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北香格里拉铜厂沟斑岩型钼铜矿成矿热液蚀变与元素迁移富集规律
1
作者 李守奎 陈建航 +2 位作者 刘学龙 张世涛 李振焕 《中国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45-1763,共19页
【研究目的】云南省中甸地区燕山晚期是格咱岛弧最重要的斑岩型Mo多金属成矿时期,本文选择该区铜厂沟大型斑岩型钼铜矿Ⅳ号花岗闪长斑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尝试揭示斑岩体在矿化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和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云南省中甸地区燕山晚期是格咱岛弧最重要的斑岩型Mo多金属成矿时期,本文选择该区铜厂沟大型斑岩型钼铜矿Ⅳ号花岗闪长斑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尝试揭示斑岩体在矿化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和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研究方法】本文对Ⅳ号花岗闪长斑岩体原岩及不同蚀变带岩分别做了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运用标准化Isocon方法对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进行了质量平衡及迁移量计算分析。【研究结果】斑岩体矿化蚀变有钾硅酸盐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等,各个蚀变带中主要迁入Si O_(2)、K_(2)O、挥发分等主量元素,大量迁出Na_(2)O;而Al_(2)O_(3)、Ti O_(2)、P_(2)O_(5)等主量元素和Zr、Nb、Hf、Th、Ta等高场强元素及稀土元素迁移活动性差,为惰性组分;Cu、Pb、Zn、Ag等成矿元素和Sb、As指示元素具有大量外迁的趋势,反映岩体外围具有找相关矿种的潜力;绢英岩化带与Mo成矿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钾硅酸盐带;Mo与Cu二者具有不同的沉淀致矿机制,前者主要受“酸碱度转换障”控制,后者受“硅钙面”和“后生构造界面”控制;该斑岩体规模小,Mo背景值低,然其迁入量达3000%以上,约30%岩体为钼矿体,暗示深部岩浆房对成矿贡献巨大。【结论】本次工作为铜厂沟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研究和找矿勘查提供了地质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厂沟钼铜矿 质量平衡 标准化Isocon图解法 元素迁移 围岩蚀变 矿产勘查工程 云南
下载PDF
陕西略阳柳树坪-东沟坝-铜厂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
2
作者 袁攀 熊平 +3 位作者 毛友亮 王长春 陈剑祥 崔建军 《陕西地质》 2023年第1期37-45,共9页
铜厂铜铁矿、东沟坝金银铅锌多金属矿、柳树坪铁、金铅锌三个不同组合多金属矿床,其赋矿层位(阳坝岩组、灯影组)及岩性不同且具一定成矿系统专属性,与区内地层岩性、构造岩浆演化相耦合,其沉积环境、火山机制、构造岩相及矿床成矿系列... 铜厂铜铁矿、东沟坝金银铅锌多金属矿、柳树坪铁、金铅锌三个不同组合多金属矿床,其赋矿层位(阳坝岩组、灯影组)及岩性不同且具一定成矿系统专属性,与区内地层岩性、构造岩浆演化相耦合,其沉积环境、火山机制、构造岩相及矿床成矿系列空间展布共同构成区内一套成矿系统。本文通过分析三个典型矿床的聚集与演化规律,并结合区内构造、岩浆事件的成矿(蚀变)年龄数据作支撑,对其成矿作用进行思考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树坪 东沟坝 铜厂 略阳县 成矿规律
下载PDF
滇西北铜厂沟矽卡岩−斑岩型钼铜矿床中石榴子石地球化学、U−Pb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3
作者 梁丰 王艳军 +5 位作者 赵严 李凯旋 任志 毛金伟 陈涛亮 冷成彪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9-241,共23页
滇西北铜厂沟矽卡岩−斑岩型Mo−Cu矿床是扬子地块西缘新发现的大型钼铜矿床。矽卡岩在铜厂沟矿区广泛发育,是矿区最主要的赋矿岩石。笔者以铜厂沟矽卡岩中石榴子石(Grt)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技术开展成分和年代学测试... 滇西北铜厂沟矽卡岩−斑岩型Mo−Cu矿床是扬子地块西缘新发现的大型钼铜矿床。矽卡岩在铜厂沟矿区广泛发育,是矿区最主要的赋矿岩石。笔者以铜厂沟矽卡岩中石榴子石(Grt)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技术开展成分和年代学测试分析。根据矿物镜下特征,将矿区石榴子石分为早期(Grt Ⅰ)和晚期(Grt Ⅱ)两个世代。Grt Ⅰ为浅黄色−黄白色、无环带石榴子石,Grt Ⅱ为褐色−红褐色、具有明显环带的石榴子石。两期石榴子石的SiO_(2)(34.41%~38.45%)、CaO(32.7%~35.25%)、Al_(2)O_(3)(6.64%~12.57%)和FeO(12.03%~22.63%)含量指示,二者均属于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And34-64Gro34-58)。Grt Ⅰ和Grt Ⅱ均呈轻稀土和重稀土亏损、中稀土富集的“驼峰型”配分模式。相比于Grt Ⅰ,Grt Ⅱ具有更低的U含量和变化范围更大的Eu异常,分别指示晚期矽卡岩矿化流体氧逸度较高和pH变化较大。Grt Ⅱ中显著的环带结构及变化较大的主量成分指示晚期石榴子石化经历了更为强烈的水岩反应,与pH值变化较大的特征一致。