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雾热解法加热壁温对铈锆固溶体生产过程的影响
1
作者 伍永福 栗志 +5 位作者 赵爽 刘中兴 王振峰 董云芳 刘玉宝 马守营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目的】为了探究喷雾热解过程中加热壁温对铈锆固溶体生产过程的影响,分析热解炉内的流量场和浓度场的变化情况,实现对热解炉的设计优化。【方法】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喷雾热解炉的物理模型,分别探讨加热壁温对铈锆固溶体在热解炉... 【目的】为了探究喷雾热解过程中加热壁温对铈锆固溶体生产过程的影响,分析热解炉内的流量场和浓度场的变化情况,实现对热解炉的设计优化。【方法】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喷雾热解炉的物理模型,分别探讨加热壁温对铈锆固溶体在热解炉的不同阶段及热解炉中水蒸气分布和HCl分布的影响。【结果】当热解温度为850℃时,液滴的反应主要分2个阶段,在炉膛高度为0~0.05 m处,为加热蒸发阶段,在炉膛高度为0.05~0.6 m处,为稳态热解阶段。当炉壁温度为550~650℃时,在炉膛高度为0.9 m处温度变化放缓,喷雾处于稳定热解阶段;而壁温在750~850℃时,在炉膛高度为0.6 m处温度变化放缓;当壁温为850℃时,在炉膛高度为0.1~0.6 m处的温度曲线斜率最大,液滴达到稳定蒸发阶段的时间缩短,水分蒸发变快,热解时间变短。【结论】炉壁加热区的温度越高,HCl生成的速度越快,速度的最大值越小,在炉膛高度为0.4 m处速度变化最大,达到1.6 m/s左右;并且整体HCl生成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平均速度变化随着热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热解 铈锆固溶体 稳态热解 稳定热解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铈锆锰基脱硝催化剂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李渊 王旭超 谭小耀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1,共9页
为了提高铈锆基脱硝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溶胶凝胶法+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铈锆锰基脱硝催化剂,通过XRD、XPS、N_(2)-吸附脱附、NH_(3)-TPD、H_(2)-TPR、SEM/ED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催化剂的脱硝性能进行了评价... 为了提高铈锆基脱硝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溶胶凝胶法+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铈锆锰基脱硝催化剂,通过XRD、XPS、N_(2)-吸附脱附、NH_(3)-TPD、H_(2)-TPR、SEM/ED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对催化剂的脱硝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100~350℃温度范围内,空速为220000 h^(-1)的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ZM-0.2催化剂展现出最好的低温脱硝性能;CZM-0.2催化剂优异的低温脱硝性能主要与其较好的Mn分散度、较高的Mn^(4+)含量、较强的低温还原性能(MnO_(x)的逐步还原)和较多的弱酸位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SCR 铈锆锰基脱硝催化剂 溶胶凝胶 掺杂改性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高热稳定性铈锆复合氧化物的工艺优化及其储放氧性能
3
作者 孙琪 周媛媛 +7 位作者 桑其州 高睿 唐贤睿 倪兆菁 王晓丽 万杰 吴功德 周仁贤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11期43-51,共9页
铈锆复合氧化物是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的关键组分之一。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对铈锆复合氧化物的热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共沉淀法合成高热稳定性CeO_(2)-ZrO_(2)复合氧化物,考察掺杂改性元素、前驱体盐种类、洗涤方法以及陈化... 铈锆复合氧化物是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的关键组分之一。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对铈锆复合氧化物的热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共沉淀法合成高热稳定性CeO_(2)-ZrO_(2)复合氧化物,考察掺杂改性元素、前驱体盐种类、洗涤方法以及陈化条件对样品比表面积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La-Y-Nd共掺杂作为改性组分,以含Ce^(4+)的Ce(NH_(4))_(2)(NO_(3))_(6)作为铈盐前驱体,采用无水乙醇洗涤,在乙醇环境陈化12 h得到的CeO_(2)/ZrO_(2)/La_(2)O_(3)/Y_(2)O_(3)/Nd_(2)O_(3)(CZLYN)样品具有最优的比表面积与热稳定性,经马弗炉1050℃老化12 h后仍能维持38 m^(2)·g^(-1)的比表面积。将优化工艺下制备的CZLYN样品与某进口商用铈锆粉进行表征对比,发现其与商用铈锆粉具有相似的物相结构、晶粒尺寸、孔径分布和表面微观形貌,且新鲜样比表面积提高约60%;经过1050℃马弗炉热老化后,优化工艺CZLYN样品比表面积较商用铈锆粉提高约20%;水热老化后,优化工艺CZLYN样品比表面积仍略高于进口商用铈锆粉,动态储放氧性能高约30%,表明其具有更为优异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铈锆复合氧化物 共沉淀法 比表面积 热稳定性 储放氧性能
