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呋喃甲醛甘氨酸席夫碱及其铜锌配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春华 刘颖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4期86-88,共3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席夫碱 ,呋喃甲醛甘氨酸席夫碱及其铜、锌配合物 ,收率达 68.6% .对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 ,推测配体亚胺 N,呋喃环 O及羧基 O参与配位 ,配合物为四配位化合物 .
关键词 呋南甲醛 甘氨酸 席夫碱 铜锌配合物 合成
下载PDF
氮杂大环双核铜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溶液中配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实 鲁统部 +3 位作者 冯小龙 李炎武 毛宗万 计亮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04-1006,共3页
The macrocyclic ligand(L) and its dinuclear copper(Ⅱ) and zinc(Ⅱ)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u 2L(Him) 2](ClO 4) 4·2H 2O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 ray diffraction.... The macrocyclic ligand(L) and its dinuclear copper(Ⅱ) and zinc(Ⅱ)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u 2L(Him) 2](ClO 4) 4·2H 2O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 ray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a monoclinic system, the space group P2 1/c , a =0.951 2(2) nm, b =2.010 4(4) nm, c =1.202 5(2) nm, β =98.89(3)°, V =2.271 9(8) nm 3, Z=2, D c=1.599 Mg/m 3 , F (000) = 876 , R =0.059 1, wR =0.173 3, GOF(F)=1.009. The copper(Ⅱ) atom is five coordinated with four nitrogen atoms of the macrocyclic ligand and one nitrogen atom of imidazole. The stepwis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the 1∶1 and 2∶1 molar ratios of Cu to L and Zn to L complexes were determined by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in KCl supporting electrolyte(0.100 mol/L) at 25 ℃.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zinc(Ⅱ) ion can form hydroxide bridged dinuclear complex [Zn 2(OH)L] 3+ , while the copper(Ⅱ) ion can only form dinuclear complex 3+ with macrocyclic lig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大环双核金属配合 合成 结构 溶液 配位稳定性
下载PDF
柚皮素铜、锌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大鼠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新荣 于海涛 +3 位作者 杭丽 邵雁 丁淑华 杨学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制备柚皮素铜、锌配合物,比较配合物与柚皮素对大鼠激光诱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以柚皮素为配体与铜、锌金属离子分别在甲醇、乙醇溶液中配位,合成柚皮素铜、锌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元素分析,利用红外、紫外光谱对... 目的制备柚皮素铜、锌配合物,比较配合物与柚皮素对大鼠激光诱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以柚皮素为配体与铜、锌金属离子分别在甲醇、乙醇溶液中配位,合成柚皮素铜、锌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元素分析,利用红外、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氪激光制作大鼠CNV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柚皮素组及柚皮素铜、锌配合物4组,每组5只。视网膜光凝后开始给药,给药剂量:20mg/(kg·d),溶媒对照组给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砜(DMSO)。腹腔注射给药,每日1次,连续4周。给药后4周进行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葡聚糖(FITC-D)食下静脉注射,用脉络膜铺片法测量CNV面积。结果柚皮素与铜、锌金属离子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实验动物CNV面积(×103)测定:溶媒对照组(34.56±1.67)μm2、柚皮素组(20.90±1.47)μm2、柚皮素铜配合物组(13.24±1.33)μm2、柚皮素锌配合物组(13.0±1.28)μm2。柚皮素及其铜、锌配合物组CNV面积明显小于溶媒对照组(P<0.05,P<0.01),柚皮素铜、锌配合物组则小于柚皮素组,(P<0.05)。结论柚皮素与铜、锌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后,生物活性显著增加,抑制模型大鼠CNV的作用强于柚皮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配合 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铜(Ⅱ)-锰(Ⅱ)和铜(Ⅱ)-锌(Ⅱ)双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对小麦的生长效应
