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O_2/Ta界面反应及其对铜扩散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龙世兵 马纪东 +4 位作者 于广华 赵洪辰 朱逢吾 张国海 夏洋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46-1050,共5页
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表面有SiO2 层的Si基片上溅射Ta/NiFe薄膜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研究了SiO2 /Ta界面以及Ta5Si3 标准样品 ,并进行计算机谱图拟合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在制备态下在SiO2 /Ta界面处发生了热力学上有利的化学反应 :3... 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表面有SiO2 层的Si基片上溅射Ta/NiFe薄膜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研究了SiO2 /Ta界面以及Ta5Si3 标准样品 ,并进行计算机谱图拟合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在制备态下在SiO2 /Ta界面处发生了热力学上有利的化学反应 :37Ta +15SiO2 =5Ta5Si3 +6Ta2 O5,界面处形成更稳定的化合物新相Ta5Si3 、Ta2 O5.在采用Ta作阻挡层的ULSI铜互连结构中这些反应产物可能有利于对Cu扩散的阻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Ta界面 铜扩散 ULSI互连 扩散阻挡层 界面反应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下载PDF
无铅焊点失效之铜扩散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罗道军 邹雅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20-122,126,共4页
通过对失效焊点界面合金层的仔细分析和实验验证,发现了过度回流以及镍镀层龟裂将使焊盘基材上镀层铜异常地长距离扩散到金属间化物中,导致金属间化物与镀层之间的强度急速下降,使焊点在正常外力条件下都可能产生早期失效,这种失效机理... 通过对失效焊点界面合金层的仔细分析和实验验证,发现了过度回流以及镍镀层龟裂将使焊盘基材上镀层铜异常地长距离扩散到金属间化物中,导致金属间化物与镀层之间的强度急速下降,使焊点在正常外力条件下都可能产生早期失效,这种失效机理正常情况下难以发觉.文中给出了控制这种早期失效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点失效 铜扩散 失效机理
下载PDF
以真空熔敷Cu-Ni-Fe涂层为先导的钨/铜扩散连接
3
作者 杨宗辉 沈以赴 李晓泉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63,共4页
采用真空熔敷法在纯钨表面制备Cu-Ni-Fe涂层,以此涂层为中间层,实现纯钨与铜的扩散连接。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显微硬度计及剪切试验等方法,研究钨/Cu-Ni-Fe涂层/铜连接接头的界面显微组织特征及成分分布。结果表明:真空... 采用真空熔敷法在纯钨表面制备Cu-Ni-Fe涂层,以此涂层为中间层,实现纯钨与铜的扩散连接。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显微硬度计及剪切试验等方法,研究钨/Cu-Ni-Fe涂层/铜连接接头的界面显微组织特征及成分分布。结果表明:真空熔敷所形成的钨/Cu-Ni-Fe涂层界面中,大量W原子以反应扩散形式进入Cu-Ni-Fe涂层,形成宽约6μm的界面富FeW层;后续扩散连接所形成的Cu-Ni-Fe涂层/铜界面中,除了母材紫铜中存在少量微孔外,界面组织均匀致密;钨/Cu-Ni-Fe涂层/铜连接接头的剪切强度达到185MPa,断裂失效发生在钨母材和界面富FeW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熔敷 铜扩散连接 Cu—Ni—Fe涂层
下载PDF
铜扩散着色浮法玻璃的颜色与光谱
4
作者 王柏庐 许永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301-305,共5页
对用铜扩散法着色的浮法玻璃的颜色及透射光谱及吸收光谱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玻璃表面呈色原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表面着色 浮法玻璃 铜扩散
下载PDF
2024合金薄板铜扩散控制工艺的要点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能均 《铝加工》 CAS 2015年第6期16-21,共6页
