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终端设备与无线通信模块之间串行通信链路复用协议(TS27.010)在嵌入式系统上的开发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雷 赵惠芳 丁晓明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4,共4页
押介绍3GPP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和移动台串行通信的复用协议及嵌入式Linux系统下串行通信模块的结构和功能划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实现这一复用协议的方案。目前,这一设计方案已经开发成功并广泛应用于所开发的车载移动终端产品中。
关键词 TS27.010 串行链路复用 GPRS 移动终端 LINUX 无线通信 嵌入式系统
下载PDF
用动态链路复用技术构建多业务交换体系结构
2
作者 吴光斌 李军 夏侯荔鹏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5-818,共4页
通过对交换体系结构及数据在交换芯片中的转发流程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用动态千兆链路复用技术构建多业务融合的交换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解决了在传统的交换机中融合诸如防火墙等多种应用的硬件设计问题。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Cross-po... 通过对交换体系结构及数据在交换芯片中的转发流程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用动态千兆链路复用技术构建多业务融合的交换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解决了在传统的交换机中融合诸如防火墙等多种应用的硬件设计问题。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Cross-point交换网络实现防火墙模块和业务板到交换板的链路共享,共享的数据链路在CPU的配置下,能动态地改变,从而实现多重并行数据传输。对样机的性能测试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链路复用技术 多业务融合 交换体系结构 业务板 交换板
下载PDF
TOR端对端计时攻击的一种防御机制——TOR的多流链路复用技术研究
3
作者 蔡沂 郑郁林 《计算机安全》 2010年第6期11-12,26,共3页
介绍了网络通信中对通信关系进行保护的工具TOR,并剖析了目前针对TOR的一种端到端计时攻击方法。针对该攻击方法,提出一个对TOR工作机制的改进方案,通过多数据流多路径混合路由机制来防御攻击,并对其实现方案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TOR 端对端计时攻击 数据流 链路复用
下载PDF
利用伪终端实现串行通信链路复用功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卢东 陆以勤 吕锦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4-75,73,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Arm9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组合中实现数据终端设备与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串行通信链路复用功能的新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Linux伪终端功能,在数据终端设备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实现一个串行通信链路复用层,与一般...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Arm9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组合中实现数据终端设备与无线通信模块之间的串行通信链路复用功能的新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Linux伪终端功能,在数据终端设备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实现一个串行通信链路复用层,与一般的实现数据终端设备与无线通信模块之间串行通信链路复用协议TS27.010的方法相比,更简单、灵活,并具有通用的特点。本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彩信和短信功能的整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行通信链路复用 伪终端 嵌入式系统
下载PDF
链路复用的跳频收发机射频前端设计
5
作者 黄磊 余平 +1 位作者 鲍景富 袁田 《通信技术》 2012年第11期8-10,13,共4页
针对便携式跳频电台,设计了一种收发链路复用的收发信机射频前端。该收发信机射频前端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达到降低功耗、减小设备体积的目的。详细介绍了收发信机射频前端的设计链路和硬件电路实现,设计中收发链路均采用二次变频结构,... 针对便携式跳频电台,设计了一种收发链路复用的收发信机射频前端。该收发信机射频前端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达到降低功耗、减小设备体积的目的。详细介绍了收发信机射频前端的设计链路和硬件电路实现,设计中收发链路均采用二次变频结构,输出和输入频率在110~512 MHz之间连续可变。最后,对射频前端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射频前端实现了低相噪、低杂散、带内波动小和高速跳频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路复用 跳频 收发信机 低相噪 低杂散
原文传递
TD-SCDMA链路编码/复用协议研究
6
作者 刘鑫 《科技风》 2009年第9期65-,共1页
TD-SCDMA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系统容量大,适用于在人口密集地区传输对称与非对称业务,尤其适合Intemct业务。
关键词 TD-SCDMA 编码/复用协议 研究
下载PDF
无线局域网多域间端到端安全重路由协议研究
7
作者 庞峰 窦立君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4-448,共5页
无线局域网作为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场景及应用环境不断演进,网络路由协议成为网络传输质量的关键,为此对无线局域网多域间端到端安全重路由协议进行研究。针对期望传输次数进行优化,并作为路由度量设计了宽带估计算法。按接口... 无线局域网作为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场景及应用环境不断演进,网络路由协议成为网络传输质量的关键,为此对无线局域网多域间端到端安全重路由协议进行研究。针对期望传输次数进行优化,并作为路由度量设计了宽带估计算法。按接口层、数据层和管理层对端到端安全重路由系统进行设计,根据配置接口层,增加新的模型定义,使系统具有灵活扩展性,可支持多种配置工具。为避免用户网络节点等问题导致原有路由失效,进行重路由操作,为了保证重路由请求具有唯一性,网络节点依据ID判断是否需要发起重路由。在满足用户网络多域间端到端安全的前提下,分别对链路复用率和重路由路径构建时间进行最大化和最小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安全重路由机制在不同流量等级和多种路由请求下,重路由成功率较高,而且具有较高的重路由寻路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 估计算法 链路复用 径构建
下载PDF
关于采用DWDM技术传输多路L-Band信号在广播电视领域应用的探讨
8
作者 潘晓菲 周联群 《现代电视技术》 2010年第4期119-121,共3页
高清节目素材的质量要求高、传输时占用的带宽资源大,本文通过对基于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多路L-Band信号传输问题的讨论,阐明在信号的光传输领域,采用密集波分技术可以实现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的高质高效的节目传输。
关键词 L-Band信号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光计算 接收机指标
下载PDF
电力调度系统广域分布式代理关键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马云龙 梅峥 +3 位作者 郭子明 王恒 张昊 阎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68,共7页
