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铝双金属固-液复合工艺研究
1
作者 张达 周建溢 +4 位作者 孙建波 黄志求 张云龙 焦玉凤 胡明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593-599,共7页
研究冲击射流固-液复合法制备钢/铝复合材料,预先对钢基体表面预处理,在浇铸过程中改变钢基体的移动速度,使得铝液与钢基体产生不同程度强化换热作用。利用SEM、XRD、EDS及导热仪检测分析钢/铝复合层的组织形貌、成分及导热性,用万能力... 研究冲击射流固-液复合法制备钢/铝复合材料,预先对钢基体表面预处理,在浇铸过程中改变钢基体的移动速度,使得铝液与钢基体产生不同程度强化换热作用。利用SEM、XRD、EDS及导热仪检测分析钢/铝复合层的组织形貌、成分及导热性,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量其剪切强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钢基体移动速度升高,铝液对钢基体冲击射流换热量减小,复合界面由Fe/Al金属间化合物组成,钢基体表面镀锌层起到了润湿、漫流、保护作用,有效提升了钢/铝之间结合强度。在浇铸温度810℃,钢基体移动速度为12 mm/s时,测得结合强度为19.1 MPa,测得最高热导率为88.23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射流强化换热 钢/铝双金属 固-液复合 镀锌
下载PDF
铜铝双金属材料对硝基苯废水的还原降解研究
2
作者 任鹏 刘旭 +5 位作者 来文艳 葛保鑫 徐畅 来文娟 张大磊 齐元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以废旧铝箔为原料,采用化学镀铜的方式制备了铜铝双金属材料(Cu@Al^(0))并应用于硝基苯废水的还原降解。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系统考察了镀铜率、初始pH、Cu@Al^(0)投加量、硝基苯初始... 以废旧铝箔为原料,采用化学镀铜的方式制备了铜铝双金属材料(Cu@Al^(0))并应用于硝基苯废水的还原降解。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系统考察了镀铜率、初始pH、Cu@Al^(0)投加量、硝基苯初始浓度对硝基苯降解效果的影响,最后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气相色谱(GC)进一步揭示了Cu@Al^(0)对硝基苯的还原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金属铜可成功负载在铝箔表面,当铜负载率为3.43%,初始pH=3,Cu@Al^(0)投加量为0.50 g,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反应时间为20 min时硝基苯的降解率可达88.4%,且Cu@Al^(0)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能。Cu@Al^(0)对硝基苯的降解是从亚硝基苯到羟基苯胺再到苯胺的逐步还原过程,初始pH过高会影响中间产物亚硝苯进一步还原成最终产物苯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双金属材料 硝基苯废水 还原机理
下载PDF
表面处理对铜铝双金属界面结合强度的改善研究
3
作者 沈文昌 孙建波 +1 位作者 刘平安 郭旭朝 《信息记录材料》 2024年第2期11-13,共3页
铜和铝作为两种具有广泛应用和优异性能的金属,其组合产生的双金属复合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易焊接性、低接触电阻、易电镀性和美观的外观,而铝则以其廉价、质轻、优异的散热性能和经济性而闻名。通过... 铜和铝作为两种具有广泛应用和优异性能的金属,其组合产生的双金属复合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易焊接性、低接触电阻、易电镀性和美观的外观,而铝则以其廉价、质轻、优异的散热性能和经济性而闻名。通过将铜和铝合成为双金属复合材料,可以实现两种金属的优点的整合,为各种工业应用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材料选择。本研究旨在探讨表面处理技术对铜铝双金属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并尝试找到能够有效改善界面结合强度的表面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铝双金属 界面结合强度 复合材料优化
下载PDF
镁铝双金属氧化物吸附Cr(Ⅵ)和废吸附剂对有机染料去除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陈超荣 谢振宇 +4 位作者 陈琪 彭蔚 王高锋 杨博文 葛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306-1317,共12页
吸附法是一种去除水体中Cr(Ⅵ)的有效方法,但对废吸附剂的处置仍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简单水热-煅烧法制备了镁铝双金属氧化物吸附材料(MgAlO),研究了该材料对水体中Cr(Ⅵ)的吸附效果并评估了含Cr(Ⅵ)废吸附剂(Cr-MgAlO)对... 吸附法是一种去除水体中Cr(Ⅵ)的有效方法,但对废吸附剂的处置仍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简单水热-煅烧法制备了镁铝双金属氧化物吸附材料(MgAlO),研究了该材料对水体中Cr(Ⅵ)的吸附效果并评估了含Cr(Ⅵ)废吸附剂(Cr-MgAlO)对有机染料的去除性能。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材料投加量为1.0 g/L、初始pH=5.5时,MgAlO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达到95.2 mg/g。拟合结果表明,MgAlO对Cr(Ⅵ)的吸附行为符合假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材料的表征结果表明,吸附结束后MgAlO恢复了水滑石结构且层间存在CrO_(4)^(2-),高温能够加快MgAlO恢复水滑石结构。此外,含Cr(Ⅵ)的废吸附剂(Cr-MgAlO)对甲基橙(MO)的去除率达到75.6%,循环使用5次后去除率未见明显下降。本研究合成的MgAlO在处理Cr(Ⅵ)废水方面有潜在应用前景,为含Cr(Ⅵ)废吸附剂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双金属氧化物 吸附 Cr(Ⅵ) 废吸附剂再利用
