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绿山遗址公园景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树祥 吴华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6-24,共9页
文章结合铜绿山地质勘探资料、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等,对铜绿山矿产成因时代、古代矿区原始地貌和生态环境进行了复原探讨,并通过分析古代和现代采冶活动对铜绿山矿区原生地貌、自然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提出了当前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区... 文章结合铜绿山地质勘探资料、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等,对铜绿山矿产成因时代、古代矿区原始地貌和生态环境进行了复原探讨,并通过分析古代和现代采冶活动对铜绿山矿区原生地貌、自然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提出了当前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区开展考古遗址公园的景观建设与环境修复相协调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山遗址 公园景观 生态环境 环境修复
下载PDF
略论“以石为葬”的葬器之道——兼探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葬石”之谜
2
作者 王定兴 李社教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以石为葬”起源于石器时代,并与人类文明进程相伴,受环境、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不同地域特点,反映了人类对石头认知和精神寄托的复杂情感。当“以石为葬”尊崇地位被金属及其它珍贵物品所取代时,“葬石”则成为墓主人身份... “以石为葬”起源于石器时代,并与人类文明进程相伴,受环境、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不同地域特点,反映了人类对石头认知和精神寄托的复杂情感。当“以石为葬”尊崇地位被金属及其它珍贵物品所取代时,“葬石”则成为墓主人身份和地位的从葬品,并逐步走向冷落和消亡。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部分先秦墓葬中的“葬石”现象,映射出独特的葬俗和文化内涵,体现了“以石为葬”的葬器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石为葬 葬石 葬器之道 大冶铜绿四方塘遗址
下载PDF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新发现与初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树祥 冯海潮 +1 位作者 席奇峰 张国祥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12,共6页
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因其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采冶年代最长、冶炼水平最高、文化内涵最丰富,成为国内外学界探讨中国矿冶文化和青铜文明的重要热点区域。2011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对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区进行专题调... 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因其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采冶年代最长、冶炼水平最高、文化内涵最丰富,成为国内外学界探讨中国矿冶文化和青铜文明的重要热点区域。2011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对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区进行专题调查和勘探,新发现冶炼遗址12处,填补了以往考古工作的空白;2012年6月以来,又对岩阴山脚遗址进行了初步发掘和多学科研究,加深了对一批重要考古新发现的认识。这不仅为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抢救保护、推进矿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及"申遗"提供了基础资料,而且推动了该地区矿冶文明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冶铜绿古铜矿遗址 考古 调查发掘 新发现
下载PDF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裂隙成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佑荣 陈中行 +1 位作者 胡斌 胡修文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7-14,共8页
受周边大规模不规范采矿影响,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发生了大范围的地面开裂,严重威胁到了遗址的安全。文章采用现场调查与数值模拟等方法,从采矿及地面开裂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了开裂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 受周边大规模不规范采矿影响,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发生了大范围的地面开裂,严重威胁到了遗址的安全。文章采用现场调查与数值模拟等方法,从采矿及地面开裂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了开裂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指出现代不规范、无序采矿是造成遗址开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冶铜绿古铜矿遗址 采矿 裂隙 成因
下载PDF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木质文物的防腐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石鹤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47-50,共4页
通过对二十一种防腐剂的研究 ,筛选出了霉敌、木宝和五氯酚钠等三种防腐剂 。
关键词 铜绿古铜矿遗址 木质文物 防腐剂 防腐保护 文物保护 古坑木 微生物 霉敌 木宝 五氯酚钠
下载PDF
大冶铜绿山古矿井遗址
6
作者 李天元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大冶市 铜绿古矿井遗址 考古工作 炼炉遗迹
下载PDF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7
