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射频磁控溅射制备高In组分Al_(1-x)In_(x)N薄膜及其光学性能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建金
齐东丽
+3 位作者
刘俊
李想
宋健宇
沈龙海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70-1975,共6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硅和石英衬底上生长了高In组分Al_(1-x)In_(x)N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分别对Al_(1-x)In_(x)N薄膜的结构、形貌和光学带隙进行表征,并在室温下测量Al_(1-x)In...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硅和石英衬底上生长了高In组分Al_(1-x)In_(x)N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分别对Al_(1-x)In_(x)N薄膜的结构、形貌和光学带隙进行表征,并在室温下测量Al_(1-x)In_(x)N薄膜的光致发光(PL)谱。结果表明:Al_(1-x)In_(x)N薄膜均呈(002)择优取向,具有单相纤锌矿结构,In组分为x=0.64-0.76。随着In组分升高,薄膜表面更加光滑,光学带隙值由1.93 eV红移至1.87 eV。In组分x=0.64,薄膜以本征发光为主,随着In组分增加,出现了附加的发光峰,这可归因于Moss-Burstein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铟氮薄膜
择优取向
光致发光
Burstein-Moss效应
原文传递
题名
射频磁控溅射制备高In组分Al_(1-x)In_(x)N薄膜及其光学性能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建金
齐东丽
刘俊
李想
宋健宇
沈龙海
机构
沈阳理工大学理学院
出处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70-1975,共6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LG201910)。
文摘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硅和石英衬底上生长了高In组分Al_(1-x)In_(x)N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分别对Al_(1-x)In_(x)N薄膜的结构、形貌和光学带隙进行表征,并在室温下测量Al_(1-x)In_(x)N薄膜的光致发光(PL)谱。结果表明:Al_(1-x)In_(x)N薄膜均呈(002)择优取向,具有单相纤锌矿结构,In组分为x=0.64-0.76。随着In组分升高,薄膜表面更加光滑,光学带隙值由1.93 eV红移至1.87 eV。In组分x=0.64,薄膜以本征发光为主,随着In组分增加,出现了附加的发光峰,这可归因于Moss-Burstein效应。
关键词
铝铟氮薄膜
择优取向
光致发光
Burstein-Moss效应
Keywords
aluminum indium nitrogen films
preferred orientation
photoluminescence
Moss-Burstein effect
分类号
O471.4 [理学—半导体物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射频磁控溅射制备高In组分Al_(1-x)In_(x)N薄膜及其光学性能
陈建金
齐东丽
刘俊
李想
宋健宇
沈龙海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