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化模式研究——以青铜器修复技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彦平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6年第5期82-87,共6页
文章梳理了传统铜器修复技艺发展历史与铜器修复技艺传承现状,提出要建立跨学科的专业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成立稳定的修复人员培训机构、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并实施严格的专业资格认证、提升职业价值的社会认同4条合理化建议,以保... 文章梳理了传统铜器修复技艺发展历史与铜器修复技艺传承现状,提出要建立跨学科的专业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成立稳定的修复人员培训机构、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并实施严格的专业资格认证、提升职业价值的社会认同4条合理化建议,以保护和弘扬传统铜器修复技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修复技艺 铜器修复 传承 建议
下载PDF
古代青铜器修复钎焊用钎剂与钎料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光敏 张佩琛 +3 位作者 张茗 周浩 吴鲁海 薛小怀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2期27-35,共9页
锡铅钎料和氯化锌钎剂的烙铁钎焊是传统的工艺方法。由于氯化锌钎剂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 ,对青铜文物的长期保存带来不利的影响。本工作通过对钎剂筛选和复配及钎料的选择 ,研制了针对青铜文物修复钎焊用新型无氯钎剂和含银钎料匹配 ,并... 锡铅钎料和氯化锌钎剂的烙铁钎焊是传统的工艺方法。由于氯化锌钎剂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 ,对青铜文物的长期保存带来不利的影响。本工作通过对钎剂筛选和复配及钎料的选择 ,研制了针对青铜文物修复钎焊用新型无氯钎剂和含银钎料匹配 ,并在 8种古青铜模拟试样上进行一系列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新型无氯钎剂和含银钎料匹配有良好的工艺性、抗腐蚀性、可获得高强度的钎缝。新型无氯钎剂和含银钎料匹配在青铜文物修复中应用结果表明 ,新型无氯钎剂和含银钎料有较好的钎焊工艺 ,钎焊接头饱满光亮 ,对于不同时期及不同合金的青铜文物具有很好的钎焊性 ,钎焊后青铜文物存放半年 ,钎焊接头依然保持光亮 ,焊缝周围没有出现锈蚀物和氧化现象。用新型无氯钎剂替代传统氯化锌钎剂 ,并且和含银钎料匹配进行古青铜的钎焊是可行的 ,改良后的钎剂进行青铜文物修复过程符合文物保护原则 ,避免了钎剂在钎焊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器修复 钎焊 钎剂 钎料 性能测试
下载PDF
基于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融合中的青铜器修复技术研究和运用
3
作者 葛海洋 《理财(经济)》 2022年第6期34-39,共6页
青铜器由于长时间埋藏在地下,受埋藏环境、出土过程、保存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毁,因此需要文物修复人员运用科学、合理的修复技法来复原青铜器文物的本来样貌,再现青铜器的神韵辉煌。这对于研究青铜器文物本身... 青铜器由于长时间埋藏在地下,受埋藏环境、出土过程、保存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毁,因此需要文物修复人员运用科学、合理的修复技法来复原青铜器文物的本来样貌,再现青铜器的神韵辉煌。这对于研究青铜器文物本身,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器修复 文物修复 埋藏环境 保存状况 铜器文物 传统工艺 相融合 现代科技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问题和思考 --以“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为例
4
作者 恽小钢 《科教文汇》 2022年第1期122-125,共4页
故宫博物院“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于2011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了“京派”青铜器修复工艺的最高水平。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青铜器的修复情况,但青铜器修复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并未有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和指... 故宫博物院“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于2011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了“京派”青铜器修复工艺的最高水平。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青铜器的修复情况,但青铜器修复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并未有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和指导,在教学、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该文将从作者自身的角度,对故宫博物院“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的传承形式、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拙见,以期为后来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 铜器
下载PDF
稀土材料在古代青铜器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发雷 程卫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12期220-221,共2页
