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铝水解形态对混凝效果及絮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柯水洲 涂家勇 +1 位作者 朱佳 韦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33-738,共6页
采用微量滴定法制备不同碱化度的聚合铝,并测定其铝形态分布,通过其对腐殖酸-高岭土水样进行烧杯实验,依据絮体的Zeta电位、浊度、UV254及絮体强度因子及恢复因子等参数,以综合评价聚合铝水解形态的混凝机理及其絮体特性。结果表明:聚... 采用微量滴定法制备不同碱化度的聚合铝,并测定其铝形态分布,通过其对腐殖酸-高岭土水样进行烧杯实验,依据絮体的Zeta电位、浊度、UV254及絮体强度因子及恢复因子等参数,以综合评价聚合铝水解形态的混凝机理及其絮体特性。结果表明:聚合铝投加前后铝形态分布存在很大差异,碱化度越低影响越明显,碱化度为0.5的聚合铝中Ala含量由原来的69.57%变为4%左右,而其Alc由9.36%变为50%左右;预制铝的中聚体和高聚体形态在混凝过程中相对比较稳定,而低聚合度的Ala变化显著;Alb电中和能力强,对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好,其絮体成长速度慢但絮体强度高;Alc具有较强的吸附架桥能力,能促进浊度的去除;预制Alc的吸附架桥能力强于水解生成的Alc,但其絮体恢复性能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铝水解形态 混凝效果 絮体特性 絮体强度 絮体再生
原文传递
纳米Al_(30)混凝剂的制备及混凝性能研究
2
作者 徐绪筝 迟娟 +1 位作者 吕敏 邢晓丹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9期93-95,共3页
以实验室Al_(13)溶液在150℃的温度下,制备一系列不同加热时间的混凝剂。以27Al-NMR法测定的铝水解形态表明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混凝剂中,有大量的Al_(30)存在,且Al_(30)的生成量与加热时间呈正相关。结合Al-Ferron所测定的铝水解形态,说明... 以实验室Al_(13)溶液在150℃的温度下,制备一系列不同加热时间的混凝剂。以27Al-NMR法测定的铝水解形态表明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混凝剂中,有大量的Al_(30)存在,且Al_(30)的生成量与加热时间呈正相关。结合Al-Ferron所测定的铝水解形态,说明Al_(30)属于传统意义上的Alc范畴,其混凝活性通常被忽视。混凝实验结果表明,Al_(30)具有很强的电中和能力,对模拟水体中的颗粒物及有机物都有很好的去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0 ^27Al-NMR 铝水解形态 混凝性能
下载PDF
纳米复合聚硅酸铝的颗粒粒度效应:Al_(13)与氧化硅的相互作用及其混凝特征
3
作者 徐绪筝 王东升 解建坤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3-157,共5页
为了研究纳米复合聚硅酸铝(PASC)混凝剂的颗粒粒度效应,以实验室提纯的Al13溶液和活化水玻璃为原料,制备一系列不同粒度分布的PASC.以Al-Ferron法测定的铝水解形态表明,在该混凝剂中,Al13作为混凝优势形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氧化硅聚集... 为了研究纳米复合聚硅酸铝(PASC)混凝剂的颗粒粒度效应,以实验室提纯的Al13溶液和活化水玻璃为原料,制备一系列不同粒度分布的PASC.以Al-Ferron法测定的铝水解形态表明,在该混凝剂中,Al13作为混凝优势形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氧化硅聚集度的测定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活化硅酸的加入能显著提高混凝剂的平均粒度,同时,Si/Al比(物质的量比)是影响平均粒度的主要因素.在活化硅酸不过量的前提下,Si/Al比和混凝剂的平均粒度呈正相关.混凝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电中和能力的前提下,混凝剂的颗粒粒度越大,混凝剂的除浊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聚硅酸(PASC) 铝水解形态 氧化硅 粒度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