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0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P-AES法测定含铝预熔性渣洗料中钙、镁、硅、铝氧化物
1
作者 李青章 常相征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4期28-30,共3页
研究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炼钢含铝预熔性渣洗料中钙、镁、硅、铝氧化物的分析条件以及处理样品的方式方法,为便于区别金属铝和三氧化二铝,创建了一种新型的仪器分析方法。由于试样中金属铝的存在,采用先酸溶再碱融的处... 研究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炼钢含铝预熔性渣洗料中钙、镁、硅、铝氧化物的分析条件以及处理样品的方式方法,为便于区别金属铝和三氧化二铝,创建了一种新型的仪器分析方法。由于试样中金属铝的存在,采用先酸溶再碱融的处理方式,并采用配置相似基体的方法消除基体干扰。研究了渣洗料的溶样过程、仪器分析参数的选择、基体的干扰消除等对分析结果影响,在优化仪器分析参数和分解试样实验过程中,试样分析结果相对标准偏差远小于1.0%,分析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都很高。因此,该方法可取代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准确、快速的仪器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预熔性渣洗料 金属 钙、镁、硅、铝氧化
下载PDF
铝氧化银电池用高活性铝合金阳极研究
2
作者 林沛 王培侨 +1 位作者 王红雨 李学海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37-1640,共4页
研究了铝氧化银电池激活初期和放电中后期电解液条件下铝合金电极的性能,分析了含有较高偏铝酸盐浓度时铝合金电极的界面反应,并研制出了高活性铝合金电极。大倍率放电(620 mA/cm^(2))时,采用高活性铝合金电极的单体电池平均电压较采用... 研究了铝氧化银电池激活初期和放电中后期电解液条件下铝合金电极的性能,分析了含有较高偏铝酸盐浓度时铝合金电极的界面反应,并研制出了高活性铝合金电极。大倍率放电(620 mA/cm^(2))时,采用高活性铝合金电极的单体电池平均电压较采用现有铝合金电极的单体电池平均电压提高了19和36 mV,平均带载析氢速率仅增加了0.078和0.142 mL/(min·cm^(2)),且保持稳定。这为铝合金电极性能提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对铝氧化银电池比能量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氧化银电池 合金电极 平均电压 析氢速率
下载PDF
铈锆铝氧化物微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3
作者 齐悦 胡安明 +2 位作者 邓冬艳 王春霞 伍星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0,共4页
研究了纳米铈锆氧化物在催化材料铈锆铝氧化物的性能。通过合成纳米颗粒铈锆氧化物CeZrO,与微米颗粒氧化铝Al_(2)O_(3)组装成微纳米复合结构的催化材料CeZrO@Al_(2)O_(3),对其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及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铈锆氧... 研究了纳米铈锆氧化物在催化材料铈锆铝氧化物的性能。通过合成纳米颗粒铈锆氧化物CeZrO,与微米颗粒氧化铝Al_(2)O_(3)组装成微纳米复合结构的催化材料CeZrO@Al_(2)O_(3),对其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及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铈锆氧化物纳米颗粒分散负载于氧化铝微米颗粒的外层表面,形成核壳结构型的颗粒状复合材料,材料表面铈锆元素含量大幅高于体相组成,有效提高了铈锆氧化物的利用率;微纳米复合材料CeZrO@Al_(2)O_(3)的还原温度比常规微米混合材料低约50℃,微纳米结构材料较易于还原,还原速率加快增强了储氧/释氧作用,更有利于改善各类催化性能,可解决常规混合微米材料在储氧/释氧性能不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锆铝氧化 复合材料 材料性能 微纳米结构 催化剂
下载PDF
铝氧化银电池壳体结构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成海超 闻杰 李学海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8-921,共4页
针对某型铝氧化银电池壳体结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结构强度、失稳等仿真分析,辅助壳体结构设计。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手段,可以得到壳体结构应力、应变、变形、屈曲失稳载荷等数据,从而评估壳体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针对某型铝氧化银电池壳体结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结构强度、失稳等仿真分析,辅助壳体结构设计。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手段,可以得到壳体结构应力、应变、变形、屈曲失稳载荷等数据,从而评估壳体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提高设计效率。此外,介绍的方法对于其他外压壳体设计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氧化银电池 受外压壳体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氮添加对土壤不同粒级氮矿化的影响及铁铝氧化物的作用
5
作者 董雪 王韦现 马红亮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1期56-62,共7页
