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铜瓦厢决口后清廷的应对 被引量:2
1
作者 贾国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58,共4页
晚清时期,河政与荒政这两项曾被国家高度重视的事务陷入了混乱,这在清廷对铜瓦厢决口的应对问题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决口。当时清廷正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疲于奔命,因此决定"暂缓堵筑&qu... 晚清时期,河政与荒政这两项曾被国家高度重视的事务陷入了混乱,这在清廷对铜瓦厢决口的应对问题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决口。当时清廷正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疲于奔命,因此决定"暂缓堵筑"决口,对灾区采取的救济措施也非常有限。通过清廷对整个事件的应对可以发现:在内乱外患、军政祸乱频兴的形势下,清廷的施政能力已经大大地了减弱,自身的存亡绝续成为第一要务。明清以来的河政体制走上了解体的道路,救荒事务更加地方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瓦厢决口 暂缓堵筑 救济乏力 河务边缘化 救荒地方化
下载PDF
黄河治理与晚清政局的互相影响——评《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与晚清政局》
2
作者 陈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I0005-I0006,共2页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在历史文献中也常见"黄河自昔为中国患"之类的记载。黄河之所以为患,是因为其河水泥沙含量大,具有"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所谓"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面对黄河水患,...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在历史文献中也常见"黄河自昔为中国患"之类的记载。黄河之所以为患,是因为其河水泥沙含量大,具有"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所谓"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面对黄河水患,中国历代王朝都将黄河治理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国之大政。清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县铜瓦厢决口,由于当时清朝政府正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无暇也无力对决口进行及时堵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治理 铜瓦厢决口 泥沙含量 镇压太平天国 咸丰五年 黄河水患 晚清政局 堵筑
下载PDF
铜瓦厢决口后蒋啟敭的豫省赈灾研究
3
作者 王素婷 周蓓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23年第2期172-180,共9页
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处决口,由于清廷采取的“暂缓堵筑”政策,河南省灾情持续恶化,数百万灾区民众流离失所。蒋啟敭在决口后奉命处理赈灾事宜,面对严峻的灾情,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救济受灾民众,河南灾情有所缓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灾... 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处决口,由于清廷采取的“暂缓堵筑”政策,河南省灾情持续恶化,数百万灾区民众流离失所。蒋啟敭在决口后奉命处理赈灾事宜,面对严峻的灾情,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救济受灾民众,河南灾情有所缓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灾情好转得十分缓慢,直至其逝世也并未彻底平息。透过铜瓦厢决口后蒋啟敭的赈灾结果可以看出:在处理堵口、赈灾这样的重大公共事件时,国家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官与绅与民的多方联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瓦厢决口 蒋啟敭 豫省赈灾 黄河改道
原文传递
清代山东治理黄河的那些人与事
4
作者 刘永加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年第5期64-67,共4页
清代山东段黄河的治理险象环生、惊心动魄,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那些冲在治黄第一线的山东巡抚与其治理举措。丁宝桢冲在黄河堵口第一线原来的黄河是不流经山东的,是从现在河南兰考县北部往东经豫东、苏北,流入黄海。咸丰五年(1855年),黄... 清代山东段黄河的治理险象环生、惊心动魄,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那些冲在治黄第一线的山东巡抚与其治理举措。丁宝桢冲在黄河堵口第一线原来的黄河是不流经山东的,是从现在河南兰考县北部往东经豫东、苏北,流入黄海。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分为三股,一股由曹州(今曹县)赵王河往东,另两股由东明南北分泄,其中东明南面那一股,成为主流,其河道基本与现在黄河山东段的河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山东段 治理黄河 咸丰五年 铜瓦厢决口 山东巡抚 治理举措 堵口 丁宝桢