青铜器在中国的发展,历经千年岁月的冲刷与铅华洗礼——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再至春秋战国,留下了无数待后人发掘猜测的神秘与辉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属于这片土地的、古老而璀璨的青铜文化。在留给后人无限遐想的同时,也对中华土地... 青铜器在中国的发展,历经千年岁月的冲刷与铅华洗礼——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再至春秋战国,留下了无数待后人发掘猜测的神秘与辉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属于这片土地的、古老而璀璨的青铜文化。在留给后人无限遐想的同时,也对中华土地上的这片文明产生了不可替代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材料 古代青铜器修复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浅析馆藏铜器科技保护——以焦作博物馆铜器修复为例
6
作者 刘鑫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第S02期56-60,共5页
中国古代青铜器其独特的范铸技术工艺、精美的纹饰和造型,不仅是中国文物极为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发达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但是考古发掘出土或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往往会出现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病害,大多亟须进行保护和修复。文... 中国古代青铜器其独特的范铸技术工艺、精美的纹饰和造型,不仅是中国文物极为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发达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但是考古发掘出土或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往往会出现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病害,大多亟须进行保护和修复。文章概述了我国青铜器修复现状及焦作市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修复现况,并通过保护修复实例,介绍了焦作市博物馆馆藏铜器的科技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器修复 修复技艺现状 传承 修复实例
下载PDF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和复制技艺的历史与传承
7
作者 张珮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22期56-59,共4页
中国传统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源远流长。宋代金石学带动了这种技艺的兴起与发展,并逐渐在不同地域衍生出不同的技术流派。文章通过案例与文献,对这门流传百年的古老技艺的特色与传承脉络进行梳理,为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 中国传统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源远流长。宋代金石学带动了这种技艺的兴起与发展,并逐渐在不同地域衍生出不同的技术流派。文章通过案例与文献,对这门流传百年的古老技艺的特色与传承脉络进行梳理,为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器修复与复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基于数字技术的青铜器三维扫描与修复方法探索
8
作者 吕瑞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4期59-62,共4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扫描技术已逐渐成为文物修复领域的重要工具。文章对青铜器的三维扫描与修复方法进行探索,首先对基于光学的三维扫描技术进行介绍,包括其参数选择、优化和数据处理技术。其次,详细描述了实际操作流程,包括...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扫描技术已逐渐成为文物修复领域的重要工具。文章对青铜器的三维扫描与修复方法进行探索,首先对基于光学的三维扫描技术进行介绍,包括其参数选择、优化和数据处理技术。其次,详细描述了实际操作流程,包括设备选择、扫描前准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探讨了如何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进行青铜器的修复,从三维模型的模拟预览到修复后效果的评估。最后,通过实践案例分析,证实了三维扫描技术在青铜器修复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显示,基于数字技术的三维扫描与修复方法为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扫描技术 铜器修复 数据处理与优化 文物保护
下载PDF
化学视角下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
9
作者 郎钰双 《炎黄地理》 2024年第6期157-159,共3页
文章从化学的角度切入,探讨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问题。通过对青铜器的材质特性、腐蚀机理方面的分析,进一步针对青铜器保护的化学方法,包括缓蚀剂的应用、表面处理技术等进行具体详解。同时,探讨了青铜器修复过程中的化学材料和技术,进... 文章从化学的角度切入,探讨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问题。通过对青铜器的材质特性、腐蚀机理方面的分析,进一步针对青铜器保护的化学方法,包括缓蚀剂的应用、表面处理技术等进行具体详解。同时,探讨了青铜器修复过程中的化学材料和技术,进一步论证了化学保护与修复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文章旨在为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妥善保护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器修复 保护与修复 铜器保护 化学材料 材质特性 文化遗产 表面处理技术 腐蚀机理
下载PDF