氮添加影响土壤氮矿化,土壤不同组分氮矿化存在差异,因此,研究不同形态氮对土壤各粒级氮矿化的影响,有助于理解氮沉降的影响过程。铁铝氧化物是团聚体中主要的胶结物质,在维持团聚体稳定和有机质吸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能会影响土壤不... 氮添加影响土壤氮矿化,土壤不同组分氮矿化存在差异,因此,研究不同形态氮对土壤各粒级氮矿化的影响,有助于理解氮沉降的影响过程。铁铝氧化物是团聚体中主要的胶结物质,在维持团聚体稳定和有机质吸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能会影响土壤不同粒级氮矿化对氮添加的响应。为探究氮添加对土壤不同粒级氮矿化的影响及铁铝氧化物的作用,选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和湿筛-吸管法分离土壤团聚体(共5个粒级),测定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铁铝形态含量。添加氨基酸态氮(AA)和铵态氮(AN)培养后,计算不同粒级土壤净硝化、净氨化和净矿化速率,分析铁铝氧化物和氮矿化速率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与CK相比,AA处理会促进大团聚体(>0.25 mm)净氮矿化和净硝化,抑制微团聚体(<0.25 mm)的净氮矿化和净氨化;AN处理抑制土壤不同粒级净氮矿化和净氨化。(2)随粒径减小,铁铝氧化物含量有增多的趋势。游离态铁(Fef)主要抑制AA处理>0.25 mm粒径的净氮氨化和硝化,无定形态(Fen、Aln)则主要抑制<0.25 mm粒径。络合态铁(Fea)主要抑制AN处理土壤各粒径净氨化速率,而无定形态铁(Fen)对净氨化速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添加外源氮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壤不同团聚体响应的差异上,而铁铝氧化物对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氮添加对土壤不同团聚体和铁铝氧化物在土壤中作用的交互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铝氧化 净氮矿化 净氮氨化 净氮硝化
下载PDF
掺铝氧化锌纳米晶的超声.水热协同控制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小红 童琴 +3 位作者 刘畅 刘金库 贺文智 李光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13-2720,共8页
利用超声和水热的协同控制作用高效合成出了分散好、晶体结构完整、粒径尺寸约为20nm的掺铝氧化锌(ZAO)纳米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和热重-差热分... 利用超声和水热的协同控制作用高效合成出了分散好、晶体结构完整、粒径尺寸约为20nm的掺铝氧化锌(ZAO)纳米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手段对产物形貌、结构、光学性质及前驱物的热性质进行了研究,对其降解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效果和光催化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由于超声和水热的协同作用,有效控制了产物的粒径,提高了产物的结晶度.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吸收峰出现在369nm左右,计算其带隙约为3.36eV.同超声法或水热法制备的产物相比,超声-水热法制备的ZAO纳米产物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从而使光催化降解时间缩短为原来的77.8%.ZAO纳米光催化剂能够回收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法 水热法 铝氧化 纳米晶 光催化
下载PDF
溅射功率对掺铝氧化锌薄膜光电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范丽琴 裴瑜 +2 位作者 林丽梅 詹仁辉 赖发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48,共5页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在BK-7玻璃基片上沉积掺铝氧化锌薄膜,研究溅射功率对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当溅射功率从250 W增加到400 W时,X射线衍射的结果发现,250 W制备的薄膜只有(002)衍射峰,而300 W以上的样品则出现了新的(101)衍射峰;而且随着...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在BK-7玻璃基片上沉积掺铝氧化锌薄膜,研究溅射功率对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当溅射功率从250 W增加到400 W时,X射线衍射的结果发现,250 W制备的薄膜只有(002)衍射峰,而300 W以上的样品则出现了新的(101)衍射峰;而且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加,(002)峰的强度减弱,(101)峰的强度增强.薄膜的厚度随溅射功率的增加而变厚,电阻率随溅射功率的增加而减小,从200 W功率时的24.6×1-0 4Ωcm减小到400W时的7.2×1-0 4Ωcm.样品在可见光区域的平均光学透射率都大于85%,其光学带隙随载流子浓度的减小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氧化锌薄膜 溅射功率 电学性质 光学性质
下载PDF
中亚热带山区土壤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7
8
作者 王小红 杨智杰 +5 位作者 刘小飞 林伟盛 杨玉盛 刘志江 赵本嘉 苏瑞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88-2596,共9页
以福建省三明市本底条件一致的三片林分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测定了水稳定性团聚体粒径分布,分析了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含量与>0.25 mm大团聚体数量及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含量呈... 以福建省三明市本底条件一致的三片林分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测定了水稳定性团聚体粒径分布,分析了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含量与>0.25 mm大团聚体数量及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含量呈现出米槠次生林>米槠人工林>杉木人工林,游离结晶态(Fed、Ald)>无定形(Feo、Alo)>络合态(Fes、Als)。(2)>0.25 mm大团聚体含量呈现米槠次生林>米槠人促林>杉木人工林,林分之间差异显著,MWD值的趋势与之相似。(3)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均与>0.25 mm水稳定性大团聚体数量及MWD值达到显著甚至极显著相关,但通过分析相关系数R和显著性P说明氧化铝可能比氧化铁更有助于大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无定形及络合态铁铝氧化物比游离态铁铝氧化物更能促进大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氧化 水稳定性大团聚体 稳定性
