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在复杂铝电解质中的溶解损失量 被引量:3
1
作者 冯森 张一帆 +5 位作者 刘兆顺 刘爱民 石忠宁 王兆文 邱仕麟 高炳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30-2540,共11页
氩气气氛下,采用质量法测定铝在简单电解质(SE)、高钾电解质(HPE)和高锂电解质(HLE)中的溶解损失量。结果表明:铝的溶解损失除了与铝的溶解反应和Al4C3的生成反应有关外,还与铝−炭原电池的形成有关。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铝在简单电解质... 氩气气氛下,采用质量法测定铝在简单电解质(SE)、高钾电解质(HPE)和高锂电解质(HLE)中的溶解损失量。结果表明:铝的溶解损失除了与铝的溶解反应和Al4C3的生成反应有关外,还与铝−炭原电池的形成有关。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铝在简单电解质和高钾电解质中的溶解损失速率在0.18~0.22 mg/(cm^(2)∙min)范围内,远低于铝在高锂电解质中的溶解损失速率0.35 mg/(cm^(2)∙min)。高锂电解质中铝−炭电池反应造成的铝溶解损失速率远高于其他两种铝电解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质量法 复杂电解质 溶解损失 −炭原电池
下载PDF
中国铝元素物质流投入产出模型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楚春礼 马宁 +1 位作者 邵超峰 鞠美庭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59-1066,共8页
在构建全国铝物质流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对2001年,2004年,2005年和2007年全国铝损失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2001—2004年生产加工部门和消费部门来源于国内开采的铝损失所占比例分别从54.8%和47.6%升至64.4%和53.1%,全国铝损失率... 在构建全国铝物质流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对2001年,2004年,2005年和2007年全国铝损失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2001—2004年生产加工部门和消费部门来源于国内开采的铝损失所占比例分别从54.8%和47.6%升至64.4%和53.1%,全国铝损失率从32.5%增至42.4%;2004—2005年来源于国内开采的铝损失增幅迅速降至4.9%,2005—2007年保持在8.8%.来源于国内开采的铝损失占铝损失总量的比例最大,2001年,2004年和2007年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34.1%,44.8%和36.3%,提示依然需要提高国内铝开采的利用效率和加工技术水平以减少铝损失总量.2001年,2004年,2005年和2007年来源于国外进口的铝损失量占铝进口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0.9%,39.1%,35.8%和33.3%,损失率变化不大,未来应增加再生铝的使用比例以降低铝的损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生产矩阵 来源解析 铝损失
下载PDF
铝电解阳极CO_2气泡传质速率及其对电流效率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吉刚 薛济来 朱骏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0-715,719,共7页
构建铝电解阳极CO2气泡生长、脱离阳极后在冰晶石熔液内上浮与CO2传质过程耦合模型,研究CO2气泡传质速率及其对二次铝损失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气泡长大过程CO2传质速率(10-6 mol/s)远大于气泡上浮中数值(10-8~10-9mol/s)。当... 构建铝电解阳极CO2气泡生长、脱离阳极后在冰晶石熔液内上浮与CO2传质过程耦合模型,研究CO2气泡传质速率及其对二次铝损失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气泡长大过程CO2传质速率(10-6 mol/s)远大于气泡上浮中数值(10-8~10-9mol/s)。当CO2气泡传质速率与铝损失速率相近时,减少电解槽极距对电流效率影响并不明显。电流密度i对气泡传质速率影响较大,当i从0.15A/cm2增至0.75A/cm2时,CO2气泡在电解质冰晶石熔液中传质速率可增大至1.96×10-6 mol/s,但电流密度越高,铝生成量越大,CO2气泡传质引起的电流效率降低趋势反而减小。在阳极加载超声可使气泡脱离阳极时粒径变小,同时亦使CO2气体在阳极底部停留时间减少,其综合作用使电流效率升高。正常电解条件下实验结果与模拟研究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气泡生长 传质速率 铝损失 电流效率
下载PDF
Effect of aqueous extract of leaves of Morinda tinctoria on corrosion inhibition of aluminium surface in HCl medium 被引量:4
4
作者 K. KRISHNAVENI J. RAVICHANDRA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8期2704-2712,共9页
The effect of Morinda tinctoria(MT) leaves extract on the corrosion inhibition of Al in acid medium was studied. The inhibition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Al in 0.5 mol/L HCl with the extract of leaves of MT using ma... The effect of Morinda tinctoria(MT) leaves extract on the corrosion inhibition of Al in acid medium was studied. The inhibition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Al in 0.5 mol/L HCl with the extract of leaves of MT using mass loss and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 Parameters, such as concentration of the inhibitor, concentration of the acid,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of halide ions, were varied and optimized. Increase of the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of acid can decreas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hibitor.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show that the physisorption of the inhibitor molecules on Al surface obeys Langmuir isothe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ium mass loss acid corrosion INHIBITION Morinda tinctori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