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白疕合剂对实验性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郑海燕 李忻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白疕合剂对银屑病模型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产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实验性银屑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用药灌胃4周后,采用小鼠阴道组织HE染色法观察白疕合剂对... 目的观察中药白疕合剂对银屑病模型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产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实验性银屑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用药灌胃4周后,采用小鼠阴道组织HE染色法观察白疕合剂对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8的水平,并与10只正常小鼠作对比。结果白疕合剂能显著抑制银屑病小鼠模型阴道上皮有丝分裂,降低血清中IL-8的产生(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白疕合剂可能通过抑制上皮细胞有丝分裂,降低血清IL-8的产生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小鼠模型 白疕合剂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8 有丝分裂指数
下载PDF
消银合剂对银屑病小鼠模型血清Th17细胞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舒佳 闵仲生 +1 位作者 朱晓芳 赵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消银合剂对银屑病小鼠模型外周血清中的Th17细胞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消银合剂高、低剂量组和甲氨蝶呤组,每组8只。采用咪喹莫特乳膏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采用银屑病皮损面... 目的观察消银合剂对银屑病小鼠模型外周血清中的Th17细胞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消银合剂高、低剂量组和甲氨蝶呤组,每组8只。采用咪喹莫特乳膏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ASI)评分标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的变化情况。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IL-22、IL-6、TNF-α的变化。结果消银合剂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程度轻于模型组,PASI评分降低,血清Th17细胞相关因子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甲氨蝶呤组小鼠银屑病皮损程度轻于模型组,PASI分数降低,血清Th17细胞相关因子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消银合剂可能通过下调Th17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来减轻银屑病小鼠的皮肤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银屑病小鼠模型 消银合剂 Th17细胞相关因子
下载PDF
土大黄对银屑病小鼠皮肤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神经纤维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热比姑丽·伊斯拉木 艾西木江·热甫卡提 +3 位作者 阿布都吉力力·阿布都艾尼 阿布都帕塔尔·阿布迪热扎克 祖力皮卡尔·买买提 玉素甫江·艾力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3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土大黄提取物对咪喹莫特(IMQ)诱导实验性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神经纤维蛋白-1(NR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IMQ乳膏涂抹BALB/c小鼠背部皮肤建立银屑病动物模型,观察土大黄提取物不同剂量(1,2,4 g/kg... 目的探讨土大黄提取物对咪喹莫特(IMQ)诱导实验性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神经纤维蛋白-1(NR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IMQ乳膏涂抹BALB/c小鼠背部皮肤建立银屑病动物模型,观察土大黄提取物不同剂量(1,2,4 g/kg)对小鼠背部皮肤TGF-β1和NRP-1表达的影响。结果与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组比较,土大黄提取物低剂量组(1 g/kg)小鼠背部皮肤TGF-β1和NRP-1表达升高或增强(P> 0. 05);中剂量组(2 g/kg) TGF-β1和NRP-1表达升高或增强(P <0. 05);高剂量组(4 g/kg) TGF-β1表达升高或增强(P> 0. 05),NRP-1表达升高或增强(P <0. 05)。结论土大黄提取物能使TGF-β1和NRP-1表达升高或增强,从而可能促进或增强Treg细胞功能,恢复Th17/Treg细胞失衡,调节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 (IL-17)轴,从而改善银屑病表皮免疫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大黄 银屑病小鼠 转化生长因子-β1 神经纤毛蛋白-1 皮肤组织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在Notch通路中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作用
4