下载PDF
掺铝氧化锌ZAO(ZnO∶Al)薄膜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村 权传斌 +2 位作者 徐洪耀 何金花 张现利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86,共5页
描述ZAO(ZnO∶Al)薄膜的晶体结构,论述ZAO薄膜的光学、电学性质与其结构的关系,介绍了掺铝氧化锌ZAO薄膜的各种制备方法,并总结了ZAO薄膜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薄膜材料研究的关键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铝氧化 制备 光电性能 应用
下载PDF
南方主要土壤中铁铝氧化物对土壤吸附Bt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付庆灵 邓雅丽 +3 位作者 胡红青 蔚霞 韩晓芳 李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836-4843,共8页
【目的】研究Bt蛋白与南方主要土壤(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的相互作用,探讨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对吸附的影响。【方法】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Bt蛋白在不同土壤上的吸附特征,并用Langmuir方程进行拟合。【结果】Bt蛋白在去游离态铁铝... 【目的】研究Bt蛋白与南方主要土壤(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的相互作用,探讨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对吸附的影响。【方法】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Bt蛋白在不同土壤上的吸附特征,并用Langmuir方程进行拟合。【结果】Bt蛋白在去游离态铁铝砖红壤和红壤表面吸附曲线为H型,而在其它供试土壤表面的吸附曲线均为L型,可用Langmuir方程拟合;去除络合态铁铝土壤对Bt蛋白吸附量增加,而去除其它形态铁铝氧化物土壤上的吸附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游离态铁铝对Bt蛋白吸附的影响最大;Bt蛋白在去除络合态铁铝土壤表面吸附亲和力最大,在去除游离态铁铝的供试土壤表面亲和力最小。【结论】除络合态铁铝外,游离态、非晶形态等铁铝氧化物能促进土壤对Bt蛋白的吸附,这将为Bt蛋白在土壤中环境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蛋白 吸附 土壤 铝氧化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的镁铝氧化物催化剂上丙酮气相缩合反应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春香 刘钢 +4 位作者 朱万春 王丽霞 李宇菲 张文祥 贾明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29-2433,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以氨水为沉淀剂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Mg/Al摩尔比的镁铝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丙酮气相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通过XRD,XPS,ICP,TG-DTA和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反滴沉淀方式制备的... 采用共沉淀法,以氨水为沉淀剂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Mg/Al摩尔比的镁铝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丙酮气相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通过XRD,XPS,ICP,TG-DTA和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反滴沉淀方式制备的Mg1.0AlO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在反应温度为573K条件下,反应85h后丙酮的转化率仍可以达到65%.镁铝氧化物表面存在一定量强度和密度相互匹配的弱碱和强碱中心对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 醇醛缩合 异佛尔酮 铝氧化
下载PDF
掺铝氧化锌薄膜的光电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兵初 李雪勇 聂国政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2-1136,共5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以氧化锌铝陶瓷靶为靶材,在玻璃衬底上制备掺铝氧化锌薄膜,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薄膜组织结构、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的影响。从薄膜的结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等方面分析掺铝氧化锌薄膜的透射率和电阻率的变化机理...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以氧化锌铝陶瓷靶为靶材,在玻璃衬底上制备掺铝氧化锌薄膜,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薄膜组织结构、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的影响。从薄膜的结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等方面分析掺铝氧化锌薄膜的透射率和电阻率的变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掺铝氧化锌薄膜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且呈c轴择优取向,晶粒垂直于衬底方向柱状生长,衬底温度和氧分压对薄膜的电阻率和透射率具有很大影响。在衬底温度为200℃、氧气与氩气的分压比为1%时,薄膜具有最优电阻率和平均透射率,分别达到1.13×10-3Ω.cm和8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氧化锌薄膜 透射率 电阻率