因此,铜厂沟两期石榴子石记录了矽卡岩体系由相对封闭到开放、逐渐氧化的过程。此外,Grt Ⅰ原位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获得的年龄为(85.4±5.6)Ma(MSWD=0.91),直接限定铜厂沟矽卡岩的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铜厂沟矽卡岩作用与矿区内斑岩体侵位及钼矿化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铜厂沟Mo−Cu矿床记录了完整的斑岩−矽卡岩矿化过程。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提出铜厂沟及区域上同时代的Cu−Mo−W等多金属矿床是晚白垩世碰撞后斑岩热液体系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斑岩型钼铜矿床 LA−ICP−MS U−Pb年代学 碰撞后斑岩 石榴子石 铜厂 氧逸度
下载PDF
陕南铜厂闪长岩体的成岩、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伟 刘树文 +6 位作者 吴峰辉 李秋根 王宗起 杨凯 闫全人 王瑞廷 杨鹏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102,共12页
铜厂闪长岩体位于扬子地台北缘勉县-略阳-阳平关三角地块区域内,主要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LA-ICPMS和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铜厂闪长岩体存在3个侵位结晶阶段:早期阶段的闪长岩形成于879±7 Ma;中期... 铜厂闪长岩体位于扬子地台北缘勉县-略阳-阳平关三角地块区域内,主要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LA-ICPMS和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铜厂闪长岩体存在3个侵位结晶阶段:早期阶段的闪长岩形成于879±7 Ma;中期阶段的石英闪长岩形成于848±5~840±7 Ma,含矿钠长岩脉于834±7 Ma侵位结晶,与中期阶段石英闪长岩侵位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晚期阶段花岗闪长岩形成于824±5 Ma。这些新的年代学数据表明铜厂闪长岩体及其相伴生的大型铜厂铜矿形成于晋宁期,而不是古生代,揭示了扬子地台北缘存在重要的新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与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事件在时间上(860~750 Ma)基本一致,是Rodinia超大陆事件在扬子地台北缘的重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厂闪长岩体 铜厂铜矿 锆石U-Ph年龄 扬子地台北缘 RODINIA超大陆
下载PDF
云南金平县铜厂地区喜马拉雅期岩体岩石类型
5
作者 金礼 周听全 张生泽 《云南地质》 2023年第1期8-14,共7页
金平县铜厂地区出露有喜马拉雅期多种类型岩体,从偏超基性岩到碱性岩均有分布,本次通过野外调查、岩矿鉴定及岩石地球化学分类,将该区岩浆岩划分为五个大类:辉绿岩类、煌斑岩类、含矿脉岩类、正长斑岩类、花岗斑岩类,共计12种主要岩石类... 金平县铜厂地区出露有喜马拉雅期多种类型岩体,从偏超基性岩到碱性岩均有分布,本次通过野外调查、岩矿鉴定及岩石地球化学分类,将该区岩浆岩划分为五个大类:辉绿岩类、煌斑岩类、含矿脉岩类、正长斑岩类、花岗斑岩类,共计12种主要岩石类型,为该区侵入岩期次阶段划分和成矿专属性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期岩体 岩石类型划分 铜厂地区 云南金平
下载PDF
陕西宁强铜厂湾金矿构造控矿作用探析
6
作者 何厚锦 臧遇时 +2 位作者 段俊英 赵金凤 焦梦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7期0089-0092,共4页
铜厂湾金矿位于陕西勉(县)-略(阳)-宁(强)成矿带的东南部。矿体主要产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硅化白云岩和钠化辉绿岩中,呈浸染状分布。北东-南西向的扁担湾断层为主干断层,并严格控制着矿体的分布。通过对矿区宏观构造以及显微构造... 铜厂湾金矿位于陕西勉(县)-略(阳)-宁(强)成矿带的东南部。矿体主要产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硅化白云岩和钠化辉绿岩中,呈浸染状分布。北东-南西向的扁担湾断层为主干断层,并严格控制着矿体的分布。通过对矿区宏观构造以及显微构造的综合研究,结合前人已有资料,认为扁担湾断层经历了两期变形作用,从而进一步指导矿区的找矿工作和部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解析 铜厂湾金矿 构造期次 勉略宁地区
下载PDF
陕西铜厂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圣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98-304,共7页
