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铜模铸造法制备CuZr基大块金属玻璃
1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7年第5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大块金属玻璃 铜模铸造法 块体金属玻璃 结构材料 ZR基合金 功能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日本对铜模铸造法制备的Co基大块非晶合金进行性能研究
2
《金属材料研究》 2002年第4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日本 铜模铸造法 性能研究 钴基大块非晶合金
原文传递
Ta,Nb和Mo对Ti_(50)Ni_(20)Cu_(25)Sn_5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冠军 张涛 井上明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80-884,共5页
利用旋转铜辊急冷法和铜模铸造法制备非晶合金薄带或圆棒,并采用X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差示热分析仪(DTA)研究了Ta,Nb和Mo对Ti50Ni20Cu25Sn5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GFA)的影响。结果表明,Ta的添加提高了Ti50Ni20Cu25Sn5合... 利用旋转铜辊急冷法和铜模铸造法制备非晶合金薄带或圆棒,并采用X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差示热分析仪(DTA)研究了Ta,Nb和Mo对Ti50Ni20Cu25Sn5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GFA)的影响。结果表明,Ta的添加提高了Ti50Ni20Cu25Sn5合金的GFA,Mo的添加降低了该合金的GFA,Nb的添加则对该合金的GFA没有明显的影响;含Ta合金具有超过60K的宽过冷液态区(ΔTx),且其约化玻璃转变温度因子(Tg/Tm)大于含Nb合金和含Mo合金;采用常规铜模铸造法制备出了直径为1mm的(Ti0.5Ni0.2Cu0.25Sn0.05)98Ta2和(Ti0.5Ni0.2Cu0.25Sn0.05)96Ta4块状非晶圆棒;(Ti0.5Ni0.2Cu0.25Sn0.05)98Ta2块状非晶圆棒的Tg,ΔTx和Tg/Tm分别为678K,84K和0.60,而(Ti0.5Ni0.2Cu0.25Sn0.05)96Ta4块状非晶圆棒的Tg,ΔTx和Tg/Tm分别为680K,70K和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非晶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过冷液态区 铜模铸造法
下载PDF
Fe_(52-x)Co_(14)Nb_4Mo_3Ni_5B_(22)Cr_x多组元块体非晶合金的热学和软磁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满 陶鹏 +2 位作者 法阳 姚丽娟 坚增运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18-921,共4页
采用铜模铸造法制备Fe_(52-x)Co_(14)Nb_4Mo_3Ni_5B_(22)Cr_x(x=0, 2, 3, 4; at.%)多组元块体非晶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探究了Cr含量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及软磁性能的影响。... 采用铜模铸造法制备Fe_(52-x)Co_(14)Nb_4Mo_3Ni_5B_(22)Cr_x(x=0, 2, 3, 4; at.%)多组元块体非晶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探究了Cr含量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及软磁性能的影响。DSC曲线表明,合金经历2次晶化过程,Cr含量增加使得合金成分接近深共晶点。随着Cr含量的增加,合金的过冷液相区ΔTx由36 K增加到51 K,晶化起始温度Tx1由842 K增加至872 K。VSM结果表明,Fe_(52-x)Co_(14)Nb_4Mo_3Ni_5B_(22)Cr_x非晶合金其饱和磁感应强度Ms随着Cr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制备得到的多组元块体非晶合金具有高非晶形成能力和优异软磁性能,适合于作为一款优异的磁性元器件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块体非晶合金 铜模铸造法 非晶形成能力 热稳定性 软磁性能
下载PDF
Fe-Co-B-Si-Nb-Cr软磁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及性能
5
作者 张志纯 龙志林 +3 位作者 彭建 危洪清 唐平 李乡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2-168,共7页