作者 罗辉 邓玲俐 +1 位作者 蒋亚辉 杨和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在Notch通路中对银屑病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的雌性昆明小白鼠(SPF级)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n=10)、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0)。空白组外涂凡士林软膏,对照组和实验组外涂咪喹... 目的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在Notch通路中对银屑病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的雌性昆明小白鼠(SPF级)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n=10)、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0)。空白组外涂凡士林软膏,对照组和实验组外涂咪喹莫特软膏建立银屑病模型,实验组腹腔注射100 ng/mL重组人源IL-17,各组用药10 d后评价小鼠皮损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外周血IL-17蛋白、单核细胞Notch mRNA和Notch通路中Notch1、Delta1、Delta4蛋白表达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表皮可见斑块隆起、红斑且表面覆盖有鱗屑,实验组小鼠国际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高于对照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小鼠外周血IL-17蛋白与及单核细胞Notch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Notch1和Delta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外周血IL-17及单核细胞Notch mRNA以及Notch1和Delta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IL-17在银屑病小鼠模型中能影响Notch信号通路表达,IL-17和Notch通路与银屑病发病存在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NOTCH通路 银屑病小鼠
下载PDF
咪喹莫特对BALB/c和C57BL/6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诱导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吴剑平 谢倩 +3 位作者 陈林 张军峰 史丽云 詹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共6页
目的观察咪喹莫特对不同品系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诱导作用的差异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选用BALB/c和C57BL/6两种小鼠品系,分别在其背部涂抹62.5 mg含5%咪喹莫特的明欣利迪乳膏,在涂抹2,4,6 d后,采用PAIS评分观察小鼠背部皮肤形态学变化;HE染... 目的观察咪喹莫特对不同品系小鼠银屑病样皮损诱导作用的差异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选用BALB/c和C57BL/6两种小鼠品系,分别在其背部涂抹62.5 mg含5%咪喹莫特的明欣利迪乳膏,在涂抹2,4,6 d后,采用PAIS评分观察小鼠背部皮肤形态学变化;HE染色观察涂药局部皮肤病理组织学变化,显微镜下测量表皮厚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随咪喹莫特涂抹天数的增加,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背部皮肤均逐渐出现鳞屑、红斑、表皮增厚等银屑病样表现。与同时间段C57BL/6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比较,BALB/c小鼠皮损PAIS评分更高(P<0.05或P<0.01),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表皮增厚均更显著(P<0.05或P<0.01)。涂抹咪喹莫特2 d后,两种小鼠IL-23、IL-17A和IL-17F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均呈现先高后低的动态变化。其中BALB/c小鼠表达峰值出现于涂药后2 d,C57BL/6小鼠表达峰值出现于涂药后4 d。结论咪喹莫特均可诱导BALB/c和C57BL/6小鼠出现人类银屑病样皮损,其中BALB/c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更典型,可能更适用于人类银屑病研究,IL-23/IL-17轴的激活是皮损出现的重要诱导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小鼠模型 咪喹莫特 BALB/C小鼠 C57BL/6小鼠 IL-23/IL-17轴
下载PDF
麻防犀角地黄汤对miR-215-5p的干预作用及对银屑病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步鑫 宋坪 +5 位作者 赵巍 陈宏翔 屠远辉 王庆兴 李静 刘爱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观察麻防犀角地黄汤对银屑病皮损及miR-215-5p的影响,探讨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咪喹莫特(IMQ)乳膏局部涂抹诱导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麻防犀角地黄汤灌胃干预。观察小鼠体质量、PASI评... 目的:通过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观察麻防犀角地黄汤对银屑病皮损及miR-215-5p的影响,探讨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咪喹莫特(IMQ)乳膏局部涂抹诱导建立银屑病小鼠模型,麻防犀角地黄汤灌胃干预。观察小鼠体质量、PASI评分、左耳耳廓外缘的厚度、皮损组织的病理改变;qRT-PCR法检测皮损中miR-215-5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IMQ组比较,麻防犀角地黄汤组皮损明显改善,PASI评分下降(P<0.05),耳廓外缘厚度降低(P<0.05),体质量升高,组织病理显示表皮厚度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均明显改善,皮损组织中miR-215-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麻防犀角地黄汤可减轻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严重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iR-215-5p,进而靶向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防犀角地黄汤 miR-215-5p 银屑病小鼠模型
原文传递
二妙散对银屑病样小鼠血管活性因子血浆内皮素1和可溶性E-选择素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鲁光宝 黄敬文 +1 位作者 王景 刘海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S2期285-286,共2页