研究了2024合金退火温度和退火保温时间对O态板材铜扩散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重复淬火次数、淬火保温时间对T42、T62态板材铜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保温时间以及淬火保温时间、淬火次数对铜扩散均有影响,其中退火温度是O态板材铜... 研究了2024合金退火温度和退火保温时间对O态板材铜扩散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重复淬火次数、淬火保温时间对T42、T62态板材铜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保温时间以及淬火保温时间、淬火次数对铜扩散均有影响,其中退火温度是O态板材铜扩散控制的关键,而淬火次数、淬火保温时间等是T42、T62态板材铜扩散控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合金 热处理工艺 重复淬火 铜扩散
下载PDF
硅相对铜在Al-Si-Cu合金中扩散速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丁非 彭建 +1 位作者 兰伟 曾丁丁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6,共4页
测定了铜在单相α合金(Al-1.5wt%Cu-0.4wt%Si)和α+Si两相合金(Al-1.5wt%Cu.12.5wt%Si)中的扩散系数。单相α合金扩散偶(Al-3.0wt%Cu-0.4wt%Si/Al-0.4wt%Si)和α+si两相合金扩散偶(Al-3.0wt%Cu.12.5wt%Si... 测定了铜在单相α合金(Al-1.5wt%Cu-0.4wt%Si)和α+Si两相合金(Al-1.5wt%Cu.12.5wt%Si)中的扩散系数。单相α合金扩散偶(Al-3.0wt%Cu-0.4wt%Si/Al-0.4wt%Si)和α+si两相合金扩散偶(Al-3.0wt%Cu.12.5wt%Si/Al-12.5wt%Si)在450—540℃条件下保温72—144h后,用电子探针测定铜原子的浓度分布,并由此计算铜原子在这两种基体中的扩散系数。测定结果表明,硅相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铜在该合金中的扩散速度,提高的幅度取决于硅相的体积分数和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扩散 AL-SI-CU合金 硅相
下载PDF
退火对钛/铜热等静压扩散连接界面的影响
7
作者 陈艳宇 王平怀 +2 位作者 王英敏 谌继明 吴继红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3-248,共6页
钛/铜(Ti/Cu)作为ITER第一壁Be/CuCrZr热等静压连接中间过渡层,形成了多层中间金属相结构,容易在Ti/Cu金属相之间产生裂纹等缺陷。采用CuCrZr代替Be,经过与Be/CuCrZr相同的热等静压工艺,制作了多个CuCrZr/Ti/Cu/CuCrZr连接件,对Ti/Cu连... 钛/铜(Ti/Cu)作为ITER第一壁Be/CuCrZr热等静压连接中间过渡层,形成了多层中间金属相结构,容易在Ti/Cu金属相之间产生裂纹等缺陷。采用CuCrZr代替Be,经过与Be/CuCrZr相同的热等静压工艺,制作了多个CuCrZr/Ti/Cu/CuCrZr连接件,对Ti/Cu连接接头进行深入分析。对连接件分别进行未退火、400℃和500℃退火处理,去应力退火后对接头强度和缺陷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间钛层的两侧都形成了三层Ti/Cu扩散层,分别为Cu4Ti、Cu Ti和Cu Ti2。纯铜侧的Cu4Ti厚度比CuCrZr侧的厚,使得裂纹几乎全部分布于铜侧的Cu4Ti与Cu Ti交界处,拉伸样品极易在此处发生脆性断裂。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裂纹的产生和扩展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 第一壁 热等静压 铜扩散界面 退火
下载PDF
铜互连扩散阻挡层工艺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傅晓娟 赵毅强 +1 位作者 刘峻 宋凯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14-1520,共7页
针对金属线间击穿电压小、可靠性差的问题,对铜扩散阻挡层(包括钽阻挡层厚度和氮化硅阻挡层薄膜质量)进行研究优化。使用自对准双重图形(SADP)方法能够使金属互连线的特征尺寸缩小,使得互连线扩散阻挡层的厚度期望降低。通过制备不同厚... 针对金属线间击穿电压小、可靠性差的问题,对铜扩散阻挡层(包括钽阻挡层厚度和氮化硅阻挡层薄膜质量)进行研究优化。使用自对准双重图形(SADP)方法能够使金属互连线的特征尺寸缩小,使得互连线扩散阻挡层的厚度期望降低。通过制备不同厚度的钽阻挡层对金属互连体系电阻和击穿电压做详细对比分析,发现硬质的钽金属对化学机械研磨(CMP)产生影响,导致互连体系电阻和击穿电压随着钽阻挡层厚度减小而增加,过薄的阻挡层会导致阻挡性能降低、整体晶圆均一性变差;铜线界面上存在的氧元素极大地降低了氮化硅的黏附性,影响阻挡层性能。在氨气预处理阶段通入不同流量的氨气,在预沉积阶段改变预沉积时间,增加过渡阶段,通过实验分析氮化硅的黏附性,结果证明:氨气流量的增加、预沉积时间的减少、过渡阶段的增加能提高氮化硅的黏附性,改善了薄膜阻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连体系 铜扩散 扩散阻挡层 氮化硅
下载PDF
渗铜对QT500-7组织及性能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谷娆 刘凤国 娄长胜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7期70-76,82,共8页
