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铋(Ⅲ)苯乙酸-1,10-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Bi_2(PPA)_6·(Phen)_2]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树平 韩立军 +3 位作者 潘燕 吴争鸣 何欣然 陈丽娟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9-524,共6页
合成了铋(III)苯乙酸-1,10-邻菲罗啉[Bi2(PPA)6·(Phen)2](HPPA=苯乙酸(C8H7O2),Phen=l,10-邻菲罗啉(C12H8N2))三元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 合成了铋(III)苯乙酸-1,10-邻菲罗啉[Bi2(PPA)6·(Phen)2](HPPA=苯乙酸(C8H7O2),Phen=l,10-邻菲罗啉(C12H8N2))三元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9100(6)nm,b=1.2617(8)nm,c=1.3324(9)nm,α=89.757(8)°,β=87.277(8)°,γ=81.155(8)°,V=1.5099(17)nm3,Dc=1.748g·cm-3,μ=5.890mm-1,Z=1,F(000)=780,残差因子R1=0.0484,wR2=0.1090[I>2σ(I)],S=1.002.标题化合物为双核铋(III)配合物,金属中心Bi(III)原子与三个苯乙酸根(PPA)中的6个氧原子、一个1,10-邻菲罗啉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和一个桥连氧原子进行配位,形成九配位的扭曲三帽三方柱配位十四面体,围绕铋原子的价键总数VBi(1)=2.897,两个Bi(III)原子通过两个桥连氧原子连结成中心对称的分子,Bi…Bi间距离为0.4469(2)nm.初步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配合物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表现出相似且良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ii)配合 晶体结构 抗菌活性 苯乙酸 邻菲罗啉
原文传递
[Bi(C_(10)H_8N_2)(C_5H_4NCOO)(NO_3)_2]·0.5H_2O的合成与光谱性质 被引量:2
2
作者 顾梅 钟国清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41-1246,共6页
以Bi(NO3)3.5H2O、2-吡啶甲酸和2,2'-联吡啶为原料,合成了配合物[Bi(C10H8N2)(C5H4NCOO)(NO3)2].0.5H2O,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DSC)、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荧光光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 以Bi(NO3)3.5H2O、2-吡啶甲酸和2,2'-联吡啶为原料,合成了配合物[Bi(C10H8N2)(C5H4NCOO)(NO3)2].0.5H2O,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DSC)、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荧光光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荧光性质,且Bi3+与2-吡啶甲酸中的两个羧基O原子、2,2'-联吡啶的2个N原子及两个NO-3形成六配位螯合物。在空气中其热分解包括失去结晶水、配体的逐步挥发与氧化分解过程,550℃后完全形成Bi2O3。对其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进行指标化计算证实该配合物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晶胞参数为:a=1.810 nm,b=1.285 nm,c=1.214 nm,β=8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吡啶甲酸 (iii)配合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