目的:通过对银屑病样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的观察和血管活性因子血浆内皮素1(ET-1)、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的检测,探究二妙散对银屑病样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健康昆明种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二妙散... 目的:通过对银屑病样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的观察和血管活性因子血浆内皮素1(ET-1)、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的检测,探究二妙散对银屑病样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健康昆明种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二妙散高剂量组、二妙散中剂量组、二妙散低剂量组,对给药组按要求灌胃14d后,检测二妙散对银屑病样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形成和血管活性因子ET-1、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二妙散各剂量组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数量明显增多,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较,二妙散各剂量组小鼠血浆内ET-1和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妙散可通过恢复银屑病表皮细胞正常角化过程和降低血管活性因子血浆ET-1、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从而对银屑病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小鼠 二妙散 鳞片表皮颗粒层 ET-1 可溶性E-选择素
下载PDF
银屑平丸联合阿维A胶囊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疗效及IL-17、IL-23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鲍秋羽 席建元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4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银屑平丸联合阿维A胶囊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SPF级,雌雄各半)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维A胶囊组、银屑平丸组、阿维A胶囊+银屑平丸组(中西结合组)5组,每... 目的:探讨银屑平丸联合阿维A胶囊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SPF级,雌雄各半)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维A胶囊组、银屑平丸组、阿维A胶囊+银屑平丸组(中西结合组)5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小鼠每日用白凡士林涂抹背部暴露皮肤,其他各组小鼠则用5%咪喹莫特乳膏涂抹背部暴露皮肤,每日1次,连续涂抹8日。抹药同时给各组小鼠通过灌胃针进行灌胃干预,连续用药8日。实验过程中每天对每组小鼠背部皮损变化进行拍照存档。末次用药24h后,观察每组小鼠皮损变化并予以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17、IL-23的表达水平,后续剪取银屑病小鼠皮损组织予切片、HE染色以观察病理组织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阿维A胶囊组、银屑平丸组、中西结合组小鼠背部皮损的PAS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阿维A胶囊组、银屑平丸组、中西结合组小鼠背部皮损的PAS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中西结合组疗效最佳(P<0.05);HE染色结果亦证实中西结合组的缓解程度最佳(P<0.05);ELISA结果显示,阿维A胶囊组、银屑平丸组、中西结合组小鼠血清IL-17、IL-23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中西结合组效果最佳(P<0.05)。结论:银屑平丸联合阿维A胶囊可明显改善PS小鼠模型的皮损状况,均较单独使用银屑平丸或阿维A胶囊疗效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S小鼠模型血清IL-17、IL-23的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平丸 阿维A胶囊 银屑病小鼠模型 IL-23 IL-17
下载PDF
商陆皂苷甲降低银屑病模型小鼠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吕瑞华 冯飞雪 +2 位作者 冯昭 马添翼 吕蕊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95-600,共6页
目的观察商陆皂苷甲(EsA)对银屑病小鼠17型辅助T(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退银汤组[66.60 g/(kg·d)]、 EsA低剂量组[5 mg/(kg·d)],EsA中剂量组[10 mg/(kg... 目的观察商陆皂苷甲(EsA)对银屑病小鼠17型辅助T(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退银汤组[66.60 g/(kg·d)]、 EsA低剂量组[5 mg/(kg·d)],EsA中剂量组[10 mg/(kg·d)],EsA高剂量组[20 mg/(kg·d)],每组8只。采用咪喹莫特乳膏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以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为标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的变化情况;HE染色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小鼠血清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2、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退银汤组、 EsA各组PASI评分降低,退银汤组与EsA高剂量组降低较明显;各用药组对银屑病样小鼠背部皮肤组织病理变化减轻;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各用药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其中EsA高剂量组IL-6含量接近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EsA可能通过降低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商陆皂苷甲 退银汤 Th17细胞相关因子 银屑病小鼠模型 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
