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锈钢-铜热沉是新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立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7年第5期331-335,7,共5页
文章介绍了KM4铝热沉到KM4铜热沉及从KM3铜热沉到KM3不锈钢-铜热沉的发展过程,充分展现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环境模拟器的强大生命力和技术实力,为我国空间环境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认为不锈钢-铜热沉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代... 文章介绍了KM4铝热沉到KM4铜热沉及从KM3铜热沉到KM3不锈钢-铜热沉的发展过程,充分展现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环境模拟器的强大生命力和技术实力,为我国空间环境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认为不锈钢-铜热沉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代表了空间环境模拟器热沉研制的主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模拟器 铜热沉 不锈钢-铜热沉
下载PDF
载人舱不锈钢-铜热沉的特点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立 陈薇君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1年第1期14-21,共8页
热沉不但具备模拟宇宙的“冷黑”环境功能,而且它还相当于一个辐射换热器和抽气泵,由此引出热沉材料的选择原则。文章详细介绍了不锈钢-铜热沉的特点和测试结果,说明了不锈钢-铜热沉为热沉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不锈钢-铜热沉 特点
下载PDF
载人舱不锈钢-铜热沉的设计
3
作者 王立 陈薇君 +1 位作者 焦宝祥 孙洪进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共7页
热沉不但具备模拟宇宙的“冷黑”环境功能,而且它还相当于一个辐射换热器和抽气泵,由此引出热沉材料的选择原则。详细介绍了不锈钢-铜热沉的设计和测试结果,说明了不锈钢-铜热沉的设计为热沉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不锈钢-铜热沉 真空性能 辐射换 系数 真空度
下载PDF
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热沉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荣博 陈学康 +1 位作者 王兰喜 王晓毅 《真空与低温》 2012年第4期210-214,共5页
针对功率半导体器件对高导热、绝缘热沉材料的需求,以高温高压法合成了金刚石/铜复合热沉材料,并沉积金刚石薄膜作为绝缘层。研究结果表明:当金刚石颗粒尺寸为80~120μm、金刚石体积百分含量为80%时,复合热沉热导率高达580 W/m·K... 针对功率半导体器件对高导热、绝缘热沉材料的需求,以高温高压法合成了金刚石/铜复合热沉材料,并沉积金刚石薄膜作为绝缘层。研究结果表明:当金刚石颗粒尺寸为80~120μm、金刚石体积百分含量为80%时,复合热沉热导率高达580 W/m·K,并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在高温高压(6 GPa,1 200℃)下形成了部分金刚石骨架作为有效导热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复合 导率 有效导通道 绝缘层
下载PDF
镀镍钨铜与银铜焊料钎焊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姜国圣 古一 +2 位作者 王志法 何平 崔大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3,46,共3页
在金属-玻璃管壳封装中,由于玻璃绝缘子对氢气敏感,在焊接管壳的底座时采用氮气而非氢气作为保护性气氛。针对氮气的钎焊条件,研究了不同钎焊温度、时间对镀镍钨铜与银铜焊料浸润性的影响,并观察其界面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银铜焊料... 在金属-玻璃管壳封装中,由于玻璃绝缘子对氢气敏感,在焊接管壳的底座时采用氮气而非氢气作为保护性气氛。针对氮气的钎焊条件,研究了不同钎焊温度、时间对镀镍钨铜与银铜焊料浸润性的影响,并观察其界面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银铜焊料与镀镍钨铜材料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浸润性良好,最佳钎焊温度为820℃,最佳钎焊时间为5min。钎焊界面的微观组织表明,镀镍钨铜材料与银铜焊料焊接界面平整,结合紧密,没有出现孔洞、裂纹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气氛 铜热沉 焊料 焊接工艺 界面
下载PDF
高功率蓝光半导体激光器巴条的封装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勇 王琦 +3 位作者 高翔 高俊腱 陶春燕 郝明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237-3244,共8页
为实现高功率的蓝光半导体激光输出,对蓝光巴条的封装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金锡硬焊料封装了高功率氮化镓(GaN)蓝光半导体激光巴条,应用铜钨过渡热沉作为缓冲层抑制了铜热沉和GaN激光芯片之间封装残余应力,采用高精度贴片机将芯片共晶... 为实现高功率的蓝光半导体激光输出,对蓝光巴条的封装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金锡硬焊料封装了高功率氮化镓(GaN)蓝光半导体激光巴条,应用铜钨过渡热沉作为缓冲层抑制了铜热沉和GaN激光芯片之间封装残余应力,采用高精度贴片机将芯片共晶键合在铜钨过渡热沉上。贴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器件的输出特性,所以重点分析了贴片机的焊接温度焊接压力、焊接时间对器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贴片机的焊接温度为320℃、焊接压力为0.5 N、焊接时间为40 s时,焊料层界面空洞最少,热阻最低为0.565℃/W,阈值电流最低为4.9 A,在注入电流30 A时,输出光功率最高为32.21 W,最高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23.3%。因此,在优化焊接温度、焊接压力、焊接时间后,利用金锡硬焊料将蓝光半导体激光芯片共晶键合在铜钨过渡热沉的技术方案是实现蓝光半导体激光巴条高功率工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 氮化镓 蓝光 巴条 钨过渡
下载PDF
Cherts from the Yangla copper deposit, western Yunnan Provinc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 with massive sulfide mineralization 被引量:11
7
作者 潘家永 张乾 +1 位作者 马东升 李朝阳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1年第3期237-244,共8页
Four layers of cherts were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Yangla copper deposit, western Yunnan Province. The cherts possessed the following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1 Low TiO2 and Al2O3 contents, but high ore-fo... Four layers of cherts were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Yangla copper deposit, western Yunnan Province. The cherts possessed the following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1 Low TiO2 and Al2O3 contents, but high ore-forming element (e.g. Cu, Au, Ag) contents; 2 low total REE contents and clear negative Eu anomalies when normalized to chondrite similar to the REE content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associated massive sulfide ores; 3 silic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cherts in the Yangla deposit being the same as cherts and geyserite of hot-water sedimentary origin; 4 lead and sulfur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cherts in the Yangla deposit being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massive sulfide ores in the Yangla deposit; 5 Rb-Sr isochron age of cherts from the Yangla deposit being identical with that of host strata. Hence, we conclude that the cherts in the Yangla deposit are of hot-water sedimentary origin, which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ssive sulfide ores. The discovery of hydrothermal cherts from the Yangla copper deposit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hydrothermal exhalative origin of the massive sulfide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rt hot-water sedimentation Yangla copper deposi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