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宏观金融效率、所有权效应与中国的银行自由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米运生 周文良 刘仁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0,23,共6页
宏观金融效率主要表现为对宏观投资效率与配置效率的促进。出于弥补市场失灵等的考虑,许多国家安排了国有银行这一制度。关于宏观金融(银行)效率的所有权效应问题,存在发展观和政治观两种相反观点。基于中国银行自由化的现实背景,对银... 宏观金融效率主要表现为对宏观投资效率与配置效率的促进。出于弥补市场失灵等的考虑,许多国家安排了国有银行这一制度。关于宏观金融(银行)效率的所有权效应问题,存在发展观和政治观两种相反观点。基于中国银行自由化的现实背景,对银行所有权效率问题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国家所有权对中国宏观金融效率的影响均为正,但系数较小;银行国有化程度与金融效率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国有银行总体符合发展观点,但它也不利于信贷资本的高效使用和最优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金融效率 所有权效应 银行自由化
下载PDF
银行自由化的储蓄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米运生 谭莹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0-54,共5页
动员储蓄是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实施的金融抑制政策削弱了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这种政策在长期内降低了私人储蓄率,不利于经济发展。金融自由化能通过利率、收入、资产选择效应等多种机制提高私人储蓄... 动员储蓄是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实施的金融抑制政策削弱了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这种政策在长期内降低了私人储蓄率,不利于经济发展。金融自由化能通过利率、收入、资产选择效应等多种机制提高私人储蓄率。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推行金融自由化运动。选取1992-2006年为样本区间,通过对中国银行自由化的储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的银行自由化对提高私人储蓄率作用是显著的,且具有统计上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自由化 储蓄效应 中国 私人储蓄率
下载PDF
中国金融自由化的增长效应——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4
3
作者 米运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9期89-95,共7页
在1992—2006年的短短15年时间里,中国的银行自由化改革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量化分析银行自由化的基础上,对其质量效应、数量效应和增长效应等方面的收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自由化具有显著... 在1992—2006年的短短15年时间里,中国的银行自由化改革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量化分析银行自由化的基础上,对其质量效应、数量效应和增长效应等方面的收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自由化具有显著的数量效应,它提高了私人储蓄率,增加了信贷可获得性,并促进了资本形成;质量效应也初步显现,促进了资本向具有较高边际效率部门的转移,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总体上,对宏观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效应 数量效应 增长效应 银行自由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