铜厂铜-金多金属矿床是勉略阳成矿区中铜厂矿田的典型代表.在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其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气成热液期和改造热液期.改造热液期可划分为黄铁矿-毒砂-方解石-石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及黄铁矿-碳酸盐-石英阶段。特别... 铜厂铜-金多金属矿床是勉略阳成矿区中铜厂矿田的典型代表.在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其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气成热液期和改造热液期.改造热液期可划分为黄铁矿-毒砂-方解石-石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及黄铁矿-碳酸盐-石英阶段。特别是产于闪长岩体中北东向的片理化带的Cu-Au-(Co)石英-碳酸盐矿体.金属矿化出现水平分带现象:从东到西大致依次出现Cu、Co-Cu(Au)、Cu、Au-Au矿化和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矿物发育4种类型的包裹体:液体包裹体、纯液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含液相CO_2多相包裹体,以前两者包裹体最为发育:中低温、中压、中等氧逸度和近中性的成矿流体条件有利于热液改造型矿床的形成:成矿流体来源于改造水和岩浆水及变质水.从改造热液期的早阶段到晚阶段.改造水越来越占优势.该矿床为中低温改造型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流体地球化学 铜厂铜金多金属矿床 铜厂矿田 陕西
下载PDF
陕南勉略宁地区铜厂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及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 被引量:28
8
作者 叶霖 程增涛 +2 位作者 陆丽娜 高伟 潘自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66-2876,共11页
本文对位于陕南勉略宁地区铜厂铜矿区与铜成矿作用有关的闪长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讨论铜厂岩体的岩石成因、成岩物质来源及其地质意义和与铜厂铜矿床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铜厂闪长岩属于钙碱性-低钾... 本文对位于陕南勉略宁地区铜厂铜矿区与铜成矿作用有关的闪长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讨论铜厂岩体的岩石成因、成岩物质来源及其地质意义和与铜厂铜矿床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铜厂闪长岩属于钙碱性-低钾岩系列岩石,以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贫高场强元素为特征,其稀土配分模式为具Eu负异常和Ce异常不明显的轻稀土富集型,与碧口群海相火山岩具有一定相似性和继承性。闪长岩主要来源于壳源或曾受到地壳物质的强烈混染,并没有经历过显著的结晶分异演化,且与铜成矿有密切的关系,为该区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之一。岩体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属于碰撞隆起-岛弧火山,成矿作用晚于岩体侵入。铜厂闪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为842±6.5Ma,早于秦岭造山带的主造山期。该区晋宁期俯冲-挤压造山作用,形成了碧口岩群岛弧火山岩系,铜厂闪长岩可能属于地层-碧口群细碧角斑岩末期火山侵入杂岩,由碧口群火山岩的局部熔融作用形成,其轻稀土的相对富集可能与岩体继承源岩的稀土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略宁地区 铜厂 闪长岩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SHRIMP U-PB定年
下载PDF
德兴铜厂斑岩型铜金矿床热液演化过程 被引量:28
9
作者 潘小菲 宋玉财 +3 位作者 王淑贤 李振清 杨志明 侯增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29-1950,共22页
德兴铜矿是中国东部大陆环境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斑岩铜矿,由朱砂红、铜厂及富家坞三大矿床组成,其中的铜厂矿体以富金而别具特色。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系统的野外观测、详细的岩芯编录和全面的岩相学研究,厘定了铜厂矿床的脉体类型... 德兴铜矿是中国东部大陆环境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斑岩铜矿,由朱砂红、铜厂及富家坞三大矿床组成,其中的铜厂矿体以富金而别具特色。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系统的野外观测、详细的岩芯编录和全面的岩相学研究,厘定了铜厂矿床的脉体类型和形成顺序,系统地开展了各类脉体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查明了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再塑了岩浆-热液矿化过程。初步识别出德兴矿床3组脉体类型,分别记录了三个不同阶段的蚀变-成矿过程:早期A脉分为4类,形成于成矿早期斑岩尚未固结时,伴有大规模的钾化和黑云母化甚至磁铁矿化;中期B脉可分为7类,形成于斑岩体固结后的大规模裂隙事件发育期,B脉石英呈梳状对称生长、黄铁矿以中心线生长;后期D脉共有3类,发育于成矿晚期,系雨水大量加入和硫化物大量淀积产物。观察发现,所有A、B及D脉沉淀过程中,均伴随大量的岩浆流体出溶、热液蚀变、流体挥发等热液活动、各脉均捕获了同体系内富含的热液流体。