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对针灸学术发展的影响
1
作者 林素慧 高崚 高希言 《中医研究》 2024年第3期62-65,共4页
宋代王惟一系统总结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该书厘定腧穴、统一术语、规范经脉病证和穴位应用、重视针灸预后和禁忌证、修订针灸图谱,首创十四经(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腧穴归经分类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 宋代王惟一系统总结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该书厘定腧穴、统一术语、规范经脉病证和穴位应用、重视针灸预后和禁忌证、修订针灸图谱,首创十四经(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腧穴归经分类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最早由政府颁布的国家针灸标准,成为宋代全国统一的针灸教材及针灸考试依据。此外,王惟一依据《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内容铸造针灸铜人开创针灸模型教学先河,后将全书刻石为碑以推广和普及针灸学知识,对后世针灸学术发展有着承先启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人腧穴针灸经》 王惟一 针灸 学术发展
下载PDF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腧穴归经探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任玉兰 李戎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47,共3页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首创腧穴十四经分类法并沿用至今,其腧穴归经方法,四肢部分至穴遵循《甲乙经》归经模式,另外还有按《甲乙经》、《素问》王冰注言腧穴“脉气所发”进行归经,按《甲乙经》、《素问》王冰注言腧穴“经脉交会”进行归...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首创腧穴十四经分类法并沿用至今,其腧穴归经方法,四肢部分至穴遵循《甲乙经》归经模式,另外还有按《甲乙经》、《素问》王冰注言腧穴“脉气所发”进行归经,按《甲乙经》、《素问》王冰注言腧穴“经脉交会”进行归经,以及根据腧穴部位进行归经。探讨该书腧穴归经的方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可以为腧穴归经、经穴增加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人腧定针灸 腧穴归经 历史
下载PDF
北宋王惟一《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残石拓本考述 被引量:5
3
作者 薛暖珠 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1-663,共3页
《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针灸腧穴国家规范,系北宋天圣年间宋仁宗诏令翰林医官尚药奉御王惟一所著。成书后宋仁宗又诏令将其刻成石碑,与天圣针灸铜人一起放置在大相国寺以传播针灸医学知识。通过对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 《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针灸腧穴国家规范,系北宋天圣年间宋仁宗诏令翰林医官尚药奉御王惟一所著。成书后宋仁宗又诏令将其刻成石碑,与天圣针灸铜人一起放置在大相国寺以传播针灸医学知识。通过对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的北宋王惟一《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残石拓本的考述,介绍了拓本的内容、形式、原藏家,抄录了拓本上宋大仁先生所作题跋内容并加以考辨,梳理了北宋《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石刻的刻碑缘起、流传经历,并评述其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铸铜人腧穴针灸经》 针灸铜人 王惟一 拓本 北宋
下载PDF
赵文炳与《针灸大成》及《铜人明堂之图》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暖 董尚朴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25-426,共2页
关键词 赵文炳 针灸大成 铜人明堂之
下载PDF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夏竦序若干注释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瞿筱逸 肖彬 王静 《中医文献杂志》 2022年第3期1-3,共3页
北宋官修腧穴学专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夏竦序为多种医古文或针灸文献教材收录。这些教材对“丸艾而坏肝”“投针而失胃”“文母”等的注释不太全面,未能充分表达夏竦原意。本文结合此序内容和历代文献对这些语句进行了分析,认为“丸... 北宋官修腧穴学专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夏竦序为多种医古文或针灸文献教材收录。这些教材对“丸艾而坏肝”“投针而失胃”“文母”等的注释不太全面,未能充分表达夏竦原意。本文结合此序内容和历代文献对这些语句进行了分析,认为“丸艾而坏肝”“投针而失胃”是夏竦故意引用当时医书中存在的错句,以说明修订医书的原因及必要性;而“文母”一词则从侧面反映了天圣年间刘后临朝擅权的历史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人腧穴针灸 夏竦 标幽赋 注释
下载PDF
明正统仿宋针灸铜人鉴定与仿制 被引量:6
6
作者 黄龙祥 徐文斌 +3 位作者 张立剑 张守信 王勇 冉升起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5-358,共4页
在系统考察明代正统铜人沿革的基础上 ,确认了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 (Ermitage)博物馆的针灸铜人为明正统铜人 ;同时确认正统铜人的性质是仿宋天圣铜人 ,可视为宋代国家针灸经穴标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文本的权... 在系统考察明代正统铜人沿革的基础上 ,确认了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 (Ermitage)博物馆的针灸铜人为明正统铜人 ;同时确认正统铜人的性质是仿宋天圣铜人 ,可视为宋代国家针灸经穴标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文本的权威解释 ,这一重要发现使得以往人们对于该文本腧穴定位的不同理解得到澄清。以此为基点 ,进一步澄清了学术界近百年来关于传世针灸铜人鉴定上的种种纷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针灸铜人 经穴 明朝 铜人腧穴针灸经》