下载PDF
镁/铝双金属复合材料成形工艺的研究进展及影响结合层的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婷 曾朝伟 +4 位作者 孙振威 彭威 赵健行 胡红军 钟韬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3-64,共12页
镁合金和铝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等特点,在汽车轻量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Mg/Al双金属复合材料兼具2种金属的优点,在运输、电子3C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制备Mg/Al复合材料的方法可分为焊接、铸造、轧制和挤压4大类。在制备Mg/A... 镁合金和铝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等特点,在汽车轻量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Mg/Al双金属复合材料兼具2种金属的优点,在运输、电子3C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制备Mg/Al复合材料的方法可分为焊接、铸造、轧制和挤压4大类。在制备Mg/Al复合材料时,4种方法均会不可避免地在界面结合处产生硬脆相的金属间化合物(IMC),如Al_(3)Mg_(2)、Al_(12)Mg_(17)等。硬脆相的IMC往往不利于Mg/Al之间的结合。提高Mg/Al双金属复合材料结合强度的关键是消除或者减少IMC。针对以上问题,综述了目前较为前沿的焊接、铸造、轧制、挤压等用于制备Mg/Al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新工艺,分析了不同工艺及其参数、夹层合金元素、界面形状对结合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最后,对目前制备Mg/Al复合材料成形工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双金属复合材料 加工工艺 金属间化合物 结合强度
下载PDF
钴铝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静霄 叶发萍 +1 位作者 解玉龙 赵素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2-668,共7页
选用三种不同的结构导向剂,以硝酸钴(Co(NO_(3))_(2)·6H_(2)O)为钴源、硝酸铝(Al(NO_(3))_(3)·9H_(2)O)为铝源,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钴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并对制备的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形貌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以分析... 选用三种不同的结构导向剂,以硝酸钴(Co(NO_(3))_(2)·6H_(2)O)为钴源、硝酸铝(Al(NO_(3))_(3)·9H_(2)O)为铝源,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钴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并对制备的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形貌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以分析研究结构导向剂种类对所得材料形貌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结构导向剂不仅影响着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形貌结构,而且对其电化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氟化铵(NH4F)为结构导向剂时合成的钴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具有三维花朵状结构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0.5 A·g^(-1)下,其比电容为572.2 F·g^(-1),在4.0 A·g^(-1)电流密度下,进行5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保持率达84.9%,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导向剂 铝双金属氢氧化物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钴铝双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对盐酸金霉素的去除
7
作者 章萍 王玉菲 +2 位作者 谌宇楠 刘琪 陈小赛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3年第3期216-224,共9页
采用“共沉淀-煅烧法”制备钴铝层状双金属氧化物(CoAl_(400)@LDO),将其用于吸附水中的盐酸金霉素(CTC·HCl)。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方式对CoAl_(400)@LDO吸附盐酸金霉素前后的微观结构进... 采用“共沉淀-煅烧法”制备钴铝层状双金属氧化物(CoAl_(400)@LDO),将其用于吸附水中的盐酸金霉素(CTC·HCl)。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方式对CoAl_(400)@LDO吸附盐酸金霉素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系统表征,并研究污染物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温度及吸附时间对盐酸金霉素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最大吸附量为74.06 mg·g^(-1)。此外,结合XRD、FT-IR和SEM分析可知CoAl_(400)@LDO对CTC·HCl的去除机制主要为络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氧化物 盐酸金霉素 共沉淀-煅烧法 吸附