详细显微镜鉴定表明,各类脉体的脉石矿物石英内发育的大部分包裹体与世界典型斑岩铜矿床的矿化特征相似,从成矿早期A脉到成矿晚期D脉包裹体的类型发生如下变化:早期以LVH(含单子晶或多子晶包裹体发育,包裹体中还见有金属硫化物)+富气相包裹体为主→中期以含单子晶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为主,以及含有少量富液相包裹体→成矿晚期,以富液相包裹体+少量富气相包裹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总体上指示了温度、压力及热液成分在各类脉体的形成过程的变化规律,从早期到晚期温度和盐度逐渐降低,热液成矿作用明显经历三个阶段:早期岩浆未完全固结,温度达到800~600℃以上,压力较高(140~50MPa),发生强烈的钾硅酸盐化;中期,由于岩浆冷凝结晶,岩体顶部围岩裂隙发育,静岩压力向静水压力发生转换,温度下降到450~550℃,压力陡然从55~40MPa下降至20MPa(B脉);而D脉形成时,发生大规模绿泥石-水云母化,温度下降至350~375℃,压力完全降低至20MPa以下;最后,与成矿作用无关的热液活动了两次,峰值温度分别是320~300℃和180~200℃,形成了无矿碳酸盐脉、石英脉及黑云母。在成矿过程中,成矿热液也从形成A/B脉时以岩浆热液为主,转变为形成D脉时以雨水、地下水为主。与世界典型斑岩型铜矿床相比,德兴斑岩铜矿床的蚀变-矿化系统基本一致,都由强硅酸盐蚀变带——青磐岩蚀变带——泥岩蚀变带等构成,在不同的蚀变阶段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不规则形状A脉、脉石矿物梳状对称的B脉及粗颗粒大脉型D脉。德兴铜厂铜金矿各成矿阶段内主要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基本类似于世界典型斑岩矿床。但是,也存在不同之处,在铜厂铜金矿的A、B及D脉都发育了少量CO2包裹体,表明德兴铜厂成矿过程中CO2参与成矿作用,世界其它斑岩型矿床或没有报道发育CO2包裹体(杨志明等,2008),或者仅在其中某个阶段发现了少量CO2包裹体(Harris et al.,2004)。CO2包裹体参与成矿是否有特殊指示意义,须进一步的工作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兴铜厂 矿化体系 热液脉 流体包裹体 显微测温
下载PDF
包头某铜厂周边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玉梅 李海鹏 +3 位作者 张连科 樊健 焦坤灵 孙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21-1328,共8页
通过测定包头某铜厂周边4方向不同水平距离及深度处64个土壤样品中Cu、Cd、Pb、Zn、Mn、Cr 6种重金属含量,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可能来源。结果表明,铜厂周边土壤中6种重金属均已呈现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Cu、Cd、Pb污染普遍且严重,且Cu... 通过测定包头某铜厂周边4方向不同水平距离及深度处64个土壤样品中Cu、Cd、Pb、Zn、Mn、Cr 6种重金属含量,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可能来源。结果表明,铜厂周边土壤中6种重金属均已呈现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Cu、Cd、Pb污染普遍且严重,且Cu受人为活动干扰最为强烈。6种重金属含量分布主要取决于其所在位置距铜厂的水平距离和土层深度,其中:0~20 cm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随水平距离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Pb、Cr和Cu、Zn、Mn分别在100 m和300 m处达到峰值;在距铜厂不同水平距离的样品中,各重金属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但相距50 m处减小缓慢,100 m、300 m处减小迅速。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表明,铜厂周边土壤中Cr、Cd、Cu来自复合污染源,Pb、Zn的外源污染主要来自交通源,Mn主要来自自然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厂 土壤 重金属污染 空间分布 来源分析
下载PDF
滇西北铜厂沟Mo-Cu矿床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1
11
作者 余海军 李文昌 +4 位作者 尹光候 王建华 姜文涛 吴松 唐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17-3233,共17页
铜厂沟大型斑岩型Mo-Cu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西缘义敦岛弧带南端,钼矿化与花岗闪长斑岩紧密相关。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4.57±0.29Ma(MSWD=0.73),侵位于晚白垩世。岩石的Si O2为63.03%~69.60%,Na2O+K2O为6.97%~9.1... 铜厂沟大型斑岩型Mo-Cu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西缘义敦岛弧带南端,钼矿化与花岗闪长斑岩紧密相关。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4.57±0.29Ma(MSWD=0.73),侵位于晚白垩世。岩石的Si O2为63.03%~69.60%,Na2O+K2O为6.97%~9.11%,具高钾钙碱性和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0.88~1.05)特征。