下载PDF
5%咪喹莫特乳膏对BALB/c小鼠皮肤组织和外周血VEGF mRNA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苑 孙乐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研究5%咪喹莫特对BALB/c小鼠皮肤组织和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诱导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咪喹莫特乳膏规律地涂抹于BALB/c小鼠背部皮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皮... 目的研究5%咪喹莫特对BALB/c小鼠皮肤组织和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诱导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咪喹莫特乳膏规律地涂抹于BALB/c小鼠背部皮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皮肤组织和外周血中VE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5%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小鼠背部皮肤5天后出现类似银屑病样皮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示:涂药8d后,在皮肤组织和外周血中,实验组小鼠的VEGF mRNA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的VEGF mRNA表达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5%咪喹莫特乳膏成功诱导银屑病动物模型的机理可能与其能上调皮肤组织和外周血VEGF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喹莫特 银屑病小鼠模型 实时荧光定量PCR BALB/C小鼠
下载PDF
银消丸对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的影响
11
作者 刘拥军 张健 王智 《中医药信息》 2008年第4期86-86,F000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银消丸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使用小鼠雌激素期阴道上皮模型;结果:银消丸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有抑制作用,在电镜下可见细胞核与细胞器无异常改变。结论:银消丸可能是通过抑制表皮细胞增殖与促进其分化... 目的:观察中药银消丸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使用小鼠雌激素期阴道上皮模型;结果:银消丸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有抑制作用,在电镜下可见细胞核与细胞器无异常改变。结论:银消丸可能是通过抑制表皮细胞增殖与促进其分化来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消丸 银屑病小鼠模型 上皮细胞有丝分裂
下载PDF
银消丸对小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
12
作者 刘拥军 《中医药信息》 2008年第2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银消丸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使用鼠尾鳞片表皮模型;结果:银消丸可促进鼠尾鳞片颗粒层的形成,在电镜下可见多层颗粒细胞,细胞较大。结论:银消丸可能是通过促进颗粒细胞形成及其分化来发挥治疗作用的。
关键词 银消丸 银屑病小鼠模型 颗粒层形成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抗人白介素-8鼠单抗乳膏经皮吸收治疗银屑病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袁园 孟雪 +4 位作者 王鑫颖 王红霞 王伟 高兴华 汪晴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264-2269,共6页
目的:研究抗人白细胞介素-8鼠单抗(MMA-8)乳膏的皮肤渗透性及其对银屑病样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体外扩散池法和皮肤组织切片检测MMA-8乳膏的皮肤渗透性,并通过荧光显微成像技术进行验证。使用外涂咪喹莫特建立银屑病样小鼠模型... 目的:研究抗人白细胞介素-8鼠单抗(MMA-8)乳膏的皮肤渗透性及其对银屑病样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体外扩散池法和皮肤组织切片检测MMA-8乳膏的皮肤渗透性,并通过荧光显微成像技术进行验证。使用外涂咪喹莫特建立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并评价了MMA-8乳膏治疗银屑病的药理活性。结果: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表明,小鼠皮肤组织中MMA-8的24 h累积渗透量(Q24 h)达(110.88±24.93)ng·cm^(-2),显著高于大鼠组[(10.07±6.35)ng·cm^(-2)]和裸鼠组[(9.18±4.70)ng·cm^(-2)](P<0.01)。人体正常皮肤涂抹给药组的Q24 h分别为(11.69±3.18)ng·cm^(-2)(全皮)和(91.30±34.65)ng·cm^(-2)(去角质层皮肤),搓揉给药组分别为(46.92±23.44)ng·cm^(-2)(全皮)和(82.46±5.39)ng·cm^(-2)(去角质层皮肤)。皮肤组织切片显示MMA-8在皮肤中含量最高的位置为0~90μm(小鼠皮肤)和0~600μm(人体皮肤)。荧光显微成像结果显示药物在全皮中主要滞留在角质层,而在去角质层皮肤中到达真皮。药效学实验表明,与模型组相比,MMA-8组小鼠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指数评分、银屑病病理评分以及皮肤中的MIP-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MMA-8乳膏在全皮中主要通过毛囊经皮渗透,角质层对渗透有明显的阻碍作用。MMA-8在皮肤中滞留部位主要为表皮层和真皮层上层。MMA-8乳膏可降低银屑病样皮损处的MIP-2含量,改善小鼠皮损状态,从而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人白细胞介素-8单抗乳膏 银屑病 体外渗透 皮肤滞留 银屑病小鼠模型
原文传递
正交实验法优选白疕消软膏中的药材提取工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燕祥 张红 陈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701-2702,共2页