下载PDF
一步水热法合成多孔氧缺陷镍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及其高电容存储
8
作者 刘少波 赵勇峰 +1 位作者 李恒月 阳军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4138-4148,共11页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由于具有层状结构、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中心和金属离子间的协同作用被认为是超级电容器的理想电极之一。然而,低的比电容和较差的循环稳定性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规模化应用。本文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镍上...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由于具有层状结构、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中心和金属离子间的协同作用被认为是超级电容器的理想电极之一。然而,低的比电容和较差的循环稳定性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规模化应用。本文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镍上制备层状镍铝双金属氢氧化物(NiAl-LDH),并通过不同的反应物浓度控制其电荷存储能力。研究发现反应物浓度对NiAl-LDH的形貌、结晶度和负载密度有明显调节作用。优化后的NiAl-LDH(Ni1Al1-LDH)具有丰富氧缺陷的多孔纳米片结构,该结构紧密包覆在高导电性泡沫镍表面,促进了离子和电子的转移,有效提高了Ni离子的氧化还原活性,从而提高了能量储存能力。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Ni1Al1-LDH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的比电容为1958.1 F/g。在100 mV/s的扫速下,经过1000次持续充放电循环,电容保持率高达1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电容 层状镍铝双金属氢氧化物 多孔纳米片 氧缺陷
下载PDF
铜铝双金属梯度材料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吴志远 陈范铭 +2 位作者 苏前航 郇昌宝 顾航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3年第5期91-95,共5页
铜铝双金属梯度材料有着优异的力学、化学和物理性能。铜铝双金属梯度材料作为一种典型的双金属复合材料,综合利用铜的高导电、高导热,以及铝的质轻、易焊接、低成本等优点而被应用于各大领域,并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基于双... 铜铝双金属梯度材料有着优异的力学、化学和物理性能。铜铝双金属梯度材料作为一种典型的双金属复合材料,综合利用铜的高导电、高导热,以及铝的质轻、易焊接、低成本等优点而被应用于各大领域,并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基于双金属梯度材料性能特点,本文综述了铜铝双金属梯度材料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重点评析了组合复合工艺在制备铜铝双金属梯度材料的应用,旨在协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制备工艺,优化相应的处理参数,从而节约成本、强化结合质量并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双金属 梯度材料 制备工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刘腾 刘平 王渠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5,22,共6页
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介绍了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综述了复合技术、界面行为、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和生长规律、金属间化合物的微观结构以及铜铝间的扩散行为等方面内容,论述了铜铝复合... 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介绍了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综述了复合技术、界面行为、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和生长规律、金属间化合物的微观结构以及铜铝间的扩散行为等方面内容,论述了铜铝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电学性能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双金属 复合技术 界面行为 金属间化合物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下载PDF
爆炸法制备铁/铝双金属复合管的界面组织与结合强度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显俊 陶杰 +1 位作者 郭训忠 张立伍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38,42,共5页
为研究爆炸法制备铁/铝双金属管复合界面的结合情况,通过压剪试验测试了该界面的结合强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了界面形貌及元素分布情况,并讨论了退火热处理对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复合管中部实现了铁和铝的波状焊合... 为研究爆炸法制备铁/铝双金属管复合界面的结合情况,通过压剪试验测试了该界面的结合强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了界面形貌及元素分布情况,并讨论了退火热处理对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复合管中部实现了铁和铝的波状焊合,过渡层较窄,界面处未观察到明显的金属间化合物;界面的结合强度高于铝基体的抗剪强度;退火处理能够明显改善界面的元素分布,当采用400℃以下退火时不会明显降低界面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铝双金属复合管 爆炸 界面 结合强度