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Pb等),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Ti、Nb、P等),并且具有较高的Sr/Y和La/Yb比值,及较低的Y、Yb及Mg O含量。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铜厂沟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特征,可能起源于加厚下地壳岩石的部分重熔。地球化学投图显示,铜厂沟岩体呈现出晚碰撞-碰撞后花岗岩特征,指示着岩体可能形成于陆内碰撞造山后由挤压转换为伸展构造环境;岩浆上侵过程中含矿热液沿构造发育部位运移,在酸性岩体内形成细脉浸染状钼(铜钨)矿化,在构造破碎带、层间滑动带和玄武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交代形成矽卡岩型Cu、Pb、Zn多金属矿体和热液脉型Pb、Zn、Ag多金属矿体,构成钼(铜钨)→铜钼→铁铜金→铅锌的成矿元素分带和斑岩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斑岩 锆石U-PB年龄 燕山期 铜厂 滇西北
下载PDF
德兴铜厂斑岩铜矿脉体类型、分布规律及其对成矿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翠云 李晓峰 +3 位作者 肖荣 杨锋 王增科 朱小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110,共17页
德兴铜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大型斑岩铜矿,由朱砂红、铜厂和富家坞等3个矿床组成。在详细的野外脉体填图基础上,文章把德兴铜厂斑岩铜矿的成矿脉体划分为A脉、B脉、D脉和H脉等4种类型。研究发现,A脉的形成与钾化蚀变有关,脉体不规则且不连... 德兴铜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大型斑岩铜矿,由朱砂红、铜厂和富家坞等3个矿床组成。在详细的野外脉体填图基础上,文章把德兴铜厂斑岩铜矿的成矿脉体划分为A脉、B脉、D脉和H脉等4种类型。研究发现,A脉的形成与钾化蚀变有关,脉体不规则且不连续,以粒状石英±钾长石±黑云母±磁铁矿±少量黄铁矿±少量黄铜矿的矿物组合为特征;B脉的形成与钾质硅酸盐水解有关,脉体较规则且连续,以石英±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的矿物组合为特征,石英颗粒呈典型的梳状或长柱状对称于脉壁生长;D脉的形成与石英-绢云母化蚀变有关,以黄铁矿±石英±黄铜矿的矿物组合为特征,脉壁发育绢云母晕;H脉的形成与碳酸盐化有关,以方解石±赤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的矿物组合为特征。这4种脉体分别记录了成矿流体演化至不同阶段,热液蚀变作用的特点及其与Cu-Mo硫化物沉淀的关系。脉体的宽度-间距定量统计分析表明,脉体宽度(T)服从于幂次分布定律;脉体间距(S)服从于负指数分布或介于对数正态分布与负指数分布之间。脉体宽度分维值D值(0.91~1.35)普遍〉1,反映脉体系统的连通性较差,矿化程度较弱。脉体间距变差系数Cν值(0.49~0.92)均〈1,说明脉体簇生聚集程度较低,矿化程度较弱;处于脉体聚集中心的脉体,代表着热液流体运移的通道,制约着其他脉体的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脉体类型 脉体宽度 脉体间距 Cu-Mo矿化作用 斑岩铜矿 铜厂 德兴
下载PDF
云南格咱岛弧带南缘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硫铅同位素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示踪 被引量:24
13
作者 刘学龙 李文昌 +3 位作者 张娜 杨富成 康健 张彪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9-220,共12页
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格咱岛弧成矿带南缘,是西南三江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本文通过硫、铅同位素的示踪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的来源。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0.7‰^+3.8‰,平均为0.79‰... 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格咱岛弧成矿带南缘,是西南三江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本文通过硫、铅同位素的示踪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的来源。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0.7‰^+3.8‰,平均为0.79‰,变化范围很小,表明硫同位素来源单一,显示岩浆源硫同位素组成的特征。矿石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18.3325~18.694,207Pb/204Pb为15.588~15.663,208Pb/204Pb为38.454~39.008,铅同位素组成较为稳定,显示正常铅的特征。铅同位素组成与特征参数(△β与△γ、V1与V2)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依据铅构造模式判别和成因分类的综合分析,铜厂沟斑岩型铜钼矿床的铅主要来源于深部,并显示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矿床的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侵入岩活动存在较密切的关系,但地层源的成矿物质对矿床的形成有一定的物质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床 硫同位素 铅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铜厂 格咱岛弧南缘