下载PDF
王惟一《铜人经》的刊本与功错评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朱现民 张敏 《中医文献杂志》 2013年第2期16-19,共4页
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医学巨著,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影响巨大。由于历史原因,初刻三卷本未能保存,天圣石刻碑也被损毁,现有金人所补注的五卷本作为通行本,一直流传于世。《铜人经》对针灸腧穴的贡献,一是分经归类... 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医学巨著,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影响巨大。由于历史原因,初刻三卷本未能保存,天圣石刻碑也被损毁,现有金人所补注的五卷本作为通行本,一直流传于世。《铜人经》对针灸腧穴的贡献,一是分经归类,增补新穴;二是考证取穴,修订骨度;三是明确主治,辅佐验案;四是注重禁忌,刺灸择时。同时《铜人经》也有很多明显的不足之处,表现为经穴排列杂乱无章、文献摭考漏谬众多、探源考辨标注不明、错字衍文和体例不一等。本文全面公正地评价《铜人经》的功绩与过错,从而为整理古代针灸文献和针灸现代化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惟一 铜人腧穴针灸 文版本 针灸
下载PDF
17世纪欧洲对针灸的初识与想像——以威廉·瑞恩《论针灸》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树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5,202,共14页
17世纪下半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医生威廉·瑞恩曾经在日本短期旅居,他于1683年出版了拉丁语著作《论关节炎》一书,其中有瑞恩摹绘的4幅铜人图,以及他对针灸技术的详细记述,这两部分内容于1974年以《论针灸》为题发表于英文期刊。这... 17世纪下半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医生威廉·瑞恩曾经在日本短期旅居,他于1683年出版了拉丁语著作《论关节炎》一书,其中有瑞恩摹绘的4幅铜人图,以及他对针灸技术的详细记述,这两部分内容于1974年以《论针灸》为题发表于英文期刊。这是欧洲第一份详论针灸的文献,其中对针灸理论与技术的记述渗透着瑞恩作为一个深谙欧洲传统与近代医学知识的学者的背景思想,他不仅援用了古希腊医学理论来解读针灸,而且用当时的血液循环理论去印证经络理论。《论针灸》是西方世界对东方针灸的初识,也掺入了欧洲医生对中国医学的想像,其影响延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瑞恩 《论针灸》 铜人图 文本解读
下载PDF
针灸铜人考证 被引量:3
9
作者 郭碧倩 李玮 +2 位作者 田岳凤 翟春涛 李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48-249,304,共3页
或许在世界人民面前,“阴阳鱼”和“针灸铜人”早已成为了中医的代名词。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日内瓦进行了访问,在此期间,习近平主席就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了一份代表着中国中医药文化的礼物:针灸铜人。现影响最大的两座铜人,一座在... 或许在世界人民面前,“阴阳鱼”和“针灸铜人”早已成为了中医的代名词。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日内瓦进行了访问,在此期间,习近平主席就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了一份代表着中国中医药文化的礼物:针灸铜人。现影响最大的两座铜人,一座在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一座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习惯称为东博铜人。这两座铜人都曾被人们认为就是宋代的天圣铜人。本文就针灸铜人进行了考证,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人 铜人针灸腧穴 针灸
下载PDF
委中穴考证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顾健华 《吉林中医药》 2009年第9期822-824,共3页
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也是人体的要穴之一。各种针灸文献对委中穴的穴名、定位进行了详细说明,对该穴的各种操作方法、穴位的解剖结构,及古今的各种针刺功效主治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委中 《针灸甲乙经》 《灵枢》 铜人腧穴针灸经》
下载PDF
略论王惟一学术成就及其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占盈 李成文 《中医研究》 1989年第1期10-11,共2页
论述了王惟一对中医学的三大贡献(铸针灸铜人、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建针炙图石壁堂)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王惟一 @《铜人腧穴针灸经》 中医药学文献 医学史 宋朝
下载PDF
略谈医学典籍中的古代文化知识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利 《中医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1237-1238,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典籍中的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现象。方法:从浩如烟海的医学典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外台秘要》、《千金方》等中找出与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有关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法不能反映逐年的实际天象,... 目的:探讨中医典籍中的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现象。方法:从浩如烟海的医学典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外台秘要》、《千金方》等中找出与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有关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法不能反映逐年的实际天象,且文辞古奥,给后人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人颇感费解,因此,被逐渐弃而不用。结论:我们现在见到的中医古籍中的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往往是古代医家仿古所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人腧穴针灸 外台秘要 千金方 岁星纪年 太岁纪年 干支纪年