下载PDF
铜铝双金属管连续衬拉复合成形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智祥 杨斌 杨贵平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6-209,共4页
采用连续衬拉复合工艺线路对铜铝双金属管成形规律进行研究 ,全面探讨了变形量和后序的热处理工艺对界面强度的影响 ,以及在成形过程中组元金属的变形规律。界面强度受变形量及热处理工艺影响较大 ,且组元金属存在不均匀变形规律 ,这为... 采用连续衬拉复合工艺线路对铜铝双金属管成形规律进行研究 ,全面探讨了变形量和后序的热处理工艺对界面强度的影响 ,以及在成形过程中组元金属的变形规律。界面强度受变形量及热处理工艺影响较大 ,且组元金属存在不均匀变形规律 ,这为合理制订铜铝双金属管拉伸复合工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双金属 连续衬拉复合成形 界面结合强度
下载PDF
蔗渣炭/镁铝双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吸附As(Ⅴ)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敦球 张涛 +3 位作者 梁美娜 朱义年 唐沈 陈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96-901,共6页
采用共沉淀和焙烧法制备蔗渣炭/镁铝双金属氧化物(LDO),研究了pH、吸附时间、初始As(Ⅴ)浓度等因素对其吸附As(Ⅴ)的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蔗渣炭/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吸附As(Ⅴ... 采用共沉淀和焙烧法制备蔗渣炭/镁铝双金属氧化物(LDO),研究了pH、吸附时间、初始As(Ⅴ)浓度等因素对其吸附As(Ⅴ)的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蔗渣炭/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吸附As(Ⅴ)前后的蔗渣炭/镁铝LDO进行表征,探讨其吸附As(Ⅴ)的机理。结果表明,蔗渣炭/镁铝LDH具有水滑石层状结构;在pH为3.0~10.0时,蔗渣炭/镁铝LDO对As(Ⅴ)的平衡吸附量较高。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用于描述其对As(Ⅴ)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45℃时,其对As(Ⅴ)的饱和吸附量为26.120mg/g。蔗渣炭/镁铝LDO受共存阴离子影响表现为HPO_4^(2-)>CO_3^(2-)>SO_4^(2-)>Cl^->NO_3^-;材料再生循环利用4次后,对20.0mg/L的As(Ⅴ)的去除率为89.63%。XRD和FTIR分析表明,吸附后AsO_4^(3-)嵌入水滑石层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渣炭 铝双金属氧化物 吸附 As(Ⅴ)
下载PDF
利用镁铝双金属氧化物去除S^(2-)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孝华 李传强 +1 位作者 汤琪 李榕榕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1-404,共4页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 Al-LDHs),在500℃焙烧下得到产物镁铝双金属氧化物(Mg Al-LDO)。利用络合滴定的方法测定合成的镁铝双金属氧化物(Mg Al-LDO)中镁和铝的含量,对合成的Mg AlLDO进行元素分析,进而对结构进行了...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 Al-LDHs),在500℃焙烧下得到产物镁铝双金属氧化物(Mg Al-LDO)。利用络合滴定的方法测定合成的镁铝双金属氧化物(Mg Al-LDO)中镁和铝的含量,对合成的Mg AlLDO进行元素分析,进而对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到镁铝双金属氧化物的结构式为Mg2Al O3(OH)。在溶液的p H=9条件下,利用所制得的Mg Al-LDO去除S2-,同时考察了溶液的初始浓度、去除时间以及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g Al-LDO具有较好的去除S2-能力,当去除时间为8 h,溶液初始浓度为15 g/L,常温(19.8℃)下,对S2-的最大去除率为8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双金属氧化物 元素分析 二价硫离子 去除率
下载PDF
镁铝双金属醇盐合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国良 董优嘉 +2 位作者 刘红宇 徐铁军 宁桂玲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5-78,81,共5页
介绍了镁铝双金属醇盐的合成方法,详细介绍和评述了乙醇镁铝、异丙醇镁铝、正丁醇镁铝、异丁醇镬铝等双金属醇盐的合成工艺。正丁醇镁铝、异丁醇镁铝可用来制备高纯镁铝尖晶石,也可以直接用作催化剂,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铝双金属醇盐 双金属醇盐 金属醇盐 合成
下载PDF
纳米钯?铝双金属对水中3-氯酚的脱氯降解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勇宏 杨波 +2 位作者 张鸿 赵绪新 刘剑洪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39,共5页
采用置换沉积法制备了纳米钯/铝双金属催化剂,氢解还原去除水相中难降解有毒有机物3-氯酚(3-CP),考察了溶液pH、钯负载量、纳米钯/铝双金属投加量、反应温度对脱氯效果的影响并解析相关反应机制。结果表明:(1)初始pH 3.0时,沉积液中93.2... 采用置换沉积法制备了纳米钯/铝双金属催化剂,氢解还原去除水相中难降解有毒有机物3-氯酚(3-CP),考察了溶液pH、钯负载量、纳米钯/铝双金属投加量、反应温度对脱氯效果的影响并解析相关反应机制。结果表明:(1)初始pH 3.0时,沉积液中93.25%(质量分数,下同)~96.67%的钯可有效负载于铝材上。(2)在pH为3.0、纳米钯/铝双金属投加量为2g/L、钯负载量为1.16%(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25℃下降解初始摩尔浓度为0.389mmol/L的3-CP,反应终了时脱氯率在99%以上。利用纳米钯/铝双金属降解氯代有机污染物具有高效低耗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上具有较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钯 铝双金属 催化脱氯 3-氯酚