作者 盈好 石昌武(图)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2021年第5期56-57,共2页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大治市城区南3公里的大治湖边交通:从武汉自驾出发,经沪渝高速—大广高速,下高速后沿金珠大道、矿治大道行驶即可抵达目的地,全程大约需要1小时40分钟。周边景点:金湖街上冯村古民居、保安镇沼山村、灵乡镇坳头村、还...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大治市城区南3公里的大治湖边交通:从武汉自驾出发,经沪渝高速—大广高速,下高速后沿金珠大道、矿治大道行驶即可抵达目的地,全程大约需要1小时40分钟。周边景点:金湖街上冯村古民居、保安镇沼山村、灵乡镇坳头村、还地桥镇花海知音景区大冶,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据康熙22年《大冶县志》记载,"铜绿山在县城西五里,山色紫赤,每骤雨过时,有铜绿点缀土石之上,如雪花小豆,或云古出铜之所。"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铜铁矿床,并与金、银、钴等金属共生,是我国六大产铜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文化 湖北省黄石市 保安镇 古民居 铜绿古铜矿遗址 大冶
下载PDF
铜绿山古代采矿工具初步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卢本珊 《农业考古》 1991年第3期175-182,190,共9页
铜绿山出土的采矿工具中,有一部份亦可作为农具使用,对我们研究古代农具的形制和多种用途都有参考价值,故特约卢本珊同志撰写本文以飨本刊读者。
关键词 铜绿矿治遗址 采矿工具 青铜工具类 木工具类
下载PDF
铜绿山古铜矿工业遗产与相关世界文化遗产之对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晶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2-26,共5页
铜绿山古铜矿工业遗产作为中国古代手工业遗产的典型代表,"历三千年而炉火不灭",其高效、集约的可持续矿冶开发历史形成了特点鲜明的生产传统和身份认知。这种生产传统作为反映古代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人... 铜绿山古铜矿工业遗产作为中国古代手工业遗产的典型代表,"历三千年而炉火不灭",其高效、集约的可持续矿冶开发历史形成了特点鲜明的生产传统和身份认知。这种生产传统作为反映古代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具有普遍的价值。文章通过将铜绿山古铜矿工业遗址与世界遗产名录中亚洲及欧洲等地的矿冶工业遗产进行比较,进一步明晰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价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古铜矿遗址 工业遗产 矿冶生产
下载PDF
建设文化遗址公园传承弘扬长江文明
10
作者 钟晟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2021年第5期8-9,共2页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襟湖怀山,沃野千里,是长江文明重要的早期发源地,也是长江文明的集大成者。长江文明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遍布于荆楚大地。例如,新石器时期的屈家岭、石家河等遗址,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发祥地...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襟湖怀山,沃野千里,是长江文明重要的早期发源地,也是长江文明的集大成者。长江文明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遍布于荆楚大地。例如,新石器时期的屈家岭、石家河等遗址,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发祥地;铜绿山遗址是夏商时期长江流域青铜文化开始繁盛的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期 青铜文化 传承弘扬 文化遗址公园 荆楚大地 中华文明 夏商时期 铜绿山遗址
下载PDF
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冶遗址保护区调查简报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文平 王新华 +3 位作者 周皪 席奇峰 陈树祥 陈晓坤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34,133-134,共19页
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不仅规模大、采冶时间长、保存好,而且价值高、影响大,是国内外学界探讨中国矿冶文化和青铜文明的重要区域。2011年11月~12月,首次对保护区555.7公顷范围内进行专题调查和勘探,新发现冶炼遗址12处,可惜均遭到不... 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不仅规模大、采冶时间长、保存好,而且价值高、影响大,是国内外学界探讨中国矿冶文化和青铜文明的重要区域。2011年11月~12月,首次对保护区555.7公顷范围内进行专题调查和勘探,新发现冶炼遗址12处,可惜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保存状况堪忧。通过对遗址现存面积、采集品及遗址所处位置的调查分析,加深了对保护区内冶炼遗址规模、文化内涵、遗迹形态、年代、分布特征及关系等方面的认识,不仅为遗址的抢救保护、推进矿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及"申遗"提供了基础资料,而且推动了该地区矿冶文明进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山遗址保护区 调查 冶炼遗址 矿冶文明
原文传递
场所精神视阈下的后工业遗址景观设计
12
作者 蔡艺琳 夏晋 吴青 《现代园艺》 2022年第20期79-81,共3页
20世纪末以来,经济结构转型导致工业衰退,城市及市郊遗留了大片的工业废弃地,不仅阻碍了城市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依据场所精神的理论基础,在本土化情景下,围绕如何对工业废弃地再利用的问题作出分析,进一步梳理构建出场所复... 20世纪末以来,经济结构转型导致工业衰退,城市及市郊遗留了大片的工业废弃地,不仅阻碍了城市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依据场所精神的理论基础,在本土化情景下,围绕如何对工业废弃地再利用的问题作出分析,进一步梳理构建出场所复得方法下的生态修复与再生策略,以及对场所精神融合的手法。以铜绿山矿坑遗址为例,将工业废弃地设计成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和精神的生态公园、人文家园和自然乐园。以期为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面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后工业景观 铜绿矿坑遗址 景观设计
下载PDF
让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再现辉煌——省人大常委会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执法检查组关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侧记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晓杏 方勤 廖小军 《楚天主人》 2007年第9期9-10,共2页
2007年5月30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的《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的决议》中明确指出:鉴于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破坏情况,省人民政府要迅速采取措施,关停违反文物保护规定的采矿活动,制止对遗址的破坏,确保铜绿... 2007年5月30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的《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的决议》中明确指出:鉴于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破坏情况,省人民政府要迅速采取措施,关停违反文物保护规定的采矿活动,制止对遗址的破坏,确保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古铜矿遗址 大冶 人大常委会 执法