下载PDF
略论宋代针灸专著的语言与文化特色
13
作者 张宝文 《中医文献杂志》 2010年第4期13-15,共3页
宋代是中国历代朝代中经济较发达、国民文化较兴旺、科技创新成果较多的时代。从针灸学发展的角度看,两宋时期形成的针灸专著历来为针灸学家所推崇。其中北宋王惟一奉敕编纂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纂集旧闻,订正讹谬","... 宋代是中国历代朝代中经济较发达、国民文化较兴旺、科技创新成果较多的时代。从针灸学发展的角度看,两宋时期形成的针灸专著历来为针灸学家所推崇。其中北宋王惟一奉敕编纂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纂集旧闻,订正讹谬","创铸铜人为式",考订经穴理论,为针灸学的发展以及针灸教学与医师考试的规范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南宋王执中编纂的《针灸资生经》,"凡百氏之说切于理,自己之见得于心者,悉疏于下",从卷三及卷七,以病统穴,对临床实践有极大的参考价值。笔者以《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及《针灸资生经》这两部在两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针灸专著为研究对象,从务实性、继承性及创新性3个方面,分析宋代针灸专著在语言及文化方面呈现出的特色,以期彰显其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临床价值及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针灸专著 铜人腧穴针灸 针灸资生经 语言 文化
下载PDF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理论演变及原因探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金涛 陈子杰 +5 位作者 王维广 王慧如 李梦琳 陈敬文 梁艳 翟双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6-820,共5页
明确宋及宋以前经脉理论的概念及历史沿革。通过考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经脉理论篇文,并与《黄帝内经》《难经》等记载经脉理论的著作进行对比研究,《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理论的演变主要表现为:从经脉运行"营气"转变为... 明确宋及宋以前经脉理论的概念及历史沿革。通过考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经脉理论篇文,并与《黄帝内经》《难经》等记载经脉理论的著作进行对比研究,《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理论的演变主要表现为:从经脉运行"营气"转变为"血气",并濡养全身;经脉命名方式由"脏(腑)手(足)某某之脉"逐步转变为"手(足)某某脏(腑)经";继承并发展了《难经》"是动""所生病"理论;发展《黄帝内经》"人迎气口脉法";提出"任脉为阴脉之海"的概念。本文厘清了经脉理论的相关概念,澄清了宋以前经脉理论一些问题的源流,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把握经脉理论的发展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人腧穴针灸 经脉理论 演变
原文传递
论王惟一针灸学术思想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艳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3期44-45,共2页
被称为北宋针灸大家的王惟一,将宋之前的针灸知识归纳整理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下简称《图经》),后依据《图经》铸造2座针灸铜人,并将经中内容篆刻在一个石碑上,让文献更利于留存下去,他所铸造的针灸铜人对后世医学的发展起到无法... 被称为北宋针灸大家的王惟一,将宋之前的针灸知识归纳整理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下简称《图经》),后依据《图经》铸造2座针灸铜人,并将经中内容篆刻在一个石碑上,让文献更利于留存下去,他所铸造的针灸铜人对后世医学的发展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也为针灸临床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石。文章论述王惟一的成就,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把握他的历史成就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惟一 铜人腧穴针灸 铜人 石碑
下载PDF
西夏文《明堂灸经》版本新考——英藏、俄藏本的启示
16
作者 刘景云 汤晓龙 《中医药文化》 2021年第6期568-578,共11页
对英藏《明堂灸经》残片进行释读,并与俄藏《明堂灸经》对译比较,加之与传世文献《太平圣惠方》卷一百《明堂灸经》及元窦桂芳《新刊〈黄帝明堂灸经〉》比对,可以判断英藏、俄藏本《明堂灸经》属同一版本的不同抄本,与《太平圣惠方》、... 对英藏《明堂灸经》残片进行释读,并与俄藏《明堂灸经》对译比较,加之与传世文献《太平圣惠方》卷一百《明堂灸经》及元窦桂芳《新刊〈黄帝明堂灸经〉》比对,可以判断英藏、俄藏本《明堂灸经》属同一版本的不同抄本,与《太平圣惠方》、元窦桂芳本一脉相承,而其真正价值则可能是佚失的王惟一《新铸铜人针灸图经》的西夏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藏《明堂灸经》 版本 王惟一 《新铸铜人针灸经》
下载PDF
“五输穴”别名命名规律浅析
17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第5期20-20,共1页