下载PDF
炼铜厂对周边土壤和作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姜理英 杨肖娥 +2 位作者 叶海波 石伟勇 蒋玉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9-693,共5页
对富阳污染比较严重的一个小高炉周围农田的土壤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该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是As、Cd、Cu、Pb和Zn这5种元素,尤其是Cu、Pb、Zn,分别可达1775.6、1140.1和621.3mg/kg;在土壤重金属水平分布方向上,土壤受其污染的程... 对富阳污染比较严重的一个小高炉周围农田的土壤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该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是As、Cd、Cu、Pb和Zn这5种元素,尤其是Cu、Pb、Zn,分别可达1775.6、1140.1和621.3mg/kg;在土壤重金属水平分布方向上,土壤受其污染的程度随污染源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到300m处已基本没有影响,在土壤重金属垂直分布方向上,其对土壤表层污染较为严重.并发现土壤微生物碳量与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有显著的负相关;在大田中采取的一些农艺改良措施虽然降低了土壤中有效重金属含量并提高了产量,但未能使水稻谷粒内的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厂 土壤 作物 重金属 含量 空间分布 谷粒
下载PDF
云南金平铜厂斑岩Cu(Mo-Au)矿床含矿石英正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 被引量:13
15
作者 胥磊落 毕献武 +5 位作者 苏文超 齐有强 李亮 陈佑纬 董少花 唐永永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109-3122,共14页
铜厂斑岩型Cu(Mo-Au)矿床位于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带的南段,其含矿的石英正长斑岩侵入体属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铜厂石英正长斑岩开展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高碱、富钾及准铝质-弱过铝质等特征,属... 铜厂斑岩型Cu(Mo-Au)矿床位于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带的南段,其含矿的石英正长斑岩侵入体属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铜厂石英正长斑岩开展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高碱、富钾及准铝质-弱过铝质等特征,属钾玄岩系列岩石;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表明,铜厂石英正长斑岩明显富集Rb、Ba、Th、U、K、La和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明显的"TNT"负异常,稀土总量高,明显富集轻稀土而亏损重稀土,轻重稀土分馏显著;(87Sr/86Sr)i为0.707097~0.707138,εNd(t)为-7.1~-6.8,在Sr-Nd同位素相关图上,与EMII来源岩石相似。对比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带北段的玉龙含矿的二长花岗斑岩和中段的马厂箐含矿的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铜厂含矿斑岩具有高的全碱、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高的(87Sr/86Sr)i值和低的εNd(t)值、不具埃达克质岩属性等特征。综合研究表明,铜厂含矿的石英正长斑岩在成因类型上属于A型花岗岩类,形成于~35Ma的晚碰撞走滑环境且直接起源于EMII地幔的部分熔融。铜厂与玉龙及马厂箐斑岩型Cu(Mo-Au)矿床含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规模存在差异,与源区物质的部分熔融程度和地壳物质的混染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正长斑岩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机制 铜厂斑岩型Cu(Mo-Au)矿床
下载PDF
滇西北格咱岛弧带南缘铜厂沟斑岩铜钼矿床花岗闪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姚雪 李文昌 +5 位作者 刘学龙 张娜 杨富成 彦廷龙 王帅帅 罗应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00-1813,共14页
