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鼓岭热带常绿季雨矮林5种蒲桃属植物的种群结构及空间格局 被引量:23
1
作者 龙成 杨小波 +1 位作者 龙文兴 李东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7,共10页
【目的】分析海南岛文昌市铜鼓岭自然保护区5种蒲桃属植物的种群结构、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以期了解该地区蒲桃属植物种群的现状、分布状况及发展动态,为该属植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热带常绿季雨矮林建立2.56 hm2固定样地... 【目的】分析海南岛文昌市铜鼓岭自然保护区5种蒲桃属植物的种群结构、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以期了解该地区蒲桃属植物种群的现状、分布状况及发展动态,为该属植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热带常绿季雨矮林建立2.56 hm2固定样地,采用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常用的种群径级结构分析、种群静态生命表和绘制种群存活曲线研究方法,结合点格局分析中的Ripley’s K函数和SPSS软件,对5种蒲桃属植物种群的空间格局、种间关联性以及种群聚集规模与种群优势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种群死亡率随龄级的增加而增大,生命期望值ex与此趋势相反,但方枝蒲桃、赤楠和肖蒲桃3个种群中的ex值会出现明显的小波动,说明这3个种群内部经历了密度调节过程,使种群密度达到适合个体生长的最佳状态;方枝蒲桃种群具有最多的个体数目(1 950株),并集中于幼苗和幼树,表明该种群更新良好,存活曲线随着龄级增大逐渐趋于Deevey-Ⅱ型,说明种群将长期保持稳定的种群死亡率并更新繁衍下去;其他4个种群的总个体数相差不大(假赤楠374株、赤楠390株、子凌蒲桃393株、肖蒲桃282株),尽管它们的存活曲线最终都趋于Deevey-Ⅰ型,但存在差异,假赤楠的幼苗、幼树数量较少(共82株),虽然其更新木一般都可以生长到生理寿命(Deevey-Ⅰ型),但过少的数量也可能会影响种群的正常繁衍,其他3个种群都具有一定规模的幼苗和幼树,种群更新能力上虽不及方枝蒲桃,但在群落中也具有相当大的生存潜力;总体上,5个种群的空间分布都符合种群普遍格局分布规律,即由小尺度的聚集分布到大尺度上的随机乃至于均匀分布,但假赤楠、子凌蒲桃和肖蒲桃在某些尺度范围内出现了规则分布,说明在这些尺度上可能存在其他种群带来的竞争压力;5个种群的聚集规模和聚集范围都随着种群优势度的降低而减小,其中,种群的聚集规模与优势度呈显著线性相关,二者的回归方程为y=58.531x-132.33(R2=0.958,P=0.004<0.01),肖蒲桃与假赤楠和赤楠在一些尺度上负相关,其他4个种群在任何尺度上均可以共存。【结论】生长在热带常绿季雨矮林中的蒲桃属植物发育良好,都具有一定的更新能力,但假赤楠种群不仅更新幼苗较少,而且在较大尺度上还存在其他种群(如肖蒲桃)对其的竞争压力,所以在天然次生林各种群的科学管控过程中应加以适当侧重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鼓岭自然保护区 热带常绿季雨矮林 蒲桃属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种间关联
下载PDF
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权佳 金羽 +2 位作者 徐卫华 欧阳志云 白杨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4-107,142,共5页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蓬勃发展,如何提高保护区的管理质量成为当前保护区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海南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保护区自1983年建立以来,...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蓬勃发展,如何提高保护区的管理质量成为当前保护区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海南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保护区自1983年建立以来,热带常绿季雨矮林生态系统等主要保护对象得到了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保护区整体面积偏小,重要保护对象分布比较分散;(2)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基础设施和设备不完善;(3)周边社区人口多,人类活动对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构成较大影响;(4)周边社区居民的海水养殖活动对保护区海域环境造成威胁;(5)未来几年旅游发展对保护区的压力将显著增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对策:(1)健全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机构,实行二级区划;(2)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分区,制订详尽的生态旅游规划;(3)规范海洋渔业方式,定期检查海水养殖企业的养殖污水达标排放情况;(4)积极推动社区共管,促进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管理 铜鼓岭
下载PDF
海南岛东部铜鼓岭岸段港湾岸滩沉积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毛龙江 张永战 +3 位作者 许叶华 魏灵 黎刚 朱大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7-682,共6页
海南岛东部铜鼓岭岬角南、北两侧的淇水湾和月亮湾海岸海滩均为中粗砂海滩,其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主要分布在0~2Ф之间,反映了海南岛东部动力作用整体较强。月亮湾近岸20 m水深处沉积物的中值粒径主要分布在-1^-3Ф之间,主要以砾石为主;1... 海南岛东部铜鼓岭岬角南、北两侧的淇水湾和月亮湾海岸海滩均为中粗砂海滩,其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主要分布在0~2Ф之间,反映了海南岛东部动力作用整体较强。月亮湾近岸20 m水深处沉积物的中值粒径主要分布在-1^-3Ф之间,主要以砾石为主;10~20 m水深处沉积物中值粒径分布在-1~0Ф之间,以极粗砂为主;铜鼓岭南部淇水湾,以粗砂为主,部分区域出现细砂,反映海滩受到的动力条件不如北部月亮湾海岸海滩显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铜鼓岭岬角对东北向(主风向)风浪的阻挡和岬角南部港湾有宽广的珊瑚礁平台对波浪的消能。而且,淇水湾海岸北部和南部也有差异,北部珊瑚礁平台受到破坏,对波浪的消浪较弱,从而表现同一海滩滩面物质分布的南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动力地貌 港湾海岸 海滩 铜鼓岭
下载PDF