下载PDF
焙烧型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对水中苯甲酸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玲 何小丽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7-131,160,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功能材料,并在500℃焙烧得到改性的层状氢氧化镁铝(LDO),利用XRD和FTIR对改性前后的产物结构进行表征。以LDO为吸附剂、水中苯甲酸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了吸附剂的投加量、p H、吸附平衡时间及...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功能材料,并在500℃焙烧得到改性的层状氢氧化镁铝(LDO),利用XRD和FTIR对改性前后的产物结构进行表征。以LDO为吸附剂、水中苯甲酸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了吸附剂的投加量、p H、吸附平衡时间及恒温水浴振荡温度等实验条件对苯甲酸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 m L质量浓度为0.6 g/L的苯甲酸溶液中,吸附剂投加量0.8 g,p H=8.0,吸附60 min,(25±0.5)℃的条件下脱除效果较佳,脱除率可达到77.9%。此外,吸附反应较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该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反应,吸附热为-17.01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双金属氢氧化物 吸附 苯甲酸 脱除率 热力学
下载PDF
铜铝双金属薄板爆炸焊接参数选择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慧英 刘天生 《爆破》 CSCD 2004年第2期80-82,85,共4页
 根据两种材料的物理性质确定爆炸焊接窗口,从而确定单位面积药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由于单位面积药量的不同将产生不同的焊接面,在实验中根据双金属药型罩的加工特性和高度对称性的要求确定最后的药量。
关键词 爆炸焊接 可焊性窗口 双金属药型罩 铝双金属薄板
下载PDF
二茚基钇-铝双金属配合物催化丙烯腈聚合
19
作者 应来强 赵钰滢 +2 位作者 巴晓微 唐涛 金鹰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24-526,共3页
The polymerization of acrylonitrile was first studied using (C9H7)2Y(μ-Et)2AlEt2 as a single-component catalys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could be greatly increased when PhONa was added to the catalyst in amount o... The polymerization of acrylonitrile was first studied using (C9H7)2Y(μ-Et)2AlEt2 as a single-component catalys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could be greatly increased when PhONa was added to the catalyst in amount of n(PhONa)/n(Cat)=3. A mechanism related to the polymerization initiation of AN i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铝双金属配合物 丙烯腈 聚合 催化剂 PAN
下载PDF
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对Cu^(2+)的吸附
20
作者 王孝华 李传强 +2 位作者 汤琪 牟元华 张燕宇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03-907,共5页
为研究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采用了共沉淀的方法合成了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并利用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对铜离子进行吸附,同时考察了溶液p 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溶液初始浓度... 为研究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采用了共沉淀的方法合成了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并利用镁铝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对铜离子进行吸附,同时考察了溶液p 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溶液初始浓度对铜离子吸附率的影响,并利用XRD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常温时,当溶液pH为9、吸附时间为160 min、吸附剂用量为4 g、溶液初始浓度为25 mmol/L的条件下,MgAl-LDHs对铜离子的吸附率达到最大值为9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双金属氢氧化物 铜离子(Ⅱ) 吸附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