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债券市场 推进国有银行和企业的改革
1
作者 于纪渭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债券市场 证券市场 银行和企业的改革 资本市场 公司债券 转换债券 企业债券 银行商业化 国有商业银行 国债
下载PDF
宁夏经济发展中银行和企业矛盾求解
2
作者 刘永功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宁夏经济 国有商业银行 银行和企业 银行贷款 发放贷款 社会效益 银行债务 条件缺失 经济效益 发展中
下载PDF
试论银行和企业的债务重组
3
《金融论坛》 1996年第12期43-45,共3页
试论银行和企业的债务重组中国工商银行西安市分行课题组根据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银企债务重组》课题调查提纲,近日我行对汇编内290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工业生产企业负债状况、特点、成因进行了全面调查,以此谈点对策与思路。一... 试论银行和企业的债务重组中国工商银行西安市分行课题组根据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银企债务重组》课题调查提纲,近日我行对汇编内290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工业生产企业负债状况、特点、成因进行了全面调查,以此谈点对策与思路。一、企业现状及负债特点我行汇编内国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过度负债 银行和企业 资产负债率 银企关系 亏损面 债务重组 中介机构 不良债务 企业负债
下载PDF
股份公司、银行和企业在交易所中的活动
4
作者 陈云卿 《管理观察》 1996年第10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股份公司 交易所 银行和企业 预测的正确性 德国企业 确定价格 市场活动 经验总结 结构特点 市场吸引力
下载PDF
重塑银行和企业法人的借贷关系
5
作者 栗兰营 安春云 《四川财政》 1994年第1期20-21,共2页
重塑银行和企业法人的借贷关系栗兰营,安春云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已明确了专业银行和企业法人的关系是资金借贷关系。但事实上.至今仍然没有脱出资金供给制的窠臼。国有企业仍然凭借其所有制上的优越地位,通过政府主管部门... 重塑银行和企业法人的借贷关系栗兰营,安春云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已明确了专业银行和企业法人的关系是资金借贷关系。但事实上.至今仍然没有脱出资金供给制的窠臼。国有企业仍然凭借其所有制上的优越地位,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直接或变相的信贷干预,获取国家廉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和企业 借贷关系 专业银行 信贷资金 信用担保 资产负债管理 经营性业务 市场化 银企关系 转换经营机制
下载PDF
化解银行和企业不良债权债务的基本思路
6
作者 张忠山 《社科纵横》 1995年第1期11-12,共2页
化解银行和企业不良债权债务的基本思路张忠山在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轨的关键时期,银行与企业不良债权债务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据有关资料统计,国有企业背着上万亿元的银行贷款债务和利息的沉重包袱,国家... 化解银行和企业不良债权债务的基本思路张忠山在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轨的关键时期,银行与企业不良债权债务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据有关资料统计,国有企业背着上万亿元的银行贷款债务和利息的沉重包袱,国家专业银行2.4万亿元信贷资产存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债权债务 银行不良债权 银行和企业 债务问题 国有企业 兼并形式 部分贷款 基本思路 市场发展前景 银行贷款
下载PDF
主办银行制度:银行与企业关系的新调整
7
作者 巴曙松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27-28,共2页
在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如何相应调整银行和企业的关系,一直是经济界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刚刚出版的《1996年中国金融展望》把建立主办银行制度作为我国金融界在“九五”期间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的重... 在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如何相应调整银行和企业的关系,一直是经济界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刚刚出版的《1996年中国金融展望》把建立主办银行制度作为我国金融界在“九五”期间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并将主办银行制度的内容概括为:实行基本存款帐户管理、对大中型企业实行主办银行制、积极推行银团贷款、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并积极支持企业依法兼并和破产。 这样看来,主办银行制度的逐步建立,将会给我国的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带来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办银行制度 银行企业 银企关系 国有企业改革 金融服务 银行和企业 专业银行 财务信息 经济转轨 中国金融展
下载PDF
重建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8
作者 陈时兴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8年第1期16-21,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出来,重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银企关系,已是当前亟需探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国有企业 新型银企关系 产融结合 股份制商业银行 资本市场 直接融资 银行和企业 交易费用 信贷资金
下载PDF
对银行与企业经营机制同步转换的思考
9