下载PDF
加料方式对铈锆复合氧化物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谭程校 高彬 +2 位作者 陈贤娜 黄英强 万国江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1期44-46,共3页
采用共沉淀法,通过改变加料方式制备了镧钇掺杂的铈锆复合氧化物(Ce_(0.25)Zr_(0.60)La_(0.05)Y_(0.10)On)。通过XRD、N_(2)吸附-脱附、粒度分析和化学吸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考察共沉淀法的加料方式对铈锆复合氧化物性能的影响。... 采用共沉淀法,通过改变加料方式制备了镧钇掺杂的铈锆复合氧化物(Ce_(0.25)Zr_(0.60)La_(0.05)Y_(0.10)On)。通过XRD、N_(2)吸附-脱附、粒度分析和化学吸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以考察共沉淀法的加料方式对铈锆复合氧化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沉淀反应时采用的加料方式能影响铈锆复合氧化物的晶粒大小,从而导致孔分布、耐高温老化性能和储氧性能的差异。其中反加方法制备的铈锆复合氧化物,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耐高温老化性能,在1100℃/4 h老化条件下,比表面积达到30.97 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锆复合氧化物 加料方式 晶粒尺寸 耐高温老化 共沉淀
下载PDF
共沉淀法合成铈锆复合氧化物及表征 被引量:24
5
作者 彭新林 龙志奇 +4 位作者 崔梅生 崔大立 张顺利 李红卫 张国成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3期104-107,共4页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Ce0.8Zr0.2O2复合氧化物。样品经BET法比表面积测定,XRD,SEM和粒度分布等表征,结果显示500℃时(Ce Zr)O2即形成单一立方相固溶体,SBET可达到135m2·g-1,D50为7.17μm,经900℃老化6h后,仍保持相结构不变,SBET还大于4...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Ce0.8Zr0.2O2复合氧化物。样品经BET法比表面积测定,XRD,SEM和粒度分布等表征,结果显示500℃时(Ce Zr)O2即形成单一立方相固溶体,SBET可达到135m2·g-1,D50为7.17μm,经900℃老化6h后,仍保持相结构不变,SBET还大于40m2·g-1,显示了较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铈锆复合氧化物 共沉淀 高表面积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氧化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铈锆固溶体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顺海 蒋平平 +4 位作者 郭耘 郭杨龙 王筠松 吴东方 卢冠忠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64-66,共3页
采用改进的氧化共沉淀法制备了Ce0.5Zr0.5O2固溶体,利用XRD和BET测定了其结构和比表面积。采用H2的程序升温还原(TPR)研究铈锆固溶体的还原特性,以考察它的低温还原特性。改进的氧化共沉淀法制备的铈锆固溶体在550℃可形成立方相固溶体... 采用改进的氧化共沉淀法制备了Ce0.5Zr0.5O2固溶体,利用XRD和BET测定了其结构和比表面积。采用H2的程序升温还原(TPR)研究铈锆固溶体的还原特性,以考察它的低温还原特性。改进的氧化共沉淀法制备的铈锆固溶体在550℃可形成立方相固溶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小的晶粒度,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低温还原特性和较高的热稳定性,经900℃焙烧6h后比表面积达到34.37m2·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锆固溶体 氧化共沉淀法 程序升温还原 稀土
下载PDF
铈锆固溶体CexZr1-xO2上H2S的选择性催化氧化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宇 张鑫 +3 位作者 张凤莲 蒋国霞 魏征 郝郑平 《工业催化》 CAS 2020年第10期19-27,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Ce/Zr物质的量比的铈锆固溶体CexZr1-xO2,考察Ce/Zr比例对H2S选择氧化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XRD、BET、Raman、XPS、CO2-TPD、O2-TPD、H2-TPR等手段对铈锆固溶体的晶体结构、表面性质、碱性位以及氧...