海南铜鼓岭国家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调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卜广发 杨小波 +3 位作者 龙文兴 周威 龙成 李东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20,共4页
结合传统的路线法、小样方法与固定样地法调查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在群落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铜鼓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640种,隶属136科544属。其中,蕨类植物20种,隶属14科17属;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618种,隶属120科525属... 结合传统的路线法、小样方法与固定样地法调查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在群落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铜鼓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640种,隶属136科544属。其中,蕨类植物20种,隶属14科17属;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618种,隶属120科525属。640种药用植物中包括4种海南特有种植物,8种濒危珍惜、国家级保护植物。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在植物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如贡甲、海南大风子、赤楠蒲桃等在铜鼓岭保护区的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其中海南大风子是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但在铜鼓岭保护区内却是优势物种,这是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重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珍惜植物 特有植物 药用植物 固定样地 铜鼓岭
下载PDF
海南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9
5
作者 陶楚 陈玉凯 +5 位作者 杨小波 李东海 杨琦 周文嵩 黄瑾 符有利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2期84-91,共8页
为了科学区分海南文昌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的组成群系,深入了解其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在保护区内全方位随机取样,共64个样地(取样总面积2.11 hm2),采用PC-ORD5.0进行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分类,除趋... 为了科学区分海南文昌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的组成群系,深入了解其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在保护区内全方位随机取样,共64个样地(取样总面积2.11 hm2),采用PC-ORD5.0进行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分类,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排序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用CANOCO 4.5软件完成。结果表明:(1)应用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将铜鼓岭自然保护区64个样地分为11个群系,隶属滨海灌丛、山麓灌木林、热带常绿季雨矮林3种植被类型;(2)64个样地在DCA排序轴第1轴呈现了水分梯度的变化,第2排序轴上呈现的环境意义不明显,表明水分因子对该保护区植被类型的形成与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3)铜鼓岭海拔不高,最高峰仅338 m,但CCA排序结果显示,对排序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海拔、坡度、坡向,第1排序轴与海拔相关性最大,第2排序轴与坡度有很大的相关性,充分表明沿海基岩海岸环境与森林植被分布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CCA排序 海南铜鼓岭
下载PDF
周边区域景观破碎对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压力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吴计生 刘惠清 刘小曼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5-409,共5页
以铜鼓岭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4年的SPOT-5卫星遥感数据,应用ERDAS、ArcGIS等遥感和GIS软件提取出研究区的景观要素分类信息,并选用斑块密度(PD)、最大斑块指数(LPI)、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AWMSI)、面积加权平均... 以铜鼓岭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4年的SPOT-5卫星遥感数据,应用ERDAS、ArcGIS等遥感和GIS软件提取出研究区的景观要素分类信息,并选用斑块密度(PD)、最大斑块指数(LPI)、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AWMSI)、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AWMPFD)、斑块面积变异系数(PSCOV)等景观指数和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缓冲区)进行景观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铜鼓岭地区景观破碎化趋于严重,在保护区外1 km的范围内,海防林破坏,红树林锐减,生态压力大;高位养虾池的大量建造是威胁保护区生态健康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周边区域 铜鼓岭 景观破碎 压力
下载PDF
铜鼓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常绿季雨矮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车秀芬 岳平 +3 位作者 杨小波 郭涛 李东海 欧芷阳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7-91,144,共6页