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展示利用研究——基于刘家庄遗址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成果的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传昌 李铭 蔡友振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7,127,共6页
文物保护既要治理文物病害,最大程度延长文物寿命,还应尽可能多的提取文物信息,让其能够"活"起来。保护成果可通过博物馆等场所进行展陈宣传,以彰显其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济南刘家... 文物保护既要治理文物病害,最大程度延长文物寿命,还应尽可能多的提取文物信息,让其能够"活"起来。保护成果可通过博物馆等场所进行展陈宣传,以彰显其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济南刘家庄遗址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正是基于此种思考,开展青铜器科学分析、数字化技术应用以及最大程度保留原始信息,为后期科学展示与利用积累资料。通过文物保护讲好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丰富山东地区商代文化内涵,并为此类文物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藏品保护 展示利用 铜器修复 济南刘家庄遗址
下载PDF
结合3D打印铸造的青铜器可拆卸式修复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珮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共9页
残缺是出土青铜器常见的病害。传统青铜器完美修复通过手工制作补配件后连接固定的方式进行,这样的修复方式周期较长,一旦修复后不便于拆解,且掩盖与改变了部分原文物有价值的破损信息。随着3D打印精度与效率的不断提升以及打印材料的... 残缺是出土青铜器常见的病害。传统青铜器完美修复通过手工制作补配件后连接固定的方式进行,这样的修复方式周期较长,一旦修复后不便于拆解,且掩盖与改变了部分原文物有价值的破损信息。随着3D打印精度与效率的不断提升以及打印材料的推陈出新,3D打印早已从单一输出树脂材料发展为多材质复合输出的方式,其中以直接金属增材为主的金属3D打印以及3D打印结合铸造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青铜文物修复技艺得到了更为科学而有效的发展。本工作通过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经过“改制”的商代晚期兽面纹青铜斝的修复案例,对“完美复原式”的传统青铜器修复方式进行新的探索,将可拆卸式补配方式结合3D打印铸造的方法,融入到文物修复流程中,在补配残缺器物的同时,不对文物本体产生干扰,保留具有研究价值的“改制”痕迹,在最少干预性与展陈效果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使得传统文物修复变得更为安全、精准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器修复 3D打印 打印铸造 可拆卸式配缺
下载PDF
择一事终一生 专访故宫‘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12
作者 王有亮(口述) 吕团结(口述) +1 位作者 恽小钢(口述) 黄婵媛(整理) 《紫禁城》 2022年第3期52-63,共12页
二O一一年,故宫博物院申报的‘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王有亮于二0一二年、吕团结和惮小钢于二O一八年分别被授予‘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代表性传... 二O一一年,故宫博物院申报的‘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王有亮于二0一二年、吕团结和惮小钢于二O一八年分别被授予‘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是如今故宫青铜器修复的领军人物。他们为何会选择文物修复这一行业?这项工作对于他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无形的传统技艺是怎样传承与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器修复 文物修复 故宫博物院 代表性传承人 传统技艺 复制 传承与发展 文保
原文传递
浅谈青铜器的补配——以素面青铜盆修复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孟楠 刘莺 《上海视觉》 2021年第2期111-117,共7页
青铜器修复技术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应用科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式程序。本文以素面青铜盆的修复为案例,叙述了青铜器修复技术中的补配环节。由于修复工作中修复的每件器物的状态不同,因而需要通过经验及技术手段... 青铜器修复技术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应用科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式程序。本文以素面青铜盆的修复为案例,叙述了青铜器修复技术中的补配环节。由于修复工作中修复的每件器物的状态不同,因而需要通过经验及技术手段详尽了解器物情况,从而针对器物量身制订保护方案,以期达到最好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器修复 补配 铜器技术分析
下载PDF
百年星霜荏苒薪火相传不息 故宫‘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荀艳 《紫禁城》 2022年第3期34-51,共18页
二O一一年,故宫博物院申报的‘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溯源故宫‘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其发始于清末青铜器修复及复制行业四大派别中的北京派,逾越百年发展,如今已传... 二O一一年,故宫博物院申报的‘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溯源故宫‘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其发始于清末青铜器修复及复制行业四大派别中的北京派,逾越百年发展,如今已传承至第七代,并仍良好存续。开创北京派的人究竟是谁?百年间,无形的传统修复技艺是如何传承的?在不同时代下,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本文对这一传承发展过程进行简单的回顾与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器修复 传统修复技艺 故宫 薪火相传 传承与发展 复制 传统技艺 传承发展