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Ce/Zr物质的量比的铈锆固溶体CexZr1-xO2,考察Ce/Zr比例对H2S选择氧化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XRD、BET、Raman、XPS、CO2-TPD、O2-TPD、H2-TPR等手段对铈锆固溶体的晶体结构、表面性质、碱性位以及氧化还原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有的铈锆固溶体催化剂均可以在化学计量比的氧气下具有优良的低温催化活性,催化活性随着Ce/Zr比例的提高而增加,其中Ce0.9Zr0.1O2活性最高,(160~260)℃转化率均保持在95%以上,在180℃时硫收率可达到97%,这主要是因为Ce0.9Zr0.1O2具有最多的中度碱性位、活性位数量和强的氧化还原性。同时推测Ce4+为催化反应的活性位,并遵循氧化还原机理。此外,催化剂的失活主要是由于催化剂表面生成硫酸盐物种,消耗了活性组分Ce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铈锆固溶体 H2S选择氧化 铈锆物质的量比 催化机理
下载PDF
铈锆固溶体掺杂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岩峰 李梅 +2 位作者 柳召刚 胡艳宏 付海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83,共6页
介绍了国内外铈锆固溶体在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中的研究进展和催化机理。主要针对其在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领域的应用,从稀土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特性出发,较详细地总结和阐述了近期研究中掺杂第三种元素形成三元固溶体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 介绍了国内外铈锆固溶体在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中的研究进展和催化机理。主要针对其在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领域的应用,从稀土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特性出发,较详细地总结和阐述了近期研究中掺杂第三种元素形成三元固溶体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分析了加入其他掺杂元素后对其改性作用以及作用机理。由此得出汽车尾气净化中铈锆固溶体的应用展望及发展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锆固溶体 稀土掺杂 汽车尾气净化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钯-铈锆固溶体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万李 吴晓东 +2 位作者 樊俊 冉锐 翁端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2-526,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d掺杂型铈锆固溶体粉末。XRD和XPS分析结果表明,有部分Pd进入了固溶体的晶格,主要以PdO和PdO2的形态存在;900℃50 h的老化条件并没有使Pd和Ce的价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其催化性能主要取决于氧空位的数量和活性,与Pd...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d掺杂型铈锆固溶体粉末。XRD和XPS分析结果表明,有部分Pd进入了固溶体的晶格,主要以PdO和PdO2的形态存在;900℃50 h的老化条件并没有使Pd和Ce的价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其催化性能主要取决于氧空位的数量和活性,与Pd负载型铈锆催化剂相比,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铈锆固溶体 Pd掺杂 溶胶凝胶法 XPS 稀土
下载PDF
铈锆氧化物固溶体对全钯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冯长根 胡玉才 王丽琼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9-162,共4页
采用共沉淀技术制备出了Ce0 .6 Zr0 .4 O2 固溶体 ,并对其进行了比表面积测试和XRD表征。将其用于全钯三效催化剂的制备 ,考察了Ce0 .6 Zr0 .4 O2 对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Ce0 .6 Zr0 .4 O2 具有和CeO2 相似的立方结构 ,其... 采用共沉淀技术制备出了Ce0 .6 Zr0 .4 O2 固溶体 ,并对其进行了比表面积测试和XRD表征。将其用于全钯三效催化剂的制备 ,考察了Ce0 .6 Zr0 .4 O2 对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Ce0 .6 Zr0 .4 O2 具有和CeO2 相似的立方结构 ,其比表面积随着温度的升高下降速度比CeO2 慢。和含CeO2 的三效催化剂相比 ,含Ce0 .6 Zr0 .4O2 的三效催化剂经高温老化后 ,HC、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 铈锆氧化物固溶体
下载PDF
高比表面超细铈锆钡粉体的制备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敏 张培壮 +1 位作者 黄志彬 郑小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61-665,共5页
