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析屯溪出土的西周跪跽铜俑
1
作者 刘昕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3年第3期53-55,共3页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在皖南地区(原属古徽州地区)的屯溪前后发掘了六座土墩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原始青瓷、玉器等,其中有一组四件的跪跽铜俑,出土时分布在土墩墓四角,手臂高举呈祭拜状,这四件铜俑的头部均有一扁平高柱,这种扁平...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在皖南地区(原属古徽州地区)的屯溪前后发掘了六座土墩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原始青瓷、玉器等,其中有一组四件的跪跽铜俑,出土时分布在土墩墓四角,手臂高举呈祭拜状,这四件铜俑的头部均有一扁平高柱,这种扁平高柱应是商周时期南方耕地民族流行的“椎髻”。铜俑胸乳耸起且双臂上举掌心向上,看似与“神人纹”颇为相似,因此铜俑应表现的是四位女性形象,他们举行的祭祀活动应与祈求氏族繁衍生息的“祈子”活动有关。西周跪跽铜俑的祭拜姿态与《周礼》中的记载略有冲突,可能与皖南远离商周文明中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 西周跪跽铜俑 椎髻 神人纹
下载PDF
资阳东汉墓出土铜俑等文物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有鹏 曾国柱 《四川文物》 1984年第2期64-64,共1页
1983年7月,资阳内燃机车辆厂在县城西三公里的黄泥巴山南嘴发现东汉砖墓数座,四川省文管会考古队派员同县文化馆同志对较完整的两座进行了清理,并收集了其它残墓出土的铜弩机、提梁釜、五铢钱等文物。一号墓,墓室长7.8米宽3.4.高3.2米... 1983年7月,资阳内燃机车辆厂在县城西三公里的黄泥巴山南嘴发现东汉砖墓数座,四川省文管会考古队派员同县文化馆同志对较完整的两座进行了清理,并收集了其它残墓出土的铜弩机、提梁釜、五铢钱等文物。一号墓,墓室长7.8米宽3.4.高3.2米。用子母榫楔形砖券拱,四壁亦用同样的楔形砖一反一正平砌。墓道开在南壁中部,宽1.6米长2.4米,使全墓平面呈“丁”字形。墓门南向,以砖封闭。墓室西头发现一南北向残砖棺,长约2米,宽0.65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墓 资阳 楔形砖 出土 文物 内燃机 铜俑 黄泥巴 车辆厂 文化馆
下载PDF
湖南大庸出土铜俑与盘瓠文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曾湘军 《民族艺术》 1993年第1期162-168,共7页
一九八六年冬,考古工作者在地处湘西的新兴旅游城市大庸清理一座西汉墓,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铜俑一件,为一跪式男俑,头戴编织帽,双耳长且宽,上身裸露,下身着裙,头和两肩各立一空心短圆柱,柱径约1厘米,左肋佩长刀。
关键词 铜俑 湘西地区 出土文物 少数民族 湖南 旅游城市 表现形式 人像 考古工作 崇拜
原文传递
西昌北山古代火葬墓出土铜俑
4
作者 黄承宗 《文物》 1988年第6期93-94,共2页
1980年春,在四川省西昌市北山白骨塔东侧农田里,农民改造耕地时发现多座古代火葬墓,其中一座出土5件较为珍贵的铜俑。北山位于西昌城北门外,发现火葬墓的地方为一处古代火葬墓区。据调查,此处地表原立有许多石质墓幢和圆形墓标,后在垦... 1980年春,在四川省西昌市北山白骨塔东侧农田里,农民改造耕地时发现多座古代火葬墓,其中一座出土5件较为珍贵的铜俑。北山位于西昌城北门外,发现火葬墓的地方为一处古代火葬墓区。据调查,此处地表原立有许多石质墓幢和圆形墓标,后在垦荒中被清除。这批火葬墓均发现于地表下50至200厘米处,火化后的人骨置于陶罐内。出土铜俑的墓发现于地表下约50厘米处。墓为竖穴土坑,内置依次套装的四重罐,罐下置一砖,砖长32、宽18、厚4.5厘米。外三重罐均为陶质,已残毁。最外一重罐有盖,盖顶有桃形把手,器外壁塑七瓣莲花瓣纹,花瓣间各饰一乳丁。口径约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葬墓 铜俑 北山 出土 西昌市 古代 四川省 人骨 地表 发现
原文传递
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美学赏析
5
作者 张效利 申燕萍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6年第5期94-96,共3页
"马踏飞燕"铜俑之美的主要形式表现为:其强化形象、丰富的对比手法的运用,强调平衡的优雅态势,以及写实的造型,共同实现了"马踏飞燕"这件艺术品美感的真正意义。天马行空的"马踏飞燕"铜佣的造型,在美学... "马踏飞燕"铜俑之美的主要形式表现为:其强化形象、丰富的对比手法的运用,强调平衡的优雅态势,以及写实的造型,共同实现了"马踏飞燕"这件艺术品美感的真正意义。天马行空的"马踏飞燕"铜佣的造型,在美学理论上达到了很高的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踏飞燕 造型 铜俑 奔马 旅游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先秦美术内容与形式的演变
6
作者 才彦平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82年第1期77-83,共7页
艺术,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要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和政治思想的影响。先秦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基础的改变,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变化。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美术,也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在内容... 艺术,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要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和政治思想的影响。先秦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基础的改变,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变化。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美术,也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在内容与形式上发生了一些新的变易。殷商时代的美术流于神秘、恐怖。这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还近于原始状态,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不能解释,加之反动的奴隶主阶级用“天”和“神”来欺骗威吓人民,迷信思想十分浓厚。这对当时的美术作品影响很大。殷代美术品遗留至今的为数不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纹饰 狩猎纹 铜俑 美术 内容与形式 形式和内容
下载PDF
俑作与匠心——中国古代雕塑的民间审美模式初探(之一)
7
作者 苏滨 《雕塑》 2002年第1期8-9,共2页
对商代至魏晋南北朝俑作中所包含的民间审美因素进行研究,是探索中国古代早期雕塑的一个基点.