下载PDF
纳米掺铝氧化锌(ZAO)粉体的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素萍 陈林 +3 位作者 王献忠 文忠和 向芸 张西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9-41,49,共4页
掺铝氧化锌(ZAO)是一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的复合氧化物半导体。综述了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沸腾回流法和络盐法等ZAO纳米粉体常用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评价。
关键词 铝氧化锌(ZAO) 纳米 制备 进展
下载PDF
有机酸对铝氧化物吸附磷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胡红青 李学垣 贺纪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5-41,共7页
以存在不同配位阴离子 (硫酸根、磷酸根、草酸根、柠檬酸根 )时合成的铝氧化物为对象 ,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草酸、柠檬酸等的浓度和 pH对铝氧化物吸附磷的影响 ,并讨论有机酸影响磷吸附的机制。结果表明 :六种合成铝氧化物的最大吸磷量 (... 以存在不同配位阴离子 (硫酸根、磷酸根、草酸根、柠檬酸根 )时合成的铝氧化物为对象 ,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草酸、柠檬酸等的浓度和 pH对铝氧化物吸附磷的影响 ,并讨论有机酸影响磷吸附的机制。结果表明 :六种合成铝氧化物的最大吸磷量 (Xm)介于 0 189~ 0 838mmol/ g ,以Al(OH)x的吸磷量最高 ,“铝 柠檬酸”复合物 (Al CA)的吸磷量最低 ;有机酸浓度升高时 ,铝氧化物的吸磷量降低 ,且柠檬酸的影响程度高于草酸 ;先加 pH为 2的草酸或酒石酸 ,Al(OH)x对磷的次级吸附量最低 ,而有机酸pH为 3时 ,Al(OH)x对磷的次级吸附量达最高 ,有机酸溶液 pH由 4增至 9,铝氧化物吸磷量变化不大或逐渐降低。有机酸与磷混合加入同单加磷相比 ,pH 3时差异较小 ,pH 4~ 6时差异最显著 ,pH 7~ 8时又减小 ;有机酸降低铝氧化物吸磷量的机理包括酸性溶解和络合竞争两方面 ,在 pH 2时以前者为主 ,pH 3~ 9时以后者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铝氧化 吸附 土壤
下载PDF
有机酸根与铝氧化物表面吸附磷的解吸 被引量:14
15
作者 胡红青 李学垣 贺纪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49-256,共8页
研究了有机酸根离子与合成铝氧化物表面吸附磷解吸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有有机酸时比无有机酸时吸附的磷具有更高的解吸率,无草酸且加磷pH为4时,0.01mol·L-1KCI对磷的解吸率最低,草酸与磷共存且pH为6时磷的解吸率最高;(... 研究了有机酸根离子与合成铝氧化物表面吸附磷解吸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有有机酸时比无有机酸时吸附的磷具有更高的解吸率,无草酸且加磷pH为4时,0.01mol·L-1KCI对磷的解吸率最低,草酸与磷共存且pH为6时磷的解吸率最高;(2)高浓度有机酸可解吸低浓度有机酸难解吸的磷,草酸难解吸的磷可为等浓度的柠檬酸极解吸;(3)不同浓度草酸和柠檬酸对“铝-草酸”复合物吸附磷的解吸率比对Al(OH)x的低,而对“铝-柠檬酸”复合物吸附磷的解吸率则比对Al(OH)x的高;(4)柠檬酸对“铝-磷”复合物中磷的解吸量随柠檬酸浓度升高而增大。这些结果证明,有机酸对铝氧化物吸附磷的解吸机理包括配位交换和溶解,有机酸可促进磷的解吸,提高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根 铝氧化 磷酸根 解吸
下载PDF
中频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法制备掺铝氧化锌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清耿 郜小勇 +1 位作者 刘玉芬 卢景霄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6-569,共4页
利用中频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法(MF-DC-MS)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掺铝氧化锌(AZO)透明导电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四探针法和分光光度计深入研究了衬底温度对AZO薄膜的结构、电学和光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h的沉积使AZO薄膜丧失了(0... 利用中频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法(MF-DC-MS)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掺铝氧化锌(AZO)透明导电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四探针法和分光光度计深入研究了衬底温度对AZO薄膜的结构、电学和光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h的沉积使AZO薄膜丧失了(002)c轴择优取向。随着衬底温度由210℃升高到270℃,AZO薄膜的电阻率从7.5×10-3Ω.cm降低到2.5×10-3Ω.cm。高于270℃后,电阻率又略有升高。电阻率的变化趋势可从薄膜微观结构的角度得到合理解释。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AZO薄膜的吸收边先发生了蓝移。高于270℃后,又发生了红移。利用Burstein-Moss效应分析了AZO薄膜吸收边的蓝移和红移。该结果和电阻率的结果相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直流反应磁控溅射 铝氧化锌薄膜 C轴择优取向 吸收边
下载PDF
熔铝氧化渗透合成SiC_p/Al_2O_3-Al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崔岩 宋颍刚 张少卿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3-27,共5页