采用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了超细Ce-Zr-Ba复合氧化物粉体,用XRD、TEM、BET和TG-DTA技术研究了合成的粉体的组成结构,晶粒大小、比表面和孔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粉体平均粒径<50nm,经600℃焙烧4h后该粉体的比表面为118.6m^2/g,经800℃... 采用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了超细Ce-Zr-Ba复合氧化物粉体,用XRD、TEM、BET和TG-DTA技术研究了合成的粉体的组成结构,晶粒大小、比表面和孔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粉体平均粒径<50nm,经600℃焙烧4h后该粉体的比表面为118.6m^2/g,经800℃高温焙烧4h后比表面仍高达87.4m^2/g,经1000℃高温处理后,粉体仍能保持纳米级,且分散性好,由于该粉体的高热稳定性和高比表面性能,可用作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的耐高温保护性涂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锆固溶体 超细粉体 高比表面 耐高温材料
下载PDF
掺杂元素对铈锆固溶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梅 柳召刚 +2 位作者 胡艳宏 王觅堂 励杭泉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0-535,共6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eZr,CeYZr,LaCeZr,LaCePrZr,LaCePrYZr和LaCePr固溶体,并对样品进行了XRD,BET,OSC以及催化性能测试和分析,表明所制备的固溶体全部为立方相结构,少量掺杂Y可以提高固溶体的比表面积和热稳定性;少量掺杂La也可以提高固...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eZr,CeYZr,LaCeZr,LaCePrZr,LaCePrYZr和LaCePr固溶体,并对样品进行了XRD,BET,OSC以及催化性能测试和分析,表明所制备的固溶体全部为立方相结构,少量掺杂Y可以提高固溶体的比表面积和热稳定性;少量掺杂La也可以提高固溶体的热稳定性,但掺杂量过大时固溶体的比表面积和热稳定性均下降;用包头稀土矿提Nd后的LaCePr富集物制备的LaCePrZr和LaCePrYZr固溶体也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较好热稳定性。同时也采用浸渍法用Al2O3和SiO2对CeZr固溶体进行了包覆,CeZr固溶体包覆Al2O3和SiO2后比表面积和老化后的比表面积都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锆固溶体 掺杂 改性 催化 稀土
下载PDF
铈锆比对低贵金属Pt+Rh/Ce_(0.3+x)Zr_(0.6-x)Y_(0.1)O_(1.95)+Al_2O_3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毛小波 陈耀强 +3 位作者 赵明 袁书华 李俊强 龚茂初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0-304,共5页
用共沉淀法制得一系列铈锆比不同的Ce_(0.3+x)Zr_(0.6-x)Y_(0.1)O_(1.95)储氧材料,并用于制备了一系列低贵金属Pt+ Rh/Ce_(0.3+x)Zr_(0.6-x)Y_(0.1)O_(1.95)+Al_2O_3三效催化剂.用比表面、程序升温还原以及X射线衍射对该系列... 用共沉淀法制得一系列铈锆比不同的Ce_(0.3+x)Zr_(0.6-x)Y_(0.1)O_(1.95)储氧材料,并用于制备了一系列低贵金属Pt+ Rh/Ce_(0.3+x)Zr_(0.6-x)Y_(0.1)O_(1.95)+Al_2O_3三效催化剂.用比表面、程序升温还原以及X射线衍射对该系列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发现,催化剂的活性与催化剂中贵金属的还原性能密切相关,低铈储氧材料比高铈储氧材料更有利于促进贵金属还原,因而含低铈储氧材料催化剂的活性明显优于含高铈储氧材料催化剂的活性,Pt+Rh/Ce_(0.35)Zr_(0.55)Y_(0.1)O_(1.95)+Al_2O_3的活性最佳,对HC,CO和NO的起燃温度最低分别为:235,175,200℃.样品经1000℃水热老化之后,贵金属Pt被烧结而发生迁移,使得催化剂的活性及还原性能变差,含低铈材料的催化剂的抗老化性能优于含高铈材料的催化剂,其中Pt+ Rh/Ce_(0.35)Zr_(0.55)Y_(0.1)O_(1.95)+Al_2O_3的抗老化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氧材料 铈锆 程序升温还原 三效催化剂
下载PDF
微波辅助法制备铈锆固溶体在CO低温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志强 毛东森 +1 位作者 朱慧琳 卢冠忠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97-1000,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并分别结合室温老化、常规加热回流和微波辅助加热回流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制备了铈锆固溶体Ce0.6Zr0.4O2,并以其为载体制备了CuO/Ce0.6Zr0.4O2催化剂.采用N2吸附、X射线衍射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Ce0.6Zr0.4O2载体和CuO/... 采用共沉淀法并分别结合室温老化、常规加热回流和微波辅助加热回流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制备了铈锆固溶体Ce0.6Zr0.4O2,并以其为载体制备了CuO/Ce0.6Zr0.4O2催化剂.