为提高QT500-7的表面力学性能,采用固体渗金属方法在其表面制备渗铜层,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计研究了铜在其中的扩散行为及其对组织和硬度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可知,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球铁基体相中的Cu固溶度随之提高,在117... 为提高QT500-7的表面力学性能,采用固体渗金属方法在其表面制备渗铜层,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计研究了铜在其中的扩散行为及其对组织和硬度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可知,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球铁基体相中的Cu固溶度随之提高,在1173 K温度下固溶度可达0.56%(质量分数),铜在球铁中的扩散距离随扩散温度的升高、扩散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1173 K保温8 h的条件下其理论扩散深度为23μm。试验结果表明:Cu在QT500-7中的扩散抑制了珠光体转变阶段铁素体晶粒的长大,使珠光体的含量增多,铜向球铁中的扩散使得制备的渗铜层处石墨数量增加,缩小了与其心部石墨数量的差距。观察到的扩散层深度为40μm,较铜向铁的完整晶体的理论扩散距离有所增大。而球铁表面制备的渗铜层硬度较原始试样的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500-7 扩散 组织变化 力学性能
下载PDF
90nm技术中接触层Cu扩散缺陷分析与解决方案
10
作者 阎海滨 程秀兰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66-868,共3页
在90 nm工艺时代,接触孔工艺问题对于提升90 nm产品的成品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在90 nm工艺中接触孔四周存在的较为严重的Cu扩散问题,通过失效分析,确定引起Cu扩散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刻胶残留造成的。通过合理的设计,优化了光刻胶... 在90 nm工艺时代,接触孔工艺问题对于提升90 nm产品的成品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在90 nm工艺中接触孔四周存在的较为严重的Cu扩散问题,通过失效分析,确定引起Cu扩散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刻胶残留造成的。通过合理的设计,优化了光刻胶清洗流程,最终达到成品率提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造 接触层 铜扩散 缺陷
下载PDF
ENIG镀层焊盘上BGA焊点开裂原因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晓妍 刘建军 +1 位作者 张永忠 李欣 《航天制造技术》 2021年第4期11-16,共6页
使用金相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等分析方法,研究了ENIG(Electroless Nickel and Immersion Gold, ENIG)工艺处理的PCB焊盘焊点开裂样品,该样品是BGA封装的器件,焊球成分是Sn3.0Ag0.5Cu,焊膏成分是Sn63Pb37,属于... 使用金相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等分析方法,研究了ENIG(Electroless Nickel and Immersion Gold, ENIG)工艺处理的PCB焊盘焊点开裂样品,该样品是BGA封装的器件,焊球成分是Sn3.0Ag0.5Cu,焊膏成分是Sn63Pb37,属于有铅无铅混装工艺。研究发现,该样品中ENIG工艺处理的PCB焊盘上BGA焊点开裂原因是回流焊接工艺参数控制不当,导致磷在反应界面过度富集,形成了富磷层,以及铜元素穿过镍层扩散到反应界面,参与了界面IMC(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层的形成,双重因素作用下使焊点界面强度严重弱化,在外界应力作用下发生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镍浸金(ENIG) 富磷层 失效分析 铜扩散
下载PDF
Cu Diffusion in Co/Cu/TiN Films for Cu Metallization
12
作者 Xiuhua CHEN Xinghui WU Jinzhong XIANG Zhenlai ZHOU Heyun ZHAO Liqiang CHE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42-344,共3页
怎么使用的一些信息在原处决定了 Cuto 的散开系数在极端大规模集成(ULSI ) 做 Cu 敷金属法的障碍层被提供。在在低温度的公司的 Cu 的散开系数决心分析 Cu 移植到 Cosurface 层。散开深度用 X 光检查光电子被分析在不同温度在公司调查 ... 怎么使用的一些信息在原处决定了 Cuto 的散开系数在极端大规模集成(ULSI ) 做 Cu 敷金属法的障碍层被提供。在在低温度的公司的 Cu 的散开系数决心分析 Cu 移植到 Cosurface 层。散开深度用 X 光检查光电子被分析在不同温度在公司调查 Cu 的散开效果的光谱学(XPS ) 深度侧面。障碍层的可能的预告的处理温度和时间能在公司根据 Cu 的散开系数被预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氮化钛薄膜 铜扩散 喷涂法