原文传递
降雨渗流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娜 张博 +1 位作者 柳龙标 盛海龙 《矿业科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20-128,共9页
降雨是边坡失稳破坏的主要诱因之一,边坡的滑动和破坏与雨水入渗密切相关。本文选取铜绿山古铜矿遗址Ⅶ号矿体西侧的露天采场东侧边坡为分析对象,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和边坡产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利用GEO-STUDIO软件的SEEP/W模块,模拟... 降雨是边坡失稳破坏的主要诱因之一,边坡的滑动和破坏与雨水入渗密切相关。本文选取铜绿山古铜矿遗址Ⅶ号矿体西侧的露天采场东侧边坡为分析对象,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和边坡产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利用GEO-STUDIO软件的SEEP/W模块,模拟不同降雨强度下的边坡内部渗流特征,并结合SLOPE/W模块计算出各种降雨工况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系数。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露天采场东侧坡体内部的渗流场发生显著变化,且边坡稳定性系数与降雨强度呈负相关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降雨渗流 GEO-STUDIO 铜绿古铜矿遗址
下载PDF
试述竹材在古代采矿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潘艺 杨一蔷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0-86,共7页
本文阐述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竹质遗迹、遗物的出土情况、种类、形状、规格、编制方法、用途等,揭示了竹材在商周至西汉时期的深井采矿中的重要作用。文中列举的大量资料,对研究竹材应用史和竹篾器加工、编织技术发展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铜绿山遗址 竹材 工艺史 商代至西汉时代
下载PDF
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的内涵和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汤强松 胡雅年 《中国文化遗产》 2016年第3期45-51,共7页
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黄石地区的人群,逐步认识并开发利用当地铜、铁、银、石灰等各类丰富的矿藏资源,依托自身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与外界发生持续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本地的矿产资源和矿冶产品输出,外界的知识、人力、资金输入,黄... 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黄石地区的人群,逐步认识并开发利用当地铜、铁、银、石灰等各类丰富的矿藏资源,依托自身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与外界发生持续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本地的矿产资源和矿冶产品输出,外界的知识、人力、资金输入,黄石地区的矿冶生产活动则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发展,该区域的行政区划变迁和制度安排也相应地体现出有利于组织管理矿冶生产的特点。黄石地区保留的许多古代和近现代的矿冶工业遗产,见证着黄石独具特色的矿冶文化传统,它植根于黄石地区悠久的历史,表现出尊重科学、开放兼收、开拓进取、生生不息的精神文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石矿冶工业遗产 铜绿古铜矿遗址 汉冶萍煤铁厂矿 华新水泥厂旧址
下载PDF
古冶摇篮
17
作者 蓝山 《今日中国》 2002年第6期51-53,共3页
铜,是人类最早认识和利用的金属之一。长江中游湖北黄石市西南25公里处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就是距今近3000年前的一处古人类文化遗存,是中华民族祖先采石和炼铜的历史见证。
关键词 铜绿古铜矿遗址 矿冶技术史 文物保护
下载PDF
与学生一起共享资源
18
作者 闵祖炳 《湖北教育》 2003年第23期6-6,共1页
如果说现代社会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具有开放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那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成为师生开展教与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乡土资源 小学 《开发铜绿古铜矿遗址 课程资源开发 教学观念
下载PDF
汉代铁官郡、铁器铭文与冶铁遗址 被引量:2
19
作者 潮见浩 赵志文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1-99,共9页
铁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已置于国家的管理之下。从《汉书·地理志》来看,各地铁官所在地46处分布在各郡国。但是,有关的冶铁遗址怎样和铁官相对应,是判断汉代冶铁特征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些冶铁遗址和铁器出土地,出土有... 铁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已置于国家的管理之下。从《汉书·地理志》来看,各地铁官所在地46处分布在各郡国。但是,有关的冶铁遗址怎样和铁官相对应,是判断汉代冶铁特征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些冶铁遗址和铁器出土地,出土有冠以郡名、县名简称的铭文陶范、铁制铸范及铁器等(图一)。铁范上带有铭文的例子在战国就已有之,河北省兴隆县寿王坟出土的铁器就是燕国官营作坊的产品。现在把以西汉为中心的冶铁遗址、铭文遗物类和铁官相关联的资料汇集(如表1)。下面,试按各郡国顺序加以研究。京兆尹汉代京兆尹在郑县设置铁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官 铜绿山遗址 铁器类 汉代冶铁 河南省 河东郡 汝南郡 河内郡 作坊 所在地
原文传递
依法保护文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凌 张伟 +1 位作者 廖小军 田晓杏 《楚天主人》 2007年第9期4-6,共3页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是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保护、发掘、管理和利用好文物,是展示和传承中华文化,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关键词 博物馆 法律法规 荆州市 博物院 文化机构 文物保护单位 铜绿古铜矿遗址 共同责任 共同危险责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