目的优选白疕消软膏中的药材提取工艺。方法以银屑病小鼠模型实验结果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对其关键步骤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醇沉时加醇量等条件进行优选。结果煎煮次数对小鼠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生成有显著性影响(P&... 目的优选白疕消软膏中的药材提取工艺。方法以银屑病小鼠模型实验结果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对其关键步骤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醇沉时加醇量等条件进行优选。结果煎煮次数对小鼠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生成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最佳工艺为加药材量8倍的水煎煮3次,1.5 h/次,浓缩液加等量乙醇使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疕消软膏 正交实验 银屑病小鼠模型 提取工艺
下载PDF
退银汤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NE、trappin-2、P-cad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盛国荣 沈辉 +1 位作者 谢勇 刘海琴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退银汤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皮损组织和血清中性粒细胞蛋白酶(NE)、trappin-2、胎盘型钙黏蛋白(P-cad)等蛋白表达水平的干预作用,探讨退银汤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5%咪喹莫特乳膏外涂小鼠背部脱毛区,... 目的:观察退银汤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皮损组织和血清中性粒细胞蛋白酶(NE)、trappin-2、胎盘型钙黏蛋白(P-cad)等蛋白表达水平的干预作用,探讨退银汤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5%咪喹莫特乳膏外涂小鼠背部脱毛区,制备银屑病样小鼠模型;7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退银汤低、中、高剂量组,消银颗粒组,每组12只,按照既定实验药量给各用药组灌胃给药,qd,连续14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模型小鼠皮损组织及血清中NE、trappin-2、P-cad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皮损组织及血清中NE、trappin-2、P-cad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退银汤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NE、trappin-2、P-cad的表达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退银汤中、大剂量组降低更为明显,与小剂量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并呈现良好的量效依赖关系;退银汤大剂量组皮损组织中的上述蛋白水平已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退银汤能显著降低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NE、trappin-2、P-cad等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降低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来发挥调节免疫应答功能,可能是退银汤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退银汤 银屑病小鼠模型 中性粒细胞蛋白酶 trappin-2 胎盘型钙黏蛋白
原文传递
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与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复发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晓宇 王文慧 +5 位作者 戴慧 谢嘉伟 王冠钰 郭金竹 张华 张春雷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9-606,共8页
目的探讨在咪喹莫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再次诱导是否可以模拟复发表型及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TRM)的变化。方法将20只C57BL/6小鼠编号后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10只。所有小鼠背部剃毛后,一组小鼠涂抹62.5 mg凡士林(vaseline),... 目的探讨在咪喹莫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再次诱导是否可以模拟复发表型及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TRM)的变化。方法将20只C57BL/6小鼠编号后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10只。所有小鼠背部剃毛后,一组小鼠涂抹62.5 mg凡士林(vaseline),另一组小鼠涂抹62.5 mg的5%咪喹莫特乳膏,连续6 d。第6天处死每组小鼠中的5只小鼠(Vaseline组和IMQ组),第36天时两组剩余小鼠背部皮肤均再次涂62.5 mg咪喹莫特(Vaseline-IMQ组和IMQ-IMQ组),连续6 d后处死小鼠。每日记录小鼠背部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ASI),取背部皮肤进行HE染色。取脾脏及皮肤获取单细胞悬液,进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在第6天处死时,IMQ组银屑病样皮损典型,PASI评分最高为(9.50±0.58)。在第42天处死时,再次诱导的IMQ-IMQ组PASI评分为(10.75±0.50),比单次诱导的IMQ组(P=0.03)和Vaseline-IMQ组(8.25±1.50,P<0.0001)PASI评分高,且比单次诱导的银屑病样皮损出现更快且更重。IMQ-IMQ组病理切片表皮厚度为(85.68±32.83)μm,比IMQ组(59.34±19.33)μm和Vaseline-IMQ组(52.04±11.94)μm更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IMQ-IMQ组脾脏Th17细胞比例增高为(5.17±1.94)%,高于IMQ组(3.36±0.58)%(P=0.18)和Vaseline-IMQ组(1.87±1.69)%(P=0.006)。