以低成本的熔铝氧化渗透合成新方法制备了SiCp/Al2 O3 Al复合材料。借助X光电子谱 (XPS)、光学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 (TEM)、X射线衍射 (XRD)等手段研究了该种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并分析了影响微观结构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 以低成本的熔铝氧化渗透合成新方法制备了SiCp/Al2 O3 Al复合材料。借助X光电子谱 (XPS)、光学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 (TEM)、X射线衍射 (XRD)等手段研究了该种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并分析了影响微观结构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Al2 O3 和Al作为复合材料基体呈双连续分布 ,它们各自的含量可在较大范围内受SiC颗粒的粒度所控制。在熔铝氧化渗透合成的SiCp/Al2 O3 Al复合材料中 ,各组成相之间无界面反应 ,也无晶间相 ,Al2 O3 在SiC颗粒表面二次形核并直接生长的现象普遍存在 ,并由此形成了具有良好物理冶金结合的Al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颗粒 铝氧化渗透合成方法 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氧化 SiCp/Al2O3-Al 陶瓷复合材料
下载PDF
掺铝氧化锌纳米粉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伟博 张刚申 +1 位作者 高珊 蒋涛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5,10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铝氧化锌(AZO)纳米粉体,将其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出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掺铝氧化锌(AZO)复合膜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线衍射分析、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紫...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铝氧化锌(AZO)纳米粉体,将其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出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掺铝氧化锌(AZO)复合膜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线衍射分析、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仪对AZO粉体及其改性后的无水乙醇分散液和PVB/AZO复合膜片性能进行表征.研究铝掺杂量对AZO粉体结晶程度和PVB/AZO复合膜片的不同波段光线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铝掺杂含量增加,粉体结晶程度变低.当铝掺杂含量为2%时,PVB/AZO复合膜片紫外光线透过率最高,近红外波段透过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氧化 溶胶凝胶法 结晶程度 复合膜片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锌铝氧化物(ZAO)粉末红外发射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武晓威 冯玉杰 +1 位作者 刘延坤 韦韩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9-283,共5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ZAO掺杂半导体粉末材料,系统研究了制备工艺对ZAO粉末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借助于TG-DTA、XRD、SEM对材料的热处理温度,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考察,利用IR-2双波段发射率测量仪对ZAO粉末材料的红外发射率进行了测...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ZAO掺杂半导体粉末材料,系统研究了制备工艺对ZAO粉末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借助于TG-DTA、XRD、SEM对材料的热处理温度,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考察,利用IR-2双波段发射率测量仪对ZAO粉末材料的红外发射率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物终点pH值为8.5、反应时间为2.5h、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2h、Al2O3的掺杂量为3%时所得的ZAO粉末的红外发射率最低;ZAO掺杂半导体粉末的晶体结构为ZnO的铅锌矿结构;粒子形状近似为椭圆形,平均粒径为5~10μm;在中红外(3~5μm)和远红外(8~14μm)波段均具有较低的红外发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隐身 半导体材料 铝氧化物(ZAO) 红外发射率
下载PDF
土壤及铝氧化物吸附氯磺隆和苄嘧磺隆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永红 岳霞丽 +1 位作者 叶发兵 董元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3,共3页
用间歇法研究了红壤和人工合成的铝氧化物吸附除草剂(氯磺隆、苄嘧磺隆)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土壤和氧化物对除草剂的吸附均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平衡。用五种模型对土壤和氧化物的吸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描述,其中最优模型是一级动力学... 用间歇法研究了红壤和人工合成的铝氧化物吸附除草剂(氯磺隆、苄嘧磺隆)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土壤和氧化物对除草剂的吸附均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平衡。用五种模型对土壤和氧化物的吸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描述,其中最优模型是一级动力学方程。两种除草剂在两种供试样品中的吸附量均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铝氧化 除草剂 吸附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