4
作者 焉翠蔚 岳喜腾 王海丽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69-72,共4页
合成了 2种草酰胺桥联的新异双核配合物 [Cu(Me2 oxpn)Mn(tmen) 2 ](ClO4 ) 2 (Ⅰ)和 [Cu(Me2 oxpn)Zn(bpy) 2 ](ClO4 ) 2 (Ⅱ) .其中 ,tmen和bpy分别代表N ,N ,N′,N′_四甲基乙二胺和 2 ,2′_联吡啶 ;Me2 oxpn为N ,N′_双(3_氨基_2 ,2... 合成了 2种草酰胺桥联的新异双核配合物 [Cu(Me2 oxpn)Mn(tmen) 2 ](ClO4 ) 2 (Ⅰ)和 [Cu(Me2 oxpn)Zn(bpy) 2 ](ClO4 ) 2 (Ⅱ) .其中 ,tmen和bpy分别代表N ,N ,N′,N′_四甲基乙二胺和 2 ,2′_联吡啶 ;Me2 oxpn为N ,N′_双(3_氨基_2 ,2_二甲基丙基 )草酰胺根阴离子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及磁性测量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草酰胺桥 异双核配合 小麦 生长效应 -锰双核配合 -双核配合 合成
下载PDF
3种咪唑桥联铜锌异双核配合物的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
5
作者 梅光泉 南建忠 +1 位作者 黄可龙 罗勤慧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3-264,268,共3页
用核黄素光照法测定了3种咪唑桥联铜(Ⅱ)-锌(Ⅱ)异双核配合物[(dien)Cu imZn(tren)](ClO4)3、[(tren)Cu imZn(tren)](ClO4)3和[(trien)CuimZn(tren)](ClO4)3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各模型化合物活性和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用核黄素光照法测定了3种咪唑桥联铜(Ⅱ)-锌(Ⅱ)异双核配合物[(dien)Cu imZn(tren)](ClO4)3、[(tren)Cu imZn(tren)](ClO4)3和[(trien)CuimZn(tren)](ClO4)3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各模型化合物活性和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它们均在10-6-10-7mol/L的浓度范围内有50%以上抑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Ⅱ)异双核配合 咪唑桥联 超氧化歧化酶 活性
下载PDF
N,N′-双(2-氨丙基)草酰胺合铜的双核Cu(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廖代正 白令君 +1 位作者 李立存 王耕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1437-1439,共3页
含多原子桥联异双核配合物的研究对阐明生物体中的电子转移过程以及金属酶活性中心的本质有重要意义,基于草酰胺根的有效成桥功能,Kahn使用N,N′-双(3-氨丙基)草酰胺合铜(Cu(oxpn))作为双齿单核断片合成了双铜配合物[Cu(oxpn)Cu(bpy)](C... 含多原子桥联异双核配合物的研究对阐明生物体中的电子转移过程以及金属酶活性中心的本质有重要意义,基于草酰胺根的有效成桥功能,Kahn使用N,N′-双(3-氨丙基)草酰胺合铜(Cu(oxpn))作为双齿单核断片合成了双铜配合物[Cu(oxpn)Cu(bpy)](ClO_4)_2,最近,在我们实验室也用此单核断片合成了端接ph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草酰胺桥 合成
下载PDF
N,N'-二(3-氨丙基)草酰胺合铜的双核Cu(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宗明 姜宗慧 +3 位作者 廖代正 王耕霖 姚心侃 王宏根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981-986,共6页
合成和表征了三个异核配合物:[Cu(oxpn)Zn(bpy)_2](ClO_4)_2·1/2H_2O(1),[Cu(oxpn)Zn-(phen)_2](ClO_4)_2·2H_2O(2),[Cu(oxpn)Zn(NO_2-phen)_2](ClO_4)_2·2H_2O(3)[bpy=2,2′-联吡啶、phen=1,10-菲咯啉、NO_2-phen=5-硝... 合成和表征了三个异核配合物:[Cu(oxpn)Zn(bpy)_2](ClO_4)_2·1/2H_2O(1),[Cu(oxpn)Zn-(phen)_2](ClO_4)_2·2H_2O(2),[Cu(oxpn)Zn(NO_2-phen)_2](ClO_4)_2·2H_2O(3)[bpy=2,2′-联吡啶、phen=1,10-菲咯啉、NO_2-phen=5-硝基-1,10-菲咯啉、oxpn=N,N′-二(3-氨丙基)草酰胺阴离子].2的晶体属单斜晶系,P2/n 空间群,晶胞参数:a=1.5061(3),b=1.2924(3),c=2.2802(3)nm,β=108.42(2)°,V=4.1869 nm^3,Z=4,D_m=1.409g/cm^3,μ=12.812cm^(-1),F(000)=1812,最终的偏离因子 R=0.093,R_w=0.099.结构分析证实,配合物具有扩充的草酰胺桥联结构,Cu(Ⅱ)及 Zn(Ⅱ)的配位环境分别为平面四边形和畸变的八面体构型,阳离子的对称性近似为 C_(2v).此外,本文还指派了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并对 EPR、有效磁矩等数据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合成 结构 金属 桥联
下载PDF
N,N'-二(5-溴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及其Cu(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冯丽娟 谢静 +4 位作者 胡学步 宋发辉 胡宗球 王成刚 祝心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3-185,200,共4页
合成了N,N'-二(5-溴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席夫碱及其Cu( ),Zn( )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摩尔电导和电子光谱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席夫碱配体还进行了1HNMR和MS表征,给出了化合物可能的空间结构.