随着电网一体化运行特征的日益显著,电力调度系统间业务数据交互愈加频繁。当前业务通过各自开发专用的网关程序进行数据传输难以满足未来调度业务的发展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广域分布式代理技术,通过电力调度域名在各调度机构间感知广... 随着电网一体化运行特征的日益显著,电力调度系统间业务数据交互愈加频繁。当前业务通过各自开发专用的网关程序进行数据传输难以满足未来调度业务的发展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广域分布式代理技术,通过电力调度域名在各调度机构间感知广域分布式代理的位置信息,并结合广域链路复用、负载均衡和代理监控等功能,构建面向互联大电网调度业务的高效、通用的广域数据交互体系。广域分布式代理统一支撑多业务应用的广域数据传输需求、提高了数据传输规模、增强了系统可用性。广域分布式代理在数据传输规模和容错性等方面优势明显,能较好地适应未来电力调度大数据的传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分布式代理 电力调度域名 广域链路复用 负载均衡 代理监控
下载PDF
SDH误码测试及应用
10
作者 刘胜光 《电信网技术》 2004年第10期69-71,共3页
目前,传送网主流的技术仍然是SDH,由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和分/插复用设备(ADM)组成节点,以大容量光纤传输链路连接构成的SDH传送网,具有高度灵活性和自愈功能。光同步网的测试指标主要有抖动、漂移和误码等。本文将就SDH的误码测... 目前,传送网主流的技术仍然是SDH,由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和分/插复用设备(ADM)组成节点,以大容量光纤传输链路连接构成的SDH传送网,具有高度灵活性和自愈功能。光同步网的测试指标主要有抖动、漂移和误码等。本文将就SDH的误码测试方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H 误码测试 DXC 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同步网 光纤传输 传送网 自愈功能 链路复用技术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传输方式的变革——互联网技术在融媒体直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军凯 《现代电视技术》 2022年第12期146-149,151,共5页
当下各种新媒体平台的直播发布是融媒体时代传播的最大特点,也最能突出融媒体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传播力。本文阐述了宁夏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直播通过互联网5G传输与传统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完成新闻直播报道工作... 当下各种新媒体平台的直播发布是融媒体时代传播的最大特点,也最能突出融媒体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传播力。本文阐述了宁夏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直播通过互联网5G传输与传统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完成新闻直播报道工作的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T 反向复用捆绑技术 VBR FEC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Node Architectures for Elastic Optical Networks with Waveband Conversion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平 李巨浩 +3 位作者 郭秉礼 何永琪 陈章渊 邬贺铨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3年第8期77-87,共11页
In Elastic Optical Networks(EONs)with flexible bandwidth allocation,the blocking probability is high because of spectral contention.Similar to the functionality of wavelength conversion in 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 In Elastic Optical Networks(EONs)with flexible bandwidth allocation,the blocking probability is high because of spectral contention.Similar to the functionality of wavelength conversion in 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WDM)networks,waveband conversion has been proposed to solve spectral contention in EONs.In this paper,we discuss the design of node architectures for an EON with waveband conversion.Four node architectures with shared Tuneable Waveband Converters(TWBCs)are proposed,and their blocking performances are evaluated by simulation.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blocking probability of a node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waveband conversion.The sharing efficiency of waveband converters is also investigated.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t the same blocking rate,the node architecture with converters shared per node can save more than 20% waveband converter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one with converters shared per lin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N TWBC node architecture blocking probability
下载PDF
Evolution to 200G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13
作者 Mamadou Diallo Diouf Ahmed D. Kora +1 位作者 Octave Ringar C. Aupetit-Berthelemot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12年第11期723-728,共6页
New generati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ims at providing more than 100 Gb/s capacity. Thanks to recent progress enabling a variety of optical transceivers up to 40 Gb/s, many evolution possibilities to 200G PONs (pas... New generati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ims at providing more than 100 Gb/s capacity. Thanks to recent progress enabling a variety of optical transceivers up to 40 Gb/s, many evolution possibilities to 200G PONs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ould be investigated. This work proposes two directly deployable cases of evolution to 200G PON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improved optical transceivers and 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The physical layer of the optical network has been simulated with OptiSystem software to show the communication links performances behavior when considering key components parameters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network design for a given area.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s and financial cost comparisons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200G PON NG PON FIBER wideband network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