6页
通过引入锡元素作为过渡组元来解决铅-钢界面的结合问题。借助于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研究铅-锡-钢层状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界面处元素分布;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及线性伏安扫描曲线分别研究铅-锡-钢层状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电化学性能。结果... 通过引入锡元素作为过渡组元来解决铅-钢界面的结合问题。借助于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研究铅-锡-钢层状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界面处元素分布;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及线性伏安扫描曲线分别研究铅-锡-钢层状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利用真空热压扩散烧结法可制备界面冶金式结合的铅锡钢层状复合材料;铅-锡-钢层状复合电极与传统二元Pb-1%Ag电极相比,其析氧电位负移80 mV,催化活性提高了8倍,抗弯强度提高了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锡-钢层状复合材料 过渡组元 界面 真空热压扩散烧结
下载PDF
铅/锡/钢层状复合材料的Miedema模型和Toop模型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方 吕连灏 +1 位作者 竺培显 曾维平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19年第1期44-47,共4页
在前期对铅/锡/钢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为基础,为了从理论上揭示过渡金属Sn在Pb、Fe非混溶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文章借助Miedema模型和Toop模型对Pb、Sn、Fe二元及三元合金混合焓进行了计算,并对前期研究过程中铅/锡/钢层状复合材料界面出现的... 在前期对铅/锡/钢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为基础,为了从理论上揭示过渡金属Sn在Pb、Fe非混溶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文章借助Miedema模型和Toop模型对Pb、Sn、Fe二元及三元合金混合焓进行了计算,并对前期研究过程中铅/锡/钢层状复合材料界面出现的弥散颗粒物进行了理论解释,计算结果表明:过渡金属Sn的引入能够起到降低Pb-Fe非混溶合金体系混合焓,增大混合熵进而达到降低吉布斯自由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材料 MIEDEMA模型 Toop模型 非混溶合金
下载PDF
(Pb,La)(Zr,Sn,Ti)O_3陶瓷、锆锡钛酸铅镧/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玉静 田莳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9-673,共5页
用固相烧结法,在1200℃烧结2.5h的条件下,制备了(Pb0.97La0.02)(Zr0.66Sn0.23Ti0.11)O3(PLZST)四方相陶瓷和陶瓷粉末,并将其与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olyvinylidenefluoridetrifluoroethylene,P(VDFTrFE)]相复合制备了70%(体积分数)PLZST... 用固相烧结法,在1200℃烧结2.5h的条件下,制备了(Pb0.97La0.02)(Zr0.66Sn0.23Ti0.11)O3(PLZST)四方相陶瓷和陶瓷粉末,并将其与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olyvinylidenefluoridetrifluoroethylene,P(VDFTrFE)]相复合制备了70%(体积分数)PLZST/P(VDF TrFE)复合材料。用3~4MeV、剂量为60Mrad的电子束对PLZST陶瓷及其复合材料进行处理,测量其辐照前后的介电温谱,研究其弛豫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对PLZST陶瓷的介电温谱几乎没有影响,没有改变它的非弛豫特征;70%PLZST/P(VDFTrFE)复合材料由于两相界面间的耦合作用产生微畴而具有弛豫特征,而辐照处理对P(VDFTrFE)内部铁电宏畴的破坏使得其弛豫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从而获得了一种良好的弛豫型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 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 复合材料 介电 弛豫 辐照
下载PDF
铝锡20铜-钢双金属带热处理工艺研究及组织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吉清 《武钢技术》 CAS 2003年第5期5-8,63,共5页
对铝锡 2 0铜 -钢双金属轴瓦带材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及其复合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340℃× 2~ 4h ,通保护气冷却至 10 0℃以下出炉这一再结晶退火工艺 ,可保证处理的卷材整卷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关键词 20铜- 双金属 再结晶退火 复合材料 热处理 轴瓦带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