作者 王亚峰 《农金纵横》 1993年第2期20-22,共3页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的突破,使国民经济各部门都面临着转换经营机制的现实选择。银行和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与主体,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依赖关系,决定了它们在转换经营机制中...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的突破,使国民经济各部门都面临着转换经营机制的现实选择。银行和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与主体,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依赖关系,决定了它们在转换经营机制中必须同步运行、配套改革。 一、同步转换机制的必要性 转换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将其推向市场,增强活力,提高素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而银行是企业的直接支持者,对企业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其改革的方向也是要建立一个按市场运行需要适度提供贷币供应量、按价值规律和经济效益原则配置资金的调控融资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在货币稳定前提下获得高效益的增长。可见二者在转换机制方面,基本的目标和要求是一致的,存在着同步进行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转换 银行企业 转换经营机制 银行和企业 适度提供 贷币供应量 银行改革 产品经济 股份化 企业转换机制
下载PDF
理顺银行、政府、企业三者关系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被引量:2
10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7-69,共3页
理顺银行、政府、企业三者关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安福县农行课题组理顺银行、政府、企业三者关系是按照市场原则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社会资金效益的关键,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一、银行、政... 理顺银行、政府、企业三者关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安福县农行课题组理顺银行、政府、企业三者关系是按照市场原则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社会资金效益的关键,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一、银行、政府、企业三者之间面临的矛盾当前,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者关系 银行和企业 银行部门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企业转制 地方政府 银行 《商业银行法》 银行信贷资产 不良信贷资产
下载PDF
重塑银企关系,推进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谈“主办银行制”在我国推行的意义和对策
11
作者 李蓓蓓 吕荣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58-64,共7页
随着96年《贷款通则》和《主办银行管理暂行办法》在我国的颁布和施行,如今“主办银行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银企关系模式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接受和推广。从全国首批300户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的上海29户企业试点情况来看,主办... 随着96年《贷款通则》和《主办银行管理暂行办法》在我国的颁布和施行,如今“主办银行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银企关系模式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接受和推广。从全国首批300户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的上海29户企业试点情况来看,主办银行制度总的进展是比较顺利的,银企双方对主办银行制度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下,“主办银行制度”的推行亦在主观方面(如目的功能选择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办银行制度 银企关系 体制改革 企业管理 不良债权 监控机制 银行和企业 国有企业 商业银行 债务关系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银行应建立怎样的关系
12
作者 黎学荣 《南方金融》 1996年第3期44-44,共1页
一、银企相互支持,建立诚实的信用关系。在改革中按政策法规制度进行规范改制的企业,银行应帮之以诚、帮之以急,促使这部分企业早日改制、早出成效。针对企业改制要求,深入开展充分性服务、预控性服务和规范化服务,以利于改变银行的“... 一、银企相互支持,建立诚实的信用关系。在改革中按政策法规制度进行规范改制的企业,银行应帮之以诚、帮之以急,促使这部分企业早日改制、早出成效。针对企业改制要求,深入开展充分性服务、预控性服务和规范化服务,以利于改变银行的“官商”形象。企业应以真诚的、诚实的信用关观念来对待企业转制改革,规范转制,银企之间建立资金的“借、用,还”良性循环机制,达到企业转制与银行转轨之间的同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条件下 企业转制 良性循环机制 银行转轨 规范化服务 社会管理功能 银行和企业 信用体系 充分性 资金使用效益
下载PDF
企业转制悬避银行债务剖析及对策
13
作者 刘义超 《中国农业会计》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银行债务 企业转制 银行和企业 金融法规 多头开户 防范信贷风险 银企关系 转换经营机制 资金运行 贷款证
下载PDF
谈构建银行与企业择优双向选择的新型关系
14
作者 李培仁 张旅萍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7-18,共2页
