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铣削加工机器人旋量建模及几何求逆优化
- 1
-
-
作者
赵佳伟
李卫东
周勇
胡吉全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绍兴高等研究院
-
出处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2,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5444)。
-
文摘
为了提高机器人在铣削加工应用中的性能,将旋量理论应用于铣削加工机器人的建模中。针对仿真过程中逆解计算太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几何法对求逆过程进行优化。该方法以库卡KR60铣削加工机器人为例,考虑铣削加工位置相对固定,忽略了机器人前三个关节引起的逆解变化,从而简化了逆解的求取。仿真结果表明,经过改进后的几何法相对MATLAB软件自带求逆方法能够极大提高运算效率,减少仿真时间。
-
关键词
铣削加工机器人
旋量理论
运动学逆解
几何法
-
Keywords
milling robot
screw theory
inverse kinematics solution
geometric method
-
分类号
TP242.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六自由度铣削加工机器人刚度建模及误差补偿
被引量:6
- 2
-
-
作者
陈守欢
周婷婷
胡天亮
-
机构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出处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4-418,共15页
-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9GGX104043)
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资助项目(SDYAL19122)
济南市基础研究团队资助项目(2018GXRC005)。
-
文摘
针对铣削加工机器人低刚度特性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对机器人的刚度建模和误差补偿方法进行研究。以ES165D型号的6自由度串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机器人关节变形、臂杆变形和臂杆重力对机器人末端变形的影响,建立了机器人整体刚度模型;通过机器人末端受力变形试验,可知末端变形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小于15%,证明了机器人刚度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基于机器人刚度模型对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路径进行补偿,补偿后加工路径的平均距离误差相对补偿前降低37.39%。
-
关键词
铣削加工机器人
运动学分析
刚度模型
误差补偿
-
Keywords
milling robot
kinematics analysis
stiffness model
error compensation
-
分类号
TP242.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