经络腧穴经历几千年的传承,名称多有变化。而每个名称的由来必有一定的依据。腧穴之“别名”并非为腧穴之“绰号”,而是在流传过程中的某一个时期中出现或公认的穴位名称,这种现象是由于时代原因导致的。据前人总结,穴位命名(主要... 经络腧穴经历几千年的传承,名称多有变化。而每个名称的由来必有一定的依据。腧穴之“别名”并非为腧穴之“绰号”,而是在流传过程中的某一个时期中出现或公认的穴位名称,这种现象是由于时代原因导致的。据前人总结,穴位命名(主要指正名)方法包括写实法、比拟法、象形法、会意法等。相比之下,别名命名除包含以上规律外,具有更通俗易懂、更口语化,利于传播且与穴位主治关系更加紧密,更能够反映穴位的功能等特点。本文主要就“五输穴”别名的研究进行论述。总结《针灸大成》、《备急千金要方》、《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外台秘要》等对腧穴别名的记载,归纳整理出77个“五输穴”的别名。然而这些别名中也存在错写、误传、互用等问题,由以上原因得来不能看作腧穴的“别名”,而应该作为错误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输穴 名命 铜人腧穴针灸经》 《备急千金要方》 《针灸甲乙经》 经络腧穴 穴位名称 《针灸大成》
下载PDF
Novel Thermally-Accessible Structural Changes of Chiral and Some Related Cu(ll) Complexes
18
作者 Satoshi Ehara Takashiro Akitsu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4年第10期929-941,共13页
A mononuclear chiral copper(ll) complex, [Cu(RRchxn)2(C(CN)3)2]'H20 (RRchxn = (1R, 2R)-diaminocyclohexane) (RRchxnH), and its deuterated compound, [Cu(RRchxn)2(C(CN)3)z].D20 (RRchxnD), and their... A mononuclear chiral copper(ll) complex, [Cu(RRchxn)2(C(CN)3)2]'H20 (RRchxn = (1R, 2R)-diaminocyclohexane) (RRchxnH), and its deuterated compound, [Cu(RRchxn)2(C(CN)3)z].D20 (RRchxnD), and their isomers, [Cu(trchxn)2(C(CN)3)2]'H20 (trchxn = trans-l,2-diaminocyclohexane) (trchxnH) and [Cu(trchxn)2(C(CN)3)2]'D20 (trchxnD) have been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1R (infrared), electronic, and CD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a,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variable-temperature X-ray crystallography as single crystals or powder. Interestingly, depending on grain size of samples, RRchxnH exhibits the monoclinic form and the orthorhombic form, which are distinguished by systematic absence and powder XRD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clearly. Although single crystals did not exhibit phase transition, powder XRD patterns of RRchxnH and weakly hydrogen bonded RRchxnD emerged low-temperature phase of monoclinic in the orthorhombic patterns only around 200-220 K. However, as a control, powder XRD patterns of both trchxnH and trchxnD did not exhibit such phase transition clea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lI) complexes crystal structures temperature-dependence XRD chirality.
下载PDF
王惟一针灸学术特色及其学术成就探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孟丹 张永臣 贾红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5-1128,共4页
北宋著名医家王惟一,集宋以前针灸之大成编纂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下简称"《图经》"),后依据《图经》铸成针灸铜人两座,并将书中全部文字刻于石碑。三者形式不一,但均体现王惟一的针灸学术特色,即确立腧穴数目增补与... 北宋著名医家王惟一,集宋以前针灸之大成编纂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下简称"《图经》"),后依据《图经》铸成针灸铜人两座,并将书中全部文字刻于石碑。三者形式不一,但均体现王惟一的针灸学术特色,即确立腧穴数目增补与分类、详述经脉主治与腧穴施治、强调施治禁忌与预后调摄、修订针灸图谱与骨度分寸4个方面。《图经》、铜人、石经代表了宋代针灸的重要学术成就,已成为我国针灸史上的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惟一 铜人腧穴针灸经》 铜人 石碑 学术特色与成就
原文传递
浅谈针灸标准制定问题 被引量:4
20
作者 卢梦叶 王璇 徐天成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160-1162,共3页
针灸标准化制定存在的问题:标准依据的差异性;标准规范的差异性;临床与理论的差异性。此外,中医更注重个人行医经验,每个人衡量的标准差距很大。对于同一病证,针灸医师也会根据个人情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疗法。因此针灸并不能完全强硬地... 针灸标准化制定存在的问题:标准依据的差异性;标准规范的差异性;临床与理论的差异性。此外,中医更注重个人行医经验,每个人衡量的标准差距很大。对于同一病证,针灸医师也会根据个人情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疗法。因此针灸并不能完全强硬地依照标准来实施。针灸标准制定过程中应当坚持其科学性、特殊性、及时性、民主性,正确处理标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提高标准本身的质量和可操作性,加强行业内部标准化意识,同时在现阶段建立起相应的政策资金扶持和监督机制,有效推广易理解的针灸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标准 标准与规范 《黄帝明堂经》 《针灸甲乙经》 铜人针灸腧穴经》 《灵枢经》 《十四经发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