下载PDF
金刚石工具用金属粉末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一波 《工业金刚石》 2010年第1期91-98,共8页
介绍了四种金刚石工具用金属粉末的国内外现状、性能、特点以及在金刚石工具中的作用、应用特点。
关键词 超细预合金粉 超细铁合金粉 包覆粉 扩散 现状 特点
下载PDF
Diffusion barrier performance of nanoscale TaN_x thin-film
14
作者 周继承 陈海波 李幼真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2007年第4期733-738,共6页
TaNx nanoscale thin-films and Cu/TaNx multilayer structures were deposited on P-type Si(100) substrates by DC reactive magnetron sputt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Nx films and thermal stabilities of Cu/TaNx/Si syst... TaNx nanoscale thin-films and Cu/TaNx multilayer structures were deposited on P-type Si(100) substrates by DC reactive magnetron sputt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Nx films and thermal stabilities of Cu/TaNx/Si systems anneal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were studied by four-point probe(FPP) sheet resistance measurement,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nergy dispersive spectrum (SEM-EDS), Alpha-Step IQ Profilers and X-ray diffraction(XR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s of deposited TaNx thin-films are smooth. With the increasing of N2 partial pressure, the deposition rate and root-mean-square(RMS) decrease, while the content of N and sheet resistance of the TaNx thin-films increase, and the diffusion barrier properties of TaNx thin-films is improved. TaN1.09 can prevent interdiffusion between Cu and Si effectively after annealing up to 650 ℃ for 60 s. The failure of TaNx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Cu3Si on TaN/Si interface, which results from Cu diffusion along the grain boundaries of polycrystalline T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磁控溅射 纳米材料 钽氮薄膜 铜扩散 扩散势垒区
下载PDF
关于2A12T0冷作硬化板卷式法生产工艺开发
15
作者 张戬 滕明和 《铝加工》 CAS 2017年第5期35-39,共5页
研究了2A12淬火板在气垫炉重复淬火对力学性能、铜扩散组织及晶粒度的影响,并分析了自然时效后不同冷变形量对力学性能、组织的影响。通过本轮研究,最终实现2A12T0冷作硬化板工艺由传统的片式冷压更改为卷式冷压的技术攻关。
关键词 2A12T0 冷作硬化板 重复淬火 铜扩散 冷变形
下载PDF
低Ni/Cu比钢中铜的富集行为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锟 李飞 +3 位作者 吴耐 郭佳 朱国森 李明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4,共6页
采用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和升温速率下Ni/Cu比为0.39的低Ni/Cu比含铜钢铜富集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1050~1300℃加热温度范围内,富集相以富Cu-Ni相和富Ni相为主,且以颗粒形式弥散分布于氧化皮内部或氧化皮与钢基体... 采用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和升温速率下Ni/Cu比为0.39的低Ni/Cu比含铜钢铜富集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1050~1300℃加热温度范围内,富集相以富Cu-Ni相和富Ni相为主,且以颗粒形式弥散分布于氧化皮内部或氧化皮与钢基体界面;除1250℃外,随加热温度升高,富集相中Ni/Cu比值逐渐增加,在1200℃和1300℃时,富集相仅为富Ni相。加热温度为1250℃时,升温速率不同,富集相的Ni/Cu比值和氧化皮与钢基体界面形态不同:采用5℃/min低速升温和15℃/min高速升温均有利于增加Ni/Cu比值,而采用10℃/min中速升温导致Ni/Cu比值偏低;增加升温速率,缩短加热时间,使氧化皮与钢基体界面更加平滑,有利于除鳞以改善钢材表面质量。对生产高表面质量低Ni/Cu比含铜钢而言,可采取低温加热或高温加热,将加热温度分别控制在1180~1220℃或者1280~1320℃;也可采用1220~1280℃中温加热,将弱氧化性气氛下分阶段步进梁加热炉的第三阶段升温速率控制在15℃/min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相 富集 铜扩散