应用植物群落学方法,调查分析了铜鼓岭热带常绿季雨矮林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群落优势树种为黄椿木姜(Litsea variabilis)、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滨木患(Arytera littoralis)、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和禾... 应用植物群落学方法,调查分析了铜鼓岭热带常绿季雨矮林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群落优势树种为黄椿木姜(Litsea variabilis)、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滨木患(Arytera littoralis)、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和禾串树(Bridelia balansae)等。立木胸径及树高结构分析表明,该群落中2.5~7.5 cm胸径级的个体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树高2~8 m各级分布较均匀,整个群落处于稳定发展当中。分别运用y=aD+b和ω=aD+b对优势树种的胸径与树高和冠幅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除禾串种群外,各直线方程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今后的调查中可用胸径来估测树高和冠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鼓岭自然保护区 热带常绿季雨矮林 群落结构 树高 胸径
下载PDF
海南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域珊瑚的分布及其健康状况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元超 陈海洲 +1 位作者 郑新庆 王道儒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39-545,共7页
沿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岸南北两侧沿岸布设8个站位,采用断面监测法调查了珊瑚的种类多样性、覆盖率、死亡率和补充量等指标,并利用健康指数(CI)评估了铜鼓岭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遭受环境压力的程度.本次调查共发现铜鼓岭... 沿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岸南北两侧沿岸布设8个站位,采用断面监测法调查了珊瑚的种类多样性、覆盖率、死亡率和补充量等指标,并利用健康指数(CI)评估了铜鼓岭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遭受环境压力的程度.本次调查共发现铜鼓岭造礁石珊瑚11科23属40种,软珊瑚8种,造礁石珊瑚和软珊瑚覆盖率分别为13.8%和19.4%,该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好和健康.铜鼓岭珊瑚的覆盖率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北侧珊瑚覆盖率为0.1%~9.8%之间,远低于南侧的水平(8.1%~66.1%).从珊瑚补充量来看,铜鼓岭北侧珊瑚的恢复能力基本为零,而铜鼓岭以南的区域可以有0.4个/m^2珊瑚新个体.通过比较2006年以来珊瑚种类、覆盖率、死亡率、补充量、健康指数等方面的调查数据,认为铜鼓岭保护区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珊瑚 补充量 覆盖率 生态环境 铜鼓岭自然保护区 海南
下载PDF
海南岛铜鼓岭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与植物资源(续) 被引量:4
9
作者 钟义 杨小波 +2 位作者 符气浩 李庆咸 林英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2期1-7,共7页
3 铜鼓岭植物群落的演替植被是自然界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根据铜鼓岭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地质和自然历史地理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其顶极植被类型显然是热带常绿季雨林,但其区系组成,群落结构以及外貌很可能手口现存的次生热带常绿季雨矮林有... 3 铜鼓岭植物群落的演替植被是自然界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根据铜鼓岭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地质和自然历史地理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其顶极植被类型显然是热带常绿季雨林,但其区系组成,群落结构以及外貌很可能手口现存的次生热带常绿季雨矮林有较大的区别。现在的组成除了鸭脚木和榕属的几个种的基径可达50cm 以外,但从发现的其他树桩来看,有的树桩还存在有萌生苗,如海南石梓、山荔技,它们的基径都很大,海南石梓的基径可达50cm 以上,这都足以说明原有顶极森林群落的优势种似菲鸭脚木,而且群落结构似应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铜鼓岭 植被 植物群落
下载PDF
海南铜鼓岭与五指山种子植物属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欧芷阳 杨小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4-351,共8页
铜鼓岭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共有维管植物166科626属984种及变种。五指山位于海南岛中部山区,共有维管植物196科911属2146种及变种。前者共有单型科54科,单种属431属,分别占科和属总数的27.11%,68.74%;后者共有单型科35科,单种属496属,分... 铜鼓岭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共有维管植物166科626属984种及变种。五指山位于海南岛中部山区,共有维管植物196科911属2146种及变种。前者共有单型科54科,单种属431属,分别占科和属总数的27.11%,68.74%;后者共有单型科35科,单种属496属,分别占科及属总数17.77%,54.5%。说明五指山物种组成比铜鼓岭的更丰富,但两个区系属内种系分化程度都较弱。区系分析表明:(1)铜鼓岭以泛热带分布占优势,热带亚洲分布次之,分别占该区非世界分布属总数的34.5%和17.8%;五指山以热带亚洲分布占优势,泛热带分布次之,分别占非世界分布属总数的37.5%和24.1%;两个区系热带性质强烈,但前者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后者以热带亚洲成分为主。(2)铜鼓岭共有35种海南特有种,占海南536个海南特有种(变种)的6.53%;五指山共有284个海南特有种,五指山特有种16种,占海南特有种的52.99%,说明其在海南植物区系中比铜鼓岭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区系 铜鼓岭 五指山 海南
下载PDF
海南铜鼓岭保护区2个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凋落叶的分解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陶楚 杨小波 +5 位作者 万春红 李东海 符有利 周文嵩 冯丹丹 杨琦 《热带生物学报》 2015年第1期69-77,共9页