采用N2吸附、X射线衍射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Ce0.6Zr0.4O2载体和CuO/Ce0.6Zr0.4O2催化剂的织构特性和可还原性进行了表征,另外还考察了CuO/Ce0.6Zr0.4O2催化剂对CO低温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辅助加热回流处理方法制备的Ce0.6Zr0.4O2载体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170.8m2/g)和孔容(0.408cm3/g),以其为载体所制备的CuO/Ce0.6Zr0.4O2催化剂,其CuO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低温可还原性,在CO低温氧化反应中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锆固溶体 微波 加热回流 一氧化碳 低温氧化 氧化铜催化剂
下载PDF
不同制备方法对铈锆复合氧化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典楠 刘娜 +3 位作者 杜霞如 张纯希 袁中山 王树东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6-9,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均相沉淀法以及反相微乳法制备了铈锆复合氧化物。通过XRD,TEM,BET等表征手段来分析所得铈锆氧化物粉体的性质,将制得的粉体涂覆在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上作为涂层,担载一定量的贵金属Pt作为活性组分制得整体催化剂,并在低... 采用共沉淀法、均相沉淀法以及反相微乳法制备了铈锆复合氧化物。通过XRD,TEM,BET等表征手段来分析所得铈锆氧化物粉体的性质,将制得的粉体涂覆在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上作为涂层,担载一定量的贵金属Pt作为活性组分制得整体催化剂,并在低温水汽变换反应上考察它们的催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得到了单相的铈锆固溶体;微乳法制得的纳米级铈锆固溶体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尺寸为6 nm;所得纳米级铈锆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大小为微乳法>均相沉淀法>共沉淀法。实验结果表明:用微乳法制得的铈锆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性能要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锆复合氧化物 反相微乳法 固溶体
下载PDF
铈锆固溶体的微波辅助法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志强 毛东森 +1 位作者 朱慧琳 卢冠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2-817,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并结合不同的老化处理方式(室温陈化、常规加热回流和微波辅助加热回流)制备了Ce0.6Zr0.4O2固溶体。利用SEM、N2吸附、XRD、Raman光谱和H2-TPR等技术对样品的形貌、比表面积、孔结构、晶相结构、高温热稳定性和还原性进行... 采用共沉淀法并结合不同的老化处理方式(室温陈化、常规加热回流和微波辅助加热回流)制备了Ce0.6Zr0.4O2固溶体。利用SEM、N2吸附、XRD、Raman光谱和H2-TPR等技术对样品的形貌、比表面积、孔结构、晶相结构、高温热稳定性和还原性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加热回流老化处理所制备的固溶体属于立方萤石结构,颗粒的大小均匀,表面结构疏松,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最高的热稳定性及最好的低温还原性。CO氧化实验表明微波辅助加热回流老化处理所制备的Ce0.6Zr0.4O2固溶体具有最好的催化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锆固溶体 微波 加热回流 热稳定性 CO氧化
下载PDF
还原热处理对铈锆铝复合氧化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肖益鸿 杨黄根 +3 位作者 蔡国辉 郑勇 郑瑛 魏可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5-250,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eO2-ZrO2-Al2O3,CZA)和铈锆复合氧化物(CeO2-ZrO2,CZ),将样品分别在空气和10%H2/Ar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O2脉冲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性...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eO2-ZrO2-Al2O3,CZA)和铈锆复合氧化物(CeO2-ZrO2,CZ),将样品分别在空气和10%H2/Ar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O2脉冲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CZA样品经950℃还原热处理后出现CeAlO3晶相,热处理温度越高,越有利于CeAlO3物相生成.CZA储氧量(OSC)随着还原热处理温度升高逐渐增大,至900℃达到1270.3μmo·lg-1;温度继续升高,OSC减小,1100℃还原热处理后CZA的OSC仅为23.2μmo·lg-1.研究发现还原热处理中形成CeAlO3,其显著影响CZA样品的储氧性能和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锆铝复合氧化物 还原热处理 CeAlO3 储氧性能 还原性能