原文传递
N掺杂对a-SiC:H基介质扩散阻挡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刘波 唐文进 +2 位作者 宋忠孝 陈亚芍 徐可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42-2048,共7页
用射频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RF-PECVD)制备非晶碳化硅(a-SiC:H)和不同掺氮量的碳化硅基(a-SiCNx:H)介质薄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IRT),X射线光电子谱仪(XPS),纳米压入仪(Nano IndenterR○-XP),Agilent 4294A高精度阻抗分析仪,... 用射频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RF-PECVD)制备非晶碳化硅(a-SiC:H)和不同掺氮量的碳化硅基(a-SiCNx:H)介质薄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IRT),X射线光电子谱仪(XPS),纳米压入仪(Nano IndenterR○-XP),Agilent 4294A高精度阻抗分析仪,俄歇能谱仪(AES)和场发射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表征氮掺杂对碳化硅基薄膜化学键组成、微观结构、机械性能、介电常数和阻挡铜扩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薄膜的氮含量可实现其介电常数在3.8—5.2范围内可调.随着反应源中氨气(NH3)流量的增加,碳化硅基薄膜中Si—N和C—N化学键比例增加以及由此导致的薄膜微观结构致密化是氮掺杂显著提高碳化硅基薄膜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阻挡铜扩散性能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扩散阻挡层 非晶a-SiC:H薄膜 非晶掺氮碳化硅基薄膜(a-SiCNx:H) 铜扩散
原文传递
铝合金空气炉固溶工艺研究
18
作者 吕超君 唐丽娜 刘凤楠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9-213,共5页
以2219、2A12、2A14铝合金板材的固溶时效处理为例,研究了采用空气炉进行固溶处理时的保温时间对铝合金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及表面质量的影响,并与采用硝盐炉固溶时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空气炉进行适当的固溶处理时,铝合金的... 以2219、2A12、2A14铝合金板材的固溶时效处理为例,研究了采用空气炉进行固溶处理时的保温时间对铝合金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及表面质量的影响,并与采用硝盐炉固溶时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空气炉进行适当的固溶处理时,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均能满足标准要求,但固溶时间过长可能会产生包铝层铜扩散,降低合金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炉 固溶时间 力学性能 包铝层铜扩散
原文传递
石岩里9号墓出土金制带扣的制作方法考察
19
作者 柳惠仙 金炯花(译)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2021年第1期239-250,共12页
石岩里9号墓出土的金制带扣(国宝第189号)是朝鲜半岛出土最早的镂金精工制品,在纯度约22.8K的金板上用击打技法表现出了7条龙。此外,约23.8K的金线和金颗粒装饰着龙的躯干、轮廓线、边框等。该金制带扣曲线面部分加有纯度为23.8K的金板... 石岩里9号墓出土的金制带扣(国宝第189号)是朝鲜半岛出土最早的镂金精工制品,在纯度约22.8K的金板上用击打技法表现出了7条龙。此外,约23.8K的金线和金颗粒装饰着龙的躯干、轮廓线、边框等。该金制带扣曲线面部分加有纯度为23.8K的金板,估计是为了弥补制作当时或之后出现的缺陷。用于表现装饰在金腰带上的龙鼻子的金线纯度略降至23.3K,估计是为了保持卷成圆形的龙鼻子形状,使用了纯度稍低的金线略微提高了硬度。估计是按照金粒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利用铜扩散法接合的。为了装饰龙的额头和躯干,嵌入了蓝色绿松石,7只龙的眼睛部位嵌入了红色颜料朱砂(H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岩里9号墓 金制带扣 镂金带扣 铜扩散 金丝 金珠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