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屑Ⅰ号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靖 储开宇 查旭山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银屑Ⅰ号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和银屑Ⅰ号小、中、大剂量组,建立小鼠阴道上皮模型和鼠尾鳞片表皮模型,除生理盐水组外,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观... 目的研究中药银屑Ⅰ号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和银屑Ⅰ号小、中、大剂量组,建立小鼠阴道上皮模型和鼠尾鳞片表皮模型,除生理盐水组外,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各组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和促进小鼠尾部鳞片颗粒层形成的能力。结果银屑Ⅰ号小、中、大剂量组均可以显著抑制雌激素期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P<0.01);银屑Ⅰ号中、大剂量组均可以显著提高小鼠尾部鳞片颗粒层形成数(P<0.01)。结论银屑Ⅰ号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与抑制表皮细胞的过度增生和改善表皮角化不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银屑ⅰ号 小鼠
下载PDF
银屑Ⅰ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2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单筠筠 温伟为 《浙江中医杂志》 2006年第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寻常型 银屑ⅰ号 血热型 对照观察
下载PDF
银屑Ⅰ号抑制TNF-α诱导Hacat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孙文 余先华 +3 位作者 彭星 高扬 刘靖 查旭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1511-1513,共3页
目的:观察银屑I号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低、中、高浓度的银屑I号含药血清干预Hacat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25HVD3、IL-1、IL-17、IL-22浓度,West... 目的:观察银屑I号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低、中、高浓度的银屑I号含药血清干预Hacat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25HVD3、IL-1、IL-17、IL-22浓度,Western-blot法检测维生素D受体(vitamine D receptor,VDR)蛋白表达量,RT-PCR检测VDR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VDR蛋白、VDRmRNA、25HVD3表达量明显降低,IL-1、IL-17、IL-22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银屑I号各组VDR蛋白、VDRmRNA、25HVD3表达量明显升高,IL-1、IL-17、IL-22明显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讨论:银屑I号可能通过促进VDR蛋白、VDRmRNA及25HVD3因子信号表达发挥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ⅰ号 维生素D受体 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白介素-22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银屑Ⅰ号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杭怡宁 钟欣欣 +5 位作者 黎锦添 吴清 黄树宏 谢玉彬 李秋怿 查旭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93-1198,共6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预测银屑Ⅰ号药物成分的作用靶点,并与银屑病相关靶点进行映射,拓扑出银屑Ⅰ号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富集分析,探讨银屑Ⅰ号治疗银屑病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TCMSP)数据库和分析平台...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预测银屑Ⅰ号药物成分的作用靶点,并与银屑病相关靶点进行映射,拓扑出银屑Ⅰ号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富集分析,探讨银屑Ⅰ号治疗银屑病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TCMSP)数据库和分析平台及文献检索挖掘出银屑Ⅰ号药物所对应的成分,通过中药成分靶点(HIT)数据库及Swiss靶点预测数据库检索出成分对应的靶点。在疾病靶点数据库(TTD),Drugbank(DBD)数据库及DisGeNet数据库中获取银屑病对应的靶点。使用Cytoscape构建银屑Ⅰ号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核心网络,应用ClueGo对靶点进行GO-BP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出银屑Ⅰ号成分—靶点—疾病网络中共42个相关靶点及59个相应化合物,共得出12条主要信号通路,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及皮质类固醇反应信号通路在网络中具有串话作用。结论银屑Ⅰ号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靶点调控多条信号通路,改善银屑病炎性浸润、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分化及异常新生血管生成等病理因素,从而发挥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银屑ⅰ号 靶点 作用机制 通路分析
原文传递
银屑Ⅰ号含药血清对银屑病样细胞模型的增殖、凋亡相关蛋白及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健勤 邹玲 +3 位作者 王莎莉 刘靖 李建华 孙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银屑Ⅰ号治疗银屑病的药理机制。方法将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TNF-α造模组(TNF-α组),中药高剂量组(TNF-α+HD组),中药中剂量组(TNF-α+MD组),中药低剂量组(TNF-α+LD组)。对照组不予造模,其... 目的探讨银屑Ⅰ号治疗银屑病的药理机制。方法将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TNF-α造模组(TNF-α组),中药高剂量组(TNF-α+HD组),中药中剂量组(TNF-α+MD组),中药低剂量组(TNF-α+LD组)。对照组不予造模,其余组别均予TNF-α造模,并予相应血清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Bcl-2、CyclinD1、c-Myc、p21、p53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的CyclinD1、c-Myc、p21、p5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比TNF-α组低,Bcl-2则相反;与TNF-α组相比,TNF-α+LD组、TNF-α+MD组、TNF-α+HD组的CyclinD1、c-Myc、p21、p53蛋白mRNA水平逐渐下降;Bcl-2则相反。结论银屑Ⅰ号可调节一系列增殖、凋亡相关蛋白及基因,进而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凋亡代谢网络,从而发挥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银屑ⅰ号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银屑Ⅰ号对咪喹莫特诱导BALB/c小鼠银屑病模型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杭怡宁 黎锦添 +4 位作者 王金华 谢玉彬 李秋怿 钟欣欣 查旭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3-458,共6页