下载PDF
稀土催化材料——铈锆固熔体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佩珩 魏众 +1 位作者 刘伟 何洪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26-29,共4页
用助表面活性剂法制备一系列CexZr1-xO2固熔体,对固熔体结构进行XRD表征(600和900℃焙烧),研究了固熔体的结构、晶相,并进行储氧量、比表面积的测定和催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含铈锆固熔体的三效催化剂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纯氧化铈的催化... 用助表面活性剂法制备一系列CexZr1-xO2固熔体,对固熔体结构进行XRD表征(600和900℃焙烧),研究了固熔体的结构、晶相,并进行储氧量、比表面积的测定和催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含铈锆固熔体的三效催化剂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纯氧化铈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效催化剂 铈锆固熔体 稀土
下载PDF
超声辅助合成铈锆铝氧化物及其负载Pd催化剂对乙醇汽油车尾气的净化性能(英文)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建英 赵明 +3 位作者 徐成华 刘盛余 张雪乔 陈耀强 《催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1-757,共7页
在共沉淀法的基础上辅助以超声制备了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采用比表面分析仪、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储氧量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振荡有助于小而均匀的孔生成,有利于Pd物种的分散;超声振荡还能提高CZ... 在共沉淀法的基础上辅助以超声制备了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采用比表面分析仪、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储氧量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声振荡有助于小而均匀的孔生成,有利于Pd物种的分散;超声振荡还能提高CZA的储氧量,使材料的表面组成与体相组成趋于一致.催化活性测试表明,材料经过超声处理的Pd-CZA净化乙醇汽油车尾气时,可以将氧气的完全利用窗口从0~0.64%拓宽至0~1.16%;并且使乙醇、C3H8和CO起燃温度分别下降了30,28和24℃.此外,Pd物种与CZA-U的相互作用有利于NO与C3H8和C2H5OH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锆 超声 乙醇汽油 尾气 净化
下载PDF
铈锆摩尔比对Ce_(0.3+x)Zr_(0.6-x)Y_(0.1)O_(1.95)系列储氧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毛小波 陈耀强 +3 位作者 钟俊波 王健礼 赵明 龚茂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9-561,共3页
A series of materials Ce0.3+xZr0.6-xY0.1O1.95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routine and the property of these materials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oxygen storage capacity, temperature programming reduction, X-ray dif... A series of materials Ce0.3+xZr0.6-xY0.1O1.95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routine and the property of these materials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oxygen storage capacity, temperature programming reduction, X-ray diffra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e,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terials with a low Ce/Zr molar ratio possess higher cerium atom utilization ratio, reducibil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than the materials with a high Ce/Zr ratio, and Ce0.35Zr0.55Y0.1O1.95 possesses the best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氧材料(OSM) 储氧量(OSC) 铈锆比[n(Ce)/n(Zr)] 原子利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