云南格咱岛弧构造-岩浆成矿带是义敦岛弧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西南三江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富集区之一。对格咱岛弧南缘铜厂沟成矿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年龄进行了研究,系统分析了区内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形成的构造环境及... 云南格咱岛弧构造-岩浆成矿带是义敦岛弧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西南三江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富集区之一。对格咱岛弧南缘铜厂沟成矿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年龄进行了研究,系统分析了区内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形成的构造环境及成岩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铜厂沟成矿斑岩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用LA-ICP-MS测得其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为87.62±0.59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铜厂沟花岗闪长斑岩具有高硅、富碱、富钾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总量;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δEu为0.89~0.97,具较弱的负异常;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U、Th、Rb、Ba、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和Nb、Ta等高场强元素的亏损,说明岩浆主要来源于壳源物质的部分熔融。本区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与伸展构造的转换阶段,属于碰撞造山过程的产物。碰撞诱发的岩石圈地幔物质上涌导致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作用,形成富钾的初始含矿岩浆,岩浆沿深大断裂上升侵位最终形成了格咱岛弧燕山晚期的构造-岩浆作用及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年龄 花岗闪长斑岩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机制 铜厂 云南
下载PDF
陕南铜厂铜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叶霖 杨玉龙 +1 位作者 高伟 刘铁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103,共12页
陕南铜厂铜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内最具代表性的铜矿床,通过黄铜矿等单矿物及矿区地质体的微量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发现:1)黄铜矿以富Ni、Zn和贫Co为特征,与晚元古代郭家沟组细碧岩类似,较闪长岩和钠长岩不同;矿床... 陕南铜厂铜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内最具代表性的铜矿床,通过黄铜矿等单矿物及矿区地质体的微量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发现:1)黄铜矿以富Ni、Zn和贫Co为特征,与晚元古代郭家沟组细碧岩类似,较闪长岩和钠长岩不同;矿床中存在轻稀土富集和稀土配分模式相对平坦两类黄铜矿,岩体内外接触带黄铁矿Co/Ni值差异表明其成矿物质具多源性;由矿区各地质体成矿元素背景可见,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应以细碧岩为主、闪长岩为辅。2)黄铜矿Eu负异常明显,其δEu值明显低于闪长岩和细碧岩,这与成矿过程中富挥发分流体所形成云英岩化、钠长石化造成的Eu亏损有关,且黄铜矿Y/Ho值与钠长岩较为相似,暗示铜矿化与钠质交代作用关系密切。3)黄铜矿Co、Ni含量一般大于黄铁矿几倍到几十倍,与矽卡岩、斑岩、火山-次火山热液及火山-喷气型铜矿中黄铜矿差异明显,而与铜镍硫化物型矿床中黄铜矿类似,这可能与成矿作用继承了富Ni源区有关。该矿床成矿模式为:海西期,伴随着勉略洋盆闭合俯冲-碰撞形成勉略宁地区韧-脆性逆冲推覆构造、走滑断层,在区域变质流体与天水混合形成富碱和CO2的混合热液作用下,使地层——细碧岩和部分闪长岩中Cu等成矿物质大量析出,形成低温、低盐度成矿热液,沿矿区发育EW向与NE向两组韧性走滑断裂充填沉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略宁地区 铜厂 铜矿床 微量元素 成矿物质来源 矿床成因
下载PDF
陕西铜厂闪长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Lu-Hf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宫相宽 陈丹玲 赵姣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3期50-63,共14页