关键词 席夫碱 N N’-二(5-溴亚水杨基)-2 6-吡啶二氨 配合
下载PDF
铜、锌氰配合物在离子交换纤维上的扩散、吸附机理 被引量:3
9
作者 党晓娥 淮敏超 兰新哲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148-3152,共5页
运用Boyd液膜扩散公式和范山鹰等提出的扩散模型,考察了碱性溶液中铜、锌氰配合物在离子交换纤维上的扩散行为;通过分析吸附前后纤维上官能团的位置变化以及解吸前后纤维上元素含量的变化,研究铜、锌氰配合物在纤维上的吸附机理。实验... 运用Boyd液膜扩散公式和范山鹰等提出的扩散模型,考察了碱性溶液中铜、锌氰配合物在离子交换纤维上的扩散行为;通过分析吸附前后纤维上官能团的位置变化以及解吸前后纤维上元素含量的变化,研究铜、锌氰配合物在纤维上的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离子交换纤维对铜、锌配合物的吸附在反应初期,以液膜扩散为主控制步骤,反应后期,以空隙扩散为主控制步骤。并运用离子交换纤维在水溶液中具有类似胶体型物质的双电层结构解释了不同控制阶段吸附速率不同的原因,虽然各阶段吸附速率有所不同,但纤维对铜、锌氰配合物的吸附均为离子交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纤维 配合 扩散行为 吸附机理 离子交换
原文传递
离子交换树脂和交换纤维处理含氰废水 被引量:10
10
作者 党晓娥 兰新哲 +1 位作者 张秋利 董缘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41,共5页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纤维处理含氰废水。研究了两种不同材料对含氰废水中游离CN-、铜氰配合物、锌氰配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和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对含氰废水中的主要成分铜氰配合物、锌氰配合物具有快的...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纤维处理含氰废水。研究了两种不同材料对含氰废水中游离CN-、铜氰配合物、锌氰配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和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对含氰废水中的主要成分铜氰配合物、锌氰配合物具有快的吸附速度和大的吸附容量,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含氰废水处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氰废水 离子交换纤维 离子交换树脂 配合 吸附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Formation Constants of Co ̄(2+), Ni ̄(2+),Cu ̄(2+) and Zn ̄(2+) Complexes with Humic and Fulvic Acidsby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Method 被引量:1
11
作者 DUJIN-ZHOU LUCHANG-QI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89-296,共8页
The formation constants of Co ̄(2+), Ni ̄(2+), Cu ̄(2+) and Zn ̄(2+) complexes with humic acid (HA) and fulvicacid (FA) in red soil were determined by the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method. The constants as a functionof... The formation constants of Co ̄(2+), Ni ̄(2+), Cu ̄(2+) and Zn ̄(2+) complexes with humic acid (HA) and fulvicacid (FA) in red soil were determined by the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method. The constants as a functionof composition of the complexation solutions were obtained by two graphical approaches respectively Theformation constant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metal in the solution. The results provideunambiguous evidence for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function groups of humic substances. The formationconstants of FA were much smaller than those of HA, and the formation constants of Cu ̄(2+) were muchgreater than those of Co ̄(2+) , Ni ̄(2+) and Zn ̄(2+) . The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ormationconstant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mation constants of complexes humic and fulvic acids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red soi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