IMQ-IMQ组小鼠背部皮肤的CD8^(+)CD103^(+)T_(RM)比例为(5.29±2.25)%,显著高于IMQ组(0.63±0.18)%(P=0.0001)和Vaseline-IMQ组(1.12±0.61)%(P=0.0004)。结论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在间隔1个月后再次诱导,银屑病样皮损更重、反应更快、表皮增厚更多,且存在更多的Th17细胞和CD8^(+)CD103^(+)T_(RM),有可能作为银屑病研究中的小鼠复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复发 银屑病小鼠模型 咪喹莫特 组织常驻记忆性T细胞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晓宇 王文慧 +7 位作者 戴慧 谢嘉伟 王冠钰 郭金竹 张华 王秀娟 徐永胜 张春雷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5-492,共8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8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等分为凡士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小鼠背部剃毛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背部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62.5...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8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等分为凡士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小鼠背部剃毛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背部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62.5 mg每天1次,连续6 d,凡士林组小鼠涂抹等量的凡士林软膏;治疗组小鼠在第1、4天予尾静脉注射1.5×10^(6)个MSC。根据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每日评估小鼠背部皮损严重程度。末次涂药24 h后(第7天)取血并处死小鼠,取背部皮肤行HE染色,切取脾脏并获取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中Th1、Th17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A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多重比较采用Tukey检验,PASI评分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第7天,模型组小鼠背部出现明显的鳞屑性红斑,皮肤厚度为(78.73±23.11)μm,凡士林组为(13.28±4.57)μm,两组比较,q=19.25,P<0.001,模型组炎性细胞浸润数亦显著增加(q=7.21,P<0.001)。治疗组小鼠PASI评分、表皮厚度、炎性细胞浸润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01)。治疗组小鼠脾脏Th17细胞亚群比例、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之间脾脏重量、脾指数、脾脏细胞计数、Th1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清IL-17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人脐带MSC可减轻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小鼠模型皮肤炎症,机制可能与抑制Th17细胞及TNF-α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模型 动物 间质干细胞 Th17细胞 银屑病样皮炎小鼠模型 咪喹莫特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对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廖海泉 杨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8-291,301,共5页
目的探究雷公藤多苷(TWP)对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按照体重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8只。正常组小鼠除外,其他小鼠背部及右耳外涂咪喹莫特62.5 mg诱导银屑... 目的探究雷公藤多苷(TWP)对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按照体重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8只。正常组小鼠除外,其他小鼠背部及右耳外涂咪喹莫特62.5 mg诱导银屑病模型。造模同时,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分别用低、中、高3个剂量(9.01,27.03,81.09 mg·kg^(-1))TWP溶液灌胃每次0.3 mL,1次/天,连续7 d。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ASI)评分标准对小鼠红斑、鳞屑及浸润程度评分;末次给药24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皮损组织进行Baker评分。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于第7天的PASI总评分分别是(0.00±0.00),(10.00±0.93),(6.43±2.15),(7.75±1.49)和(6.63±1.92)分;这5组的IL-27含量分别为(64.84±8.77),(150.24±23.06),(107.14±18.07),(103.08±15.02)和(91.15±11.74)pg·mL^(-1);这5组的Baker评分分别为(0.19±0.26),(7.56±1.76),(5.50±1.91),(5.69±1.23)和(5.13±1.43)分。上述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或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或P<0.001)。结论TWP明显改善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炎症反应,可能通过抑制IL-27的表达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咪喹莫特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27 银屑病小鼠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