对位于陕西汉中略阳县境内与铜厂铜矿关系密切的闪长岩体进行了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研究。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具有较高的Al2O3、Na2O和MgO含量,低K2O含量,属低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 对位于陕西汉中略阳县境内与铜厂铜矿关系密切的闪长岩体进行了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研究。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具有较高的Al2O3、Na2O和MgO含量,低K2O含量,属低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K、U),贫高场强元素(Ti、Nb、Ta、HREE),低Sr,显示壳源成因岩浆岩特征。依据锆石特征及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确定该岩体形成时代为(843.7±3.8)Ma,属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产物。锆石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εHf(t)介于-5.96^-30.17,二阶段模式年龄tDM C变化范围较大,介于1 816~3 344Ma,存在1.81~1.95Ga、2.13~2.65Ga、2.72~2.78Ga、2.97~3.09Ga和~3.34Ga 5组年龄峰值,暗示从新太古代到古元古代,扬子陆块曾发生过多期地壳增生事件。铜厂闪长岩是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中,由这些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结果。闪长岩体中2.72~2.78Ga模式年龄峰值的出现,表明鱼洞子群的部分基性物质参与了铜厂闪长岩岩浆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厂闪长岩 锆石U-Pb年龄 锆石HF同位素 碧口群 基底
下载PDF
江西省铜厂斑岩铜矿磷灰石世代和成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姚春亮 陆建军 郭维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40,共10页
对德兴铜矿区的铜厂斑岩铜矿中出现的岩浆成因和热液成因磷灰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在铜厂,除含矿斑岩体中含有磷灰石以外,成矿早期蚀变(钾化)与主矿化期蚀变(石英-绿泥石-绢云母化)也形成了磷灰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三期磷灰石成分差... 对德兴铜矿区的铜厂斑岩铜矿中出现的岩浆成因和热液成因磷灰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在铜厂,除含矿斑岩体中含有磷灰石以外,成矿早期蚀变(钾化)与主矿化期蚀变(石英-绿泥石-绢云母化)也形成了磷灰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三期磷灰石成分差异显著,岩浆期磷灰石的主要特征是富S和Si,钾化期磷灰石的主要特征是富Mn和Fe,主矿化期磷灰石与早期磷灰石的主要差别在于其较高的S含量、F含量和较低的Cl含量;岩浆期、钾化期和主矿化期磷灰石的Cl/F比值依次降低,这反映了流体和岩浆Cl/F比值的演化趋势。岩浆Cl/F比值的降低可能由岩浆的析气作用以及Cl和F在岩浆和流体中的分配系数不同所致。S在岩浆期磷灰石和主矿化期磷灰石中均作为P的替位阳离子存在,但在两期磷灰石中替位机制不同,P-S替位的电荷平衡离子分别为Si和Na。在三期磷灰石中,主矿化期磷灰石S含量最高,而Cl含量显著低于岩浆期和钾化期磷灰石,这表明在主矿化期,Cu-S配合物可能是比Cu-Cl配合物更重要的金属搬运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厂斑岩铜矿 磷灰石 岩浆析气 岩浆演化
下载PDF
滇西昌宁-孟连缝合带铜厂街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莉 王立全 +1 位作者 王保弟 刘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7-631,共15页
铜厂街矿床位于昌宁-孟连缝合带北端,是一个以铜为主的小型矿床。含矿岩系为下石炭统平掌组下段一套变质拉斑玄武岩系列的海相火山岩组合。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围岩界线清晰。网脉状矿化发育于块状矿体之下。矿区含矿玄武岩主量... 铜厂街矿床位于昌宁-孟连缝合带北端,是一个以铜为主的小型矿床。含矿岩系为下石炭统平掌组下段一套变质拉斑玄武岩系列的海相火山岩组合。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围岩界线清晰。网脉状矿化发育于块状矿体之下。矿区含矿玄武岩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N-MORB型洋脊玄武岩的特征;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黄铁矿主要落入岩浆热液型黄铁矿区;磁铁矿主要落入岩浆岩磁铁矿向沉积变质磁铁矿过渡区,且不同晶型、粒度的磁铁矿及其中心和边部在成因上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和规律性。矿区石英和方解石中气液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均一温度范围131-362℃,盐度w(NaCleq)为2.07%-9.34%。结合矿区成矿地质特征,认为铜厂街矿床为与海底火山活动有关的VMS矿床,后经历了喜马拉雅期的变质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玄武岩 电子探针 流体包裹体 VMS型 铜厂 滇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