目的观察银屑Ⅰ号对咪喹莫特(IMQ)诱导的BALB/c小鼠银屑病模型局部皮损及外周血的干预作用。方法 SPF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银屑Ⅰ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日外涂62.5 mg 5%IMQ诱导银屑... 目的观察银屑Ⅰ号对咪喹莫特(IMQ)诱导的BALB/c小鼠银屑病模型局部皮损及外周血的干预作用。方法 SPF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银屑Ⅰ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日外涂62.5 mg 5%IMQ诱导银屑病样动物模型,银屑Ⅰ号高、中、低剂量组小鼠造模期间同时灌胃相应剂量银屑Ⅰ号,共7日。分别观察小鼠背部皮损厚度变化、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光镜下观察局部皮损组织病理变化,对局部皮损组织依次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维生素D受体(VD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背部皮损皮肤显著增厚,并出现典型银屑病表现,PASI评分随时间推移显著上升;与模型组比较,银屑Ⅰ号各组小鼠背部皮损红斑及鳞屑相对较少、浸润程度较轻,造模区域皮肤厚度及PASI评分与剂量梯度成反比。光镜下模型组小鼠背部皮损表皮全层增厚,呈典型银屑病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银屑Ⅰ号高剂量组病理改变最轻,中剂量组次之,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VDR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VEGF mRNA及蛋白表达及外周血中IL-6、TNF-α、IFN-γ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银屑Ⅰ号中、高剂量组VDR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VEGF mRNA、蛋白表达及外周血IL-6、TNF-α、IFN-γ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低剂量组VEGF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外周血中IL-6含量有所降低(P<0.05),VDR mRNA及蛋白表达、TNF-α、IFN-γ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银屑Ⅰ号可通过抑制异常新生血管形成及炎症环境改善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的银屑病表现,这可能与其调控VDR/VEGF信号网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ⅰ号 维生素D受体 病动物模型 新生血管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银屑Ⅰ号方对银屑病小鼠模型角质细胞增殖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杭怡宁 黎锦添 查旭山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333-7337,共5页
目的:探讨银屑Ⅰ号方对咪喹莫特(IMQ)诱导的BABL/c小鼠银屑病模型角质细胞增殖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SPF级BABL/c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银屑Ⅰ号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日于背部皮... 目的:探讨银屑Ⅰ号方对咪喹莫特(IMQ)诱导的BABL/c小鼠银屑病模型角质细胞增殖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SPF级BABL/c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银屑Ⅰ号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日于背部皮损处外涂62.5mg 5%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银屑Ⅰ号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于造模期间同时灌胃1.02、2.03、4.06g/mL银屑Ⅰ号方,共7d。分别评价小鼠背部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ASI)评分、局部皮损病理变化、脾肿胀情况并采用qPCR,Western Blot及流式分析法检测皮损及外周血中维A酸受体(RAR)、维A酸X受体(RXR)表达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背部皮损出现典型银屑病表现,PASI评分及脾肿胀指数显著上升(P<0.01),RAR、RXR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CD_(3)^(+)CD_(4)^(+)、CD_(3)^(+)CD_(8)^(+)水平显著升高(P<0.01),CD_(4)^(+)/CD_(8)^(+)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银屑Ⅰ号方各组小鼠背部皮损红斑、鳞屑相对较少、浸润程度较轻,PASI评分及脾肿胀指数随剂量增加依次减低(P<0.01),银屑Ⅰ号方高剂量组RAR、RXR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CD_(3)^(+)CD_(4)^(+)、CD_(3)^(+)CD_(8)^(+)水平显著降低(P<0.01),CD_(4)^(+)/CD_(8)^(+)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银屑Ⅰ号方可有效改善银屑病小鼠病理状态及免疫失衡,其机制可能与其发挥类维A酸类药物作用调控局部皮损中RAR、RXR表达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分化水平有关,但存在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ⅰ号 维A酸受体 T淋巴细胞 病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银屑I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作用机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单筠筠 宋秀祖 +3 位作者 尉晓冬 王彦红 温伟为 许爱娥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9年第1期6-8,86,共3页
目的:探讨银屑I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银屑I号治疗前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PC-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表达的变化;用MTT法检测大鼠银屑I号含药血清对HaCaT细胞... 目的:探讨银屑I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银屑I号治疗前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PC-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表达的变化;用MTT法检测大鼠银屑I号含药血清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银屑病患者治疗后血清MCP-1、TNF-α、IL-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及10%的大鼠银屑I号含药血清对HaCaT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10%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最明显。结论:银屑I号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可能与下调MCP-1、TNF-α、IL-8的表达有关,银屑I号含药血清对角质形成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中医药疗法 @银屑ⅰ号/治疗作用 人类 大鼠
下载PDF
银屑I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中NE、Trappin-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魏琼玲 刘靖 +2 位作者 杨丽红 涂绍忠 孙文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8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银屑I号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NE及Trappin-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5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雷公藤组、中药组、中药+雷公藤组。根据PASI评分评价疗效,并通过ELISA法检测NE和Trappin-2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组总有效... 目的:观察银屑I号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NE及Trappin-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5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雷公藤组、中药组、中药+雷公藤组。根据PASI评分评价疗效,并通过ELISA法检测NE和Trappin-2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组总有效率为61.9%,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7.4%,雷公藤+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3.0%;雷公藤+中药组优于雷公藤组、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PASI评分、NE及Trappin-2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I号联合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NE、Trappin-2的表达,维持两者平衡,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热证 银屑ⅰ号 NE Trappin-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