原文传递
浅谈青铜器文物修复项目合同管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添威 《客家文博》 2019年第3期22-25,共4页
随着市场化的开放,文物修复项目招标数量日趋增多,博物馆合同书的制定关系到文物修复的效果。为了保证文物安全和博物馆的合法权益,本文以文物修复项目招标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合同书制定过程中的供应商资质、服务内容、行业标准、违约... 随着市场化的开放,文物修复项目招标数量日趋增多,博物馆合同书的制定关系到文物修复的效果。为了保证文物安全和博物馆的合法权益,本文以文物修复项目招标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合同书制定过程中的供应商资质、服务内容、行业标准、违约状况进行剖析,探讨文物修复项目合同书制定中须注意的几个方面,提示风险,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修复合同 铜器修复 博物馆法治 文物协议
下载PDF
浅谈博物馆文物修复合同制定的若干问题——以馆藏青铜器修复为例
16
作者 黄添威 《常州文博论丛》 2019年第1期71-74,共4页
随着市场化的开放,文物修复项目招标数量日趋增多,合同书的制定关系到文物修复的效果。为了保证文物安全和博物馆的合法权益,本文以文物修复项目招标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合同书制定过程中供应商资质、服务内容、行业标准、违约状况等进... 随着市场化的开放,文物修复项目招标数量日趋增多,合同书的制定关系到文物修复的效果。为了保证文物安全和博物馆的合法权益,本文以文物修复项目招标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合同书制定过程中供应商资质、服务内容、行业标准、违约状况等进行剖析,探讨文物修复项目合同书制定中须注意的几个方面问题,提示风险,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 修复合同书 铜器修复 博物馆法治 文物修复公司
原文传递
鼎彝冶淬经百炼 悠悠匠心传古今 中国青铜器修复历史及四大流派
17
作者 宋建祥 《紫禁城》 2022年第3期12-33,共22页
二O一一年,故宫博物院中报的“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衣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逾越”百年发展,在故宫已传承至第七代,并仍良好存续。从请末民国时期为利益、为鉴赏价值而... 二O一一年,故宫博物院中报的“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衣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逾越”百年发展,在故宫已传承至第七代,并仍良好存续。从请末民国时期为利益、为鉴赏价值而修复或复制,到如今为现代博物馆保存和研究而进行修复和复制,传统铜器行业的转变便今人得以“亲见商周”,亦使隐秘而无形的修复技艺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器修复 现代博物馆 商周 故宫博物院 传统技艺 民国时期 修复技艺
原文传递
精工奇技藏于器 故宫青铜器修复技艺实录
18
作者 于燕 《紫禁城》 2022年第3期64-93,共30页
三代人的修复纪实,案例一铜奔马一九七一年由第四代传承人赵振茂主持修复铜奔马,即著名的‘马踏飞燕’,一九六九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东汉墓,通高三十四点五厘米,身长四十五厘米,宽十三点一厘米,重七点三千克。其造型为矫健的奔马... 三代人的修复纪实,案例一铜奔马一九七一年由第四代传承人赵振茂主持修复铜奔马,即著名的‘马踏飞燕’,一九六九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东汉墓,通高三十四点五厘米,身长四十五厘米,宽十三点一厘米,重七点三千克。其造型为矫健的奔马昂首扬尾,三足腾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墓 铜器修复 铜奔马 甘肃省武威市 三代人 马踏飞燕
原文传递
与寂寞为伴,让文物复活--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19
作者 钱青 《家族企业》 2022年第1期46-50,共5页
在博物馆里人们看到的青铜器几乎看不见任何损伤,是时间对它们特别宽容和偏爱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不是时间对它们手下留情,而是有人在默默守护。这些人就是青铜器修复师。腐蚀、变形、残缺、粉身碎骨的青铜器在他们手里恢复原状,数千... 在博物馆里人们看到的青铜器几乎看不见任何损伤,是时间对它们特别宽容和偏爱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不是时间对它们手下留情,而是有人在默默守护。这些人就是青铜器修复师。腐蚀、变形、残缺、粉身碎骨的青铜器在他们手里恢复原状,数千年前的历史也在他们手里慢慢变得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器修复 恢复原状 传承与发展 博物馆
原文传递
“南海Ⅰ号”出土脆弱铜匜的保护修复
20
作者 耿苗 《客家文博》 2024年第2期10-14,共5页
“南海I号”沉船遗址发掘中提取到了一件铜匜,由于长期受海水浸泡侵蚀,铜匜锈蚀严重,本体薄弱,无法承受焊接或树脂补配等常规手段的修复操作。经过大量材料筛选和实验,采用牙科喷砂机清除铜匜表面凝结物和锈蚀物,并以可逆的溶剂型丙烯... “南海I号”沉船遗址发掘中提取到了一件铜匜,由于长期受海水浸泡侵蚀,铜匜锈蚀严重,本体薄弱,无法承受焊接或树脂补配等常规手段的修复操作。经过大量材料筛选和实验,采用牙科喷砂机清除铜匜表面凝结物和锈蚀物,并以可逆的溶剂型丙烯酸树脂作为粘合剂,使用棉质细纱网做修补的衬底材料,在没有对器物做手工修磨、敲击刮凿等操作下,完成了铜匜表面除锈、硬结物去除和补配粘接复型修复。经后期外观作色修饰,铜匜在重量、厚度、色泽、质感上维持了原器物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I号 铜器修复 铜匜 脆弱文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