以海南铜鼓岭保护区原生热带常绿季雨矮林和遭破坏后天然更新的山麓灌木林的共同凋落物优势种—贡甲(Maclurodendron oligophlebium)凋落叶、群落优势种—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凋落叶以及2个演替阶段森林各自的混合凋落... 以海南铜鼓岭保护区原生热带常绿季雨矮林和遭破坏后天然更新的山麓灌木林的共同凋落物优势种—贡甲(Maclurodendron oligophlebium)凋落叶、群落优势种—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凋落叶以及2个演替阶段森林各自的混合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分解试验,探讨凋落叶分解速率与森林演替过程的关系和养分释放规律。经过1年的分解试验,结果表明:(1)凋落叶在季雨矮林中的分解速率明显高于灌木林;(2)凋落叶中N的释放规律为"富集-释放",其他元素整体表现为"直接释放";(3)在季雨矮林中,分解系数k与初始N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初始C/N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灌木林中,分解系数k与初始C质量分数及C/N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鼓岭 热带常绿季雨矮林 山麓灌木林 凋落叶 分解速率 养分释放规律
下载PDF
铜鼓岭野生园林植物资源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彩凤 吴庆书 +2 位作者 杨小波 岳平 李东海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167-173,230,共8页
通过实地调查表明,铜鼓岭有野生植物984种,隶属166科618属。从中筛选出有较高园林应用价值的植物435种,隶属118科298属,包括蕨类植物35种、种子植物400种。区系分析表明,该区园林植物以热带成分占主导地位。该区有海南特有野生园林植物3... 通过实地调查表明,铜鼓岭有野生植物984种,隶属166科618属。从中筛选出有较高园林应用价值的植物435种,隶属118科298属,包括蕨类植物35种、种子植物400种。区系分析表明,该区园林植物以热带成分占主导地位。该区有海南特有野生园林植物35种、珍稀濒危野生园林植物10种。初步评价了该区园林植物在庭院栽培或行道树、盆栽和盆景、垂直绿化、湿地植物、地被植物中的应用,并对保护区野生园林植物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园林植物 区系分析 应用评价 保护与开发利用 铜鼓岭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铜鼓岭自然保护区及其周围地区资源管理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达元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3年第1期9-11,17,共4页
本文在对海南岛铜鼓岭自然保护区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为解决保护区管理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一些能够发挥当地热带自然条件优势、合理且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途径,即建立一个以沼气发酵为中心枢纽,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及人类生活... 本文在对海南岛铜鼓岭自然保护区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为解决保护区管理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一些能够发挥当地热带自然条件优势、合理且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途径,即建立一个以沼气发酵为中心枢纽,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及人类生活能源等有机相联的综合生产系统。这将改善保护区缓冲区及其周围地区退化土地的生产力,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效益,从而促进对核心区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鼓岭 自然保护区 资源 管理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海南铜鼓岭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区域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江涛 唐文浩 +1 位作者 栾乔林 岳平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30-34,共5页
在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构建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以海南铜鼓岭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区域为例,验证了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揭示了研究区域的资源环境子系统、人口子系统与铜鼓岭自然... 在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构建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以海南铜鼓岭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区域为例,验证了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揭示了研究区域的资源环境子系统、人口子系统与铜鼓岭自然保护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不高,具体体现在资源环境子系统对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区域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铜鼓岭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旅游发展前期动态过程研究——以海南铜鼓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15
作者 梁微 徐红罡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08年第9期844-846,共3页