采用微合金化技术,用铜模铸造法制备Fe-Co-B-Si-Nb-Cr块体非晶合金。借助于XRD、TEM、DSC、DTA和VSM表征该玻璃合金系的玻璃形成能力和软磁性能;借助动电位极化、宏观压缩试验和纳米压痕技术测试该玻璃合金系的腐蚀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微合金化技术,用铜模铸造法制备Fe-Co-B-Si-Nb-Cr块体非晶合金。借助于XRD、TEM、DSC、DTA和VSM表征该玻璃合金系的玻璃形成能力和软磁性能;借助动电位极化、宏观压缩试验和纳米压痕技术测试该玻璃合金系的腐蚀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r元素的加入,尽管稍微降低了Fe-Co-B-Si-Nb玻璃合金的形成能力,但却明显改善了它的软磁性能、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用铜模铸造法,可获得最大直径为4mm的玻璃棒;这些块体非晶表现出高饱和磁感应强度(0.81~1.04T)、极低的矫顽力(0.6~1.6A/m)、200~215GPa的杨氏模量、约2%的弹性应变和0.7%的塑性应变,还拥有超高的断裂强度(3840~4043MPa);用深度敏感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Fe0.6Co0.4)0.75B0.2Si0.05]0.96-Nb0.04}96Cr4块体非晶合金的室温塑性变形;该合金的纳米压痕变形行为与加载速率有关:在0.75~3mN/s加载速率下,发现了显著的锯齿流变;当增大到6mN/s时,锯齿流变逐渐消失。另外,当Cr含量(原子分数%,下同)从x=0增加到x=4时,该块体非晶合金在0.5mol/LNaCl溶液中,腐蚀速率和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从7.0×10-1减小到1.6×10-3mm/y、从3.9×10-6减小到8.7×10-7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块体非晶合金 铜模铸造法 力学行为 软磁性能 腐蚀性能
下载PDF
新型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蒋美萍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7-60,共4页
回顾了新型大块非晶合金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典型的大块非晶合金系及其开发年代,简要分析了影响非晶形成能力的因素,简述了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性能及应用前景。以铜模铸造法制备的铁基大块非晶合金为例,列出了该材料的一些实验数据。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铜模铸造法 发展史 应用 金属玻璃
下载PDF
结构弛豫亚共晶Zr59Cu31Al10块体玻璃合金韧性的提高
7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7年第6期47-47,共1页
当有已开发了许多种具有高玻璃形成能力的玻璃合金,它们能用传统的金属模铸造法来生产,比如Zr基、Ln基、镁基合金不用添加类金属元素即可用铜模铸造法生产块体金属玻璃。抗拉强度为1500~1900MPa的Zr基玻璃合金已用于体育用品和光纤... 当有已开发了许多种具有高玻璃形成能力的玻璃合金,它们能用传统的金属模铸造法来生产,比如Zr基、Ln基、镁基合金不用添加类金属元素即可用铜模铸造法生产块体金属玻璃。抗拉强度为1500~1900MPa的Zr基玻璃合金已用于体育用品和光纤通讯接线管等方面。三元共晶Zr50Cu40Al10块体金属玻璃特别具有优良的玻璃形成能力和优异的力学性能,但是力学性能会由于结构弛豫而显著降低。然而亚共晶的Zr基玻璃合金却可通过结构弛豫改进其脆性。此次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者们研究了Zr-Cu-Al三元亚共晶玻璃合金的结构弛豫对其脆性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金属玻璃 玻璃合金 结构弛豫 亚共晶 玻璃形成能力 铜模铸造法 韧性 日本东北大学
下载PDF
碳化锆颗粒增强的铜基非晶合金
8
作者 晓敏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3年第1期3-3,共1页
关键词 碳化锆颗粒增强 铜基非晶合金 铜模铸造法
下载PDF
日本研发出新型大块非晶永磁合金
9
作者 李窘 《金属材料研究》 2004年第1期48-48,共1页
日本科技公司的研究人员用铜模铸造法制备出直径为1mm,长为12mm的Fe67Co9.4Nd3.1Dy0.5B20大块非晶合金,其特点是永磁性能好。传统的NdFeB生产方法是机械合金化法和熔融旋转法两种,尽管人们对Nd2Fe14B/FeB和Nd2Fe14B/α—Fe有较为... 日本科技公司的研究人员用铜模铸造法制备出直径为1mm,长为12mm的Fe67Co9.4Nd3.1Dy0.5B20大块非晶合金,其特点是永磁性能好。传统的NdFeB生产方法是机械合金化法和熔融旋转法两种,尽管人们对Nd2Fe14B/FeB和Nd2Fe14B/α—Fe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非晶 永磁合金 日本 铜模铸造法 制备
原文传递
台湾研究硼对锆基大块非晶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李宭 《金属材料研究》 2003年第4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锆基大块非晶合金 性能 台湾义守大学 铜模铸造法 热稳定性
原文传递
罗马尼亚研发软磁性能优异的铁基大块非晶合金
11
作者 李窘 《金属材料研究》 2004年第1期24-24,共1页
罗马尼亚国家技术物理研究与开发研究所的研究人员Horia Chiriac报道了用铜模铸造法制备Fe56Co7Ni7Zr6M1.5Nb2.5820(M=Zr,Ti,Ta,Mo)大块非晶合金。
关键词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 软磁性能 罗马尼亚 铜模铸造法 制备
原文传递
耐蚀性能优异的新型铁基大块非晶合金
12
作者 李宭 《金属材料研究》 2003年第4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铁基大块非晶合金 耐蚀性 日本东北大学 铜模铸造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