谈构建银行与企业择优双向选择的新型关系李培仁,张旅萍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景紧密的、最具相互作用力的关系之一.长期以来,尽管这两者的关系充满着各种矛盾,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逐步完善,其发展的总... 谈构建银行与企业择优双向选择的新型关系李培仁,张旅萍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景紧密的、最具相互作用力的关系之一.长期以来,尽管这两者的关系充满着各种矛盾,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逐步完善,其发展的总趋势,必然遵循价值规律和优胜劣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选择 银行企业的关系 银行和企业 择优选择 经济主体 银企关系 金融体制 经济循环 融资方式 新型关系
下载PDF
银行需要强化企业意识
15
作者 张文涛 《改革与理论》 CSSCI 1999年第6期35-36,共2页
在日常企业经济活动中,一切企业的生产或流通,不论其环节如何众多,过程如何复杂,总是和资金相伴而行。而银行是集中管理货币资金的机构,这就决定了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密切相关。在商品经济生活中,货币信用关系把企业和银行连在一起。然而... 在日常企业经济活动中,一切企业的生产或流通,不论其环节如何众多,过程如何复杂,总是和资金相伴而行。而银行是集中管理货币资金的机构,这就决定了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密切相关。在商品经济生活中,货币信用关系把企业和银行连在一起。然而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企业对自身的产、供、销等生产经营的直观因素考虑过多,在经营过程中则往往忽视货币的时间价值等资金成本,缺乏还款意识。同时,在银行的信贷活动中,往往没有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因此,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企业需要强化金融意识,银行则需要强化企业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发展 企业经济活动 银行信贷资金 社会价值 企业意识 财务管理 银行和企业 金融部门 企业存款 现代经济活动
下载PDF
防止在企业改制中悬空银行债务
16
作者 刘小林 《财会通讯(上)》 1998年第9期41-42,共2页
为了防止企业在重组、改制中转移资产,逃避对银行货款和利息的清偿责任,各级政府、银行和企业应主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银企两方的合同、协议,正确确认和处理企业与银行的债务关系。(1) 未经规定的审批... 为了防止企业在重组、改制中转移资产,逃避对银行货款和利息的清偿责任,各级政府、银行和企业应主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银企两方的合同、协议,正确确认和处理企业与银行的债务关系。(1) 未经规定的审批程序,任何单位和部门一律不准冲销和冲减银行贷款本息。(2) 企业变更法人实体或名称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改制 悬空银行债务 企业重组 企业 银行贷款 企业变更 企业 真实性 银行和企业 清偿责任
下载PDF
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关系问题
17
作者 陈云卿 《管理观察》 1996年第10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企业 所有制形式 法定基金 相互关系 形成方式 银行和企业 购买股票 保持联系 重要地位
下载PDF
产融结合、主办银行与重塑银企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白钦先 丁志杰 《金融论坛》 1997年第10期7-11,共5页
产融结合、主办银行与重塑银企关系白钦先丁志杰一、问题的提出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经济改革中提出了银企关系问题,产融紧密结合的理论主张占压倒性优势。理论探讨中讲了银企紧密结合的种种好处,特别是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实施的... 产融结合、主办银行与重塑银企关系白钦先丁志杰一、问题的提出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经济改革中提出了银企关系问题,产融紧密结合的理论主张占压倒性优势。理论探讨中讲了银企紧密结合的种种好处,特别是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实施的积极作用,实践中也提出了银行与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企关系 主办银行 产融结合 债务危机 国有企业改革 股权化 关系模式 货币政策 银行和企业 不良债务
下载PDF
关于解决银行不良信贷资产问题的探讨
19
作者 舒力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1997年第9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不良信贷资产 银行不良资产 银行债务 政策性贷款 产权改革 国有企业 企业破产 银行和企业 呆帐准备金 政策性因素
下载PDF
如何解决国有银行不良债权问题
20
作者 刘志浩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7-29,共3页
建国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政策影响、经营管理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银行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贷款中,形成了大量的不良债权,据测算,其总量约占银行贷款总规模的20—30%,甚至更多。到1993年底,全国各项贷款余额为26,461亿元。按... 建国以来,由于经济体制、政策影响、经营管理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银行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贷款中,形成了大量的不良债权,据测算,其总量约占银行贷款总规模的20—30%,甚至更多。到1993年底,全国各项贷款余额为26,461亿元。按上述比例计算,不良贷款资产总计达到5,292亿元—7,938亿元。如此巨大的潜在风险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债权 股权 呆帐贷款 国有银行 产权 银行和企业 银行呆帐 存款人 银企 银行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