关键词 民间审美 雕塑 美术 民营手工业 造型方法 艺术风格 彩绘 铜俑 南京中华门
原文传递
重庆市万州区晒网坝遗址糖坊墓群东汉墓M11发掘简报
8
作者 杨波(发掘) 于秋伟(发掘/摄影/执笔) +5 位作者 肖贵田(发掘/执笔) 禚柏红(发掘/绘图) 魏慎玉(发掘) 苏兆秀(发掘) 朱华(绘图) 徐波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27,F0002,共9页
2005年10月至11月,为配合三峡库区建设,山东博物馆对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陈家坝街道晒网村晒网坝的糖坊墓群进行了第四次发掘,发掘面积3200平方米,清理墓葬12座,其中M11保存较好,出土陶、铜器等30件(套),出土有典型的东汉晚期陶楼、陶器皿... 2005年10月至11月,为配合三峡库区建设,山东博物馆对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陈家坝街道晒网村晒网坝的糖坊墓群进行了第四次发掘,发掘面积3200平方米,清理墓葬12座,其中M11保存较好,出土陶、铜器等30件(套),出土有典型的东汉晚期陶楼、陶器皿等明器,并有铜耳杯、铜足漆案、陶座铜摇钱树、铜人物俑等,丰富了三峡地区东汉时期墓葬考古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网坝遗址 瓦子坪遗址 糖坊墓群 东汉晚期 铜俑
原文传递
湖南津市明道村东晋墓葬 被引量:4
9
作者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津市文物管理所 谭远辉 《湖南考古辑刊》 2014年第1期140-154,共15页
湖南津市在20世纪80、90年代清理了一批六朝砖室墓,其中三座东晋砖室券顶墓较有代表性。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青瓷器、铜器、金银器等遗物。青瓷器有湘阴窑、越窑、德清窑等窑口的产品。其中一件铜伎俑造型独特,在东晋墓中较为罕见。
关键词 湖南津市 东晋 砖室墓 青瓷器
原文传递
宁波镇海庶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初步认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少 《东方博物》 2020年第3期1-7,6,共8页
庶来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本文公布了该遗址历年来采集的一批重要的商周时期遗物,包括石、陶、原始瓷和铜器,其中以1件春秋晚期的铜跽坐俑最为重要。结合相关考古发现,将庶来遗址这批遗物的年代定在商代晚期至战国早期,... 庶来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本文公布了该遗址历年来采集的一批重要的商周时期遗物,包括石、陶、原始瓷和铜器,其中以1件春秋晚期的铜跽坐俑最为重要。结合相关考古发现,将庶来遗址这批遗物的年代定在商代晚期至战国早期,将铜跽坐俑认定为铜鸠杖底座。这件高等级铜器构件的发现,揭示出庶来遗址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聚落首领具有较高等级,突显出该遗址在越国滨海遗址群之九龙湖遗址群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 庶来遗址 跽坐 宁波镇海
原文传递
“马踏飞燕”有新说
11
作者 任玉贵 《群文天地》 2013年第3期26-28,共3页
万物多彩,变化无穷,以有限之词难摩万物之质,宜求其神而脱其形,重意致而脱略其词。用这段话笔者联系出土于东汉时代的铜马俑。
关键词 中国 艺术文化 艺术欣赏
原文传递
甘肃灵台发现的两座西汉墓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得祯 朱建唐 《考古》 1979年第2期122-124,135+199,共5页
一九七四年十二月和一九七五年十一月,灵台县梁原公社付家沟生产队和新集公社陈家山生产队的社员,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先后发现两座西汉墓葬。县文化馆闻讯后,立即派人到现场分别进行了清理。
关键词 西汉墓葬 陈家山 灵台县 生产队 农田基本建设 铜俑 清理 骨牌 甘肃灵台 发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