旅游发展研究以往较多从已发展旅游的保护区出发探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在动态机制方面着重于起步以后的阶段,往往把起步之前看作是一个均衡状态,缺乏动态的视角研究。因此,以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以访谈方法为主,从利益相... 旅游发展研究以往较多从已发展旅游的保护区出发探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在动态机制方面着重于起步以后的阶段,往往把起步之前看作是一个均衡状态,缺乏动态的视角研究。因此,以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以访谈方法为主,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分析旅游发展的启动力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区周边都具备旅游发展的条件,但是3个主要利益相关主体(政府、社区、旅游企业)均依赖其它方启动旅游发展,自己持观望等待态度,其根本原因是当地缺乏企业家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旅游发展 启动力 铜鼓岭
下载PDF
海南铜鼓岭热带季雨矮林树干附生地衣及其内生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英英 郑云柯 王祝年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7期38-45,共8页
以海南省文昌市东北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铜鼓岭内的热带季雨矮林为考察点,考察地衣及地衣内生真菌多样性。选择该森林群落中重要值排名前20的相关树种作为考察对象,采集相关树种树干上的附生地衣。经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可知,本次考察... 以海南省文昌市东北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铜鼓岭内的热带季雨矮林为考察点,考察地衣及地衣内生真菌多样性。选择该森林群落中重要值排名前20的相关树种作为考察对象,采集相关树种树干上的附生地衣。经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可知,本次考察共发现8科13属26种地衣型真菌,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文字衣科;同时发现附生地衣内生真菌31种,其中担子菌门8种,子囊菌门23种。考察结果显示,铜鼓岭热带季雨矮林地衣及其内生真菌物种较丰富,物种多样性较高,填补了该森林地衣类型及其内生真菌资源调查的空白,为后续地衣及其内生真菌的相关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 铜鼓岭 热带季雨矮林 物种 多样性
下载PDF
海南铜鼓岭热带滨海森林树干地衣真菌群落的分析
17
作者 高博钰 杨小波 +3 位作者 李英英 李东海 张丽 宋佳昱 《热带生物学报》 2019年第4期396-405,共10页
在海南东北部铜鼓岭热带滨海森林,选择同一坡向、同一海拔的自然森林样地,通过定位采样分析森林群落重要值较大的前20个树种的树干附生地衣(下称树干地衣)组成特点、水平分布特点及其与森林树木种类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森林树干地衣... 在海南东北部铜鼓岭热带滨海森林,选择同一坡向、同一海拔的自然森林样地,通过定位采样分析森林群落重要值较大的前20个树种的树干附生地衣(下称树干地衣)组成特点、水平分布特点及其与森林树木种类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森林树干地衣资源丰富,共收集到树干地衣26种,地衣内生真菌31种;同一个海拔高度,地衣群落组成并不集中,呈随机分布的状态;在树干离地面0~2.0 m的位置,树干地衣优先分布高度为0.6~1.4 m;其中,以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为宿主的地衣最多,地衣对宿主的偏好与树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无关,地衣的随机分布可能与宿主的随机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滨海森林 树干地衣 宿主 铜鼓岭
下载PDF
顶管技术在铜鼓岭水库涵管改造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程 《广西水利水电》 2010年第5期54-56,共3页
介绍了铜鼓岭水库放水涵管渗漏和闸阀老化锈蚀情况,结合该工程使用顶管技术进行涵管改造的实践,介绍了顶管施工的设计,施工工艺流程和运用条件。
关键词 顶管技术 施工设计 施工工艺 铜鼓岭水库
下载PDF
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碧秋 薛杨 《热带林业》 2022年第3期63-66,共4页
功能区的划分是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基础,对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各功能区资源的丰富度、结构和功能大不相同,应合理地规划功能区资源保护的重点和保护方式。该文通过铜鼓岭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划分的... 功能区的划分是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基础,对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各功能区资源的丰富度、结构和功能大不相同,应合理地规划功能区资源保护的重点和保护方式。该文通过铜鼓岭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划分的基本原则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来研究认识不同功能区划生态环境特征,并提出相关的工作目标和保护措施,为保护区的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鼓岭自然保护区 功能区划 保护
下载PDF
海南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海岸带生态修复
20
作者 王怀进 +3 位作者 周寒梅 日野(摄影) 毛妍祺(摄影) 翟遇陈(摄影) 《风景园林》 2022年第7期51-55,共5页
项目概述海南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海岸带陆域200 m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占地约22万m^(2),距龙楼镇2.5 km,处于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侧。项目需要对海岸带陆域200 m范围内的干扰区域进行生态... 项目概述海南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海岸带陆域200 m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占地约22万m^(2),距龙楼镇2.5 km,处于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侧。项目需要对海岸带陆域200 m范围内的干扰区域进行生态复育,将这里打造成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海岸带生态环境治理示范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概述 海岸带 文昌市 铜鼓岭 干扰区域 国际生态旅游 海南省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