下载PDF
《治河论》浅谈
5
作者 张重艳 《邢台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8-21,共4页
同治十年(1871年)黄河在侯家林南岸决口,河东河道总督乔松年奏言堵铜瓦厢决口,复归清江浦故道,主张借黄济运,让河水北流。赫慎修上书一篇《治河论上乔鹤侪河督》,阐述了自己的治河观点,回顾黄河改道的历史,总结了清朝治理黄河的经验教训... 同治十年(1871年)黄河在侯家林南岸决口,河东河道总督乔松年奏言堵铜瓦厢决口,复归清江浦故道,主张借黄济运,让河水北流。赫慎修上书一篇《治河论上乔鹤侪河督》,阐述了自己的治河观点,回顾黄河改道的历史,总结了清朝治理黄河的经验教训,驳斥了乔松年等人"堵铜瓦厢决口,复归清江浦故道"的治河主张,提出治理黄河的理念和治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黄济运 治河论 铜瓦厢决口
下载PDF
大运河之终
6
作者 姜传岗 《济宁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8-43,共6页
咸丰五年,黄河于兰阳铜瓦厢决囗,改道由山东入海。由此给山东人民带来无穷的灾害,尤其是大运河处于被冲废的危险,形势岌岌可危。面对黄河改道,清政府内部出现两种主张,争议持续了20年,最后终以无力回天而接受这一现实。围绕黄河穿运问题... 咸丰五年,黄河于兰阳铜瓦厢决囗,改道由山东入海。由此给山东人民带来无穷的灾害,尤其是大运河处于被冲废的危险,形势岌岌可危。面对黄河改道,清政府内部出现两种主张,争议持续了20年,最后终以无力回天而接受这一现实。围绕黄河穿运问题,清政府被折腾了40多年,虽然对运河进行了屡次挑浚、治理,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终不能抵御黄水日益严重的淤滞。在浩浩东去的大河面前,这一延续元明清700多年文明的京航大运河终于废止。随之,整个封建皇朝制度的殿堂亦即陷于坍塌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黄河铜瓦厢决口 八里庙
下载PDF
海河流域的黄河时代
7
作者 郭恒茂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年第13期47-51,共5页
今天,我们要说说“那些年”黄河在海河流域的一些事儿。你可能好奇了,黄河不是从山东入海吗,不经过海河流域。对的,黄河现在是从山东入渤海。这条河道是形成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当时黄河在河南省兰考县西北的铜瓦厢决口,数股漫流,其... 今天,我们要说说“那些年”黄河在海河流域的一些事儿。你可能好奇了,黄河不是从山东入海吗,不经过海河流域。对的,黄河现在是从山东入渤海。这条河道是形成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当时黄河在河南省兰考县西北的铜瓦厢决口,数股漫流,其中最大的一支出东明县,经濮阳、范县,至张秋穿过运河,再把原来大清河走的线路“据为己有”,最终由利津牡蛎嘴入渤海,后逐步发展成现在的黄河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黄河河道 大清河 铜瓦厢决口 咸丰五年 河南省兰考县 东明县
下载PDF
在黄河边成长
8
作者 柳复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7-189,共13页
故道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鲁西南黄河边上度过的,准确地说,是在黄河故道的边上。黄河从那里流过宋、元、明、清,流过六百多年。清咸丰五年(公元一八五五年)六月,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洪水折向东北,夺大清河入海,在豫东、鲁西南和苏北一带留... 故道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鲁西南黄河边上度过的,准确地说,是在黄河故道的边上。黄河从那里流过宋、元、明、清,流过六百多年。清咸丰五年(公元一八五五年)六月,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洪水折向东北,夺大清河入海,在豫东、鲁西南和苏北一带留下了故道。据史料记载,决口发生后河水主流向东北方向而去,另一小股在今天的曹县、砀山一线以北泛流,没有固定的河道,洪水暴涨时就在兰阳、郓城、东明等地到处决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河 咸丰五年 东北方向 铜瓦厢决口 鲁西南 黄河故道 史料记载
原文传递
俺村的全家福
9
作者 张瑞华(图/文) 《山东画报》 2023年第12期50-57,共8页
俺的家乡张冯村,是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元末,张氏始祖从山东即墨来利津县盐窝镇立村,后有王氏、冯氏、赵氏、聂氏、高氏、崔氏和扈氏家族先后迁入,繁衍生息。咸丰五年(1855)6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县铜瓦厢决口,主... 俺的家乡张冯村,是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元末,张氏始祖从山东即墨来利津县盐窝镇立村,后有王氏、冯氏、赵氏、聂氏、高氏、崔氏和扈氏家族先后迁入,繁衍生息。咸丰五年(1855)6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县铜瓦厢决口,主流夺大清河河道,复由利津县境内入海后,黄河水患不断,村址几经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河 铜瓦厢决口 咸丰五年 黄河岸边 黄河水患 利津县 山东即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